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运宝-《民国北平旧事》

  秋阳刚暖透胡同,风霜已卷着碎沙扑向破袄。

  沿街铺子里算盘声,伴随着北平寒风,响得比讨债的还急。

  八大处枫红未褪,西直门已落霜,拉车汉子单衣裹身,才惊觉秋短得连件夹袄都缝不上。

  一晃,时间来到九月初。

  北平因为政治原因,还没被政府接收。

  这段时间,四九城地面上混江湖的主,那是如同过江之鲫,换了一波又一波。

  由于鬼子投降,以前仗着小鬼子地下势力,基本上如同过街老鼠一般。

  因此,新老势力的交替,难免会腥风血雨。

  寒月高挂枝头,繁星点点,夜色宁静。

  和家旧货摊。

  已经打烊的铺子里,七八个大男人,坐在两间铺子里商谈事情。

  黄色灯光忽明忽暗。

  夏季的残党,秋蚊做着最后的挣扎。

  它们嗡嗡作响,见缝插针,想最后饱餐一顿。

  和尚坐在估衣铺柜台里,他看着面前一个樟木盒子。

  盒子里放着六把手枪,十几个弹夹,偌干子弹。

  和尚把手枪,一一放到柜台上,随即把弹夹各种型号的子弹倒出来。

  柜台外面,围坐一群老爷们。

  一群人面色凝重看着柜台上的枪械。

  赖子,拿起一把手枪,开始捣鼓。

  “准备干谁?”

  和尚把樟木盒子,放到一边,白了一眼赖子。

  “甭跟我扯淡。”

  和尚把弹夹,不同型号的子弹分好。

  他看着柜台外,一群弟兄。

  “大家伙这些天都瞧见了。”

  “那些刀口舔血的主,抢地盘已经打红了眼。”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咱们不能跟个傻小子似的,一点准备都没有。”

  和尚说完几句话,递给老福建一把王八壳子手枪。

  他直视眉头微皱,抽着烟的汉子。

  “去天桥摆摊时,发现不对,立马抽身。”

  “千万别舍不得那些死物。”

  “钱没了还可以再挣,命只有一条。”

  一脸担忧的老福建,嘴里叼着烟,拿起手枪开始检查。

  和尚又拿起一把马牌橹子手枪,交给三拐子。

  “这段时间,你跟着我大舅子掏宅子,多留点神。”

  “发现不对劲,立马跑路,要是被堵,尽管掏枪,出了事老子帮你兜底~”

  接过手枪的三拐子,嬉皮笑脸拿枪指向屋顶的灯泡。

  “把子您放心,让我提刀砍人,我可能腿会抖。”

  “让我开枪打人,那我手稳着呢~”

  和尚把两个弹夹,几十颗子弹从吧台上,推到三拐子面前。

  面无表情的和尚,又给癞头,大傻拿了两把枪。

  “你跟大傻以后在家看店。”

  和尚自己拿着一把消音器手枪,六个弹夹,在那拆卸手枪。

  手枪扳机撞针声,在宁静的环境里格外响亮。

  和尚交代完五个弟兄,随即,他从柜台抽屉里掏出五颗美式手雷。

  和尚如同松鼠藏过冬储备粮食一般,把五颗手雷藏在,两间铺子隐秘角落。

  和尚看着身后的五人,语气加重几分说道。

  “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这些家伙事。”

  “爷们只求个平安~”

  赖子五人,收拾好手枪弹药过后,齐齐点头表示知道了。

  和尚打开门,看着旧货摊里的五人。

  “有事只管跟我说,缺钱,烂账,被人拿了把柄,千万别掖着藏着。”

  “别跟戏文里的那些大傻缺似的,想着自己扛。”

  “到时候不光害了自己,还踏马害了弟兄。”

  和尚打开旧货摊一块门板,对着几人点头示意。

  “都回去歇着吧~”

  腰间鼓鼓囊囊的五人,打个招呼后,有说有笑,趁着夜色往宿舍走。

  打发了几人后,和尚装上门板,拿着一把手枪,两个弹夹走到院子里东厢房门口。

  咚咚咚的敲门声,让屋里响起回话声。

  “门没锁~”

  和尚闻言此话,推门而入。

  东厢房,书房。

  一身中山装的乌老大,坐在书桌边,正在对账。

  他抬头看了一眼来人,随即接着拨算盘。

  “上个月,咱们总共卖出,一百七十五件家具。”

  “估衣铺,纯收入,七百五九块半大洋。”

  “旧货摊,除去两个仓库里的物件,纯利润,一千二百一十二块三毛。”

  “不过你囤积的布匹,棉花,是不是有些多。”

  和尚坐在书桌外面,看着对账的乌老大。

  “只要价格一涨,立马停手。”

  “还有,趁着这个空档,咱们也多屯点粮食。”

  “俗话说的好,口袋有粮心里不慌。”

  写写停停的乌老大默默点头。

  和尚从怀里掏出手枪,两个装满子弹的弹夹放到书桌上。

  拨算盘珠子的乌老大,低头看到桌上之物,他眉头一皱,停下手里的动作。

  他抬头满脸疑惑的表情看向和尚。

  坐在背椅上的和尚,扭头打量书房。

  他没有直接回答乌老大的疑惑。

  “账房先生的书房就是不一样,给人一股子书卷气息。”

  乌老大放下手中钢笔,他从书桌上拿起烟盒。

  随即他分了一根烟递给自己妹夫。

  “报恩的时候到了。”

  “我们兄妹三人,因为您,才过上如今的好日子。”

  乌老大说完一句话,侧头拿着煤油打火机,开始点烟。

  打火机铜壳盖,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

  口吐烟雾的乌老大看向和尚问道。

  “说吧,杀谁?”

  和尚饶有兴趣的看着,一脸慷慨赴义的大舅子。

  他想逗逗一本正经的大舅哥。

  “王斌辉还记得吗?”

  闻言此话的乌老大,拿起手枪,开始拉动枪栓。

  “明白了。”

  “明天开始,你看铺子,我出去摸他底细。”

  和尚看着面露杀意的大舅哥,立马停止玩笑。

  看他那态度,完全当真了。

  和尚笑嘻嘻,点燃叼在嘴里的烟。

  “逗你玩呢。”

  刚把枪跟弹夹放到抽屉里的乌老大,皱着眉头看向他。

  “玩?”

  “你吖的知不知道,刚才我脑子里想着怎么写遗书了?”

  和尚叼着烟,赶紧起身走到自己大舅哥身边。

  他轻轻拍着乌老大的背,满脸赔笑的模样,安抚起来。

  “您消消火,是妹夫的不对。”

  乌老大一肚子气的坐回背椅上。

  他侧头满眼怒火的看着和尚。

  “麻烦您,逗闷子也要分尺度。”

  和尚把抽了两口的烟,按在书桌上的烟灰缸里。

  烟头被碾灭后,和尚一副狗腿子的模样,给大舅哥捶背。

  “晚上别睡,跟我出去一趟?”

  余气未消的乌老大,推开和尚给他敲背的手。

  “大半夜的跟你出去逛窑子,还是做贼?”

  和尚笑嘻嘻走到书桌对面,他换了一个严肃的表情看着大舅哥。

  “前些年,你妹夫我,弄死不少汉奸鬼子,抢了一批财宝。”

  “现在北平变天了,那些宝贝,我感觉放在那些地方不安全。”

  “今个跟我把东西运回来~”

  闻言此话的乌老大,叼着烟,面色略带迟疑看着和尚。

  “所以刚才那是试探?”

  和尚没否认,也没回答。

  “东西有点多,夜里先跟我去趟永宁胡同。”

  乌老大对着桌子上的烟灰缸,弹了弹烟灰。

  “所以当初你买下那处宅子,是为了你的藏宝地?”

  和尚闻言此话,抽着烟,对着自己大舅哥点头回应。

  “年底你就跟莲姐办事,枪留着防个身。”

  乌老大的目光透过袅袅烟雾,注视和尚的表情。

  “去的时候叫我一声~”

  闻言此话的和尚,起身点头回应。

  “到时候给你准备一份大大的彩礼~”

  乌老大看着走出房门的背影,叹息一声。

  “啥时候有个正形~”

  北平的午夜,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绒布,沉沉地压在城头上。

  风从胡同口钻进来,卷起几片枯黄的槐叶,沙沙地刮着青石板路。

  一辆黑漆漆的马车,悄无声息地碾过寂静。

  车辕上挂着的油灯,昏黄如豆,在黑暗中摇摇晃晃,映出两团模糊的光晕。

  车轮碾过石板的声音,被夜色吞没,只留下一串细碎的、仿佛刻意放轻了的“咯吱”声。

  和尚两人赶着马车,来到永宁胡同十九号。

  这处宅子也是他们曾经的住处。

  为了安全起见,和尚还给驽马嘴上,四个蹄子绑了麻布。

  和尚从马车上跳下来,打着手电筒走到,凹字形墙边。

  几米外就是王小二杂货铺侧门。

  和尚走到大树后面,蹲在地上,用特殊的铁钩,打开反锁的井盖。

  一阵细微的声响过后,和尚用铁钩把井盖提起来。

  乌老大略带紧张之色,给和尚把风。

  和尚抓着一捆麻绳,随即把绳子丢进井中。

  接着把麻绳头交给身旁的大舅子。

  乌老大手里抓着麻绳,看着和尚双脚朝下钻进深井。

  和尚踩着爬梯下到深井之中时,乌老大忍不住好奇,看向如同深渊一般的下水井。

  和尚下到井底,开始收拾井里的行李箱。

  他把两个大行李箱,一个小楠木盒子,用麻绳绑好,随即扯动绳子。

  地面上的乌老大,察觉到手中的绳子传来拉扯感,他开始向上拖拽手里的麻绳。

  深井下的和尚,看着自己的秘密基地,叹息一声。

  没过一会,头顶上的行李箱,已经被拖拽出井。

  和尚不做停留,立马抓着爬梯向上爬。

  地面上的乌老大,喘着气把两个份量不轻的行李箱,放到马车上。

  此时和尚也爬出深井,他拍了拍手,弯腰抱起地上的楠木盒子。

  和尚把收尾工作弄好,打着手电筒,坐上马车。

  寂静的夜里,一辆马车,在马鼻响中,走回来时的路。

  和尚坐在左车头,看着右边赶马的大舅子。

  “那个地方很隐秘,以后万一得罪了人可以藏身。”

  “里面吃的喝的,我都准备齐全了。”

  拿着马鞭的乌老大,专心致志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