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朕与太子,都懂了-《我靠做饭在后宫躺赢了》

  昭儿那句“您的‘食政’大道,这就开始了”,像一根针,轻轻扎在我已经麻木的神经上。

  我还没来得及品出,他话里那点,幸灾乐祸的调侃。

  德妃苏婉仪,已经带着一阵香风,小心翼翼地,跨进了我这满是烟火气的,小厨房。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宫装,环佩叮当。

  跟这地方,格格不入。

  她看见我,愣了一下。

  大概是没想到,新晋的皇贵妃,会是这副模样。

  我瘫在灶膛前的小板凳上,身上还穿着回宫时那件衣服,沾了点路上的灰。

  头发,有点乱。

  脸上,估计也没什么血色。

  “德妃姐姐。”我扯了扯嘴角,想站起来,腿却使不上劲。

  “妹妹快别动!”

  苏婉仪赶紧上前几步,拦住我。

  她在离我三步远的地方,站住了。

  福了福身子,姿态,放得极低。

  “冒昧打扰,还请皇贵妃娘娘,恕罪。”

  她,叫我皇贵妃娘娘。

  我心里,又是一抽。

  “有事?”我问。

  我的声音,听起来,很不耐烦。

  我自己都听出来了。

  可苏婉仪,像是没听出来。

  她的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和几分,孤注一掷的恳切。

  “是……是为着臣妾的娘家。”

  她绞着手里的帕子,嘴唇都快咬白了。

  “前太子倒台,朝中空出不少位置。近来,有不少人,明里暗里,都在拉拢家父。”

  “家父他……他不知该如何是好,也不敢随意站队,怕……怕会错了圣意。”

  “臣妾,人微言轻,实在是,六神无主。思来想去,这宫里,也只有娘娘您,能为臣妾,指条明路了。”

  我听着,头都大了。

  我连我家嫡母和庶母,哪天会因为半匹布吵起来,都算不明白。

  现在,要我去指点,朝堂上的事?

  我能指点什么?

  指点他们,新上任的官员,是该吃烩菜,还是吃火锅吗?

  我的目光,落在案板上那块,已经发干的面团上。

  那是我昨天揉的,想做奶黄包的。

  结果,忘了管它。

  现在,它已经,彻底,死了。

  硬邦邦的,一点弹性都没有。

  我心里,烦躁得厉害。

  随口,就说了一句。

  “这面,发不起来了。”

  “天冷,酵母也睡着了。非要它现在就发,只会把它,给揉死了。”

  “不如,就这么放着。”

  “等什么时候,屋里暖和了,它自己,就醒了。”

  我说完,就后悔了。

  我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苏婉仪,却像是听到了什么,惊天动地的真理。

  她眼睛一亮,呆呆地站在那里,反复咀嚼着我的话。

  我看着她,那副,“我悟了”的表情。

  我心里,警铃大作。

  完了。

  她肯定,又想歪了。

  果然,没等我补救,一旁的昭儿,就动了。

  他上前一步,对着若有所思的苏婉仪,微微一笑。

  那笑容,客气,又疏离。

  “德妃娘娘。”

  他的声音,温润,又清晰。

  “母妃的意思是,眼下朝局不明,如今天寒地冻。苏大人,正该像这面团,‘静观其变’。”

  “任何拉拢,都不必理会。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只需,守好本分,什么都不做。等到父皇的心意,如同春日回暖,彻底明朗了,再做打算,也不迟。”

  “这,才是,真正的,明哲保身之道。”

  苏婉仪,浑身一震。

  她猛地抬头,看向我。

  那眼神,充满了,恍然大悟后的,狂喜和崇拜。

  她对着我,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

  “多谢娘娘指点!臣妾……臣妾,明白了!”

  说完,她如获至宝,喜不自胜地,退了出去。

  厨房里,又只剩下,我和昭儿。

  我看着那个,被苏婉仪带上的门。

  我感觉,我人生的门,也快被他们,给焊死了。

  我,猛地,转过头,死死地盯着昭儿。

  “你,满意了?”

  我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

  “太子殿下。”

  昭儿脸上的笑容,慢慢,收了起来。

  他看着我,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母妃,您还在为,早朝上的事,生气。”

  “那不是生气。”

  我几乎是吼出来的。

  “那是害怕!”

  “我求求你了,昭儿。你放过我吧。我只想,安安分分地,过几天,清静日子。”

  “我不想当什么皇后,也不想当什么皇贵妃!”

  “母妃。”

  他走近我,声音,放得很轻。

  “您以为,父皇,不知道吗?”

  我,愣住了。

  “什么?”

  “您那份‘退休申请’,父皇,看得很仔细。”

  昭儿的眼神,很复杂。

  “他,还把我,叫了过去。我们,一起看的。”

  他说,裴容把他叫过去的时候,那几位阁老,已经退下了。

  御书房里,就他们父子二人。

  裴容,把我那叠,画满了,鸡鸭鱼肉的菜谱纸,摊开在御案上。

  一张一张,摆得,整整齐齐。

  他指着其中一张,对我来说,意义最重大的图。

  那是我画的,两个,火柴人。

  一个,穿着朝服,被堆成山的奏折,淹没,只露出一双,流着眼泪的眼睛。

  另一个,戴着厨师帽,一手叉腰,一手颠勺,笑得,嘴巴都咧到了耳朵根。

  昭儿说,他当时,看到那幅画,心都揪紧了。

  他以为,我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我的痛苦和抗拒。

  他正要,开口,替我求情。

  裴容,却先开了口。

  “昭儿,你看。”

  他的声音,很平静。

  “这,便是你母妃的胸襟,和智慧。”

  昭-儿,当场,就懵了。

  裴容,拿起那张画。

  “她是在告诉朕,也是在告诉你。”

  “后位,从来不是,享乐的凤冠。”

  “而是,责任的枷锁。”

  “她画这个哭泣的人,是怕自己,一旦身居后位,就会被这些,繁琐的宫务,缠住手脚。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为你我,为这个大裴,‘潜心谋划’。”

  “她,不愿,被俗务所困。”

  裴容,又指着那个,笑嘻嘻的,颠勺的火柴人。

  “她更是在提醒你我。”

  “她的战场,她的道,始终,都在这方寸的,厨房里。”

  “这,才是她的‘食政’之本,是她,为君王,为社稷,烹调鼎鼐的,根基所在。”

  “最重要的一点。”

  裴容放下画,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

  “你新立太子,根基未稳。朝中,盯着你的人,太多了。”

  “若此时,朕立她为后。她,就会立刻,成为,所有势力的,靶子。”

  “他们,会用,最恶毒的言语,去攻击她。用,最卑劣的手段,去构陷她。”

  “他们,会用她,来动摇你。”

  “你母妃,是看透了这一点。”

  “所以,她宁愿,舍弃后位之名,也要,为你,挡开这,最凶险的,第一波暗箭。”

  “她,是在用自己的退让,来保全你的,太子之位。”

  昭儿,站在我面前,复述着裴容的话。

  他的眼圈,有点红。

  “母妃。”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颤抖。

  “父皇说完这些,我,才真正明白。”

  “您,为儿子,想得,有多远。”

  “当时,我便对着父皇说,‘母妃高瞻远瞩,儿臣……受教了。’”

  他说完,看着我。

  那眼神里,是满满的,感动,愧疚,和,无以复加的,崇敬。

  我,张了张嘴。

  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画那个哭的人,只是因为,我一想到,以后,每天要开会,不能睡懒觉,不能研究菜谱,我就想哭。

  我画那个笑的人,是因为,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自己的厨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跟朝堂,跟太子,跟天下,有一文钱的关系吗?

  没有啊!

  我看着昭儿,那双,被“真相”,感动得,湿漉漉的眼睛。

  我,忽然,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

  我,完了。

  这下,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我默默地,转过身,看着灶膛里,那堆,已经烧成灰的,草木。

  我的退休大计,好像,也跟着,烧成了灰。

  不。

  比灰,还惨。

  灰,起码,还能当肥料。

  我的退休大计,现在,成了,一项,我根本看不懂的。

  保卫东宫的。

  国家,安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