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天真烂漫的话语,在凝重紧张的书房里显得格格不入。
几位将领看着这个突然闯进来的、将军失而复得的爱女,那可爱的模样冲淡了些许沉闷,但对她的话,也只当是孩子的美好愿望,无奈地笑了笑,并未放在心上。
苏砚庭心中暖融融的,俯身接过点心,摸了摸女儿的头:“好,爹爹不愁,谢谢糯糯。”
说来也巧,或者说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就在糯糯说完这话不到一个时辰,苏府那位忠心耿耿、打理府内事务几十年的老管家,激动得几乎是小跑着冲到了书房外求见。
“将军!奇事!天大的奇事!”
老管家满脸红光,气喘吁吁,“方才老奴带人按惯例清扫后山那片废弃了快二十年的旧粮窖,本打算清理出来堆放些杂物。
谁知在清理最深处时,竟无意中发现了一道极其隐蔽的、用夯土和石块巧妙伪装起来的暗门!
打开之后,里面还有几个干燥通风的仓室!您猜怎么着?里面堆满了粮食!
都是历年结余下来的陈粮,看袋子和记录,怕是太祖爷那时就开始储备了!虽然有些年份,但保存得极好,颗粒饱满,粗略估计,竟有十数万石之多!足以解我军燃眉之急啊!”
这些存粮,是苏家祖上富有远见,为了应对极端情况(如围城、特大天灾或朝廷彻底断供)而秘密储备的战略物资,年代久远,历经数代,连苏砚庭这一代人都几乎忘了还有这么一处秘密储备的存在!
糯糯的一句“地窖里藏着粮食”,竟阴差阳错地,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引导家人重新发现了这批被遗忘的“宝藏”!
虽然这十几万石陈粮,不足以完全替代被扣的五十万石新粮,但却极大地缓解了眼前的危机,为苏砚庭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可以去和朝廷周旋,寻找其他购粮渠道,或者向皇帝施压。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书房内的众将闻言,先是不敢置信,随即狂喜涌上心头!众人又惊又喜,再次看向被柳氏抱在怀里、正好奇眨巴着眼睛的糯糯时,目光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惊奇和探究。
一次是巧合?那这第二次呢?联想到将军接回小姐那日的些许异状传闻,一种模糊而惊人的猜想,开始在一些核心人物心中萌芽。
苏砚庭心中更是震撼无比。
他强压下翻腾的心绪,一面下令严密保护好消息来源,一面立刻安排人手秘密转运粮食。
他看着女儿那纯净无邪的眼眸,喜悦之余,那份从清虚观道长信中得知些许端倪后就一直存在的隐忧,变得更加沉重。
没过几日,另一场风波再起。
皇帝的钦差大臣,一位姓王的中年官员,体态臃肿,面色倨傲,带着圣旨和随从队伍,浩浩荡荡抵达了云州城。
名义上是代表皇帝犒劳戍边将士,实则此行最重要的任务,是查核苏砚庭用私产补贴军饷的“问题”。
这件事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是将军体恤士卒;但若被有心人利用,极易被曲解为“私募军资,收买军心,图谋不轨”,这可是足以抄家灭族的谋逆大罪!
皇帝派钦差前来,其敲打、警告,甚至寻找把柄的意图,昭然若揭。
钦差在将军府的正厅(临时布置的帅帐)内,态度傲慢,言语间步步紧逼,要求苏砚庭提供近年来所有军饷开支及私产补贴的详细账目,声称要“一一核验,以正视听”。
苏砚庭表面镇定自若,应对得体,但心中压力巨大。
账目虽早已由心腹幕僚精心处理过,表面看不出大问题,但难保这位明显来找茬的钦差不无中生有、鸡蛋里挑骨头。
恰巧,柳氏带着糯糯来给父亲送一碗参汤,顺便想让女儿见见世面(虽然这世面并不愉快)。
糯糯被母亲牵着手走进气氛压抑的正厅,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坐在客位上,下巴抬得老高,对父亲说话很不客气的“胖官儿”。
小孩子的直觉最是敏锐,她觉得这个胖胖的官儿很讨厌,因为他让爹爹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她不喜欢他。
她想让他消失,想让他滚蛋。
于是,在母亲和父亲说话的时候,她躲在柳氏身后,偷偷瞪着那个钦差,小嘴微微动着,心里不停地默念着在道观跟小师兄们学来的、她觉得最厉害的“咒语”。
“滚蛋蛋,坏蛋快滚蛋蛋……滚蛋蛋……”
就在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
钦差带来的一个随从,面色惊慌失措,连滚带爬地跑进厅内,也顾不得礼仪,凑到钦差耳边低声急语。
虽然声音压低,但在寂静的厅中,隐约能听到几句。
“大人,不好了!我们行囊中……那几封……几封重要的书信……不知怎地,像是被什么浸染了,墨迹……墨迹全都模糊不清,一个字也辨认不出来了!”
那位钦差大人的脸色,瞬间由倨傲的红色变成了猪肝色,又由猪肝色变成了惨白。
旁人不知,他心中却清楚,那几封所谓的“重要书信”,正是朝中某些与苏家不睦的势力暗中交给他,准备在关键时刻拿出来,作为构陷苏家“结党营私”、“怨望君上”的关键“证据”!
如今,这些证据竟然莫名其妙地全部损毁了!这让他如何完成使命?又如何向背后的靠山交代?
他又气又急,胸口剧烈起伏,却根本无法发作——难道能大声嚷嚷自己带来的“黑材料”坏了吗?那岂不是不打自招?
他只能硬生生咽下这个哑巴亏,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查账的劲头也瞬间泄了,后续的“核查”只能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苏砚庭看着一脸无辜、被柳氏察觉异样连忙拉走的女儿,再看看那位之前还气焰嚣张、此刻却如同斗败公鸡般狼狈的钦差,心中已然恍然。
一次军粮,二次钦差……这真的还能用巧合来解释吗?
他看向糯糯被母亲带走的小小背影,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探究和一丝深沉的忧虑。
女儿的这种能力,简直如同神迹,却又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她心思纯净,全凭喜恶,今日能助家族化解危机,他日若被有心人利用,或者她自身无意识的一句话,是否会引来更大的灾祸?
经此两事,苏府核心圈内的几人,虽不明就里,不清楚具体缘由,却都隐隐约约、心照不宣地感觉到。
这位刚回家的三小姐,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带有一种奇特的“运气”,总能歪打正着、化险为夷,帮家族化解迫在眉睫的麻烦。
苏砚庭当即以更严厉的态度下令,严禁任何关于糯糯异常之处的言论外传,并将她更好地保护在府邸深处,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而风暴中心的糯糯,对此一切浑然不觉。
她只觉得有爹娘在身边,有关心她的叔叔伯伯,有吃不完的好吃的,不用再啃没味道的青菜,这个世界温暖而安心。
至于那些让爹爹皱眉的“坏蛋”,她只是单纯地不喜欢他们而已。
苏家的风波因她的无意之举暂时平息,但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遥远的帝都,伴随着猜忌与权谋,悄然酝酿。
几位将领看着这个突然闯进来的、将军失而复得的爱女,那可爱的模样冲淡了些许沉闷,但对她的话,也只当是孩子的美好愿望,无奈地笑了笑,并未放在心上。
苏砚庭心中暖融融的,俯身接过点心,摸了摸女儿的头:“好,爹爹不愁,谢谢糯糯。”
说来也巧,或者说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就在糯糯说完这话不到一个时辰,苏府那位忠心耿耿、打理府内事务几十年的老管家,激动得几乎是小跑着冲到了书房外求见。
“将军!奇事!天大的奇事!”
老管家满脸红光,气喘吁吁,“方才老奴带人按惯例清扫后山那片废弃了快二十年的旧粮窖,本打算清理出来堆放些杂物。
谁知在清理最深处时,竟无意中发现了一道极其隐蔽的、用夯土和石块巧妙伪装起来的暗门!
打开之后,里面还有几个干燥通风的仓室!您猜怎么着?里面堆满了粮食!
都是历年结余下来的陈粮,看袋子和记录,怕是太祖爷那时就开始储备了!虽然有些年份,但保存得极好,颗粒饱满,粗略估计,竟有十数万石之多!足以解我军燃眉之急啊!”
这些存粮,是苏家祖上富有远见,为了应对极端情况(如围城、特大天灾或朝廷彻底断供)而秘密储备的战略物资,年代久远,历经数代,连苏砚庭这一代人都几乎忘了还有这么一处秘密储备的存在!
糯糯的一句“地窖里藏着粮食”,竟阴差阳错地,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引导家人重新发现了这批被遗忘的“宝藏”!
虽然这十几万石陈粮,不足以完全替代被扣的五十万石新粮,但却极大地缓解了眼前的危机,为苏砚庭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可以去和朝廷周旋,寻找其他购粮渠道,或者向皇帝施压。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书房内的众将闻言,先是不敢置信,随即狂喜涌上心头!众人又惊又喜,再次看向被柳氏抱在怀里、正好奇眨巴着眼睛的糯糯时,目光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惊奇和探究。
一次是巧合?那这第二次呢?联想到将军接回小姐那日的些许异状传闻,一种模糊而惊人的猜想,开始在一些核心人物心中萌芽。
苏砚庭心中更是震撼无比。
他强压下翻腾的心绪,一面下令严密保护好消息来源,一面立刻安排人手秘密转运粮食。
他看着女儿那纯净无邪的眼眸,喜悦之余,那份从清虚观道长信中得知些许端倪后就一直存在的隐忧,变得更加沉重。
没过几日,另一场风波再起。
皇帝的钦差大臣,一位姓王的中年官员,体态臃肿,面色倨傲,带着圣旨和随从队伍,浩浩荡荡抵达了云州城。
名义上是代表皇帝犒劳戍边将士,实则此行最重要的任务,是查核苏砚庭用私产补贴军饷的“问题”。
这件事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是将军体恤士卒;但若被有心人利用,极易被曲解为“私募军资,收买军心,图谋不轨”,这可是足以抄家灭族的谋逆大罪!
皇帝派钦差前来,其敲打、警告,甚至寻找把柄的意图,昭然若揭。
钦差在将军府的正厅(临时布置的帅帐)内,态度傲慢,言语间步步紧逼,要求苏砚庭提供近年来所有军饷开支及私产补贴的详细账目,声称要“一一核验,以正视听”。
苏砚庭表面镇定自若,应对得体,但心中压力巨大。
账目虽早已由心腹幕僚精心处理过,表面看不出大问题,但难保这位明显来找茬的钦差不无中生有、鸡蛋里挑骨头。
恰巧,柳氏带着糯糯来给父亲送一碗参汤,顺便想让女儿见见世面(虽然这世面并不愉快)。
糯糯被母亲牵着手走进气氛压抑的正厅,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坐在客位上,下巴抬得老高,对父亲说话很不客气的“胖官儿”。
小孩子的直觉最是敏锐,她觉得这个胖胖的官儿很讨厌,因为他让爹爹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她不喜欢他。
她想让他消失,想让他滚蛋。
于是,在母亲和父亲说话的时候,她躲在柳氏身后,偷偷瞪着那个钦差,小嘴微微动着,心里不停地默念着在道观跟小师兄们学来的、她觉得最厉害的“咒语”。
“滚蛋蛋,坏蛋快滚蛋蛋……滚蛋蛋……”
就在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
钦差带来的一个随从,面色惊慌失措,连滚带爬地跑进厅内,也顾不得礼仪,凑到钦差耳边低声急语。
虽然声音压低,但在寂静的厅中,隐约能听到几句。
“大人,不好了!我们行囊中……那几封……几封重要的书信……不知怎地,像是被什么浸染了,墨迹……墨迹全都模糊不清,一个字也辨认不出来了!”
那位钦差大人的脸色,瞬间由倨傲的红色变成了猪肝色,又由猪肝色变成了惨白。
旁人不知,他心中却清楚,那几封所谓的“重要书信”,正是朝中某些与苏家不睦的势力暗中交给他,准备在关键时刻拿出来,作为构陷苏家“结党营私”、“怨望君上”的关键“证据”!
如今,这些证据竟然莫名其妙地全部损毁了!这让他如何完成使命?又如何向背后的靠山交代?
他又气又急,胸口剧烈起伏,却根本无法发作——难道能大声嚷嚷自己带来的“黑材料”坏了吗?那岂不是不打自招?
他只能硬生生咽下这个哑巴亏,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查账的劲头也瞬间泄了,后续的“核查”只能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苏砚庭看着一脸无辜、被柳氏察觉异样连忙拉走的女儿,再看看那位之前还气焰嚣张、此刻却如同斗败公鸡般狼狈的钦差,心中已然恍然。
一次军粮,二次钦差……这真的还能用巧合来解释吗?
他看向糯糯被母亲带走的小小背影,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探究和一丝深沉的忧虑。
女儿的这种能力,简直如同神迹,却又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她心思纯净,全凭喜恶,今日能助家族化解危机,他日若被有心人利用,或者她自身无意识的一句话,是否会引来更大的灾祸?
经此两事,苏府核心圈内的几人,虽不明就里,不清楚具体缘由,却都隐隐约约、心照不宣地感觉到。
这位刚回家的三小姐,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带有一种奇特的“运气”,总能歪打正着、化险为夷,帮家族化解迫在眉睫的麻烦。
苏砚庭当即以更严厉的态度下令,严禁任何关于糯糯异常之处的言论外传,并将她更好地保护在府邸深处,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而风暴中心的糯糯,对此一切浑然不觉。
她只觉得有爹娘在身边,有关心她的叔叔伯伯,有吃不完的好吃的,不用再啃没味道的青菜,这个世界温暖而安心。
至于那些让爹爹皱眉的“坏蛋”,她只是单纯地不喜欢他们而已。
苏家的风波因她的无意之举暂时平息,但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遥远的帝都,伴随着猜忌与权谋,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