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暗访陈情-《穿成通房,春芽初绽栖衡门》

  “就是就是,要不是李乡君,我们怎能得到这么好的种子。”

  “看看这些种子,瞧着就精神,明年种下去,收成肯定还能翻番!”

  众人围着那两穗玉米,交口称赞,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他们看向春芽的眼神里,充满了近乎崇拜的光芒。

  她不是普通女子,而是神农爷派下来造福百姓的神女。

  林景衡站在人群稍外的地方,目光灼灼地看着春芽。

  他的眼中有着化不开的浓烈爱意与骄傲。

  这就是他倾心的女子,永远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同宝藏,散发着耀眼的璀璨光华。

  春芽手里握着那饱满丰硕的玉米穗,看着眼前这片由她一手主导获得的丰收景象。

  心中百感交集,终于长长、重重地舒出了一口气。

  作为一个曾经的生物专业的大学生和职教一年的中学教师。

  能将教科书上的杂交育种理论,在这千亩土地上成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丰收,其间付出的心血与压力,唯有自知。

  从前在大学试验田和带领学生兴趣小组的小小规模,与如今指挥若定,管理千亩良田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强烈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她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大的实现。

  就像林景衡所说,北方确实更需要这样的高产作物。

  而且,北方需要的是更耐寒的品种。

  她早已未雨绸缪,在李府后院辟出的两分实验田里,试种的正是针对北方气候筛选培育的品种,进行的杂交育种。

  虽然成熟期晚了些,预计要到六月中旬才能收获。

  但那长势,穗子必定同样硕大饱满,预示着一个同样令人欣喜的丰收。

  然而,此时林景衡的心中却压着一件沉甸甸的事。

  他一直在焦急地等待京城的消息。

  算算日子,外祖父早该收到他的信了。

  以他对外祖父的了解,外祖父定然能看出此议于国于民的价值,理应早已上奏朝廷,请调春芽入京专司育种才是。

  可为何整整一个月过去了,京城那边竟如石沉大海,没有丝毫动静?

  怎么回事?是信未送到?还是外祖父另有考量,不同意上奏?

  明天就是六月初一了。

  父亲已催促了他好几次,让他务必提前动身返京入职,绝不能迟到授人以柄。

  他最多再等六七日,便不得不启程回京了。

  看来,春芽是无法与他同行了。

  想到此处,林景衡心中满是遗憾与焦急,还夹杂着深深的疑惑。

  他暗下决心,一到京城,立刻就去外祖父府上问个明白。

  林景衡不知道的是,此刻的京城赵府书房内,他的外祖父赵士荣正仔细聆听着长随赵义的禀报。

  被他派往扬州暗中查访的赵义,一五一十地详细禀报这个月余的所见所闻。

  “回老爷的话,”赵义条理清晰地回禀:

  “小的在扬州仔细探访,这位李乡君的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

  其父李安原是林府仆役,据闻是此女数年前做了一个奇梦,梦见得见神人赐下金灿灿的‘神粮’,告知可活人无数。

  她便苦苦哀求其父李安,定要按梦中所见去寻觅此物。

  李安爱女心切,借着随林大人巡查盐务时,历经艰辛,方从江西深山一老农手中重金购得少许种子带回。”

  “此女得种后,又说服了当时还是秀才的大公子,由大公子相助,在自家庄子上试种。

  果然大获丰收,产量高的惊人!

  林大人大喜,当即放了李安一家的良籍,让他们一家专司种植此御麦。

  去年扩大种植面积,恰逢山东雪灾,这批粮食竟成了救命的关键,林家也因此立下大功,获得圣上的嘉奖。”

  “小的走访了扬州街巷,这李乡君在民间的口碑也是极佳的。

  她开了间‘玉粟斋’,售卖御麦制成的各色食物,时常施粥赠食,接济穷苦人。

  扬州百姓皆交口称赞,呼其为‘神农女’、‘活菩萨’。”

  至于李乡君与大公子的渊源……”

  赵士荣心中一动,更加认真倾听。

  “林府下人间确有传言,都道此女曾是大公子和府中小公子争夺的通房丫鬟。

  之后,大公子对老太太发下誓言,如果能得到此女做通房,他那年秋闱必中举!

  老太太松口,把此女指给大公子做了通房。

  果然,秋闱后,大公子以第六名的优异成绩,中了举。

  之后,大公子本欲纳其为妾,不知何故未能成。

  但林府人人皆知,大公子对此女极其喜爱,可谓捧若珍宝,事事依从。”

  赵义说到这里,稍作停顿,语气变得有些迟疑:

  “不过老爷,还有一事……是关于李乡君,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招亲’之事。”

  赵士荣原本轻叩桌面的手指一顿,抬眼:“招亲?”

  “是,”赵义点头,“李乡君公开招亲,但提了两个苛刻条件……如今在扬州城内,传得人尽皆知,也引来不少非议。”

  赵士荣目光一凛:“什么条件?”

  赵义略压低声音:“第一个,是成婚后绝不允许纳妾,通房丫头也不许有。

  外面不少人说她是妒妇,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第二个,”他继续道,“她说她要做当家主母,家事由她做主,连……连夫君也需听她的。

  现在扬州城里私下都在笑话,说这样的女人太过强势,简直是一只母老虎,问哪个窝囊男人敢把她娶回家……”

  赵义说到这里,有点犹豫地闭了嘴。

  赵士荣沉声道:“说下去。”

  “可是……”赵义咽了口唾沫,“就在招亲当天,咱们大公子,他直接骑马闯进了招亲现场。

  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他答应乡君的所有条件,此生绝不纳妾,也愿意事事听乡君的。”

  “这件事已经传遍扬州了。”

  赵义声音更低了,“不少人暗地里……讥笑……咱们公子,说他失了男子尊严,竟对一个女子低头至此……”

  赵士荣听完,半晌没有作声,心中已是波澜起伏。

  他原以为那李春芽不过是个有些运道的伶俐丫头。

  却不想竟是这样一个有胆有识,有仁心有韧劲,更能脚踏实地做出如此实绩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