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绝地反击的“土味”宣传战-《暴富的乌龙恋》

  消沉只持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林薇是被窗台薄荷盆栽的枯叶戳醒的——她趴在桌上睡了半宿,脸颊还沾着速写本的铅笔灰,头发乱糟糟地翘着,像顶了个鸡窝。桌上的成本核算单被夜风卷到地上,边缘沾了点咖啡渍,昨晚没喝完的速溶咖啡凉透了,杯底的残渣结成了块,用勺子戳都戳不动。

  “不能就这么认怂!”她猛地坐直身体,椅子腿在地板上蹭出“吱呀”一声,惊飞了窗外停在凤凰木上的麻雀。指尖划过手机屏幕,山寨店“小微文创”的商品图还在刺眼地亮着,评论区里“便宜好用”的夸赞像小针扎在她心上。可再往下翻,看到自己店铺里老客户留的“等你上新”的留言,她突然攥紧了拳头——抄得走图案,抄不走老巷的故事;压得低价格,压不住她想守住的初心。

  顾妍叼着根紫薯味油条,晃悠悠走进来时,就看见林薇正趴在桌上写写画画,笔尖在纸上戳得“咚咚”响,草稿纸上“宣传计划”四个字写得力透纸背,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拳头。

  “哟,林总这是满血复活了?”顾妍把油条袋往桌上一放,油星子溅到草稿纸上,林薇赶紧用纸巾擦,她却毫不在意,“我还以为你得e三天呢,昨晚给你发消息都没回,我还差点去你出租屋撬门。”

  “撬门?你可别犯法!”林薇白了她一眼,把写满计划的草稿纸推过去,“你看,我想好了,不跟他们拼价格,咱拼‘真实’——他们抄得了画,抄不走老街坊的故事,抄不走我熬的夜,更抄不走大家对原创的心意!”

  草稿纸上的计划写得密密麻麻:“1. 剪老巷故事视频,用真实素材;2. 做原创vs山寨对比图,标细节差异;3. 去学校、文创园发传单,附视频二维码;4. 给老街坊送签名明信片,让他们帮忙宣传。”旁边还画了个迷你的摄像机,镜头对着糖水铺,活像个儿童简笔画。

  顾妍嚼着油条,眯眼瞅了半天:“想法是好,可你会剪视频吗?上次让你给我剪个生日vlog,你把我脸剪得只剩半张。”

  “不会就学!”林薇拍了拍胸脯,点开电脑上的剪辑软件,界面全是英文,她看得头大,却硬着头皮说,“我昨晚看了三个教程,虽然只看懂了怎么加字幕,但慢慢来总能学会!”

  接下来的一天,工作室彻底变成了“战场”。林薇把之前存的素材全导进电脑——有陈伯煮姜撞奶时“咕嘟”冒泡的特写,蒸汽模糊了镜头;有张姨整理五金件时,手指在玻璃罐上敲出的“叮叮”声;有王爷爷梳发髻时,银簪子划过头发的细节;还有她自己熬到凌晨改画的样子,镜头晃得厉害,能看到她打哈欠时眼角的泪。

  顾妍负责帮她筛选素材,却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刚挑好一段王爷爷讲老故事的片段,手一抖按了删除,林薇气得追着她绕着工作台跑,两人撞翻了半盒马克笔,彩色笔帽滚得满地板都是;好不容易剪到一半,电脑突然卡住,林薇对着屏幕急得直跺脚,顾妍却掏出手机拍她炸毛的样子,还发朋友圈配文“林总在线暴躁”。

  最搞笑的是配音环节。林薇坐在麦克风前(其实就是耳机自带的麦),酝酿了半天情绪,刚开口说“大家好,我是林薇”,就被顾妍突然打出来的喷嚏吓破了音,“我是林——阿嚏!”的奇怪声音录进了音频,两人笑作一团,眼泪都快出来了。

  折腾到晚上十点,视频终于剪好了。没有华丽的转场,只有简单的“淡入淡出”;没有专业的配音,只有林薇带着点沙哑、偶尔卡壳的声音;甚至字幕都有错别字,“守护”写成了“守户”,顾妍说“别改了,土味才真实”。

  视频开头是老巷的清晨,阳光透过槐树叶洒在青石板上,陈伯掀开糖水铺的门帘,“吱呀”一声响;接着是林薇趴在桌上改画的样子,台灯下的影子歪歪扭扭;然后是山寨款和原创款的对比——原创钥匙扣的边缘光滑,山寨款的毛边能拉手;原创阿婆的眼神带笑,山寨款的眼神僵得像块木头。

  最后,林薇对着镜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声音有点发颤却很坚定:“我知道我们的东西不便宜,因为我不想用劣质材料,不想辜负老街坊的故事,更不想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