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加价三成-《1950:从棺材仔到港岛大亨》

  永兴贸易公司的会客室里,烟雾浓得化不开。

  水晶烟灰缸里,雪茄头堆成了小山。

  曾庆同面前的威士忌已经见了底,冰块早已融化,琥珀色的酒液显得有些浑浊。

  对面的英资公司经理,一个叫做史密斯的英国佬,正慢条斯理地用小银剪修着新的雪茄,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曾先生,关于盘林西林的批发价,我们真的很有诚意。”

  史密斯吐出一口烟圈,烟雾缭绕,模糊了他镜片后那双蓝色的眼睛。

  “但你也知道,这是紧俏货,整个港岛,甚至整个南洋,都在等着。”

  他摊开手,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价格方面,我们需要一点点……调整。”

  又来了。

  曾庆同感觉一股火气从胸口直冲脑门。

  什么叫一点点调整。

  这半个月,他天天泡在这里,从最初的报价,被这英国佬用各种借口抬了两次价。

  现在,又要抬第三次。

  他们根本不急,他们享受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看着你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却又无可奈何。

  “史密斯先生,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算。”

  曾庆同的声音有些沙哑,嘴里的那个大火泡被舌尖一顶,疼得他脸颊肌肉抽动了一下。

  “哦?是吗?”

  史密斯故作惊讶地挑了挑眉。

  “那真是太遗憾了。”

  “不过,我听说九龙那边,也有几家日资公司对这批货很感兴趣。”

  “我需要回去和我的总经理商量一下,看看谁的诚意更足。”

  他站起身,掸了掸笔挺西装上不存在的灰尘,留给曾庆同一个傲慢的背影。

  门被关上,将一室的压抑和屈辱都留给了曾庆同。

  他拿起酒杯,将剩下的酒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灼烧着食道,也灼烧着他那颗焦躁不堪的心。

  合同,还是没有拿到。

  ……

  另一头,王江所在的十三堂地盘,弥漫着截然不同的气息。

  阳家的事刚刚平息,街坊们路过王记白事店门口时,总会热情地打个招呼,眼神里带着实实在在的感激。

  清晨的阳光穿过狭窄的巷道,给破旧的招牌镀上了一层暖金色。

  但这安宁,脆弱得如同晨雾,一阵风就能吹散。

  王江心里清楚,鬼手三没有动静,不代表事情就过去了。

  那样的江湖人,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必然是雷霆一击。

  他没有时间沉浸在街坊的感激中。

  等待,就是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上。

  他必须主动出击,在鬼手三的刀落下来之前,为自己锻造出一面足够坚硬的盾牌,甚至是一把更锋利的反击之刃。

  何况他还有自己的正经事。

  王江换上一件干净的白衬衫,对正在擦拭长桌的阿彪说。

  “阿彪,跟我出去一趟。”

  “是,江哥。”

  阿彪放下抹布,没有任何多余的询问。

  王江又看了一眼正在后院劈柴的阿吉,和在角落里安静看书的小美。

  “你们看好店。”

  他的目光最后落定,心中计划已然清晰。

  大度医药公司。

  一栋灰扑扑的三层小楼,墙皮已经有了剥落的痕迹,散发着一股老酒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

  这里曾是港岛有名的西药厂,但随着英方政策收紧,许多利润丰厚的药品生产许可被吊销,如今只能生产些葡萄糖、酒精、盐水、红药水之类的基础药物,勉强维持。

  经理办公室里,许经理愁眉苦脸地看着账本。

  “王老弟,不是我不帮你。”

  他推了推老花镜,指着窗外院子里那条盖着油布的生产线。

  “这条线,是德国货,当年可是花了大价钱的。现在……唉,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大厂有自己的线,看不上我这淘汰的旧设备。小药局呢,又没钱没批文,租了也开不了工。”

  许经理叹了口气,满脸的无奈。

  王江平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

  他当然知道这条线的窘境,也知道以自己目前的财力,根本租不起。

  但他有自己的筹码。

  “许经理,我不是要长租。”

  王江开口,声音不大,却很沉稳。

  “我干点私活,就用三两个晚上。”

  他从口袋里摸出两条用报纸包着的东西,轻轻推到许经理面前。

  报纸的一角散开,露出里面一叠厚厚的票子。

  许经理的眼皮猛地跳了一下。

  这得二万多吧。

  “这……”

  他的呼吸有些急促。

  “坚叔在大度有股份,这件事,他老人家也点头了。再说了,我还想在你这做点生意,酒精,盐水,葡萄糖什么的,我都长期可以采购。”

  王江适时地搬出了坚叔这尊大佛。

  许经理的脸色立刻变了。

  坚叔的面子,他不能不给。

  又能带来生意

  更何况,还有这么多钱。

  只是租用一下闲置的设备,生产点“维生素”,还不用他操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能换来这么大的好处。

  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

  他的表情由愁苦转为活络,最后挤出一个热情的笑容。

  “哎呀,既然是坚叔的意思,那没问题!”

  “王老弟你放心用,就当是帮我给机器除除尘了!”

  合同签得很顺利,租约上写的,是生产维生素补充剂。

  当晚,夜色如墨。

  鬼手三那边依旧毫无动静。

  王江不再等待。

  他带着阿彪、阿吉,还有手脚麻利的小美,悄无声息地进了大度医药公司的后院厂房。

  厂房里,一股尘封已久的霉味和机油味扑面而来。

  王江拉下电闸,几盏昏黄的灯泡亮起,照亮了这条沉睡的生产线。

  机器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却掩不住其本身精良的德国工艺。

  “动手。”

  王江一声令下。

  阿彪和阿吉立刻开始用湿布擦拭机器,小美则拿出带来的瓶瓶罐罐,整齐地摆放在一旁。

  这些都是王江前几天白天分头在不同药房采买的原料。

  为了不引人注意,每家都只买一点。

  实在买不到的稀缺料,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调整了配方,不仅没有削弱药效,反而通过调整比例,让效果变得更强劲。

  所有原料,都在白事店的后院提前按比例配好,现在要做的,是最后的加工。

  王江戴上一副医用手套,神情专注,仿佛又回到了无菌的手术室。

  这里,就是他新的手术台。

  他将配好的粉末倒进研磨机,启动开关。

  “嗡——”

  沉寂的机器发出了低沉的轰鸣,在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清晰。

  粉末被研磨得更加细腻,空气中开始弥漫开一股独特的化学药剂味道。

  磨好的粉,加入辅料,送进压片机。

  “哐当……哐当……”

  机器沉重而富有节奏地响着,一片片白色的小药片从出口滑落,掉进下方的托盘里。

  这就是他的“抗生系”,包装极其简单,用透明的塑料袋,一百粒一袋,阿吉,阿彪几个用烛火封口。

  另一边,是更加精密的工序。

  王江亲自调试着注射液灌装机,将另一种经过提纯和强化的药液倒了进去。

  这是北方版的“百毒消”,是盘林西林的加强版,注射剂。

  细长的玻璃瓶在履带上移动,机械口精准地将药液注入,然后封口。

  阿彪和阿吉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想过,江哥不仅会看风水、治病,居然还会摆弄这些铁疙瘩,造出传说中的西药。

  小美则负责最后的包装。

  她将十瓶一盒装好,然后在每个箱子里,都小心翼翼地放进一包王江自己准备的东西。

  里面是十支崭新的注射器,和一小瓶医用酒精棉条。

  在这个时代,这贴心的附赠品,价值甚至不输于药品本身。

  夜深了。

  厂房里的灯光依旧亮着。

  王江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眼前一箱箱码放整齐的成品,眼中闪烁着一种独特的光芒。

  那是在黑暗中,为自己点燃的第一簇火光。

  鬼手三的刀随时会来。

  他不怕。

  他手里也握住了一把足以改变战局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