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东路会师-《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河北之地,深秋的寒意已浓。独孤信的大营驻扎于邺城以西百里外的一处险要河谷,营垒森严,旌旗在干燥的北风中猎猎作响。自奉命东出以来,他像一颗钉子,牢牢楔入北魏的河北腹地,牵制了大量敌军,但也如同孤军,与洛阳主力的联系被割断已久。营中虽屡有洛阳方向的传闻,但真假难辨,更无确切的战略指令,全军上下不免带着几分焦灼与疑虑。

  这一日黄昏,营外警戒的游骑忽然发现一支小队正不顾一切地冲向大营辕门。来人约七八骑,皆人困马乏,衣甲破损,浑身尘土血污,几乎看不出本来面目。他们身后远处,隐约有数十北魏轻骑紧追不舍,箭矢不断飞来。

  “是自己人!看旗号!”了塔上的哨兵嘶声大喊。

  辕门守将不敢怠慢,立刻下令弓弩手放箭阻截追兵,同时打开一道缝隙。那支小队如同旋风般冲了进来,最后一人刚入门,沉重的辕门便轰然闭合,将追兵的咒骂和箭矢挡在外面。

  为首的骑士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踉跄几步,被卫兵扶住。他撕开胸前早已被血汗浸透的衣襟,露出贴身收藏、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节竹管,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紧急军情!洛阳…陛下…御令…面呈独孤大将军!”说罢,便力竭昏死过去。

  消息火速报入中军大帐。独孤信正在与部将研究地图,闻讯猛地起身:“带他进来!不,速唤医官!其他人,严密封锁消息!”

  片刻后,经过简单救治的信使头领被抬入大帐。冷水泼面,他幽幽转醒,看到眼前威严的独孤信,挣扎着要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洛阳如何?陛下安好?”独孤信蹲下身,语气急迫。

  信使眼中爆发出光彩,激动得语无伦次:“大捷!大将军!洛阳大捷!陛下…陛下已克洛阳!拓跋焘狼狈北逃!我军…我军大胜!”他颤抖着双手,奉上那节竹管。

  帐中所有将领闻言,瞬间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在那竹管上!

  独孤信强压住内心的巨大震动,接过竹管,验看火漆无误后,用力掰开,取出里面卷得紧紧的绢帛。他迅速展开,目光如电扫过其上熟悉的字迹和那方鲜红的皇帝玉玺!

  绢帛上,先是简要通报了洛阳大捷的辉煌战果,紧接着,便是清晰明确的战略指令:命他稳固河北现有地盘,清剿境内之敌,同时伺机派遣主力西进,攻略河南北部州郡,与中路王镇恶部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共定中原!

  “好!好!好!”独孤信连说三个好字,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地图跳动!他胸中块垒尽去,一股豪情直冲云霄!数月孤军奋战的压抑、对主力战局的担忧,此刻尽数化为狂喜与振奋!

  “传令!”他猛地转身,声如洪钟,对帐中犹自沉浸在惊喜中的诸将吼道,“即刻将此天大喜讯,通传全军!今夜加餐,每人赏酒一升,肉一斤!为陛下贺!为大秦贺!”

  “为陛下贺!为大秦贺!”帐中诸将反应过来,无不欣喜若狂,齐声怒吼!

  消息如同野火般传遍大营,片刻的死寂之后,整个军营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士兵们抛起头盔,相互拥抱,激动的泪水混合着笑容。主力的胜利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孤军,意味着无上的荣耀和即将到来的丰厚赏赐!低迷的士气瞬间被点燃至顶点。

  狂欢之后,是更加冷静高效的军事部署。

  独孤信立刻召集心腹将领,重新铺开地图。

  “陛下神威,已定洛阳!如今,该是我等东路健儿建功之时了!”独孤信手指点向地图上的太行八陉之一——滏口陉,“此处乃通往河内郡之要道。我军休整数日,待将士稍复体力,便由此西出!”

  他目光炯炯:“本将亲率主力两万五千人,西进河内、汲郡,扫荡河南北部之敌!与王镇恶大将军东西对进,将残魏势力彻底挤压清除!”

  “其余兵力,由副将统领,继续清剿邯郸、广平一带残敌,稳固后方,确保粮道畅通,并严密监视幽燕方向可能的魏军动静。”

  “此外,”独孤信看向那几名疲惫却兴奋的信使,“尔等休整后,需再辛苦一趟,携带我军最新部署及河北敌情概要,择选熟谙小路的好手,务必再潜回洛阳,向陛下禀报!”

  “末将遵命!”信使头领挣扎着抱拳,慨然应诺。

  数日后,经过短暂休整和充分准备,独孤信亲率东路军主力,浩浩荡荡,西出滏口陉,踏入了河南北部的土地。

  由于洛阳大胜的震撼消息早已传来,河南北部各地的北魏守军和豪强人心惶惶。独孤信的大军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便连克数城。许多县城望风归降,坞堡则纷纷送上人质粮草以示恭顺。

  独孤信严格执行“剿抚并用”的策略,对归顺者予以安抚,对少数试图凭借地形顽抗的据点,则果断以优势兵力迅猛拔除。他不断派出轻骑,向西向南搜索,试图与王镇恶派出的东进部队取得联系。

  而通过信使建立起的这条艰难却宝贵的通讯渠道,东西两路大军开始共享情报。独孤信将河北魏军的残部分布、兵力虚实传递给洛阳;而洛阳方面,则将中原腹地的敌情、地理详情以及王镇恶的进军路线告知独孤信。

  两大战略集团,在经历了长久的分离后,终于实现了战略上的联动与配合。一张无形的大网,正从东西两个方向,向着中原残存的北魏势力收拢。大秦的兵锋,因这至关重要的“东路会师”,变得更加锐不可当,巩固中原的战略步伐也骤然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