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三片嫩芽-《扫墓归来,太公爽歪了,我赢麻了》

  庄丽连吃带拿,夹了近半鸡肉装饭盒匆匆带走。

  她得回家数一数剩下的母鸡,看看少几只。

  “小姜,夹菜吃,呵呵。我这个大女儿嫁在村里,比较顾她那个小家。”

  庄爸眼底闪过几许无奈,自嘲道。

  大女婿三十好几近四十岁的人,听大女儿说欠几万块外债,整天游手好闲,也不进城找事做。

  哪怕找个保安每月挣两三千也行。

  两人隔一两天就回来啃老,当家里是免费仓库,拿东西有出没有进,小女儿对此很有意见。

  “大概她有她的苦衷吧。”姜佑善意地笑笑。

  虽然不喜对方的作为,但他只是个外人。庄娅家事轮不到他置喙。

  至于嫌弃他穷?笑话。

  吃过饭,姜佑跟庄爸庄妈道别,感谢二老盛情招待。

  趁天色未黑,庄娅骑摩托载着他往学校走。

  “庄老师,你什么时候去县城?如果是明天,我可以当司机。谢谢你请我吃饭。”

  “姜校长怎么比我还着急。”

  “哈哈,早知道结果,我心里早踏实。”

  “看你如此有诚意,明天上午先上两堂课再送我去县城。”庄娅说道。

  中午留两小时和男方见面吃饭,赶回来正好放学送孩子们回家。

  “没问题,包接送。”

  约定好时间,姜佑开车回县城酒店住宿。

  打开房间门,地毯上有一张彩色小卡片。

  卡片上印着网址和电话号码。

  他捡起来随意看了看,轻笑一声将它弹进垃圾桶。

  翌日清晨。

  姜佑早早起床,询问前台问明附近哪里有菜市,他买了米、油,肉和鸡蛋。

  赶到古隐小学已经8点半。

  校园内,庄娅的小摩托好端端停在那里,教室里面传出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

  姜佑把三人叫到办公室。

  “姜校长你找我们?”王小梅问道。

  “对,叫大家过来主要是通知你们,从本月开始,学校会提高老师的工资待遇。”

  “你们的工资暂时在原基础上涨三千块。每个月2号开资。等下我会打款到你们工资卡内。”

  “王老师从本月起转正。大家有其他要求,可以和我提。”

  王小梅心脏骤然加快,脸上乐开了花:“姜校长,我转正了是真的吗?哇,我原先一个月2500,现在涨到5500,比好多县城小学老师还高哩。”

  姜佑莞尔:“是真的。本身来说,只要我们的学校办得好,老师工资待遇应该会高过公办学校。”

  “姜校长,你给我们涨工资,我很开心。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否可以改善?”

  李帆涛扶着眼镜的手微微颤抖,工资涨一倍说不高兴那是假的。

  “当然要改善,这个事还得李老师操心,把学校哪些需要升级的地方列个单子给我。”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两人面带喜色离开办公室回教室上课。

  “庄老师有没有想说的?”姜佑双眸含笑,弯起嘴角等着庄娅开口。

  庄娅掰起手指指着他,撇撇嘴说道:“姜校长怎么不等我相完亲再公布,这是在动摇我的军心啊。”

  “不至于吧,相亲成功你就是阔太太,在县城享福了,多区区3000块工资能动摇你的军心?”

  “哼哼,我还年轻,本来就是墙头草啊,哪边钱多往哪边倒。”

  “姜校长你要有心理准备,万一中午男方给的多,勿谓言之不预也。”庄娅似笑非笑。

  “行吧,看来为了学生我这个校长需要先去逛逛金店,买块砖才行。”

  “我回去上课了。”

  “好。”

  姜佑拿手机先给三人发工资。转出三笔钱,时间还早,他星眸眯了几秒,起身往校外走。

  昨天无暇,此刻大小石头在学校,家里无人方便他过去看看。

  肩头扛一袋米,手里拎着油和菜的纸箱。

  他再次爬上半山腰,走到老旧红砖房前,正堂屋大门虚掩,屋子静悄悄。

  放下东西。

  老人如昨日安静地坐在门边木凳,眼睛望向远方。

  对他带着食物到来感到诧异。

  “阿婆。”

  姜佑走上老人跟前,轻声向她打招呼。

  “年轻人,你能看到我?”老人十分震惊,立刻从木凳上站起来愣愣的看着他。

  她神色复杂,有震惊和迟疑,眼底夹杂着开心和不安。

  “阿婆您别紧张,我和其他人不同,能看到人的灵魂。”

  “你是道士?会捉我老人家装进坛子带走吗?”

  姜佑摆手柔声解释:“阿婆,我不是道士,我是小学校长。”

  “哦,我想起来了,昨天孙子喊你校长呢。人老了记性不好。”

  “我见大小石头俩兄妹,小小年纪,父母外出打工您又这样,他们挺可怜的。”

  老人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我以为自己能多挺几年,帮着儿子儿媳在家带孙子孙女,奈何人老不中用啊。”

  “您儿子儿媳在外面做什么工作?家里留两个孩子,怎么能放得下心呀?”

  “这也是没办法,他们都在工地打工,听我儿子说包工头给他们发工资,每个月只发一半,剩下的钱需要干到年底才有给。”

  “大山里的农村人没有文化,外出工作也不好找。忍忍干到年底拿到钱算了哟,只是苦了我孙子孙女两个。”

  姜佑闻言只觉嘴里泛苦,农民工作为社会底层,为了养家糊口,一年到头在外面干最累的活。

  像老人的儿子儿媳,合起来半年工资也有几万块,怎可能舍弃。

  “您知道儿子的电话吧?我想存他的号码方便联系。”

  “手机在堂屋桌子上,你进屋自己看。”

  姜佑推门进屋,划开手机屏保,手机通讯录里面只保存有寥寥几个号码。

  其中“妈妈”和“爸爸”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

  最近的通话记录显示时间是半个月前。

  “阿婆,我回学校了。”

  离开的时候,他没有开口问老人有什么其他心愿。

  因为他清楚却暂时无能为力。

  只是,姜佑没发现神魂深处那棵愿种幼苗,竟慢慢生长出第三片嫩芽。

  这片嫩芽颜色跟前两片嫩绿色叶子不同,是纯粹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