第56章 终极考验:结业竞技赛-《重钓人生路》

  清晨五点半,鱼悦垂钓基地还笼罩在晨雾中,但竞技池边已经灯火通明。三十个标准化钓位沿着池岸一字排开,每个钓位配备统一的钓箱、支架、抄网和鱼护,展现出专业比赛的严谨氛围。今天是程晓风钓鱼培训班的结业竞技赛,将全面检验学员们五天来的学习成果。

  程晓风早早来到现场,亲自检查比赛场地和设施。他特意在几个关键位置做了标记:25号位水深变化大,8号位迎风,3号位浅水区...这些都是考验钓手应变能力的好位置。

  六点整,学员们陆续到达。每个人都带着全套装备,脸上写着紧张与期待。陈遇仔细检查着自己的钓具:4.5米碳素竿、主线盒、浮漂盒、饵料盆...每一件都摆放得井井有条。

  最后一天了,毛蛋凑过来小声说,听说今天来的都是高手,省钓协的裁判都来了。

  莉莉正在整理饵料:我昨晚复习到十一点,把程老师讲的重点都记下来了。

  陈遇点点头,默默做着深呼吸,平复内心的紧张。

  六点三十分,程晓风登上讲台,开门见山:今天的结业赛,不仅是对你们技术的检验,更是对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全面考验。比赛规则完全按照竞技钓标准执行:

  他详细宣读规则:

  一、比赛时间3小时,分三个时段,每小时结束后抽签换位;

  二、目标鱼为小鲫鱼,按尾数计分,单尾重量作为并列破平标准;

  三、竿长限4.5米以内,必须使用齐竿线组,子线不得超过0.4号;

  四、饵料自备,但必须使用无倒刺钩;

  五、每小时换位时间10分钟,超时扣分;

  六、最终成绩由三位省钓协裁判共同确认。

  第一轮抽签开始。学员们排着队从一个密封的纸箱中抽取钓位号。

  我的是12号!毛蛋兴奋地说。

  莉莉抽到5号:好像是个好位置。

  陈遇展开纸条:16号。这是一个标准的中间位置,水深适中,水流平稳。

  各就各位后,裁判开始检查装备。一位资深裁判在陈遇的钓位前停下,仔细检查他的线组和鱼钩:线组很标准,钩子也无倒刺,很好。

  另一边,莉莉因为子线稍长被要求立即调整,她急得额头冒汗,但还是按时完成了修改。

  七点整,比赛正式开始哨声响起。三十支钓竿几乎同时入水,场面蔚为壮观。

  陈遇按照预定的战术开始作钓。他首先快速测试水深,发现水深约1.6米,水流平稳。饵料方面,他选择了香腥结合的配方,状态偏软粘,适合诱钓结合。

  前十五分钟,鱼口并不理想。陈遇只钓获3尾小鲫鱼,而隔壁钓位的选手已经钓了8尾。他并不急躁,而是仔细观察浮漂信号,发现鱼在试探但不真正入口。

  口很滑,陈遇心想,需要调整。他果断将浮漂上调一目,钓得更钝,同时将饵料多揉打几下增加附钩性。这一调整立即见效,接下来的十五分钟,他连续钓获12尾鲫鱼。

  与此同时,其他钓位也上演着不同的故事:

  5号位的莉莉发挥出色,她心细如发,调漂精准,已经以20尾的成绩暂列第一;

  12号位的毛蛋却遇到麻烦,他的钓位鱼口稀疏,虽然拼命抛竿诱鱼,但收获寥寥;

  3号位的一位老钓手则展现出丰富经验,通过精准读漂,专抓轻口,稳扎稳打。

  程晓风带着裁判组巡视各个钓位,不时点头或摇头。在陈遇身后,他驻足观察了整整五分钟,对裁判长轻声说:这个年轻人很沉稳,懂得观察和调整,是个好苗子。

  第一小时结束哨声响起时,学员们纷纷扬竿。裁判组开始逐个钓位计尾数。

  5号位,22尾;

  16号位,18尾;

  12号位,9尾...

  莉莉暂列第一,陈遇排在第五,毛蛋则处在中下游。

  十分钟换位时间到,第二轮抽签开始。这次陈遇抽到8号位——那个迎风的位置。他立即意识到挑战来了:侧风会影响抛投精度,而且这个位置的鱼情完全不同。

  来到新钓位,陈遇首先感受风向和风力。3级侧风确实给抛投带来很大困难,前几竿都出现了偏差。但他很快调整策略:采用低手侧抛技法,通过改变抛投角度和力度来抵消风的影响。

  漂亮!巡视经过的程晓风忍不住赞叹。在侧风条件下,陈遇依然能保持落点精度,这需要极强的控制力。

  更棘手的是,这个钓位的鱼口特别轻。陈遇再次调整:换用0.2号子线,饵料加轻减轻比重,浮漂调4钓2。这一系列精准调整很快见效,他开始稳定上鱼。

  与此同时,莉莉在新的钓位遇到挑战。她抽到25号深水位,需要重新调漂,耽误了宝贵时间。毛蛋则时来运转,抽到一个鱼情很好的位置,开始快速追分。

  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前十名选手的尾数差距很小,每个鱼口都至关重要。陈遇全神贯注,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抛竿落点误差不超过20厘米,扬竿时机恰到好处,摘鱼动作干净利落。

  第二小时结束,成绩再次洗牌:

  陈遇以42尾升至第二;

  老钓手张志强以45尾位列第一;

  莉莉39尾排在第三;

  毛蛋追到32尾,进入前十。

  最后一轮抽签,气氛更加紧张。陈遇抽到3号位,这是个浅水区,水深只有1.2米,与之前两个深水位完全不同。

  要快,但要稳。陈遇告诉自己。他仅用两分钟就完成重铅找底、半水调漂全过程,比其他选手快了一倍。

  最后小时的竞争达到白热化。前十名选手的尾数交替上升,每个钓手都使出浑身解数。陈遇发现鱼口开始变慢,果断改变策略:改用拉饵钓法,加快抛竿频率,通过高频率抛投来诱鱼。

  最后十分钟,陈遇又发现新情况:鱼开始离底。他立即改为钓浮,找准鱼层后,连续钓获5尾,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比赛结束哨声响起时,所有钓手同时扬竿。经过严格称重计尾,最终成绩公布:

  第一名:陈遇,86尾

  第二名:张志强,84尾

  第三名:莉莉,79尾

  ...

  第十二名:毛蛋,58尾

  颁奖仪式上,程晓风亲自为前三名颁发奖杯和证书。他特别表扬了陈遇:在三个完全不同特点的钓位上都能快速适应并取得好成绩,这展现了一个顶尖钓手的潜质。特别是对鱼情的判断和临场应变,完全不像一个初学者。

  省钓协裁判长也补充道:这位年轻选手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尤其是抛投精度和读漂能力,已经达到专业水准。

  赛后总结时,程晓风逐一点评了学员们的表现:

  莉莉心细如发,调漂最精准,但在水深变化时的调整还需要更快;

  毛蛋后半程追分很快,说明心理素质好,但开局阶段对陌生钓位的应对要加强;

  张志强经验丰富,稳扎稳打,但在求变方面可以更大胆一些...

  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钓鱼如人生,总有顺境逆境。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善于观察,勇于调整。今天的比赛结束了,但你们的钓鱼之路才刚刚开始。

  回程的大巴上,学员们兴奋地交流着比赛心得。陈遇却默默坐在窗边,在训练笔记上认真记录今天的得失:

  深水区调漂还要更快:重铅找底后直接带饵调漂可能更省时;

  侧风抛投时,站位角度可以再优化15度;

  最后时段改用拉饵钓法的时机把握得很好...

  这些细致的总结,体现了他对钓鱼的认真态度。

  程晓风看着这个沉稳的少年,越发欣赏。他走到陈遇身边:有没有考虑过参加正式的竞技比赛?以你的天赋和训练基础,经过系统指导,很有发展前途。

  陈遇认真思考后回答:程老师,钓鱼是我的热爱,但我现在还是要以学业为重。不过我会继续保持训练,不会荒废这份技艺。也许等到寒暑假,可以参加一些比赛积累经验。

  程晓风欣慰地点头:很好。懂得取舍,明白主次,这比钓鱼技术更重要。记住,钓鱼是一生的修行,不急在一时。

  夕阳西下,大巴驶离垂钓基地。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结业证书,结束了这五天的培训。对陈遇来说,这次培训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更加明确了自己对钓鱼的热爱,也更清楚该如何在学业和爱好之间找到平衡。

  这个夏天的培训结束了,但钓鱼之路才刚刚开始。带着程晓风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陈遇将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行。而那份对钓鱼最纯粹的热爱,将永远是他前进的根本动力。正如程晓风所说:技术可以学习,经验可以积累,但对钓鱼的热爱,才是支撑你走得更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