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破局之机-《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拒马河前线的僵持,在持续了将近半个月后,终于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这个变数,并非来自战场本身,而是来自遥远的辽国上京。

  一份由康保裔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的绝密情报,跨越千山万水,送到了杨延昭手中。情报内容极其简短,却字字千钧:

  “辽主耶律隆绪,疑耶律隆庆拥兵自重,遣使携密旨赴南京,内容不明。南京留守府内,或有异动。”

  杨延昭看着这寥寥数语,眼中骤然爆射出锐利的光芒!

  耶律隆庆与辽国皇帝耶律隆绪之间,果然存在着猜忌!这并不奇怪,耶律隆庆作为皇太弟(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弟),手握南京道重兵,又屡屡自行其是(如之前的跨海远征和此次南下),功高震主,必然引起皇帝的疑虑。

  如今辽主派遣密使前来,无论旨意内容是什么,都足以在耶律隆庆集团内部引发震荡!这,就是破局之机!

  “消息可靠吗?”杨延昭沉声问道,即使以他的定力,声音中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康将军用了最高级别的暗语,渠道也绝对可靠。”负责接收情报的心腹幕僚肯定地回答。

  “好!”杨延昭猛地一拍桌案,“天助我也!”

  他立刻走到沙盘前,大脑飞速运转。耶律隆庆后方不稳,军心必然浮动,这是发动反击的绝佳机会!但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却需要仔细斟酌。

  强攻?不行。辽军兵力依旧占优,且防线完整,强攻损失太大,即便获胜也是惨胜。

  必须用巧劲,打在其七寸上!

  他的目光在沙盘上辽军帅旗所在的位置——白沟驿对岸的那片区域来回扫视。耶律隆庆的大营,必然戒备森严。但若……若能让他感觉到致命的威胁,甚至让其以为宋军已经知晓其内部变故,意图直取他的性命……

  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在杨延昭脑海中迅速成型。

  “立刻做三件事!”杨延昭转身,语速极快。

  “第一,密令杨延嗣,停止一切袭扰活动,立刻率部向白沟驿对岸的耶律隆庆大营方向秘密靠拢,潜伏待命!告诉他,没有我的亲笔命令,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准暴露,更不准擅自接战!”

  “第二,让王贵暂停追查谣言,立刻挑选锐士营中最擅长潜伏、刺杀的五十名好手,携带火油、猛火油柜(古代喷火器)等引火之物,同样秘密潜往耶律隆庆大营附近。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在约定时间,于辽营多处同时纵火,制造最大程度的混乱!声势越大越好,但要避免与辽军主力纠缠,点火即走!”

  “第三,”杨延昭看向杨延光,“你亲自去前线,挑选三千敢死之士,全部配备最好的甲胄和破甲武器。明日夜间,听我号令,自此……”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一处水流相对平缓、但并非主攻方向的河段,“由此处,强行渡河!”

  杨延光一愣:“由此处?这里并非要害,渡河后也是一片滩涂,难以展开兵力……”

  “正因为不是要害,辽军防备才相对松懈。”杨延昭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不要展开兵力,渡河之后,这三千人只有一个目标——不顾一切,直插耶律隆庆的大营!”

  “佯攻?吸引注意力?”杨延光似乎明白了。

  “不,不是佯攻。”杨延昭摇头,语气斩钉截铁,“是真正的斩首行动!或者说,要做出斩首的姿态!这三千人,就是一把刀子,要狠狠地捅向耶律隆庆的心窝!要让他在混乱和惊恐中,以为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内部危机,要趁他病,要他命!”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充满杀意:“同时,让对岸的延嗣和王贵看到大营火起和我们的进攻信号后,立刻从侧翼和后方发动袭扰,进一步制造恐慌!我要让耶律隆庆觉得,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他已经被包围了!”

  杨延光倒吸一口凉气,被这个计划的疯狂和大胆所震撼。这是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耶律隆庆会因为内部猜忌而心神不宁、判断失误上!一旦耶律隆庆稳住阵脚,这渡河的三千敢死队和潜伏在敌后的杨延嗣、王贵部,都将陷入重围,有去无回!

  “六郎,这……太险了!”杨延光忍不住道。

  “险中求胜!”杨延昭目光灼灼,“僵持下去,我们必败无疑!唯有行此险招,打乱耶律隆庆的部署,甚至可能将其惊退,才能为北疆赢得喘息之机!执行命令!”

  “……是!”杨延光深知杨延昭决心已定,不再犹豫,凛然领命。

  命令被以最高保密级别迅速传达下去。

  杨延嗣接到命令时,正藏身于一处山谷中休整。他虽然不解,但对六哥的命令从不怀疑,立刻召集麾下骑兵,偃旗息鼓,借着夜色和地形的掩护,如同幽灵般向耶律隆庆大营方向潜行。

  王贵也带着五十名锐士营中最精锐的亡命之徒,携带各种引火之物,消失在黑暗中。

  前线,杨延光亲自挑选了三千名最悍勇、最不怕死的士卒,大多是经历过莫州血战的老兵。他没有告诉他们具体的任务,只说是九死一生的奇袭,赏格是平时的十倍,若有不幸,抚恤翻倍!三千士卒无一人退缩,眼中只有对功勋的渴望和对辽狗的仇恨。

  次日,夜幕降临。

  拒马河两岸,除了零星的篝火和巡逻队的身影,一片沉寂。连续多日的僵持,让双方士卒都感到疲惫不堪。

  耶律隆庆坐在自己的帅帐内,心情确实有些烦躁。白天的强攻再次受挫,后方粮草运输屡遭骚扰,更重要的是,皇帝兄长派来的密使昨日已经抵达,虽然表面上是来“慰劳”大军,但那审视的目光和语焉不详的“垂询”,都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杨延昭……真是块难啃的骨头。”耶律隆庆揉了揉眉心,感到一丝疲惫。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隐约的骚动!

  “怎么回事?”耶律隆庆眉头一皱。

  一名亲卫惊慌失措地冲进帐内:“于越!不好了!大营多处起火!好像是宋军细作混进来了!”

  耶律隆庆猛地站起,冲出帐外。只见营地的好几个方向,都腾起了熊熊火焰,尤其是在靠近粮草堆放区和马厩的地方,火势尤其猛烈!混乱的人影在火光中奔跑,救火的呼喊声、被烧伤者的惨叫声、以及“有奸细”的惊呼声响成一片!

  “混账!加强戒备!搜捕奸细!”耶律隆庆又惊又怒。

  然而,祸不单行。他话音刚落,南岸方向突然响起了震天的战鼓和号角声!紧接着,亲兵指着河面对岸一处并非主攻方向的位置,惊恐地喊道:“于越!快看!宋军……宋军渡河了!”

  耶律隆庆抬眼望去,只见在那段他并未重点布防的河面上,无数黑点正快速向岸边涌来!借着南岸宋军阵地为掩护,他们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冲上了北岸滩头!而且,那些登岸的宋军,根本没有理会两侧试图拦截的辽军小队,而是如同疯虎一般,结成密集的冲锋阵型,不顾一切地朝着他大营的方向猛扑过来!

  “他们……他们是冲我来的!”耶律隆庆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宋军怎么会选择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发动如此决死的突击?他们怎么会知道……难道他们知道了密使的事情?知道了陛下对我的猜忌?这是要趁乱取我性命?!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就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看着那支如同尖刀般直插过来的宋军敢死队,看着营中四处燃起的火焰和混乱,再联想到皇帝密使那意味深长的目光……耶律隆庆的心,彻底乱了。

  而就在此时,大营的侧翼和后方,也突然响起了激烈的喊杀声和马蹄声!显然是宋军埋伏的骑兵也趁机发动了袭击!

  “保护于越!”

  “结阵!快结阵挡住他们!”

  亲卫们惊慌地簇拥着耶律隆庆,试图组织抵抗。但营中的混乱和来自多个方向的袭击,让指挥系统几乎瘫痪。

  耶律隆庆看着越来越近、杀气腾腾的宋军敢死队,看着周围惶惶不可终日的部下,又想起后方那虎视眈眈的皇帝兄长……一股巨大的恐惧和憋屈涌上心头。

  继续打下去?万一真的被这支宋军突到面前,后果不堪设想!就算打退了这次进攻,损兵折将之后,如何面对皇帝的诘难?杨延昭如此悍勇,北疆看来是难以短时间内攻克了……

  “撤……传令……撤军!”耶律隆庆几乎是咬着牙,从喉咙里挤出了这个让他无比耻辱的命令,“全军交替掩护,撤回新城(辽国南京道边境重镇)!”

  主帅一声令下,原本就军心浮动的辽军,顿时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开始全线溃退!

  那三千宋军敢死队,原本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却愕然发现,面前的辽军竟然如同潮水般退去,几乎未做像样的抵抗!他们成功地“吓退”了耶律隆庆!

  消息传回南岸,整个宋军阵地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杨延昭站在定州城头,听着远方隐约传来的欢呼和逐渐平息的杀声,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疲惫笑容。

  破局之机,他抓住了。

  拒马河之战,以北疆宋军不可思议的胜利而告终。耶律隆庆率领五万大军,在僵持半月后,因后方猜忌和杨延昭精准致命的心理战加斩首突击,仓皇败退,损兵数千,粮草辎重丢弃无数。

  北疆,再次转危为安。

  然而,杨延昭深知,击退耶律隆庆,只是暂时解除了眼前的危机。西线的李元昊仍在,朝堂的暗箭未消,那个神秘的“青萍”更是如同悬顶之剑。

  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但至少此刻,北疆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