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载营魄抱一-《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写给全家人的话】

  本章教导我们身心合一、守柔处静的修养功夫。让我们全家一起学习:保持心灵的纯净,像婴儿般柔和,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境界。

  【童话版】《心灵小园丁》

  每个小朋友心里都住着一位小园丁。当他专心的时候,小园丁就把心灵花园打理得整洁美丽。

  智慧爷爷说:“看,当你的心和身体做好朋友,像妈妈爱护宝宝一样爱护自己的心灵,就能变得像初生的小鹿一样纯净有活力。”

  【小学版】

  核心概念:营魄、抱一、专气、涤除、玄览、天门、明白、畜之。

  卦象:身心合一。

  核心要点:

  1.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2.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结聚精气以致柔顺,能像婴儿一样吗?

  3.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 洗涤玄妙的心镜,能无瑕疵吗?

  4.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 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自然无为吗?

  5.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 感官接触外界,能守静柔吗?

  6.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 通晓四方,能不用心机吗?

  自然象征:初生的婴儿、平静的湖面、柔和的月光。

  重要概念:抱一(合一不离)、专气(聚气守柔)、玄览(心灵明镜)、无为(自然而为)。

  【初中版】

  思维模型:身心修养的完整体系。

  1. 身心合一的境界:

  ? 精神与形体的和谐统一

  ? 意识与潜意识的内在协调

  ? 理性与感性的完美平衡

  2. 修养功夫的次第:

  ? 抱一不离:保持专注统一

  ? 专气致柔:培养柔和气质

  ? 涤除玄览:净化心灵境界

  ? 明白四达:达到无知之知

  3. 无为的实践智慧:

  ? 治国如烹小鲜:不扰民不折腾

  ? 为雌守柔: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 无知之知:超越知识回归本真

  核心智慧:通过身心合一的修养,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成人版】

  人生应用系统:

  认知升级:

  ?整合身心:消除内在分裂达到统一。

  ?回归本真:找回婴儿般的纯粹状态。

  决策智慧:

  ?心灵澄明:在清明状态下做决策。

  ?守柔处下:以柔和方式处理问题。

  关系管理:

  ?用心若镜:如实映照不起执着。

  ?为而不争:行动付出不求回报。

  事业进阶:

  ?无为而治:通过不干预实现治理。

  ?明白四达:洞悉本质把握全局。

  修养路径:

  ?每日静坐:专气致柔的实践。

  ?心灵净化:涤除玄览的功夫。

  【哲学版】

  道体的修养论:

  1. 身心一元论:

  载营魄抱一确立了道家身心统一的哲学基础。

  2. 认识论的超越: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指向超越知识的直觉智慧。

  3. 政治哲学的理想: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展现了无为而治的治理境界。

  与现代哲学对话:

  ?与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共鸣。

  ?与心理学身心统一理论的契合。

  ?与管理学自组织思想的相通。

  终极启示:真正的智慧在于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在身心合一中体悟道的奥秘。

  【音乐版】

  1. 儿童版《合一歌》

  调性:d大调

  节拍:3\/4拍

  速度:柔和宁静(100 bpm)

  | 3 3 3 | 2 1 2 | 3 5 5 | 3 - - |

  载 营 魄 抱 一 能 无 离

  | 2 2 2 | 1 6 1 | 2 3 3 | 2 - - |

  专 气 致 柔 如 婴 儿

  | 5 5 5 | 3 2 3 | 5 6 6 | 5 - - |

  涤 除 玄 览 无 瑕 疵

  | 5 3 2 | 1 2 3 | 2 3 2 | 1 - - |

  明 白 四 达 能 无 知

  1. 文学版《修养颂》

  调性:A羽调式

  节拍:4\/4拍

  速度:深邃庄严(66 bpm)

  | 5 - 6 1 | 2 - - - |

  载 营 魄 抱

  | 3 - 2 1 | 6 - - - |

  能 无 离 乎

  | 1 - 2 3 | 5 - 6 - |

  专 气 致 柔 婴 儿 乎

  | 5 - 3 2 | 1 - - - |

  涤 除 玄 览

  | 6 - 5 - | 3 - 5 - |

  天 门 开 阖

  | 6 - 1 - | 2 - - - |

  能 为 雌 乎

  | 3 - 2 1 | 6 - 5 - |

  明 白 四 达 无 知 乎

  | 3 - 5 6 | 1 - - - |

  生 之 畜 之 德

  【道学小百科】

  核心出处:

  王弼本《道德经》第十章、河上公注本。王弼注:载,犹处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不可分散也。

  核心精神:

  身心合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无为而治。本章完整展现了道家的修养功夫体系。

  关联知识:

  ?中医精神内守的养生理论。

  ?儒家正心诚意的修养方法。

  ?内丹学精气神的修炼体系。

  ?禅宗明心见性的修行目标。

  现代回响:

  ?心理学:正念冥想的身心整合。

  ?教育学:全人教育的理念实践。

  ?医学:心身医学的整体治疗。

  ?管理学:内在领导力的开发。

  ?体育学:运动心理学的应用。

  ?神经科学:脑身连接的研究。

  这些跨学科的印证,证明了第十章修养智慧的现代价值,为现代人追求完整生命提供了重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