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论干饭的积极性-《我靠做饭在后宫躺赢了》

  我以为,我那番“管饱”的言论,能让我清净几天。

  至少,苏婉仪那个女人,应该不会再来烦我了。

  她看上去,那么聪明。

  应该能听懂,我话里的意思。

  我只是,想好好吃顿饭,睡个觉。

  而已。

  我啃着饭后水果,一颗荔枝。

  汁水,又甜又多。

  我,很满意。

  这几天,承恩殿的门槛,确实,快被踏平了。

  但,都是些,地位不高,想来混个脸熟的。

  像德妃,丽嫔这种级别的,一个都没来。

  我,乐得清闲。

  每天,睡到自然醒。

  然后,就一头扎进我的小厨房。

  研究,我的新菜谱。

  最近,天热。

  我迷上了,做各种,凉品。

  冰镇酸梅汤,绿豆牛乳冰,还有,我新琢磨出来的,杨枝甘露。

  小翠和殿里的太监宫女们,每天,都吃得,不亦乐乎。

  干活,也格外,有劲。

  整个承恩殿,都洋溢着一种,朴实的,快乐。

  这种好日子,持续了,大概,半个月。

  直到,小翠,又一次,带着一脸“出大事了”的表情,冲了进来。

  “娘娘,娘娘!”

  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手里,还攥着个,不知从哪儿顺来的,桃子。

  “您,您真是,神了!”

  我,正拿着个小本本,记录杨枝甘露的配比。

  听到这话,头也没抬。

  “又怎么了?”

  “是德妃娘娘!”

  小翠的声音,激动得,都在抖。

  “德妃娘娘她,成功了!”

  我,写字的笔,顿了一下。

  成功了?

  成功什么了?

  生二胎了?

  “您那天,不是指点了她,那个,‘御下之道’吗?”

  小翠,自己,都没发现。

  她说“御下之道”这四个字的时候,声音,都在发光。

  “德妃娘娘回去,当天,就给她宫里的下人,加了餐食。”

  “您猜怎么着?”

  我,没猜。

  我继续,写我的方子。

  西米,要煮到,中间没有白点。

  芒果,要一半打成泥,一半切成丁。

  小翠,见我没反应,也不在意。

  她,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不出十天,整个咸福宫,就跟换了个样!”

  “宫女们,一个个,脸蛋红扑扑的,走路都带风。太监们,擦地扫院子,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以前,咸福宫,死气沉沉的。现在,路过都能听见,里面的欢声笑语。”

  “宫里都传遍了!说德妃娘娘,得了您的真传,现在,是后宫管理的,第二把好手!”

  我,手里的笔,“啪嗒”一下,掉在了桌上。

  墨点,晕开。

  毁了我,辛辛苦苦,画的,芒果小人。

  我,有点,烦躁。

  这都,什么跟什么。

  我,就是,让她给下人,吃好点。

  这,也算,真传?

  那我们家,以前,开饭馆的祖奶奶,岂不是,治国奇才?

  “不止呢!”

  小翠,完全没get到我的不爽。

  她,咬了一口桃子,含糊不清地说。

  “好几个妃嫔,看德妃娘娘这招好用,也跟着学。”

  “结果呢?”

  “全都,学砸了!”

  “哦?”

  这下,我,倒是来了点兴趣。

  “怎么说?”

  “就说丽嫔娘娘吧。她也学着,给宫人加餐,天天大鱼大肉。”

  “结果,她宫里的小太监,为了抢一块肥肉,打起来了,打破了她最喜欢的一个花瓶。”

  “还有裕嫔,她倒是给加餐了,可用的,都是些,不新鲜的边角料。好几个宫女,吃了,闹肚子。现在,她宫里,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快凑不齐了。”

  小翠,说得,眉飞色舞。

  就跟,说书先生一样。

  “现在,宫里都在说。说娘娘您那句话,是‘真言’。”

  “看着简单,其实,里面有大讲究。”

  “不是,光给吃的,就行。还得,给的好,给的,有诚意。”

  “这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一个字,都听不下去了。

  我,拿起桌上的杨枝甘露,一口,喝干。

  冰凉,香甜。

  总算,把心里的那股,无名火,压下去了一点。

  我决定了。

  明天起,我的小厨房,要挂牌子。

  闲人免进。

  尤其是,小翠。

  ……

  养心殿。

  裴容,正在批阅奏折。

  他的面前,堆着,小山一样的,奏章。

  李德安,悄无声息地,走进来,给他换了一杯,热茶。

  “陛下。”

  他,低声开口。

  “最近,后宫里,出了件,趣事。”

  裴容,头也没抬。

  “说。”

  “德妃娘-娘,最近,得了惠贵妃娘娘的,一句‘真传’,把她的咸福宫,治理得,井井有条。”

  “哦?”

  裴容,手中的朱笔,停了。

  他,抬起头。

  “什么,真传?”

  “惠贵妃娘娘说,”李德安,学着小道消息的口吻,恭敬地复述。

  “想让下人听话,就让他们,吃饱饭。”

  裴容,闻言,先是一愣。

  随即,他,笑了。

  那笑声,很轻。

  却,带着,一种,极深的,赞许。

  “然后呢?”

  “然后,宫里,不少人都跟着学。结果,只有德妃,一人,学成了。”

  李德安,把丽嫔宫里打架,裕嫔宫里闹肚子的事,当成笑话,讲了。

  “奴才愚钝,也去打听了一下。”

  “德妃娘娘,虽是加餐,但每日的菜色,都用心搭配过,荤素相宜,还都是,用的新鲜食材。”

  “其他人,要么,就是,敷衍了事。要么,就是,把不要的,赏下去,名为恩典,实为,羞辱。”

  李德安,说完,便退到一旁,不再言语。

  他知道,剩下的,陛下,自己会想。

  裴容,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的奏折。

  脑海里,却浮现出,林素言那张,总是,带着点,懒洋洋的,又清澈见底的,脸。

  吃饱饭。

  多么,简单的一句话。

  多么,朴素的一个,道理。

  可,这里面的学问,却大了去了。

  这,哪里是在,教她们,管理宫人。

  这,分明是,在给她们,上一堂,最深刻的,帝王之课!

  同样是米,是肉。

  有的人,能做出,让万民归心的,佳肴。

  有的人,却只能,做出,引人争抢,甚至,令人作呕的,猪食。

  区别,在哪里?

  在,用心。

  在,诚意。

  她,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后宫的那些女人。

  管理下人,如同,治理天下。

  不在于,你赏了多少。

  而在于,你是否,真的,把他们,当人看。

  德妃,听懂了。

  所以,她成功了。

  丽嫔她们,没听懂。

  她们,只看到了,最表面的“利”,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仁”。

  所以,她们,一败涂地。

  好一个林素言。

  好一招,“润物细无声”。

  她,竟能将,治国安邦的大道,融入到,这后宅方寸之地的,日常琐碎之中。

  此等智慧,此等胸襟!

  “李德安。”

  裴容,忽然开口。

  “奴才在。”

  “传朕旨意。”

  裴容,拿起朱笔,嘴角,勾起一抹,他自己,都未曾察变的,宠溺笑意。

  “惠贵妃,体恤宫人,仁德宽厚,堪为六宫表率。”

  “着,尚食局,选派最好的两个御厨,并十名宫女,往承恩殿,听凭调遣。”

  “就说,是,替贵妃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