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玩火者必自焚-《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报从燕山传出。

  除了信封还有一个实心的大铁球。

  李鸿彦退到了二线之外,让副将接手了城防。

  他只有一个要求,宁可不做也不要犯错。

  对于这一次大战,李鸿彦有自己的看法。

  即使现在身受重伤,秦军拿出了如此恐怖的武器。

  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拿下燕山天险。

  这里会丢,但绝对不是现在。

  在城墙坍塌,士兵死绝之前,秦军不可能拿下燕山。

  或许对方让黑甲军上场,可以加速这个进程。

  来燕山当守将是被迫的。

  李鸿彦可没有殉国的念头。

  自己现在状态实在是太差了,连逃跑都做不到。

  燕山可以丢,但绝不能是现在!

  只要秦军不攻城,随便他们轰炸。

  燕山城墙的防御李鸿彦亲自检查过。

  这里是魏武最重要的防区,武帝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就是断绝秦军想从这里进入魏武的念头。

  逼迫秦军绕行更远的距离。

  想以此拉长秦军的补给线,绕行的距离越长,带来的负担越重。

  魏武群臣分析过风谷镇的情况,虽然不明白这弹丸之地为什么如此富裕。

  但是有一点是无法避免的硬伤,那就是风谷镇的人数太少。

  远不及魏武。

  只要秦军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庞大的军队会把风谷镇拖入深渊。

  事实上,武帝也做到了。

  他真的把燕山修的跟铁桶一样。

  即使黑甲军日夜不停的炮击,坚固的城墙依旧没有出现坍塌的风险。

  而且连续炮击之后,墙体剥落的地方,居然有铁条的加固。

  这一发现把张渔歌气的够呛,原本以为燕山修成这样已经很离谱了。

  没想到里面还有惊喜!

  或许武帝也没想到这一决定能起到奇效。

  这原本是用来防御炸药的措施,现在变成了救命的稻草。

  铁条出现之后炮击的效果变得很差。

  炮弹砸碎石头,持之以恒的攻击,总能把城墙轰塌。

  但是砸在铁条上就差了不少。

  除了爆出火星,没有更多的作用。

  倒是那十门爆炸火药的大炮效果不错。

  连续攻击一个点,很快就能炸出一个大坑,铁条也扛不住。

  张渔歌也不强求,既然炮击效果变差,那就把炮口抬高,直接轰城里。

  直接打了燕山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没人想过有武器能飞过城墙攻击内城。

  城墙后面堆积了大量的物资,被实心的铁球炸了一个稀巴烂。

  更要命的是爆炸引发了大火。

  李鸿彦用来保命的东西,成为了要命的毒药。

  燕山城内的大火让火器学院一脸迷茫。

  里面堆了什么玩意,怎么烧成这副样子。

  冲天的火焰,让燕山城在晚上依旧亮如白昼。

  可惜起火点距离城墙太远,不然趁势攻击,说不定能一举拿下燕山城。

  张渔歌也没有料到自己的随心之举,能引发如此大火。

  他突然想到了自己被一把火拦了三天的事情。

  那一晚的火焰也是如此热烈。

  在病床上的李鸿彦咬牙切齿,在被炸伤的当天,他就已经让人注意防火措施。

  还下令搬离了堆积在城墙后的滚木和油桶。

  否则此刻的火情会更加严峻。

  在城楼埋伏的魏武士卒,最终还是没能等来攻城的秦军。

  这让李鸿彦非常失望。

  如此机会,秦军居然能忍住。

  李鸿彦不知道的是,秦军确实打算发动攻击。

  一众将领纷纷请缨,只是被巴图驳回了。

  巴图更清楚,火焰虽然猛烈,却没有波及城墙。

  此刻发动攻击,实际意义不大,甚至会激起敌军的死战之心。

  而张渔歌单纯就是懒,燕山城本来就不在计划之内。

  这里是用来刷新兵经验的,攻破固然可喜,但是留着也无大碍。

  所以压着黑甲军没动,也没想过对方设伏的可能。

  而且攻城战有什么好设伏的,无非就是骗人去打。

  他就是不骗,后面还是有人去攻城的。

  多此一举。

  一直等到天明,滔天的火焰才渐渐变小。

  不是燕山城灭火有功,而是烧的差不多了。

  实际被点燃的木材不多,火焰凶猛的原因是这批木材都浸过了桐油。

  所以燃烧非常剧烈,也因为火势没有失控,城内才没有出现骚乱。

  李鸿彦轻轻的吐出一口气。

  把传讯的士兵挥退。

  感受胸口的疼痛,李鸿彦在侍女的搀扶下坐起身。

  大夫虽然叮嘱不能移动,但是李鸿彦自己却躺不下去了。

  躺了几天,身体变得异常疲惫,精神也是萎靡不堪。

  在这样下去自己很可能熬不过这次受伤。

  适当的移动带来的刺痛能激发身体的潜能。

  李鸿彦自幼习武,受伤多了,自己就有一定的医术底子。

  拿过战损的统计翻看。

  越看感觉胸口的疼痛越发明显。

  开战不足十日,燕山的守军就阵亡了一万余人。

  尤其是守城器械的损失更让他难以接受。

  为了压制秦军的攻击,李鸿彦将大部分的守城弩都搬上了城墙。

  现在几乎都在炮火中损毁了,就连城墙后的投石机都被炸毁了不少。

  李鸿彦已经让人送信去后方的十六卫,索要更多的守城器械。

  那里有大批的匠人,是燕山之后第二道防线。

  只是燕山失守,那么十六卫驻扎的羚牛涧,也不过是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花岗岩嵌入铁条都守不住的燕山,羚牛涧虽有地势,却是一座土堡,只有粘土夯成的墙壁。

  唯一的作用是燕山被破,之后为魏武争取到反应的时间。

  是比燕山还绝望的死地。

  这支十六卫收到的命令是死守羚牛涧,不允许任何人通过,也包括燕山的守军。

  但是羚牛涧紧邻州府,为了支援燕山,这里迁来了大批的匠人。

  包括之前修建燕山城的工匠都在这里。

  大兴城守将猛泰,已经关闭离开梁州的通道,在燕山丢失前所有人都无法离开。

  收到燕山急报之后,猛泰二话没说,立刻拆了羚牛涧和大兴城的床弩运往前线。

  猛泰很清楚,燕山失守,自己也难逃一死。

  羚牛涧和大兴城都是为燕山服务的。

  而且他与李鸿彦关系不错。

  没必要在这种要命的时候拖后腿。

  而李鸿彦送来的盔甲和实心铁球,猛泰也让人送回了京都。

  希望京都能送来更多的士兵和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