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看穿你的看穿-《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

  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上座太子。

  李承乾沉吟片刻,道:“魏王之事,还是由父皇定夺吧。”他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监国,头顶还压着李二呢。

  散朝之后,房玄龄急急赶往大安宫。

  李二听他说完,眉眼间带着笑意,“承乾这手重拿轻放,确实出人意料,没猜错的话,这是云阳伯推动的吧。”

  “臣不知。”

  房玄龄是人精,才不掺和皇帝家事。

  李二道:“东宫三师都是道德君子,可教不出这般诡计。”他掌权二十余年,心思通透,一眼就看出其中门道。

  房玄龄道:“陛下,是否该回太极殿了。”

  李二守孝已有二十余天,此时回去掌权也在情理当中,主要他不在,压不住满朝世家门阀,房玄龄压力很大。

  “不急——”李二抬手,似乎在考虑,又问:“魏王去封地,朝中反应如何。”

  “几乎都同意。”

  李二收敛起笑容,两个皇子争斗,已到这样激烈地步,只要他回太极宫,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但他还是想看看,太子是不是合格君主。

  “不,告诉承乾,此事由他做主。”

  ……

  “滚,都滚……”

  魏王府中,李泰大发脾气,下人们大气不敢出,低着头退出,王爷自下朝后,摔了七八个杯子。

  有一个奴婢仅出声大点,就被他下令杖毙。

  韦挺被人引进来,瞧见这满屋狼藉,不禁皱眉,为君者,喜怒不形于色,李泰有些不合格啊。

  “魏王怎么这样生气,此事还需陛下决定啊。”

  李泰看见他,仿佛看到救星,连忙道:“不是本王性躁,宫中传出消息,父皇要把这事,交给太子处理。”

  让太子决定他去留,哪还能有好果子吃。

  韦挺心中一突,这确实出乎意料,但他心思深沉,很快恢复平静,“太子这次收手,把殿下放在风口浪尖,很是毒辣。”

  李泰重新坐下来,“太子向来不善谋略,究竟是何人谋划……”

  “还不是那杜河。”韦挺感慨着,“二人在朝中唱双簧,一拿一放,殿下就处于被动,此子心机深沉,以后必是大患。”

  “竟然是他!”

  李泰咬牙切齿,他不是没想过是杜河,但杜河才十六岁。

  “明日太子下令,本王就不得不离京,离开京城,再回来就难了,我们所谋划的,一切都成空矣。”

  “还请先生救我。”

  李泰急得上火,他能获得如今实力,全靠李二宠爱,一旦离开长安,父子情会迅速冷却,再想回来,就很难了。

  韦挺沉声道:“依殿下看,太子会怎样处理。”

  “肯定让本王上任封地。”

  李泰不耐道,这不是废话。

  “殿下可去过宫中?”

  李泰看他一眼,颓然道:“我想去见父皇,被拦在外面了。”他第一时间,就想去大安宫求情,可惜,连李二面也没见着。

  韦挺道:“如今之计,就只有拖了。”

  “怎么拖。”

  李泰眼神一亮。

  “殿下明日,不要上朝,太子定会让你去封地上任,你再放出风声,就说惊惧交加,已经病倒。”

  “陛下与你,感情深厚,必来看望,届时你再求情……”

  李泰眼睛越听越亮,以他对李二了解,只要自己哭哭,此事多半不了了之,他大喜拜下,“韦大夫大才,本王感激不尽。”

  韦挺捋着胡须,“而且,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反将一军,殿下到时只需诉苦,太子在陛下眼中,就成了逼迫父子分离的恶人。”

  “储位之争,只在天子一念,太子赢了朝廷,输在天子也。”

  李泰忧虑全无,满脸笑容,举起茶杯。

  “本王以茶代酒,敬韦大夫。”

  ……

  东宫,两杯茶,两人对立而坐。

  太子穿着淡黄锦袍,一脸忧郁,手指摩挲着茶杯,良久才道:“父皇让我处理此事,不知是何用意。”

  杜河笑道:“明日上朝,殿下准备如何处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当然是让魏王去封地上任,朝中宰相、国公,都支持,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错。”杜河手指在桌上轻点,“此事正在发酵,谁也不会有异议,魏王一旦去封地,山高水远,想再回京,难上加难。”

  古时交通不发达,来往非常不便,李泰离开长安,就失去夺帝资格,他在封地有兵有权,回京就会引起朝臣反感。

  若想夺帝,除非谋反,但唐初府兵精锐,军队集中在长安,想要从外部打进长安,等于痴心妄想。

  “不过——”

  李承乾刚露出喜色,杜河又道:“你说错了,天时不在我们这。”

  “为何?”

  李承乾满脸疑问,“你是说父皇?不对,父皇下午拒绝见李泰了啊。”

  杜河笑道:“殿下以为,现在情况,与武德年间,有何不同。”

  李承乾思索片刻,道:“唯一区别,应该我和李泰,都没有足够兵权,威胁到彼此,父皇乾坤独断。”

  “是啊,陛下乾坤独断,那陛下心思是什么?”杜河没有等他回答,继续道:“陛下是皇帝,也是父亲,父亲绝对不会看着儿子相杀的,你明日下令,陛下不会驳回,但在心里,你就成了分离他和李泰的人。”

  李承乾顿时明白,脸上仍有迟疑。

  杜河心中微叹,让他放弃这个机会,确实很难,他提起茶壶,往杯中倒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争才是争啊,没有魏王,还有晋王。”

  李承乾一咬牙,“我明白了。”

  ……

  第二日,朝会。

  尽管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要求魏王李泰赴封地上任,但太子态度坚决,以皇后身体有恙,需魏王陪伴为由,驳回奏请。

  朝中群臣皆赞太子仁厚。

  消息很快传到大安宫,李二很是高兴,对长孙无忌说:“太子宽容兄弟,朕心甚是欣慰,卿以后,要多辅佐太子。”

  此话一出,太子地位,再无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