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刚踏出密室通道,脚步不自觉加快了几分。
他走到玉案前拱手,语气郑重,“龙首,多谢赠宝,万灵聚魂幡已认主,这份情汪晓记下了。”
叶惊寒正翻着一卷古籍,抬眸瞥过他袖口透出的玄黑微光,指尖捻着书页淡淡颔首:“此幡与你有缘,无需挂怀。”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脚步声。
“龙首!”林诗韵走到玉案前,将卷宗递得极快,语气带着难掩的急切,“西南边境云山县传来急报,三日前当地村民进山采药时,在黑风崖下发现了疑似《山海经》记载的‘蛊雕’踪迹。据目击者说,那异兽形似雕鸮,却生着虎爪,叫声像婴儿啼哭。我们镇龙司驻云山县的分部接到消息后,当天就派了三名巡魂卫过去调查,结果夜里在黑风崖下遭遇那异兽突袭,一人被抓伤肩膀,另一人被翅膀扫中摔落崖壁,至今仍处于失联状态。更棘手的是,那异兽似乎在黑风崖筑了巢,周边几个村落的村民都不敢进山,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的生计。”
叶惊寒接过卷宗,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与附的简图,眉峰微蹙:“蛊雕生性凶猛,又带剧毒,驻县分部的人手怕是应付不来。诗韵,你亲自过去一趟,带上镇龙司的破煞弩和解毒丹,别让它伤了百姓,后续如何处置,等你传回详细消息再定。”
“是!”林诗韵立刻躬身领命。
汪晓在一旁听得心头一紧,尤其是听到“失联”二字,当即上前一步,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关切:“诗韵,我和江影刚好没事,不如陪你一起去。”
林诗韵闻言转头,眼底闪过一丝暖意,却很快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又带着几分体谅:“谢谢你汪晓,不过还是不用了吧。这毕竟是镇龙司的公务,我们有自己的处置流程,总不能事事麻烦你。而且你刚从龙首这里拿到万灵聚魂幡,这法器刚认主,你最该做的是赶紧熟悉它的用法,毕竟这才是能长久帮到你的东西。对付蛊雕有破煞弩和解毒丹,我再带一队人过去,足够应对了。”
汪晓还想再说些什么,见林诗韵眼神笃定,也没再过多客套,只点了点头:“那你自己多加小心,若是遇到棘手的情况,别硬撑,赶紧打电话给我,我和江影也能赶过去支援。”
“放心吧。”林诗韵笑了笑,转头看向夜惊寒,“龙首,那我现在就去召集人手,准备出发。”
叶惊寒颔首应允。
林诗韵快步朝殿外走去,很快消失在廊道尽头。
汪晓望着她离去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转头对叶惊寒道:“龙首,我也先告辞了。”
叶惊寒挥了挥手,没有说话,而是缓缓闭上双眼。
就在这一瞬间,他周身突然金芒大盛,耀眼的金光顺着衣袍纹路流淌。
他已进入“凝神静修”的状态,这是高阶修士快速平复心神、梳理灵力的常用方式,寻常外力轻易无法惊扰。
汪晓躬身行礼,轻手轻脚退出主殿。
穿过镇龙司的侧门,就到了外面的文物保护协会院落。
院子里种着几株老槐树,树下的展台上随意摆着几件普通文物。
一尊缺了角的青瓷瓶、半块刻着模糊花纹的青砖,还有一柄看起来毫无特色的铁剑,都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寻常物件,和镇龙司内部的镇邪器物截然不同。
远远地,他就看见江影站在展台旁,正低头看着一把短刀出神。
阳光落在他苍白的侧脸,他指尖隔着几寸距离悬在铁剑剑柄上,像是在感受什么,却又很快收回手,眼底带着几分了然的淡笑。
显然他也清楚,这些不过是用来伪装的普通文物。
“看什么呢?这么出神。”汪晓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扫了眼那柄锈迹斑斑的短刀,“这些都是普通古物,没什么特别的。”
江影转头看他,眼底的专注褪去,多了几分温和:“聚魂幡到手了?”
“嗯,已经认主了。”汪晓点头,想起林诗韵匆忙出发的模样,补充道,“诗韵要去西南处理蛊雕的事,我本来想跟着去帮忙,她没同意。”
江影闻言微微颔首:“她既有分寸,我们便不多扰。”
两鬼穿过栽满槐树的小院,推开扇挂着“文物保护协会”木牌的大门,踏入了门外热闹的长街。
几乎才刚到门外,汪晓就迫不及待在心里唤道:“枝枝,查探周边百公里,有没有历史名人墓地,最好是历史上名留青史的武将或文臣。”
枝枝的声音很快响起:“检索完成。推荐燕郊穆桂英衣冠冢与西郊文天祥祠旧址。穆桂英魂魄因冢内虎符吸附魂气、香火滋养留存,文天祥魂魄受生前佩剑‘正气剑’牵引未散。”
“穆桂英?”汪晓眼睛一亮。
江影墨色衣袍衬得脸色愈发苍白,闻言皱了皱眉:“北宋名将的魂魄?武将魂大多刚烈,又被困多年,怕是不好沟通。”
由于两者之间有共生契约,心灵相通,所以江影知道万灵聚魂幡的事情。
“试试才知道,说不定她也想看看这千年后的人间。”汪晓说着,目光扫过街上往来的人群。
长街上行人络绎,小贩的吆喝声、车马的鸣笛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很,显然不是行动的地方。
他转头对江影递了个眼神,朝着街尾一处僻静的巷口抬了抬下巴,“先找个地方避开人群。”
江影心领神会,跟着汪晓快步走进巷口。
这处角落挨着老旧的院墙,墙根长满了青苔,少有行人经过,正好适合他们行动。
两鬼站定后,汪晓感知了一下周遭的气息,见周边没人,立刻化作一道漆黑的虚影飘向空中。
江影紧跟其后。
汪晓如今已是鬼师初期,江影更是鬼将修为。
两鬼虽达不到御空千里的境界,短时间低空飞行却没有问题。
黑气裹着他们的身形,瞬间化作两道交错的黑影,朝着燕郊穆桂英衣冠冢方向飞去。
风从耳边掠过,带着街边槐树的清香。
江影墨色的衣袍在风中微微飘动,他侧头看向身旁的汪晓,通过共生契约传递心念:“穆桂英既是武将,魂魄又困在衣冠冢近千年,即便有香火滋养,魂力运转怕是也生涩得很,待会儿见了面,你先别急着亮出聚魂幡,先跟她说明来意,免得她误以为我们是来抢魂气的。”
汪晓在空中微微调整方向:“我知道。她当年抗辽保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我敬重她还来不及,怎么会硬来。就是想着她被困这么久,肯定憋得慌,带她出来看看太平盛世,也算圆她一个念想。”
两鬼飞行的速度不算快,和寻常轿车行驶的速度差不多,毕竟只是短程赶路,没必要耗费过多鬼气。
下方的景色渐渐变化,从密集的房屋变成开阔的田野。
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偶尔能看到孩童在田埂上追逐打闹。
又飞了约莫一刻钟,前方出现一片茂密的林地。
林边隐约能看到一块斑驳的石碑,正是穆桂英衣冠冢的方向。
“快到了。”汪晓放缓飞行速度,和江影一同朝着林地边缘降落。
黑气散去,两鬼稳稳落在地上化出形体,朝着林地深处走去。
刚踏入林中,一股带着金戈之气的魂息便扑面而来,比在高空感知到的更加强烈。
江影脚步微顿,对汪晓递了个眼神:“她应该察觉到我们了,小心些。”
汪晓点头,掌心的玄黑印记缓缓亮起微光,一步步朝着林地中央的土冢走去。
落叶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伴随着远处传来的鸟鸣,与那股凌厉的武将魂息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又走了十分钟,林地豁然开阔,一座土冢立在空地中央。
冢前石台上摆着几束枯萎的野花,显然常有人前来祭拜。
“就是这里了。”汪晓停下脚步,缓缓摊开手掌,一股醇厚的鬼气朝着土冢蔓延而去。
地面微微震动,一道淡金色身影缓缓升起。
一道身着亮银铠甲,手握长枪,长发高束,透着股一夫当关的英气。
她刚现身,便握紧长枪指向汪晓,声音带着久经沙场的凛冽:“你是何人,为何扰我清净?”
汪晓连忙收了鬼气,拱手作揖:“晚辈汪晓,见过穆将军。晚辈知晓将军乃北宋名将,当年你率杨家将征战沙场,大破天门阵、抗辽保国,一身忠义勇武。你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仍被百姓感念。”
穆桂英握着长枪的手微顿,枪尖几不可察地颤了颤,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与茫然:“你竟知晓我之过往?我困在此处,早已不知岁月流转。距离我那个年代,到底已过了多少个年头?如今又是何等年代?辽军……还在犯边吗?”
她连问三句,声音里藏着压抑不住的急切,即便被困千年,当年抗辽保国的执念仍刻在魂体深处。
汪晓连忙拱手作答,语气带着敬重:“回将军,从北宋至今,已近九百年了,如今是太平盛世,早已没有了辽国,更无战事扰边。”
穆桂英猛地睁大眼睛,长枪“当啷”一声拄在地上,魂体因震惊泛起淡淡的光晕:“九百年?!竟过了这么久……那我杨家儿郎,还有边境百姓,后来都安稳了吗?”
“都安稳了。”汪晓放缓语速,轻声道,“您当年大破天门阵、震慑辽军的事迹,早已成了千古佳话,说书先生在街头传唱,戏文里反复演绎,连孩童都知道杨门女将保家卫国的忠勇。如今这天下,再无战马踏良田,百姓能安稳耕织,孩子们能读书识字,正是如您当年期盼的那般,国泰民安。”
江影在旁补充道:“将军被困的这些年,人间已换了人间。没有了藩镇割据,也没有了异族侵扰,您守护的山河,如今一派太平。”
穆桂英望着汪晓真挚的眼神,又看向周遭郁郁葱葱的林地,魂体的光晕渐渐柔和下来。
她缓缓松开紧握的长枪,指尖划过冰冷的枪身,低声呢喃:“九百年……太平了……”
语气里有释然,也藏着几分恍若隔世的怔忡。
汪晓望着穆桂英眼底的释然与怔忡,知道此刻正是切入正题的时机,他微微上前一步,语气愈发诚恳:“将军,您被困这九百年,守着的便是一份‘太平’的念想,如今心愿已了,却仍被地脉与虎符缚在这方寸林地,实在可惜。晚辈掌着万灵聚魂幡,此幡能滋养魂体,不知将军是否愿意随晚辈一同出去,亲眼看看这您当年守护出的太平盛世?”
穆桂英指尖一顿,缓缓抬眸看向汪晓,眼底掠过一丝迟疑,又很快被向往取代。
她望着林地外隐约透出的天光,那是九百年里从未触碰过的“外面的世界”,握着枪杆的手轻轻动了动,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却藏不住期待:“随你出去……真能让我亲眼看看这太平光景?”
“千真万确。”汪晓眼神亮了亮,语气愈发笃定,“晚辈绝不会诓骗将军。您随我出去后,既能站在当年抗辽的边境线上,看看如今良田万顷、炊烟袅袅的模样;也能去城里的书场,听听说书先生把您和杨家将的故事讲给满堂听众;甚至能到学堂外,瞧瞧那些安稳读书的孩子。这都是您当年拼尽全力想要守护的景象,如今就摆在眼前,等着您亲眼去看。”
他抬手轻轻按在袖口的玄黑印记上,聚魂幡的微光透过布料隐约透出,“而且这万灵聚魂幡会护着您的魂体,您既不用怕魂光消散,也不用被地脉束缚,想去哪,晚辈都能陪您去。”
穆桂英望着汪晓掌心透出的微光,又低头看向自己脚下。
那里的泥土隐约泛着淡金色的纹路,正是与虎符相连的地脉枷锁。
她试着催动魂气,想往前踏出一步,可脚踝处像是被无形的锁链拽着,刚动了半分,魂体就泛起一阵刺痛,只能无奈退回原位。
她眼底的期待淡了几分,握着长枪的手紧了紧,语气里藏着难掩的怅然:“你说得再好,可这地脉与虎符缠了我九百年。我试过无数次,只要想离开这土冢百丈之外,魂气就会被撕扯般的疼,哪能说走就走。”
说着,她抬眸看向汪晓,眼底多了几分试探:“你那聚魂幡,真能挣开这地脉的束缚?我被困得太久,早已不敢轻信了。”
汪晓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解释:“将军,晚辈明白您的顾虑,但这万灵聚魂幡并非普通法器。它吸纳魂魄从不是强行收服,而是以魂气滋养魂气,您入幡后仍能保持自主,若日后想离开,晚辈绝不阻拦。”
可他话音刚落,穆桂英的表情突然微变,眉头猛地蹙起,握枪的手瞬间收紧,枪尖直指汪晓心口:“你既知晓这幡的用处,又这般费口舌劝我随你走。怕不是真为了让我看什么太平盛世,而是想借这万灵聚魂幡,将我收为你的助力吧?”
她眼底的迟疑彻底化作警惕,魂气骤然绷紧,周身的金戈之气也凌厉了几分:“我穆桂英一生征战,只认保家卫国的大义,从不是任人驱使的魂仆。你若真心为我好,便不必绕弯子;若存了收服的心思,就休怪我枪下无情!”
话音未落,她脚下魂气涌动,长枪带着凌厉的煞气朝着汪晓刺来。
枪尖未到,那股金戈之气已让周遭落叶纷飞。
汪晓眼神一凛,却没动用全力,只侧身避开枪尖,同时抬手凝出一道柔和的鬼气,轻轻挡开长枪。
交手的瞬间,汪晓已清晰感知到:穆桂英魂体爆发的力量虽依旧刚猛,带着武将独有的悍烈,可无论是枪术的衔接,还是魂气的运转,都透着明显的生涩与滞涩。
显然是被困这九百年所致。
“将军息怒!”汪晓一边躲闪,一边开口,“晚辈并无恶意,只是想邀将军出去看看。若是真想对您不利,我也没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
穆桂英闻言,枪势微微一滞,她也察觉到汪晓的留手。
刚才那一刺,她已用了八成力道,可对方避开时从容不迫,挡开长枪的力道也恰到好处,既没伤她,也没让她占到半分便宜。
她收了几分力道,再次挺枪刺来,这一次,枪速更快,却少了几分杀意,多了几分试探。
汪晓依旧处处放水,只靠着身法躲闪,偶尔卸去枪势。
几个回合下来,穆桂英额角泛起淡淡的魂气波动,显然已有些吃力。
她猛地收枪后退,眼神复杂地看着汪晓:“你的境界明明只是鬼师初期,远不及我鬼将的修为,可刚才交手,我用了八成力道,却连你的衣角都碰不到。拼尽全力,依旧对你造不成半分实质性的伤害。”
汪晓微微一笑,他当然不能告诉穆桂英自己主打一个技能多。
“晚辈敬重将军的忠义勇武,怎舍得与您真刀真枪交手?将军,您被困在此处近千年,难道不想知道当年杨家将的故事是否流传?不想看看您守护的山河,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
穆桂英握着长枪的手缓缓垂下,目光落在冢前的野花上,眼神渐渐柔和下来。
她沉默了片刻,轻声道:“我确实想知道,这千年间,人间是否真如你所说那般太平,杨家将的名声,是否还在!”
她眼中闪过一丝动容,抬头望向林地外的方向,魂体微微闪烁,像是在憧憬着什么。
过了许久,她转头看向汪晓,缓缓点头:“好,我便信你一次。只是若你骗我,即便魂飞魄散,我也不会饶你。”
汪晓大喜,连忙摊开手掌,万灵聚魂幡再次浮现:“将军放心,晚辈绝不敢骗您。您只需放松魂体,晚辈便引您入幡,日后您若想出来看看,随时都可以。”
穆桂英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魂体渐渐化作一道淡金色流光,朝着万灵聚魂幡飘去。
流光融入幡身的瞬间,幡上鬼纹与金色光芒交织,泛起柔和的光晕。
汪晓握着幡杆,能清晰感觉到里面多了一股沉稳的鬼气。
他朝着土冢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将军成全。”
他走到玉案前拱手,语气郑重,“龙首,多谢赠宝,万灵聚魂幡已认主,这份情汪晓记下了。”
叶惊寒正翻着一卷古籍,抬眸瞥过他袖口透出的玄黑微光,指尖捻着书页淡淡颔首:“此幡与你有缘,无需挂怀。”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脚步声。
“龙首!”林诗韵走到玉案前,将卷宗递得极快,语气带着难掩的急切,“西南边境云山县传来急报,三日前当地村民进山采药时,在黑风崖下发现了疑似《山海经》记载的‘蛊雕’踪迹。据目击者说,那异兽形似雕鸮,却生着虎爪,叫声像婴儿啼哭。我们镇龙司驻云山县的分部接到消息后,当天就派了三名巡魂卫过去调查,结果夜里在黑风崖下遭遇那异兽突袭,一人被抓伤肩膀,另一人被翅膀扫中摔落崖壁,至今仍处于失联状态。更棘手的是,那异兽似乎在黑风崖筑了巢,周边几个村落的村民都不敢进山,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的生计。”
叶惊寒接过卷宗,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与附的简图,眉峰微蹙:“蛊雕生性凶猛,又带剧毒,驻县分部的人手怕是应付不来。诗韵,你亲自过去一趟,带上镇龙司的破煞弩和解毒丹,别让它伤了百姓,后续如何处置,等你传回详细消息再定。”
“是!”林诗韵立刻躬身领命。
汪晓在一旁听得心头一紧,尤其是听到“失联”二字,当即上前一步,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关切:“诗韵,我和江影刚好没事,不如陪你一起去。”
林诗韵闻言转头,眼底闪过一丝暖意,却很快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又带着几分体谅:“谢谢你汪晓,不过还是不用了吧。这毕竟是镇龙司的公务,我们有自己的处置流程,总不能事事麻烦你。而且你刚从龙首这里拿到万灵聚魂幡,这法器刚认主,你最该做的是赶紧熟悉它的用法,毕竟这才是能长久帮到你的东西。对付蛊雕有破煞弩和解毒丹,我再带一队人过去,足够应对了。”
汪晓还想再说些什么,见林诗韵眼神笃定,也没再过多客套,只点了点头:“那你自己多加小心,若是遇到棘手的情况,别硬撑,赶紧打电话给我,我和江影也能赶过去支援。”
“放心吧。”林诗韵笑了笑,转头看向夜惊寒,“龙首,那我现在就去召集人手,准备出发。”
叶惊寒颔首应允。
林诗韵快步朝殿外走去,很快消失在廊道尽头。
汪晓望着她离去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转头对叶惊寒道:“龙首,我也先告辞了。”
叶惊寒挥了挥手,没有说话,而是缓缓闭上双眼。
就在这一瞬间,他周身突然金芒大盛,耀眼的金光顺着衣袍纹路流淌。
他已进入“凝神静修”的状态,这是高阶修士快速平复心神、梳理灵力的常用方式,寻常外力轻易无法惊扰。
汪晓躬身行礼,轻手轻脚退出主殿。
穿过镇龙司的侧门,就到了外面的文物保护协会院落。
院子里种着几株老槐树,树下的展台上随意摆着几件普通文物。
一尊缺了角的青瓷瓶、半块刻着模糊花纹的青砖,还有一柄看起来毫无特色的铁剑,都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寻常物件,和镇龙司内部的镇邪器物截然不同。
远远地,他就看见江影站在展台旁,正低头看着一把短刀出神。
阳光落在他苍白的侧脸,他指尖隔着几寸距离悬在铁剑剑柄上,像是在感受什么,却又很快收回手,眼底带着几分了然的淡笑。
显然他也清楚,这些不过是用来伪装的普通文物。
“看什么呢?这么出神。”汪晓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扫了眼那柄锈迹斑斑的短刀,“这些都是普通古物,没什么特别的。”
江影转头看他,眼底的专注褪去,多了几分温和:“聚魂幡到手了?”
“嗯,已经认主了。”汪晓点头,想起林诗韵匆忙出发的模样,补充道,“诗韵要去西南处理蛊雕的事,我本来想跟着去帮忙,她没同意。”
江影闻言微微颔首:“她既有分寸,我们便不多扰。”
两鬼穿过栽满槐树的小院,推开扇挂着“文物保护协会”木牌的大门,踏入了门外热闹的长街。
几乎才刚到门外,汪晓就迫不及待在心里唤道:“枝枝,查探周边百公里,有没有历史名人墓地,最好是历史上名留青史的武将或文臣。”
枝枝的声音很快响起:“检索完成。推荐燕郊穆桂英衣冠冢与西郊文天祥祠旧址。穆桂英魂魄因冢内虎符吸附魂气、香火滋养留存,文天祥魂魄受生前佩剑‘正气剑’牵引未散。”
“穆桂英?”汪晓眼睛一亮。
江影墨色衣袍衬得脸色愈发苍白,闻言皱了皱眉:“北宋名将的魂魄?武将魂大多刚烈,又被困多年,怕是不好沟通。”
由于两者之间有共生契约,心灵相通,所以江影知道万灵聚魂幡的事情。
“试试才知道,说不定她也想看看这千年后的人间。”汪晓说着,目光扫过街上往来的人群。
长街上行人络绎,小贩的吆喝声、车马的鸣笛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很,显然不是行动的地方。
他转头对江影递了个眼神,朝着街尾一处僻静的巷口抬了抬下巴,“先找个地方避开人群。”
江影心领神会,跟着汪晓快步走进巷口。
这处角落挨着老旧的院墙,墙根长满了青苔,少有行人经过,正好适合他们行动。
两鬼站定后,汪晓感知了一下周遭的气息,见周边没人,立刻化作一道漆黑的虚影飘向空中。
江影紧跟其后。
汪晓如今已是鬼师初期,江影更是鬼将修为。
两鬼虽达不到御空千里的境界,短时间低空飞行却没有问题。
黑气裹着他们的身形,瞬间化作两道交错的黑影,朝着燕郊穆桂英衣冠冢方向飞去。
风从耳边掠过,带着街边槐树的清香。
江影墨色的衣袍在风中微微飘动,他侧头看向身旁的汪晓,通过共生契约传递心念:“穆桂英既是武将,魂魄又困在衣冠冢近千年,即便有香火滋养,魂力运转怕是也生涩得很,待会儿见了面,你先别急着亮出聚魂幡,先跟她说明来意,免得她误以为我们是来抢魂气的。”
汪晓在空中微微调整方向:“我知道。她当年抗辽保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我敬重她还来不及,怎么会硬来。就是想着她被困这么久,肯定憋得慌,带她出来看看太平盛世,也算圆她一个念想。”
两鬼飞行的速度不算快,和寻常轿车行驶的速度差不多,毕竟只是短程赶路,没必要耗费过多鬼气。
下方的景色渐渐变化,从密集的房屋变成开阔的田野。
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偶尔能看到孩童在田埂上追逐打闹。
又飞了约莫一刻钟,前方出现一片茂密的林地。
林边隐约能看到一块斑驳的石碑,正是穆桂英衣冠冢的方向。
“快到了。”汪晓放缓飞行速度,和江影一同朝着林地边缘降落。
黑气散去,两鬼稳稳落在地上化出形体,朝着林地深处走去。
刚踏入林中,一股带着金戈之气的魂息便扑面而来,比在高空感知到的更加强烈。
江影脚步微顿,对汪晓递了个眼神:“她应该察觉到我们了,小心些。”
汪晓点头,掌心的玄黑印记缓缓亮起微光,一步步朝着林地中央的土冢走去。
落叶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伴随着远处传来的鸟鸣,与那股凌厉的武将魂息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又走了十分钟,林地豁然开阔,一座土冢立在空地中央。
冢前石台上摆着几束枯萎的野花,显然常有人前来祭拜。
“就是这里了。”汪晓停下脚步,缓缓摊开手掌,一股醇厚的鬼气朝着土冢蔓延而去。
地面微微震动,一道淡金色身影缓缓升起。
一道身着亮银铠甲,手握长枪,长发高束,透着股一夫当关的英气。
她刚现身,便握紧长枪指向汪晓,声音带着久经沙场的凛冽:“你是何人,为何扰我清净?”
汪晓连忙收了鬼气,拱手作揖:“晚辈汪晓,见过穆将军。晚辈知晓将军乃北宋名将,当年你率杨家将征战沙场,大破天门阵、抗辽保国,一身忠义勇武。你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仍被百姓感念。”
穆桂英握着长枪的手微顿,枪尖几不可察地颤了颤,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与茫然:“你竟知晓我之过往?我困在此处,早已不知岁月流转。距离我那个年代,到底已过了多少个年头?如今又是何等年代?辽军……还在犯边吗?”
她连问三句,声音里藏着压抑不住的急切,即便被困千年,当年抗辽保国的执念仍刻在魂体深处。
汪晓连忙拱手作答,语气带着敬重:“回将军,从北宋至今,已近九百年了,如今是太平盛世,早已没有了辽国,更无战事扰边。”
穆桂英猛地睁大眼睛,长枪“当啷”一声拄在地上,魂体因震惊泛起淡淡的光晕:“九百年?!竟过了这么久……那我杨家儿郎,还有边境百姓,后来都安稳了吗?”
“都安稳了。”汪晓放缓语速,轻声道,“您当年大破天门阵、震慑辽军的事迹,早已成了千古佳话,说书先生在街头传唱,戏文里反复演绎,连孩童都知道杨门女将保家卫国的忠勇。如今这天下,再无战马踏良田,百姓能安稳耕织,孩子们能读书识字,正是如您当年期盼的那般,国泰民安。”
江影在旁补充道:“将军被困的这些年,人间已换了人间。没有了藩镇割据,也没有了异族侵扰,您守护的山河,如今一派太平。”
穆桂英望着汪晓真挚的眼神,又看向周遭郁郁葱葱的林地,魂体的光晕渐渐柔和下来。
她缓缓松开紧握的长枪,指尖划过冰冷的枪身,低声呢喃:“九百年……太平了……”
语气里有释然,也藏着几分恍若隔世的怔忡。
汪晓望着穆桂英眼底的释然与怔忡,知道此刻正是切入正题的时机,他微微上前一步,语气愈发诚恳:“将军,您被困这九百年,守着的便是一份‘太平’的念想,如今心愿已了,却仍被地脉与虎符缚在这方寸林地,实在可惜。晚辈掌着万灵聚魂幡,此幡能滋养魂体,不知将军是否愿意随晚辈一同出去,亲眼看看这您当年守护出的太平盛世?”
穆桂英指尖一顿,缓缓抬眸看向汪晓,眼底掠过一丝迟疑,又很快被向往取代。
她望着林地外隐约透出的天光,那是九百年里从未触碰过的“外面的世界”,握着枪杆的手轻轻动了动,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却藏不住期待:“随你出去……真能让我亲眼看看这太平光景?”
“千真万确。”汪晓眼神亮了亮,语气愈发笃定,“晚辈绝不会诓骗将军。您随我出去后,既能站在当年抗辽的边境线上,看看如今良田万顷、炊烟袅袅的模样;也能去城里的书场,听听说书先生把您和杨家将的故事讲给满堂听众;甚至能到学堂外,瞧瞧那些安稳读书的孩子。这都是您当年拼尽全力想要守护的景象,如今就摆在眼前,等着您亲眼去看。”
他抬手轻轻按在袖口的玄黑印记上,聚魂幡的微光透过布料隐约透出,“而且这万灵聚魂幡会护着您的魂体,您既不用怕魂光消散,也不用被地脉束缚,想去哪,晚辈都能陪您去。”
穆桂英望着汪晓掌心透出的微光,又低头看向自己脚下。
那里的泥土隐约泛着淡金色的纹路,正是与虎符相连的地脉枷锁。
她试着催动魂气,想往前踏出一步,可脚踝处像是被无形的锁链拽着,刚动了半分,魂体就泛起一阵刺痛,只能无奈退回原位。
她眼底的期待淡了几分,握着长枪的手紧了紧,语气里藏着难掩的怅然:“你说得再好,可这地脉与虎符缠了我九百年。我试过无数次,只要想离开这土冢百丈之外,魂气就会被撕扯般的疼,哪能说走就走。”
说着,她抬眸看向汪晓,眼底多了几分试探:“你那聚魂幡,真能挣开这地脉的束缚?我被困得太久,早已不敢轻信了。”
汪晓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解释:“将军,晚辈明白您的顾虑,但这万灵聚魂幡并非普通法器。它吸纳魂魄从不是强行收服,而是以魂气滋养魂气,您入幡后仍能保持自主,若日后想离开,晚辈绝不阻拦。”
可他话音刚落,穆桂英的表情突然微变,眉头猛地蹙起,握枪的手瞬间收紧,枪尖直指汪晓心口:“你既知晓这幡的用处,又这般费口舌劝我随你走。怕不是真为了让我看什么太平盛世,而是想借这万灵聚魂幡,将我收为你的助力吧?”
她眼底的迟疑彻底化作警惕,魂气骤然绷紧,周身的金戈之气也凌厉了几分:“我穆桂英一生征战,只认保家卫国的大义,从不是任人驱使的魂仆。你若真心为我好,便不必绕弯子;若存了收服的心思,就休怪我枪下无情!”
话音未落,她脚下魂气涌动,长枪带着凌厉的煞气朝着汪晓刺来。
枪尖未到,那股金戈之气已让周遭落叶纷飞。
汪晓眼神一凛,却没动用全力,只侧身避开枪尖,同时抬手凝出一道柔和的鬼气,轻轻挡开长枪。
交手的瞬间,汪晓已清晰感知到:穆桂英魂体爆发的力量虽依旧刚猛,带着武将独有的悍烈,可无论是枪术的衔接,还是魂气的运转,都透着明显的生涩与滞涩。
显然是被困这九百年所致。
“将军息怒!”汪晓一边躲闪,一边开口,“晚辈并无恶意,只是想邀将军出去看看。若是真想对您不利,我也没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
穆桂英闻言,枪势微微一滞,她也察觉到汪晓的留手。
刚才那一刺,她已用了八成力道,可对方避开时从容不迫,挡开长枪的力道也恰到好处,既没伤她,也没让她占到半分便宜。
她收了几分力道,再次挺枪刺来,这一次,枪速更快,却少了几分杀意,多了几分试探。
汪晓依旧处处放水,只靠着身法躲闪,偶尔卸去枪势。
几个回合下来,穆桂英额角泛起淡淡的魂气波动,显然已有些吃力。
她猛地收枪后退,眼神复杂地看着汪晓:“你的境界明明只是鬼师初期,远不及我鬼将的修为,可刚才交手,我用了八成力道,却连你的衣角都碰不到。拼尽全力,依旧对你造不成半分实质性的伤害。”
汪晓微微一笑,他当然不能告诉穆桂英自己主打一个技能多。
“晚辈敬重将军的忠义勇武,怎舍得与您真刀真枪交手?将军,您被困在此处近千年,难道不想知道当年杨家将的故事是否流传?不想看看您守护的山河,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
穆桂英握着长枪的手缓缓垂下,目光落在冢前的野花上,眼神渐渐柔和下来。
她沉默了片刻,轻声道:“我确实想知道,这千年间,人间是否真如你所说那般太平,杨家将的名声,是否还在!”
她眼中闪过一丝动容,抬头望向林地外的方向,魂体微微闪烁,像是在憧憬着什么。
过了许久,她转头看向汪晓,缓缓点头:“好,我便信你一次。只是若你骗我,即便魂飞魄散,我也不会饶你。”
汪晓大喜,连忙摊开手掌,万灵聚魂幡再次浮现:“将军放心,晚辈绝不敢骗您。您只需放松魂体,晚辈便引您入幡,日后您若想出来看看,随时都可以。”
穆桂英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魂体渐渐化作一道淡金色流光,朝着万灵聚魂幡飘去。
流光融入幡身的瞬间,幡上鬼纹与金色光芒交织,泛起柔和的光晕。
汪晓握着幡杆,能清晰感觉到里面多了一股沉稳的鬼气。
他朝着土冢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将军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