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不为人知-《破大防了!重生后反派都想刀我》

  惠殇帝闻言,冷哼一声。

  “计谋?”

  “他姜砚山有什么本事,能预料到朕会将薛家军交予他?”

  “陛下说的是,是奴才多想了。”王公公附和开口,“只是姜国公今日此举有些反常,奴才觉得甚至怪异。”

  “没什么好怪异的,”惠殇帝淡淡道,“砚山同朕一起长大,他的脾性朕很了解,他不会是拿兵权开玩笑之人,既然今日有此举动,该是铁了心要上交兵权了。”

  “砚山一身铮铮铁骨,唯一的软肋,便是他的家人了......”

  王公公应道,“陛下宅心仁厚,想来姜国公定能感受到您的垂悯之意。”

  惠殇帝望着大殿,回想起方才姜砚山离开时有些蹒跚的步伐,微微出神。

  “不过今日之事,倒是给朕提了个醒。”

  “砚山到底上年纪了,朕不能只依靠他一人,该是扶植未来的股肱之臣了......”

  宫门外。

  马车缓缓驶离皇宫,姜砚山端坐在马车中,神情凝重。

  何霖安留意着姜砚山的神色,低声询问,“将军,圣上可有何吩咐?”

  姜砚山语气沉沉,“韫韫今日所言,竟全都说中了。”

  何霖安微微一顿,面色惊变,“您的意思是......圣上真的嘱意您接管薛家军?!”

  姜砚山缓缓一点头,“而且我按照韫韫交代的法子拒绝,没想到圣上竟真的不再言及薛家军一事,不但没有收姜家军的兵符,反而说要还镇国公府一个清白。”

  “圣上所言,竟同韫韫说的毫无二致!”

  姜砚山越想越心惊,他的女儿到底是如何知晓圣上心思的?他自认了解当今圣上的想法,可没想到这次竟然比不上自己女儿......

  何霖安惊愕地张了张口,“小姐她......实在厉害。”

  明明躲过一劫,姜砚山心头却愈发沉重。

  韫韫深居后宅,如何知晓朝堂之事?还有上次提及的盐铁新政,她句句所言皆切中要害,连他都自愧弗如。

  他知晓女儿一向聪慧,可议论朝政之事,不该是她一个闺阁女子应该做的......

  姜砚山隐隐觉得,他的女儿和过去有些不一样了,似乎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大事。

  “霖安,今日小姐所言不得对外透露半个字,否则便是欺君大罪。”姜砚山低声叮嘱。

  何霖安重重点头,“将军放心,属下明白。”

  默默叹了一口气,姜砚山心事重重。

  韫韫,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府衙,验尸所。

  祁玉初摘下脸上的面巾,长舒一口气。

  “是中毒无疑,不过同忘忧椒没有半文钱关系。”祁玉初说道。

  听到不是忘忧椒的原因,廖夫稍稍松了一口气。

  至少可以确定,这命案并非天香楼所为。

  “敢问祁大夫,这刘平中的是何毒?”廖夫问道。

  “暂时还看不出,”祁玉初说道,“死者中毒之状并无特殊之处,除非见到毒药,否则我也无法断定。”

  廖夫皱紧眉头,“眼下最要紧的,便是找到背后下毒之人。”

  “这还不简单,死者那晚见过什么人,都抓来挨个询问不就好了?”祁玉初随口说道。

  廖夫想了想,“刘平家境普通,那晚除了同堂哥、好友在天香楼吃了饭,便也只和母亲在一起待过。”

  “区区三个人而已,不是很好审问么?”祁玉初说道。

  廖夫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或许,还有更省事的法子。”

  祁玉初挑了挑眉。

  镇国公府。

  未时三刻,元夫人准时带着众多礼品准时登门。

  沈兰舒和姜韫已经在前堂等候,听到下人禀报,连忙将人迎了进来。

  元夫人跟着丫鬟进了屋,身后的贴身丫鬟提了满手的锦盒。

  看到沈兰舒,元夫人垂首深深行礼,“臣妇石氏,冒昧登门,拜见国公夫人。”

  沈兰舒忙不迭起身,伸手去扶元夫人,神情温和,“元夫人快快请起,何须行此大礼?”

  元夫人直起身,眼中满含感激之意,声音微微发颤,“姜夫人,若非那日宫宴上姜小姐出手相助,妾身今日恐怕又要成为京中笑柄......”

  沈兰舒柔柔一笑,“宫宴之事韫韫已经同我讲了,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元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这可不成。”元夫人摇了摇头,“姜小姐恩情深重,臣妇定会铭记在心。”

  沈兰舒闻言笑了笑,心中暗自思量:

  这元夫人举止谈吐端庄大方,哪有半分粗鄙之态?也不知京中怎么就把她传成了那个样子......

  见两人一直站着,姜韫温声开口,“娘亲,快请元夫人入座吧。”

  “你瞧我这记性!”沈兰舒笑着说道,“元夫人,快请坐。”

  元夫人就坐后,看着沈兰舒有些苍白的脸色,殷切询问,“姜夫人的身子可好些了?”

  沈兰舒笑了笑,“我这身子老毛病了,我也早就习惯了......元夫人身子如何了?”

  “多亏了姜小姐给的药,妾身的病情已无大碍,日后只需精心调养便可。”元夫人真切道。

  沈兰舒闻言,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那可真是件大好事啊!”

  元夫人招招手,丫鬟拿着锦盒上前。

  “姜夫人,这是一点儿补品,给您补身子用。”元夫人说道。

  沈兰舒连忙推拒,“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姜夫人,您就收下吧。”元夫人恳切道,“姜小姐的恩情,臣妇无以为报。”

  沈兰舒看向姜韫,姜韫朝她微一点头。

  “那元夫人这份心意,我便收下了。”沈兰舒温声道。

  元夫人心中稍松,又看向姜韫,“姜小姐,我家老爷听闻您才情出众,便命臣妇带了一方澄泥砚送予姜小姐,还望您不要嫌弃。”

  看到丫鬟呈上的澄泥砚,姜韫微一挑眉。

  这礼物倒是投其所好了......

  姜韫接下那方澄泥砚,温声道谢,“元尚书有心了。”

  “姜小姐客气了。”元夫人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叠银票,面色郑重,“妾身知晓镇国公府不缺银钱,可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里是三百两银票,还望姜小姐收下。”

  沈兰舒闻言一惊。

  韫韫没说,原来那几颗药丸竟这般贵?

  姜韫浅浅一笑,“元夫人不必客气,药材虽然贵重,可若不能有益于病情,放在那里也是白白占空,是元夫人给了它发挥益处的机会。”

  “姜小姐,即便没有臣妇,那名贵药材也总有用到的一天,您就收下这银票吧!”元夫人恳切道,“不然臣妇这心里,实在难安。”

  话已至此,姜韫也不再推辞,便收下了那三百两银票。

  沈兰舒同元夫人聊着家常,两人都是温和沉稳的性子,一时间竟是相谈甚欢,一副相见恨晚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