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有种魔力-《当塌房偶像发刀:全网哭着求治愈》

  魏十一决定去死。

  没什么特别的导火索,就是受不了了,撑不住了。

  如果人生可以退货,她希望自己从未被生产过。

  她麻木地处理着各种事情。

  父母大概不会太在意吧,反正自己可有可无。

  朋友……

  她环顾了一下这个空荡荡的出租屋,自嘲地扯了扯嘴角。

  真是失败透顶的人生。

  账户里还剩下一点钱。她想,总得花光吧,就当是最后的放纵。

  她预约了城中那家最负盛名的顶楼旋转餐厅,坐在靠窗的位置,点了一份价格惊人的套餐,却觉得索然无味。

  这也不怎么好吃啊,量还这么少。

  回到家,推开门的瞬间,黑暗和死寂扑面而来。

  魏十一没有开灯,任由自己被这片熟悉的孤独吞噬,摸出手机。

  其实,她还是有一个放心不下的人。

  李若荀。

  屏幕亮起,壁纸上是一个笑得温柔和煦的少年。

  现实中,魏十一是无关紧要的螺丝钉,是面目模糊的背景板。

  可作为香草,她却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

  或许,正是因为能在虚拟世界里获得这一丝现实中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存在感,她才能撑到现在。

  她曾那么热切地期盼着,想看着这个少年一步步成长,站到无人能及的巅峰。

  但现在,真的撑不下去了啊……

  她指尖无意识地滑动,一条推送跳了出来。

  【李若荀全新专辑《为谁而作的歌》第三主打——《我以渺小爱你》今日上线】

  看到歌名的瞬间,魏十一的心脏微微收缩。

  我以渺小爱你。

  但你现在已经拥有了那么多人的爱,聚光灯为你而亮,世界为你而喝彩。

  我也就放心了,少这样一个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像是说服自己,可指尖却还是不受控制地点开了播放键。

  一阵轻柔温暖的旋律流淌出来,像午后阳光下拂过耳畔的风。

  紧接着,是李若荀那干净得不带一丝杂质的声音,哼唱着没有歌词的旋律。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

  我以渺小爱你同行的旅程”

  温暖,治愈,像一双轻柔的手,试图抚平魏十一浑身的尖刺。

  “最美丽的风景 从不会关上门

  天空 荒原 大海和人生”

  哪里美丽了?

  她的世界只有关死的门,门外是灰色的天空,和一望无际的荒原。

  “路上做个孩子 又明亮又单纯

  如小鹿一样看 星辰”

  如果可以,我也想做个单纯明亮的孩子啊。

  “世界那么大 我 是短短的一瞬

  以渺小爱你 能不能”

  原来是渺小的自己,爱这个世界。

  魏十一在心里低声说,真的爱不起来。

  这个世界一点也不可爱。

  她靠着墙壁,闭上眼。

  “请你和我交换 旅途黄昏

  海浪和云层

  让一切 发生 相遇 幸存”

  虽然内心的独白依旧淡漠,但眼泪却毫无预兆地从魏十一眼眶里溢出。

  她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哭,直到咸涩的味道蔓延到唇边。

  还没来得及思考,下一句歌词已经钻进了耳朵。

  “天上有 日月和星辰

  地上没有异乡人

  都曾呼吸狂奔 相爱支撑

  命才成为生”

  “呜……”

  一声压抑不住的抽噎终于从喉咙里挤了出来。

  魏十一猛地用手捂住嘴,可眼泪却像是断了线的珠子,再也控制不住。

  是啊,如果不是李若荀,如果不是在网络上和一群素未谋面的“异乡人”彼此支撑,用共同的爱意抵御现实,她早撑不住了。

  “一路有 热泪与天真

  拥抱细碎的伤痕

  别害怕 鲸鱼在远方吟唱

  灯塔的歌声”

  当最后这两句歌词唱响时,魏十一彻底崩溃了。

  她蜷缩在角落里,像一个受了伤的孩子,任由压抑了太久的痛苦和委屈倾泻而出。

  别害怕……

  别害怕……

  那些无人知晓的夜晚,那些细碎又密集的伤痕,那些以为永远不会有人懂得的绝望……

  此刻,仿佛都被这歌声温柔地接住,轻轻地拥抱。

  太温暖了。

  光是听着,就感觉自己这种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臭虫,要被照耀得融化掉了一样。

  良久,哭声渐歇。

  魏十一浑身脱力,她拿起被扔在一旁的手机,页面不知何时自动刷新了一下。

  【李若荀最新专辑《为谁而作的歌》首唱会,即将开票!】

  海报上,少年站在舞台中央,沐浴在金色的光雨里,笑容温暖又明亮,仿佛汇聚了世间所有的美好。

  魏十一盯着那张海报,看了很久很久。

  一个念头忽然浮现。

  我得去看一次他的演唱会。

  我得亲眼去看一次,再去死。

  ……

  京市,奥体中心巨大的场馆内,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上百个射灯组成的矩阵悬挂在十几米高的钢架上,粗壮的线缆如黑色藤蔓般垂落,连接着地面上成排的调音台和控制设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乐器调试、工作人员对讲机的声音、导演用扩音器下达指令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此刻李若荀站在场地中央,穿着一身黑色运动服,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没有了平日里温润如玉的精致妆造,反而更显出一种少年人的生动与活力。

  为了精益求精,他和乐队的排练那更是比平时还严格。

  幸好,合作的知音人乐队早已是老朋友。

  键盘手刘煜看着李若荀紧绷的侧脸,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说,小荀,你是不是有点太紧张了?刚才那首歌的过渡已经很完美了,不用把自己逼得这么狠。”

  “是啊,若荀,煜哥说得对,轻松点,就是因为是自己的演唱会才更应该轻松点,因为来的都是喜欢你的人啊。”

  “他们是来看你的,不是来当评委的。”

  贝斯手周小泉是个爽朗的姐姐,她笑着说道。

  李若荀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

  紧张吗?

  或许是的。

  但他更怕的是辜负吧。

  “我只是想做到最好。”李若荀说。

  他过往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表演,每一次在镜头前的微笑或落寞,都共同塑造出了一个名为“李若荀”的公众形象。

  那个形象,温柔,善良,带着破碎感,但能给很多人带去慰藉。

  或许那不是真实的他。

  但对这个世界而言,对那些从他身上汲取力量的粉丝而言,那个形象又是无比真实的。

  他影响着许多人,所以不能让那些追光者失望。

  尤其是在演唱会这样一场盛大的仪式上。

  不远处的总控台后,总导演孟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实话实说,起初,他还觉得这孩子有些过于事必躬亲了。

  很多细节,明明可以交给专业团队,他却非要亲自把关。

  可这些天接触下来,他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专业公司亦是由人组成,员工难免有惰性。

  孟凯在这行见得多了。

  所谓的专业,很多时候不过是经验的堆砌和路径依赖。

  给A天王的方案改改色调就是B天后的,把去年的大屏素材换个顺序又能用一年。

  而李若荀的每一个“指手画脚”,都不是空泛的要求,而是基于对歌曲和舞台的深刻理解,提出的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也切合了演唱会的主题与他自身的特质。

  最难得的是,他能精准地告诉你,他想要什么,以及解决方案。

  那双清澈的眸子就这样专注地看着你,语气温和而真诚,将他脑海中那幅瑰丽的画卷一点点铺开在你面前,让你明白他为何如此构想。

  那种全然的信任和尊重的态度,足以让那些本想敷衍了事的工作人员,也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他的热情,开始认真探讨如何让一切变得更好。

  这不,旁边搞灯光的小王,因为李若荀一句“这个想法我很喜欢,感觉很适合《平凡之路》啊,要怎么落地实现呢”,就兴奋得满脸通红,抱着平板电脑去疯狂计算了。

  老油条竟然也被激发了创作热情了。

  孟凯靠在椅背上,无声地笑了。

  这小子,真是有种魔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