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葬在这山河-《当塌房偶像发刀:全网哭着求治愈》

  死到临头的士兵们疯狂地撞击着铁门。

  但那门被烈火烤得滚烫,每一次撞击都只能带来一阵皮肉烧焦的惨叫。

  火光映红了整座寺庙,将殿内的佛像照得慈悲又狰狞。

  熊熊烈焰之中,江见青的身影被勾勒成一道金色的剪影。

  他虚弱地靠在梁柱边,已经气若游丝。

  但听着外面气急败坏的咒骂和撞击声,他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个笑容。

  忽然,一根燃烧的巨大横梁轰然砸落。

  火柱冲天而起,彻底吞没了他那张带着释然微笑的脸。

  ……

  山坳里,小树猛地惊醒。

  他茫然地看着四周,周围都是陌生的战士。

  周寒山和战士们肃立着,对着火光的方向,脱帽敬礼。

  远处是通天的火光。

  那火光将半边天空都烧成了血红色。

  “先生……”

  他喃喃自语,随即,一股无法言喻的恐惧攫住了他。

  “先生——!”

  他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凄厉尖叫,疯了一样地冲向周寒山。

  “先生呢?!”

  “求求你告诉我他在哪儿?”

  “我要去找他!!”

  “你让我走!!求求你了!让我回去!!让我去找他!”

  “他是这世上唯一会对我好的人了!求求你了!!”

  周寒山像一尊石像,任由孩子发泄着悲痛。

  良久,他才嘶哑地开口:

  “没事的,见青他只是暂时和我们分开……”

  “终有一日,我们会再相见!”

  周寒山将哭到抽噎的小树交给后勤人员,转身拿起自己的枪。

  那张刚毅的脸上,是悲痛与仇恨交织成的坚决。

  “全体都有!按计划行事!”

  夜色中,新四军的独立团犹如神兵天降,从敌人后方杀出。

  失去了藤原武指挥的敌军阵脚大乱,在狭窄的山道上被打了个人仰马翻。

  枪声、炮声、厮杀声响彻了一夜。

  天亮时,战斗结束。

  山道上,留下了四百多具敌人的尸体。

  周寒山站在一处高地上,迎着初升的朝阳,遥望着金陵城的方向。

  那座燃烧了一夜的古寺,只剩下了一缕青烟,袅袅升起,仿佛是忠魂不散的最后一道叹息。

  屏幕缓缓暗下。

  七十年光阴,足以让沧海变为桑田,让稚童垂垂老矣。

  午后的阳光穿过雕花的木窗,在空气中投下细碎的光斑,照亮了飞舞的微尘。

  名为遗光阁的古董店里很静。

  一声茶盏坠地的脆响却打破了这份平静。

  “哐啷!”

  透明的茶水在破碎的瓷片间流淌,像一滩泪。

  沈槐猛地站起身,身体因为激动而不住地摇晃。

  他死死地盯着柜台后的年轻人,嘴唇哆嗦着,过了许久,他才终于挤出一句破碎的疑问:

  “您……是谢哥哥?!”

  记忆早已在漫长的岁月中变得模糊,年轻人的发型和装束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以至于老人直到此刻,才将眼前这张从未改变的脸,与七十年前那个神秘身影重叠起来!

  谢藏缓步从柜台后走出,声音一如当年,清冷而沉稳:

  “他离开前,将你托付给了组织里的人,嘱咐他们务必护你周全。”

  这一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沈槐记忆的闸门。

  “当然,当然!”

  “后来我去了新立的联校,我才能读书,才能有今天!”

  “我知道先生当年身份绝不简单,后来花费很大力气去寻求真相。”

  “但那都是机密,情报工作即便任务结束,也要长期保密,甚至带入坟墓!”

  “我想,或许我这辈子都等不到解密的那一天。”

  “甚至,在那些混乱年代,先生的档案早已遗失,无从解密追认……”

  “我只能盼着,盼着先生或许还活在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

  “但,果然还是奢望啊!”

  老人脸上浑浊的老泪终于决堤而下,沿着深刻的沟壑肆意奔流。

  压抑了七十年的思念、悲痛与孺慕之情,在这一刻尽数倾泻。

  他这一生,勤恳读书,教书育人,从未辜负过先生的期望。

  他成了先生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可午夜梦回,那座焚天的古寺,那道决绝的背影,依旧是他一生无法释怀的痛!

  良久,他终于平静下来:

  “先生的骸骨……可曾……有人收殓?”

  谢藏沉默了片刻。

  他只是将那装着烬妆镜的木盒放在沈槐面前的桌上,轻声道:

  “那场大火,烧尽了一切。”

  “他什么都没留下。”

  “只余此物。”

  沈槐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在温润的木盒上摩挲了许久,才用尽全身的力气,取出妆镜。

  镜面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仿佛承载了太多的苦痛与牺牲,再也无法映照出任何人的容颜。

  正是当年江见青从不离身的【烬妆镜】。

  沈槐看着那面镜子,神色变幻,似乎想起了无数过往。

  然后,他忽然笑了。

  笑容里混杂着无尽的苦涩与酸楚,却又带着一丝释然:

  “原是我痴了……先生他……早就葬在这山河了。”

  他是拂过金陵城墙的清风。

  是洒在梧桐树叶上的阳光。

  是这片他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脉搏。

  沈槐小心翼翼地合上木盒,将它推回到谢藏面前。

  老人没有带走那面镜子。

  他最后只是在早已傻眼的孙辈的搀扶下走出了遗光阁。

  那背影,似乎比来时更多了一分释然。

  门外,阳光正好。

  谢藏静静地看着沈槐的背影融入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消失不见。

  过了许久许久,他缓缓起身,推开了古董店西面的那扇窗。

  巷口外,几株高大的槐树。

  正值盛夏,一串串雪白的槐花缀满枝头。

  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簌簌飘落。

  几个穿着干净校服的学生,追逐嬉笑着跑过挂满了洁白槐花的巷口,清脆的笑声在空气里洒下一串银铃。

  谢藏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一幕……

  与七十年前,在那片燃烧的废墟之上,【遗光阁】映出的那幅幻象竟好似重叠!

  只是如今,幻想已成了真实。

  这是他曾漠然旁观,而另一个人,不,千千万万人用生命去换取的真实。

  “谢兄,你说,我此生苦痛,可换他人笑颜?”

  “泥淖满身,可守山河无恙?”

  “蚍蜉撼树,可算不枉此生?”

  那名唤江见青的戏子,临死前的叩问,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谢藏伸出手,一片洁白的槐花花瓣,悠悠然落在了他的掌心,如同飘雪。

  他看着窗外那片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看着那些无忧无虑的笑脸,低声喃喃:

  “这便是他的不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