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拔刀就砍-《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

  清河县城。

  下午时,天空又飘起细雨。十几个人影穿着蓑衣,快步走进一座宅院。在主街的角落里,两个人静静看着。

  “去告诉李将军。”

  “是,队长。”

  一个汉子快速离去,瘦弱汉子,嘴角浮出冷笑。

  许久之后,宅院里走出许多人,他们互相点头,散向清河大街小巷。猛然,一阵山呼海啸的声音卷来。

  “嘭!”

  清河城居民家门紧闭,不敢出门半步。

  “罢市罢市……”

  几十个汉子走在主街,他们喊着响亮的口号。沿途不断有人加入,片刻之后,席卷成数百的人流。

  “罢市罢市……”

  宏大的声音远远传出,整个河间城都躁动。

  “什么人闹事!”

  巡城队长闻声赶来,看到眼前景象大吃一惊。虽有大总管命令,但他们是唐军,怎敢屠杀百姓。

  而且这几百人,他也杀不完啊。

  “快去叫将军!”

  “诺!”

  游行的人群浩浩荡荡,他们有老有少。为首几个富态男子,更喊得面目狰狞,手中持着木棍,将沿街货物打散一地。

  巡城队长硬着头皮喝道:“清河禁止聚集,尔等要造反吗!”

  一个胖子举棍向天,狂叫道:“大总管封锁清河,已经严重影响民生!小民活不下去了,我们要见刺史!”

  队长顿时气得冒烟,封城才两天,怎么就活不下去了。

  “放屁!”

  他顿时破口大骂,那胖子一指他,“父老们,咱们活不下去啦,他也是兵匪,上啊,打他!”

  人群蠢蠢欲动,目光不善看着巡城军。

  “谁敢!”

  那队长历经血战,可不是软柿子,他大手一挥,前排士兵架起大盾,长枪劲弩指向人群,虽只有九人,依旧杀气冲天。

  示威的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触霉头!

  “住手!”

  忽而远处一声大喝,双方都停顿下来。刺史李书带着十几个官员赶到,他横在中间,对着巡城军怒骂。

  “尔等都是唐军,安敢对百姓动手!”

  他是四品刺史,一方大员,巡城队长畏惧,命手下收起大盾。

  “刺史大人,小民活不下去了!”

  “请你一定要做主啊。”

  “不能封城啊!”

  示威人群见到他,七嘴八舌的诉苦。尤其领头几个男子,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看上去凄惨无比。

  “安静!安静!”

  李书满脸正气,举手安抚他们。

  “诸位父老,李书是清河父母官,一定会对你们负责!本官这就上书朝廷,控告大总管的行为!”

  一个胖子喊道:“清河平安无事,为何要封城!撤了杜河!”

  “撤了杜河!”

  “撤了杜河!”

  几个地痞流氓夹在人群中,趁乱点燃房屋。火焰被细雨一浇,顿时冒出股股浓烟,巡城队长目瞪口呆。

  这短短片刻,整座城都要乱起来了。

  “快去救火!”

  李书一脸焦急,他满脸是水站在高处,怒道:“诸位父老,先散去吧。本官这就去军营,定会撤消封城。”

  队长争辩道:“不行!不能撤!”

  李书跳下来一记耳光,那队长不敢还手,脸很快肿起来,“你等祸乱地方,本官要向陛下弹劾!”

  “谁敢!”

  忽而远处一声大喝,李会带两百甲士赶到。这些边军个个凶悍,瞬间就压住示威人群的气势。

  李书看到他,脸上更是怒色,“李将军,你来的正好!城中已有民愤,本官命令你,速速撤封!”

  李会理也不理他,径直往前走,他身形庞大,可怜的刺史被拱到一边。

  “砍!”

  几十个甲士拔刀就砍,为首几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血泊中。李会手持横刀,瞬间砍翻一地。

  他们个个如恶鬼,吓得人群肝胆俱裂。

  “啊……”

  示威人群尖叫着,连忙往后跑。李会哈哈大笑,又持刀追杀,前排几十个人,都被甲士砍死。

  尸体倒在雨中,鲜血漫过长街。

  “你……”

  李书手指颤动,指着李会说不出来。这可是大唐百姓啊,这人就这么砍了,不怕他弹劾嘛!

  眼见人群散光了,李会才收刀。

  “这是大唐百姓,莽夫你敢杀人!”

  李会浑身浴血,裂开血盆大嘴,不屑道:“俺不管百姓不百姓,大总管有令,谁敢聚集就杀。”

  他庞大的阴影笼罩李书,“刺史大人,俺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道理。有什么话,跟我们总管说去吧。”

  李书鼻尖满是血腥,气得浑身发冷。但他也知道,跟这莽夫说不上。

  “定要弹劾!定要弹劾!”

  他狂叫着离开,李会目光不善,扫视剩下的官员。众人如梦初醒,连忙追着刺史离开,十几人也算聚集啊。

  李会大声吼着,“一团处理尸体,其他人抓紧巡逻。都给老子听好了,只要敢聚众,一律先砍死,刺史也不例外,明白吗?”

  “明白!”

  远处李书一个踉跄,走的更快了。

  看着满地尸体,李会有些心虚,又连忙自我安慰。

  “没事没事,只要城没丢,俺还是稳重的!”

  ……

  长安皇宫,太极殿内。

  案上放了许多奏疏,李二却靠在软榻上打盹。一阵细微的脚步声响起,张阿难捧着奏疏走进来。

  李二睁开眼,笑道:“又来了?”

  “是,河南道,河东道,大大小小十多个刺史。”

  “晚些时候一并烧了。”

  “诺。”

  李二看也不看,自从崔舟行被捕,为崔家求情的奏疏,就没有停过。一连七天,估计有上百本了。

  但越是这样,他就越心中不喜。

  一个一等门阀,就有这样的凝聚力。若是几家联合起来,这天下是他的,还是他们这些门阀的?

  他能容忍门阀,这有利于他统治。但他们威胁到皇权,始终要打压的。

  “外头对鄅国公的死怎么说。”

  “很平静。”

  李二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伤感。跟他十几年的张亮死了,但他不得不这样做,臣子内斗可以,但得在规矩内。

  这个规矩就是皇帝。

  否则个个提刀互砍,这国家像什么样子。

  “云阳侯在哪?”

  “三天前消息,已经进入清河。”

  李二重新闭上眼睛,这刀子既然出动了,那就有绝对把握。崔氏不是自诩第一等么,那就先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