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碻磝戍,北府军兵锋直指黄河南岸另一重镇——滑台。此城控扼汴水与黄河交汇之处,乃漕运枢纽,城高池深,守备森严。后秦守将姚蠡深知此城重要性,据险死守,攻防战异常惨烈,陷入僵持。
北府军数次强攻,皆被凭城固守的秦军击退,伤亡不小。刘裕下令围城,并挖掘壕沟,修筑土山,意图长期围困。然而姚蠡并非被动挨打之辈。
是夜,北府军围城营寨外,万籁俱寂,唯有黄河水声隐隐传来。突然,中军大帐附近地面传来轻微异响,值守哨兵警惕张望,却未见异常。
“不对!”巡营至此的陈衍停住脚步,俯身将耳朵贴近地面,眉头紧锁。他曾研读古籍,知晓一种名为“瓮听”的技法,用于侦测地下动静。“来人!取大瓮来!”
兵士迅速找来数口储水的大陶瓮。陈衍命人将瓮倒扣于营中几处关键地点,尤其是粮草囤积区和帅帐周围,瓮口紧贴地面,派耳力敏锐的兵士整夜倾耳附于瓮底监听。
果然,后半夜,监听粮草区附近的兵士急报:“将军!瓮中有异响,似有掘土之声自地下传来!”
陈衍心中一凛:“姚蠡想挖地道奇袭我粮草,或直捣中军!”他立刻禀报刘裕。
刘裕闻报,冷笑一声:“好个姚蠡,竟想以此法破我!阿衍,既已侦知,可能破之?”
“可!”陈衍眼中闪过锐芒,“其法既阴,我亦以阴法破之!”
他即刻下令,沿着瓮听确定的方位,反向挖掘深沟,并准备大量柴草、硫磺、硝石等易燃之物,又令人悄悄备下无数鼓风机。
数日后,当秦军地道即将挖通北府军营地下时,陈衍看准时机,下令:“点火!鼓风!”
士兵们将点燃的柴草夹杂着硫磺硝石,疯狂投入反向挖开的沟壑,对准地道方向,奋力鼓动风箱!
霎时间,浓烟烈火如同找到宣泄口的火龙,顺着地道猛地灌入秦军挖掘的坑道中!坑道内氧气被急速消耗,浓烟充斥,正在作业的秦军士卒猝不及防,或被活活烧死,或被浓烟窒息,惨叫声被闷在地底,凄厉可怖。姚蠡的地道奇袭之计,尚未成功便已惨败,还折损了大量精锐工兵。
地道战术失败,姚蠡更加坚定了固守待援的决心。滑台城内粮草充足,足以支撑很长时间。
“必须断其粮草,动摇其军心!”刘裕对陈衍道。
陈衍领命,苦思破敌粮仓之策。强攻难入,火攻又难以接近。他巡视营地,看到被秦军箭矢射死的飞鸟,又看到工匠正在修补被火箭灼伤的战马马鬃,忽然灵光一闪。
“火禽!”一个古老的战法跃入他的脑海。他立刻召集工匠和士卒。
“收集城内飞禽,最好是喜鹊、乌鸦等!越多越好!”同时,他让人准备易燃的艾草、硫磺、火油,以及细长的麻绳。
士兵们虽不解其意,但仍严格执行。很快,捕获了大量飞鸟。陈衍指导士兵,将艾草、硫磺等物捆扎成小束,浸透火油,然后用细麻绳小心翼翼地系在飞鸟的尾羽或脚爪上。
“将军,这是?”有校尉疑惑。
“滑台粮仓,多为木质结构,且集中。飞鸟归巢,其巢多在屋檐梁椽之间。今日风向正好!”陈衍望着滑台城方向,解释道。
时机一到,北府军士兵同时在城外数个方向,点燃了系在鸟身上的易燃物,然后释放飞鸟!
被火焰惊吓的飞鸟,本能地朝着城中熟悉的巢穴方向拼命飞去,拖着一条条火线,如同流星般坠入滑台城内!
大部分火鸟可能中途焚毁坠落,或惊慌失措飞往别处,但总有那么一些,成功地带着火焰撞入了粮仓区域的建筑!
干燥的木质结构、囤积的粮草,遇火即燃!顷刻间,滑台城内多处粮仓火起,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粮仓起火了!”城内秦军顿时大乱,救火之声、惊叫之声四起。姚蠡面色惨白,急忙调兵救火,但火借风势,愈演愈烈。
城外北府军见状,士气大振。刘裕抓住时机,下令全军猛攻!
城内秦军因粮仓被焚而军心浮动,救火与守城难以兼顾。北府军乘乱猛攻,终于在多处城头取得突破,杀入城内。
惨烈的巷战随之展开,但失去粮草和稳定军心的秦军,抵抗逐渐微弱。姚蠡见大势已去,欲拔剑自刎,被亲兵拦住,趁乱突围而走。
滑台,这座黄河沿岸的坚城,终于在“瓮听”破地道、“火禽”焚粮仓的奇谋与北府军的悍勇之下,宣告陷落。
陈衍站在硝烟未尽的城头,看着被焚毁的粮仓余烬和满目疮痍,心中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科技的运用,无论是“瓮听”还是“火禽”,在这个时代,最终都化为了更高效的毁灭。他脚下的滑台,如同碻磝戍一样,是用无数生命和智慧堆积而成的胜利基石。西征之路,依旧漫长而血腥。
北府军数次强攻,皆被凭城固守的秦军击退,伤亡不小。刘裕下令围城,并挖掘壕沟,修筑土山,意图长期围困。然而姚蠡并非被动挨打之辈。
是夜,北府军围城营寨外,万籁俱寂,唯有黄河水声隐隐传来。突然,中军大帐附近地面传来轻微异响,值守哨兵警惕张望,却未见异常。
“不对!”巡营至此的陈衍停住脚步,俯身将耳朵贴近地面,眉头紧锁。他曾研读古籍,知晓一种名为“瓮听”的技法,用于侦测地下动静。“来人!取大瓮来!”
兵士迅速找来数口储水的大陶瓮。陈衍命人将瓮倒扣于营中几处关键地点,尤其是粮草囤积区和帅帐周围,瓮口紧贴地面,派耳力敏锐的兵士整夜倾耳附于瓮底监听。
果然,后半夜,监听粮草区附近的兵士急报:“将军!瓮中有异响,似有掘土之声自地下传来!”
陈衍心中一凛:“姚蠡想挖地道奇袭我粮草,或直捣中军!”他立刻禀报刘裕。
刘裕闻报,冷笑一声:“好个姚蠡,竟想以此法破我!阿衍,既已侦知,可能破之?”
“可!”陈衍眼中闪过锐芒,“其法既阴,我亦以阴法破之!”
他即刻下令,沿着瓮听确定的方位,反向挖掘深沟,并准备大量柴草、硫磺、硝石等易燃之物,又令人悄悄备下无数鼓风机。
数日后,当秦军地道即将挖通北府军营地下时,陈衍看准时机,下令:“点火!鼓风!”
士兵们将点燃的柴草夹杂着硫磺硝石,疯狂投入反向挖开的沟壑,对准地道方向,奋力鼓动风箱!
霎时间,浓烟烈火如同找到宣泄口的火龙,顺着地道猛地灌入秦军挖掘的坑道中!坑道内氧气被急速消耗,浓烟充斥,正在作业的秦军士卒猝不及防,或被活活烧死,或被浓烟窒息,惨叫声被闷在地底,凄厉可怖。姚蠡的地道奇袭之计,尚未成功便已惨败,还折损了大量精锐工兵。
地道战术失败,姚蠡更加坚定了固守待援的决心。滑台城内粮草充足,足以支撑很长时间。
“必须断其粮草,动摇其军心!”刘裕对陈衍道。
陈衍领命,苦思破敌粮仓之策。强攻难入,火攻又难以接近。他巡视营地,看到被秦军箭矢射死的飞鸟,又看到工匠正在修补被火箭灼伤的战马马鬃,忽然灵光一闪。
“火禽!”一个古老的战法跃入他的脑海。他立刻召集工匠和士卒。
“收集城内飞禽,最好是喜鹊、乌鸦等!越多越好!”同时,他让人准备易燃的艾草、硫磺、火油,以及细长的麻绳。
士兵们虽不解其意,但仍严格执行。很快,捕获了大量飞鸟。陈衍指导士兵,将艾草、硫磺等物捆扎成小束,浸透火油,然后用细麻绳小心翼翼地系在飞鸟的尾羽或脚爪上。
“将军,这是?”有校尉疑惑。
“滑台粮仓,多为木质结构,且集中。飞鸟归巢,其巢多在屋檐梁椽之间。今日风向正好!”陈衍望着滑台城方向,解释道。
时机一到,北府军士兵同时在城外数个方向,点燃了系在鸟身上的易燃物,然后释放飞鸟!
被火焰惊吓的飞鸟,本能地朝着城中熟悉的巢穴方向拼命飞去,拖着一条条火线,如同流星般坠入滑台城内!
大部分火鸟可能中途焚毁坠落,或惊慌失措飞往别处,但总有那么一些,成功地带着火焰撞入了粮仓区域的建筑!
干燥的木质结构、囤积的粮草,遇火即燃!顷刻间,滑台城内多处粮仓火起,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粮仓起火了!”城内秦军顿时大乱,救火之声、惊叫之声四起。姚蠡面色惨白,急忙调兵救火,但火借风势,愈演愈烈。
城外北府军见状,士气大振。刘裕抓住时机,下令全军猛攻!
城内秦军因粮仓被焚而军心浮动,救火与守城难以兼顾。北府军乘乱猛攻,终于在多处城头取得突破,杀入城内。
惨烈的巷战随之展开,但失去粮草和稳定军心的秦军,抵抗逐渐微弱。姚蠡见大势已去,欲拔剑自刎,被亲兵拦住,趁乱突围而走。
滑台,这座黄河沿岸的坚城,终于在“瓮听”破地道、“火禽”焚粮仓的奇谋与北府军的悍勇之下,宣告陷落。
陈衍站在硝烟未尽的城头,看着被焚毁的粮仓余烬和满目疮痍,心中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科技的运用,无论是“瓮听”还是“火禽”,在这个时代,最终都化为了更高效的毁灭。他脚下的滑台,如同碻磝戍一样,是用无数生命和智慧堆积而成的胜利基石。西征之路,依旧漫长而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