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觉得自己无比滑稽,像个在舞台上卖力表演却无人喝彩的小丑。
他还想着凭借同期发歌,利用孙艺诚的民谣风格和李若荀的流行偶像风格形成差异化竞争,甚至不惜买水军带节奏,搞一些黑红营销,试图从李若荀这艘巨轮旁边蹭点浪花。
可结果呢?
人家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直接就是泰山压顶般的降维打击,碾压得他连一丝反抗的念头都生不出来。
现在再回头看看之前那些营销号发布的通稿,那些水军在评论区里上蹿下跳的拙劣表演,赵勇只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
真恨不得立刻黑进所有平台,把那些愚蠢透顶的黑历史全部删得一干二净,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他当初怎么会觉得,李若荀会因为“免费”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他怎么会觉得,自己能有机会和这样一个怪物掰手腕?
孙艺诚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一片惨白。
他后悔啊!
肠子都快悔青了!
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地信了赵勇这个老油条的鬼话!
说什么“黑红也是红”,说什么“抓住机会就能一飞冲天”!
是,销量数据上,他的新专辑《新城2999》确实因为捆绑李若荀的营销多了那么一丢丢。
可就这点蝇头小利,还不如老老实实去接洽一些综艺呢,那赚钱可快得多!
他几乎可以想象到,现在网络上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会怎么编排他。
孙艺诚也不是没黑粉,更不是没有对家。
香草们忙着没空搭理,但孙艺诚那些对家粉丝们面对送上来的笑柄,脸都给笑烂了。
不是在微博广场上用黑称阴阳怪气贴脸吐槽,就是在那些捕风捉影的营销号评论区下面直接火力全开:
“哟哟哟,这不是我们‘民谣先锋’孙艺诚老师吗?
听说新专辑销量要硬碰硬李若荀?碰瓷碰出二十五万张的差距,这瓷片有点锋利啊,割手不?[狗头]”
“嘻嘻我愿称之为‘年度最佳碰瓷翻车现场’!
孙艺诚团队当初买通稿吹自己跟李若荀差异化竞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今天?脸疼不疼啊?”
“何止是脸疼,我看姨的心都在滴血吧?之前不是有爆料说他对这次发歌寄予厚望,想靠这个翻身吗?这下好了,翻进阴沟里了”
“姨粉们醒醒!别再闭眼吹什么前卫民谣了,这不就是口水歌加点矫揉造作的呻吟吗?
还说比李若荀帅?
拜托,李若荀那是刚成年的高中生,嫩得能掐出水来。
你们家正主眼角的褶子都能夹死蚊子了,还是赶紧找个靠谱的医美机构好好保养一下吧,别出来跟人家小年轻比胶原蛋白了,丢不丢人啊?[白眼]”
“销量被吊打就开始转移话题比别的,结果比到颜值更是公开处刑,简直是自取其辱,太好笑了”
这些评论一条比一条刻薄,一句比一句扎心。
孙艺诚的粉丝们自然是气不过,下场想要控评,结果呢?
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对家粉丝和吃瓜路人的口水淹没。
而此时此刻,月耀娱乐的宣传组气氛却与孙艺诚那边截然相反。
唐萱看着这现状,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心情有些复杂。
不是,我昨天还在准备好好在舆论场上保护小荀,结果呢?
这不就跟一只小蚂蚁对着路过的大象耀武扬威一样吗?
结果大象根本没注意到它,走路带起的风就把蚂蚁给掀飞了!
可这样一来,我们这些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小弟,岂不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喂!
不过转念一想,这种糟心活儿没了也好。
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做更重要、更正经的宣传工作。
不到半个小时,一张设计精美、数据醒目的电子海报就新鲜出炉了。
海报以深邃的星空蓝为底色,所有宣传渠道同步跟进:
“《你即我的可能性》销量破张!销售额破元!感谢聆听,星光不负!”
随着月耀娱乐官方账号的动态更新,这张庆祝销量破纪录的海报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香草们自然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线,疯狂转发、评论、点赞。
很快,“李若荀专辑销量破五百万”这个词条就被热情高涨的粉丝们硬生生刷上了热搜榜。
许多不明所以的路人看到这个热搜,看到那惊人的数字,直接就是一个大写的惊讶。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点进去搜索相关信息。
结果发现,这张创造了销售奇迹的专辑,竟然是免费的。
哦?
免费的专辑还能有这种成绩?
那可得好好听听看了,说不定真是什么神仙作品。
也有一部分人是带着审视和怀疑的态度来的。
“粉丝吹得也太过了吧?什么‘天籁之音’,我倒要听听看,这张专辑到底是什么水平,值不值得这个销量。”
结果,这些人点开专辑,一首首听下去,表情逐渐从不屑变成了惊讶,从惊讶变成了沉思,最后变成了……恍然大悟。
“等等,这首《海底》,我好像在哪个短视频里刷到过,原来是李若荀唱的!”
“嘶,还有这首《路过人间》,最近火到爆炸啊,原来也是李若荀的……”
他们这才发现,原来李若荀的很多歌曲,早就在不经意间通过各种短视频平台、音乐软件的推荐,渗透到了他们的生活中。
只是之前没注意到。
当然,任何热度高的事物都免不了争议。
尤其是孙艺诚的死忠粉,或者苏一舟的粉丝啦,要不李若荀本身的黑粉,不是抹黑李若荀的音乐“口水化”、“没内涵”来挽回一点尊严,就是骂说什么“营销咖”、“昙花一现”、“德不配位”。
但这些零星的负面评论,在李若荀专辑强大的音源数据和实打实的销量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如果不是有些“香草”实在气不过,下场跟他们理论几句,这些黑评甚至都掀不起半点水花。
音源数据和专辑销量,就是一个歌手最硬的底气!
他还想着凭借同期发歌,利用孙艺诚的民谣风格和李若荀的流行偶像风格形成差异化竞争,甚至不惜买水军带节奏,搞一些黑红营销,试图从李若荀这艘巨轮旁边蹭点浪花。
可结果呢?
人家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直接就是泰山压顶般的降维打击,碾压得他连一丝反抗的念头都生不出来。
现在再回头看看之前那些营销号发布的通稿,那些水军在评论区里上蹿下跳的拙劣表演,赵勇只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
真恨不得立刻黑进所有平台,把那些愚蠢透顶的黑历史全部删得一干二净,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他当初怎么会觉得,李若荀会因为“免费”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他怎么会觉得,自己能有机会和这样一个怪物掰手腕?
孙艺诚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一片惨白。
他后悔啊!
肠子都快悔青了!
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地信了赵勇这个老油条的鬼话!
说什么“黑红也是红”,说什么“抓住机会就能一飞冲天”!
是,销量数据上,他的新专辑《新城2999》确实因为捆绑李若荀的营销多了那么一丢丢。
可就这点蝇头小利,还不如老老实实去接洽一些综艺呢,那赚钱可快得多!
他几乎可以想象到,现在网络上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会怎么编排他。
孙艺诚也不是没黑粉,更不是没有对家。
香草们忙着没空搭理,但孙艺诚那些对家粉丝们面对送上来的笑柄,脸都给笑烂了。
不是在微博广场上用黑称阴阳怪气贴脸吐槽,就是在那些捕风捉影的营销号评论区下面直接火力全开:
“哟哟哟,这不是我们‘民谣先锋’孙艺诚老师吗?
听说新专辑销量要硬碰硬李若荀?碰瓷碰出二十五万张的差距,这瓷片有点锋利啊,割手不?[狗头]”
“嘻嘻我愿称之为‘年度最佳碰瓷翻车现场’!
孙艺诚团队当初买通稿吹自己跟李若荀差异化竞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今天?脸疼不疼啊?”
“何止是脸疼,我看姨的心都在滴血吧?之前不是有爆料说他对这次发歌寄予厚望,想靠这个翻身吗?这下好了,翻进阴沟里了”
“姨粉们醒醒!别再闭眼吹什么前卫民谣了,这不就是口水歌加点矫揉造作的呻吟吗?
还说比李若荀帅?
拜托,李若荀那是刚成年的高中生,嫩得能掐出水来。
你们家正主眼角的褶子都能夹死蚊子了,还是赶紧找个靠谱的医美机构好好保养一下吧,别出来跟人家小年轻比胶原蛋白了,丢不丢人啊?[白眼]”
“销量被吊打就开始转移话题比别的,结果比到颜值更是公开处刑,简直是自取其辱,太好笑了”
这些评论一条比一条刻薄,一句比一句扎心。
孙艺诚的粉丝们自然是气不过,下场想要控评,结果呢?
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对家粉丝和吃瓜路人的口水淹没。
而此时此刻,月耀娱乐的宣传组气氛却与孙艺诚那边截然相反。
唐萱看着这现状,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心情有些复杂。
不是,我昨天还在准备好好在舆论场上保护小荀,结果呢?
这不就跟一只小蚂蚁对着路过的大象耀武扬威一样吗?
结果大象根本没注意到它,走路带起的风就把蚂蚁给掀飞了!
可这样一来,我们这些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小弟,岂不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喂!
不过转念一想,这种糟心活儿没了也好。
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做更重要、更正经的宣传工作。
不到半个小时,一张设计精美、数据醒目的电子海报就新鲜出炉了。
海报以深邃的星空蓝为底色,所有宣传渠道同步跟进:
“《你即我的可能性》销量破张!销售额破元!感谢聆听,星光不负!”
随着月耀娱乐官方账号的动态更新,这张庆祝销量破纪录的海报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香草们自然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线,疯狂转发、评论、点赞。
很快,“李若荀专辑销量破五百万”这个词条就被热情高涨的粉丝们硬生生刷上了热搜榜。
许多不明所以的路人看到这个热搜,看到那惊人的数字,直接就是一个大写的惊讶。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点进去搜索相关信息。
结果发现,这张创造了销售奇迹的专辑,竟然是免费的。
哦?
免费的专辑还能有这种成绩?
那可得好好听听看了,说不定真是什么神仙作品。
也有一部分人是带着审视和怀疑的态度来的。
“粉丝吹得也太过了吧?什么‘天籁之音’,我倒要听听看,这张专辑到底是什么水平,值不值得这个销量。”
结果,这些人点开专辑,一首首听下去,表情逐渐从不屑变成了惊讶,从惊讶变成了沉思,最后变成了……恍然大悟。
“等等,这首《海底》,我好像在哪个短视频里刷到过,原来是李若荀唱的!”
“嘶,还有这首《路过人间》,最近火到爆炸啊,原来也是李若荀的……”
他们这才发现,原来李若荀的很多歌曲,早就在不经意间通过各种短视频平台、音乐软件的推荐,渗透到了他们的生活中。
只是之前没注意到。
当然,任何热度高的事物都免不了争议。
尤其是孙艺诚的死忠粉,或者苏一舟的粉丝啦,要不李若荀本身的黑粉,不是抹黑李若荀的音乐“口水化”、“没内涵”来挽回一点尊严,就是骂说什么“营销咖”、“昙花一现”、“德不配位”。
但这些零星的负面评论,在李若荀专辑强大的音源数据和实打实的销量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如果不是有些“香草”实在气不过,下场跟他们理论几句,这些黑评甚至都掀不起半点水花。
音源数据和专辑销量,就是一个歌手最硬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