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

  26

  “儿臣心意已定,不再停留。”

  扶苏平复心情,认真说道:

  “儿臣将亲自前往皇城见九弟,坦诚相谈。”

  “想必这段时间,九弟已经知道父皇还活着的消息。”

  “既然双方都心知肚明,僵局已经形成。”

  “为何不一起寻找 ** 的方法?”

  “何必互相折磨?毫无意义。”

  扶苏转身要走。

  嬴政急声喊道:“来人!抓住扶苏!”

  “立刻押下去!”

  “没有朕的命令,不得放人!”

  禁卫应声而动,很快将扶苏捆绑。

  蒙恬看到这一幕,只能摇头叹息。

  回到军帐时,王翦已经在等。

  “公子太天真了。”蒙恬抚剑叹气,“这样直言顶撞,岂不是自找麻烦?”

  “谋划事情应当秘而不宣。”

  “他倒好,生怕别人不知道……”

  “这对父子之间的结,终究解不开。”

  深宫烛光下,嬴政抚摸着玉玺。

  他怎么会不明白长子的心思?

  他又怎会不想抓住这个机会?

  只是不敢赌。

  如果那个逆子突然出手……

  就没有回头路了!

  现在手握大军,

  即使有变故还能应对。

  如果贸然和解……

  恐怕又要重蹈楚怀王的覆辙!

  赢宇同样辗转难眠。

  这位很少上朝的监国,

  此刻也陷入了两难之中。

  每隔一段时间,他总要勉强处理一次朝政。

  今天便是不得不露面的日子。

  此刻他端坐于龙椅之上,眼神冷峻地扫视着殿中百官。

  众臣面面相觑,脸上尽是惊恐与难以置信。

  朝堂上寂静无声,仿佛连空气都被冻结。

  这一切的异状,皆因清晨传来的惊人消息——

  始皇帝陛下竟然还活着!

  不仅没有驾崩,更未归还灵柩。

  他分明是活着的!

  这消息犹如惊雷,令满朝文武惊慌失措。

  消息迅速传开,大臣们急忙入宫商议。

  但谁又能想出万全之策?

  众人暗自观察新帝神色,不敢发出一言。

  赢宇神情莫测,静观其变。

  他倒要看看——

  面对 ** 与新君,

  这些臣子会如何抉择?

  他的目光如刀般扫过在场之人,

  让众人不寒而栗。

  此时无人敢开口,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

  在新君面前,

  提起始皇便是大忌。

  若言语有误,惹怒圣颜,

  恐怕立刻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当然,若秦始皇真的归来,得知众臣并未站在自己一边,

  恐怕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所以无论如何,必须保持中立。

  目前这种局势,沉默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此刻殿内气氛愈发沉重……

  甚至带着一丝诡异……

  赢宇轻咳一声,语气平静地问道:

  “怎么?身为朝廷重臣,都 ** 了吗?”

  “如今秦始皇陛下还在世上,诸位难道就没有一点想法?”

  “不打算迎接陛下,拥戴他重新登基、执掌朝政吗?”

  面对赢宇的质问,满朝文武仍旧默不作声。

  赢宇深吸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

  “诸位爱卿不妨畅所欲言。”

  “可以说出你们的真实想法和建议。”

  “如果所说有道理,我会采纳。”

  “就算说错了,我也不会追究。”

  “请各位直言无讳,各抒己见!”

  话音刚落。

  殿中众人反而更加沉默……

  没人敢相信君王的承诺。

  虽然嘴上说着不追究……

  但谁能知道日后会不会记恨?

  一旦秋后算账,也是常有的事……

  稍有差错,就会人头落地,岂不是太冤枉?

  说到底,没人愿意冒险。

  当今君王的手段有多狠,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此刻若是说错一个字,就等于自取 ** 。

  轻则丢命,重则灭族!

  这些人并不傻。

  大殿中一片死寂,所有人都低头不语。

  赢宇冷冷地扫视着这群装聋作哑的臣子,心中越发烦躁。

  他将目光投向几位皇兄,却见他们一个个缩着脖子,连抬头对视的胆量都没有。

  皇子们心中清楚得很——此刻无论支持九弟赢宇,还是表态拥护父皇秦始皇,都不是明智之举。这场父子之争才刚刚开始,胜负尚未可知。若此时贸然站队,无论选哪边都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他们更了解这位九弟的性子。与其冒险表态,不如效仿群臣,暂时保持沉默。因此,每个人眼神躲闪,不敢与龙椅上的新君对视。

  今早传来的消息如同惊雷一般,仍在众人脑海中回荡:那位本该长眠地宫的始皇帝,竟还活在世上!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朝堂寂静无声,连针掉下来都能听见。文武百官和皇室子弟都紧闭嘴唇,压抑得令人窒息。

  赢宇等人噤若寒蝉,纷纷跪地不起。

  朝堂之上静得能听见呼吸声,仿佛空气都被冻结。

  白发苍苍的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奏道:“陛下,今晨的变故太过突然,臣等还未缓过神来,恳请宽限一两日,容我们细细思量。”

  这番话让群臣暗暗松了口气。

  眼下最要紧的是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能拖一天是一天,至于以后……船到桥头自然直。

  转眼间又有几位大臣附和:“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望陛下暂缓决定……”

  赢宇沉吟片刻,微微点头。

  朝堂上,事情来得如此突兀又明显。

  群臣被震惊得不知所措,也在情理之中。

  局势似乎出现了些许松动。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对众臣说道:

  “今日早朝就到这里!”

  “你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但若有人敢怀有二心……”

  “背叛君王的下场,想必诸位心里清楚。”

  赢宇说完,拂袖而去。

  这句话让群臣顿时感到脊背发凉。

  谁都听得出——

  陛下每一句话都暗含着雷霆之势。

  在这样的威压之下,

  众臣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生怕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幸好赢宇终于离开了……

  总算能暂时喘口气……

  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眼前的困境,

  能拖一时是一时。

  也只能这样了……

  每天面对这位不动声色却威势逼人的君主,

  实在让人胆战心惊……

  更何况这件事牵涉极广——

  前朝旧部与当朝新贵之间,

  恐怕又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而他们这些小人物,

  恐怕首当其冲就要遭殃。

  这样一来,

  岂不是太凄惨了吗?

  眼看大秦朝局又要动荡不安,

  众臣心中都不是滋味。

  好不容易等到散朝的时间。

  等赢宇离去后,

  群臣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几位皇子更是如此,

  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再不必如此忧心忡忡了……

  局势虽暂时平定,但众人都明白,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更艰难的挑战还在后面,这个棘手的问题终究要面对。

  群臣沉默地离开大殿,往日的争论喧闹此刻化为一片寂静。不仅朝堂上没人说话,散朝后大家也是神情沉重地各自离去,宫道上只剩下零星的脚步声。

  真正让他们无言的,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回到府邸后,经过深思熟虑,这些大臣们逐渐有了主意。还没到黄昏,不同派系的人已经暗中聚集。这次的聚会地点非常隐秘,显然是在商议应对之策。

  几位大秦的皇子更是乱了方寸。

  花街深处的一间暗室里,公子高、公子雅、公子将吕等人正秘密商议。室内气氛压抑,众人脸色凝重。许久之后,公子雅突然拍案而起:

  “大哥怎么选了这种烟花之地?现在我们在皇室中处境艰难,正该小心行事!”

  他指着窗外隐约传来的乐声,语气中带着愤怒:“如果让人知道皇子们在秦楼楚馆密会,别说朝野议论,就连百姓也会嘲笑我们荒淫无度。”

  “下次议事,还是找个正经的地方吧。”

  “把地方定在风月场所,成什么体统?”

  “难道大哥也沉迷女色,不能自拔了吗?”

  公子雅带着讽刺的语气质问。

  公子高深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平静地回答:

  “你懂什么?选在这里是为了安全……难道你忘了?”

  “九皇子能顺利登基,被赵高和李斯选作傀儡,正是因为他善于隐藏锋芒。”

  “当别人都锋芒毕露时,他却表现得像个纨绔子弟,整天沉溺于酒色。”

  “这种看似无用的表现,让他得以在暗处积蓄力量。”

  公子高语气中带着敬佩:

  “越是被人轻视,就越有机会出其不意。这位九弟的智慧远超常人——真正的聪明往往藏而不露。”

  “我们应当效仿他。如果在正式场合密会,必然引起猜忌;而在风月场所相聚,反而不会招人怀疑。”

  “在这种纸醉金迷的地方谋划大事,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九六八

  “不但不会引起九皇子的注意。”

  “说不定他还会觉得我们已经斗志全无。”

  “整天沉溺于女色!”

  “就算我们的谈话涉及机密。”

  “他也只会当作无关紧要的闲话!”

  “即使心里不满,在他眼里我们也不过是一群不成气候的庸人!”

  “这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局面!”

  “现在必须韬光养晦,暗中发展实力。”

  “否则就真的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也该向九弟学一学。”

  公子雅听了,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