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她站在全球科技峰会舞台中央,说出了那句“我们做到了”-《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

  2025年全球科技峰会。程氏展台前挤得水泄不通。

  “这就是星芒芯片?”

  “听说流片成功率99.7%?”

  人群里传来抽气声。

  韩兆站在角落,西装袖口蹭着展台金属边,冷笑:“吹得再响,没实测数据都是耍流氓。”

  苏砚从后台走出来,白衬衫塞进西装裤,胸牌别着程氏标志——跟十年前婚礼胸牌在同一个位置。

  她歪头笑着说:“韩总急什么?这不就来实测了。”

  演示屏亮起。

  苏砚敲了敲说:“左边是国外x7芯片,右边是星芒V3.0。同时进行AI图像识别,咱们比个速度。”

  倒计时三、二、一。

  x7那边刚标出第一只猫的轮廓,星芒屏上已经跳出“橘猫,体重4.2千克,左眼有胎记”的详细信息。

  “35.6%。”主持人举着分贝仪说,“效率比国外竞品高出35.6%。”

  台下炸开了锅。

  有工程师扒着展台围栏喊道:“这延迟?比我上周测的x7低20毫秒!”

  苏砚转身,身后升降台升起一个银色基站模型:“基于星芒芯片的5G小基站,成本降低了40%,覆盖范围增加了5公里。”她又指了指旁边的边缘计算终端,“这台能在雪山基站进行实时4K直播——上周我们刚在珠峰做了测试。”

  韩兆的脸变青了。他扯松领带,正要开口,大屏幕突然黑了。

  “各位看这边!”林疏桐举着摄像机挤上台,镜头对准大屏幕,“2008年11月15日,周鸿业周会长代表程氏,跟国外极光资本签了对赌协议。”

  照片放大。

  红章、签名、“若程氏2020年前不放弃芯片研发,赔偿5000万”的条款刺得人眼睛疼。

  周鸿业从贵宾席站起来,拐杖砸在地上哐当响:“胡说!这是……”

  “还有这个。”林疏桐又切换了一张图,“2012年,程氏研发款分三笔打进周侄子的贸易公司,再转到极光账户——王景行律师团队刚从瑞士银行调取的流水。”

  周鸿业的脸瞬间变得煞白。

  他扶着椅背往下滑,嘴里直嘟囔:“不可能……我捂了十年的牌……”

  “您捂的不是牌,是毒。”苏砚走过去,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旧发票,“2015年10月18日,程氏采购设备的发票,是您侄子的公司开的。当时我就觉得奇怪——怎么买台示波器要十万?”

  周鸿业瘫在椅子上,目光涣散:“你们怎么……”

  “因为有人比你着急。”程砚铮的声音从后台传来。

  他穿着十年前那套西装,最上面那颗纽扣依然扣得严严实实,只是眼角多了一道淡淡的纹路。

  他走上台,从苏砚手里接过麦克风。

  台下突然安静下来,连摄像机快门声都停了。

  “2015年10月19日,有人把‘婚后分房’协议塞进了碎纸机。”程砚铮低头看着苏砚,喉结动了动,“今天,我想再签一份协议。”

  苏砚挑眉问道:“什么协议?”

  “十年续约。”程砚铮从西装内袋摸出一个丝绒盒,里面不是戒指,是一张A4纸,“这次条款改了——甲方乙方,共同研发,共同进步,共同……”他顿了顿,耳尖发红,“共同养老。”

  台下爆发出尖叫声。

  林疏桐举着摄像机喊道:“程总这是把商业合同当婚书用啊!”

  苏砚笑着接过纸,在“乙方签字”栏龙飞凤舞地签上名字。

  程砚铮正要签字,她突然抽走纸:“等等。”

  “加一条。”她指着“违约责任”说,“甲方再偷偷在我工位放润喉糖,罚给乙方煮一个月皮蛋瘦肉粥。”

  程砚铮嘴角翘了翘:“成交。”

  两人十指相扣。

  舞台灯光亮起,像撒了一把星星在头顶。

  背后大屏缓缓浮现一行字:“科技兴国,强国有我。”

  “这次,我没再让你失望。”苏砚仰头看着他,声音轻得像叹息。

  程砚铮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你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掌声如潮。

  工作人员开始撤展时,苏砚发现程砚铮右手捂着后腰,指节发白。

  “又疼了?”她拽住他的手腕。

  “老毛病。”程砚铮想笑,却疼得皱眉,“十年前追你跑消防梯,摔的。”

  苏砚瞪着他说:“明天去医院,听见没?”

  他点头,目光扫过展台角落——那里摆着一台老款示波器,玻璃罩上贴着标签:“2015年10月18日证物”。

  夜色渐深。

  苏砚整理峰会资料时,从程砚铮西装内袋掉出一张病历单。

  “慢性腰椎损伤,建议避免长期站立……”

  她捏着单子,抬头看见他在展台前调试最后一盏灯,背影被灯光拉得很长。

  手机震动。

  林疏桐发来消息:“明天头条:程氏登顶,程总苏总十年契约再续!”

  苏砚笑着回复,目光落在病历单右下角——2016年3月15日,程氏星芒项目启动第二天。

  她把病历单收进抽屉,转身走向展台。

  那里,程砚铮正踮脚调整“星芒芯片”的展示角度,像在调整一颗最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