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的嘴角起了个明晃晃的水泡,疼得她连说话都不敢张大嘴。这几天她像只没头苍蝇,兜里揣着皱巴巴的厂家名单,边缘被汗浸得卷了边,跟腌了几天的咸菜似的;包里总装着瓶凉矿泉水,渴了就猛灌一口,冰得牙酸,却压不住心里的慌——五千套文旅伴手礼的订单就像块烫手山芋,攥着是机会,可找不到厂家,迟早得砸手里。
这天下午,她从城郊最后一家工厂出来,脚步沉得像灌了铅。厂长是个留着络腮胡的大叔,叼着烟说“你这订单量太小,还要求‘手工感’,我们机器开一次都不够电费钱”,最后报的价,比张工那边高了整整五成,听得她心都凉了。
她蹲在工厂门口的马路牙子上,膝盖顶着胸口,看着来往的货车“轰隆隆”开过,扬起的尘土落在她的帆布鞋上,白鞋边瞬间变灰。手里的厂家名单被她反复折叠,折痕处都快磨破了,最后她干脆把纸团成球,想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手举到半空又停住——这是她最后几张没联系的厂家信息了,扔了,就真没辙了。
手机在兜里震动起来,“嗡嗡”的,震得大腿有点麻。林薇懒洋洋地掏出来,以为是顾妍催她回去吃午饭,眼皮都没抬,直到看清屏幕上的备注——“江屿”两个字,像突然炸开的小烟花,让她瞬间僵住。
距离上次在文创园门口擦肩而过,已经快两周了。这两周里,她刻意避开所有可能遇见他的时间,连打印文件都绕路去园区外的小店,微信对话框里,最后一条消息还是她当初撤回的“厂家找到了吗”,现在想来,当时江屿没回,说不定是在忙,她却自作多情地觉得是“冷战升级”。
林薇的指尖有点抖,点开消息框,江屿的消息短得像工作指令,没有寒暄,没有多余的话:“江城宏远树脂厂,赵厂长,138xxxx5678。技术和品控过关,符合你新项目需求,提我名字就行。”
没有问号,没有“你是不是在找厂家”,就像笃定她一定需要这个信息。林薇盯着屏幕,反复看了三遍,连每个标点都没放过。心脏像是被一只温温的手轻轻攥住,酸溜溜的,又有点发涨——他怎么知道她接了新项目?怎么知道她在找树脂厂?他不是应该在忙老巷改造的紧急会议吗?难道……这两周里,他其实一直在默默注意她的动向?
上次市集后她刻意的疏远,发消息时的敷衍,甚至躲着他走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像个跳梁小丑。她以为自己在“维护自尊”,却把他的好意推得老远。林薇咬了咬下唇,嘴角的水泡被碰到,疼得她“嘶”了一声,眼泪却差点掉下来——原来他从来没真的跟她冷战,只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悄悄帮她。
她手指在输入框里敲敲打打,删了又改。先是写“谢谢你,你怎么知道我在找厂家”,觉得太刻意;又改成“麻烦你了,之后请你吃饭”,又怕显得太暧昧;最后磨磨蹭蹭,只发了两个字:“谢谢。”
发送成功的提示刚跳出来,手机就震动了——江屿回复得比她想象中快,依旧是言简意赅的风格:“不用。试试看,赵厂长人靠谱。”
林薇盯着那个“人靠谱”,突然笑了。这个连夸人都只会用“靠谱”“过关”这种中性词的人,居然会特意加一句推荐语,看来是真的觉得这家厂合适。她深吸一口气,按捺住心里的雀跃,拨通了赵厂长的电话。
“喂,赵厂长吗?我是江屿推荐来的,想跟您聊聊树脂文创的生产……”
电话那头的赵厂长一听“江屿”两个字,语气瞬间热络起来,刚才对她的敷衍全没了:“哦!江工推荐的啊!他可是我们厂的恩人!去年帮我们改了车间布局,效率提了三成!你要做文创是吧?明天上午来厂里看看?我让技术员等着,给你演示我们的新工艺!”
挂了电话,林薇蹲在马路牙子上,忍不住把脸埋在膝盖里笑了——困扰她快一周的难题,居然就这么解决了?她掏出手机,给顾妍发了条语音,声音里都带着笑意:“妍妍!找到厂家了!江屿推荐的,赵厂长特别热情,明天就去看厂!”
顾妍秒回,语音里带着点“我就知道”的调侃:“看吧!我早说江大神不是那种记仇的人!你之前还跟个刺猬似的,见了人家就躲,现在知道人家的好了吧?”
林薇吐了吐舌头,没反驳——顾妍说的是实话,她之前确实太较真了。
第二天早上,林薇特意穿了件利落的牛仔外套,把头发扎成高马尾,还在帆布包里装了样品盒——里面放着“老巷四季”的树脂冰箱贴草图和几个之前做的样品,怕赵厂长看不懂她要的“手工感”。
宏远树脂厂比她想象中正规,门口挂着“市级文创定点生产单位”的牌子,车间里干干净净,工人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手里拿着小刷子,正在给树脂样品修边。赵厂长亲自在门口等她,中等身材,肚子有点圆,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林小姐是吧?快进来!江工昨天特意给我打了电话,说你要的‘手工感’很重要,让我们多配合。”
林薇心里一暖——江屿居然还特意打电话叮嘱?他明明可以只发个联系方式就不管了。
技术员带着她看生产线,指着一台新机器说:“这是上个月刚换的立体雕刻机,能把纹路刻得跟手绘的一样,你看这个槐树叶的脉络,连分叉都跟真的一样。”他拿起一个刚做好的树脂样品,递给林薇,“边缘我们会留0.5毫米的毛边,再用细砂纸轻轻磨一下,既不扎手,又能保留你要的‘烟火气’,江工说你之前很在意这个细节。”
林薇接过样品,指尖蹭过边缘的毛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这个细节,她只在许家老宅项目时跟江屿提过一次,没想到他居然记到现在,还特意跟赵厂长交代。
“价格方面……”林薇有点犹豫,怕还是太贵。
赵厂长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江工都跟我说了,你是做老巷文创的,不容易。我们给你按合作价算,比市场价低一成,而且五千套的订单,我们能分批次交货,不耽误你跟文旅项目的工期。”
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林薇拿着赵厂长给的报价单,手都有点抖——技术达标、价格合适、还能分批交货,这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合作方案。
离开工厂时,赵厂长送她到门口,还塞给她一袋刚做好的树脂小摆件:“这是我们厂的样品,你拿着玩!以后有新品,随时跟我们联系,江工推荐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
林薇抱着小摆件,坐在回文创园的公交车上,心里甜滋滋的。车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摆件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像老巷里的星星。她掏出手机,点开江屿的微信对话框,这次没再犹豫,输入:“赵厂长人特别好,价格和工艺都没问题,谢谢你。中午有空吗?想请你喝杯咖啡,无糖美式,你
这天下午,她从城郊最后一家工厂出来,脚步沉得像灌了铅。厂长是个留着络腮胡的大叔,叼着烟说“你这订单量太小,还要求‘手工感’,我们机器开一次都不够电费钱”,最后报的价,比张工那边高了整整五成,听得她心都凉了。
她蹲在工厂门口的马路牙子上,膝盖顶着胸口,看着来往的货车“轰隆隆”开过,扬起的尘土落在她的帆布鞋上,白鞋边瞬间变灰。手里的厂家名单被她反复折叠,折痕处都快磨破了,最后她干脆把纸团成球,想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手举到半空又停住——这是她最后几张没联系的厂家信息了,扔了,就真没辙了。
手机在兜里震动起来,“嗡嗡”的,震得大腿有点麻。林薇懒洋洋地掏出来,以为是顾妍催她回去吃午饭,眼皮都没抬,直到看清屏幕上的备注——“江屿”两个字,像突然炸开的小烟花,让她瞬间僵住。
距离上次在文创园门口擦肩而过,已经快两周了。这两周里,她刻意避开所有可能遇见他的时间,连打印文件都绕路去园区外的小店,微信对话框里,最后一条消息还是她当初撤回的“厂家找到了吗”,现在想来,当时江屿没回,说不定是在忙,她却自作多情地觉得是“冷战升级”。
林薇的指尖有点抖,点开消息框,江屿的消息短得像工作指令,没有寒暄,没有多余的话:“江城宏远树脂厂,赵厂长,138xxxx5678。技术和品控过关,符合你新项目需求,提我名字就行。”
没有问号,没有“你是不是在找厂家”,就像笃定她一定需要这个信息。林薇盯着屏幕,反复看了三遍,连每个标点都没放过。心脏像是被一只温温的手轻轻攥住,酸溜溜的,又有点发涨——他怎么知道她接了新项目?怎么知道她在找树脂厂?他不是应该在忙老巷改造的紧急会议吗?难道……这两周里,他其实一直在默默注意她的动向?
上次市集后她刻意的疏远,发消息时的敷衍,甚至躲着他走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像个跳梁小丑。她以为自己在“维护自尊”,却把他的好意推得老远。林薇咬了咬下唇,嘴角的水泡被碰到,疼得她“嘶”了一声,眼泪却差点掉下来——原来他从来没真的跟她冷战,只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悄悄帮她。
她手指在输入框里敲敲打打,删了又改。先是写“谢谢你,你怎么知道我在找厂家”,觉得太刻意;又改成“麻烦你了,之后请你吃饭”,又怕显得太暧昧;最后磨磨蹭蹭,只发了两个字:“谢谢。”
发送成功的提示刚跳出来,手机就震动了——江屿回复得比她想象中快,依旧是言简意赅的风格:“不用。试试看,赵厂长人靠谱。”
林薇盯着那个“人靠谱”,突然笑了。这个连夸人都只会用“靠谱”“过关”这种中性词的人,居然会特意加一句推荐语,看来是真的觉得这家厂合适。她深吸一口气,按捺住心里的雀跃,拨通了赵厂长的电话。
“喂,赵厂长吗?我是江屿推荐来的,想跟您聊聊树脂文创的生产……”
电话那头的赵厂长一听“江屿”两个字,语气瞬间热络起来,刚才对她的敷衍全没了:“哦!江工推荐的啊!他可是我们厂的恩人!去年帮我们改了车间布局,效率提了三成!你要做文创是吧?明天上午来厂里看看?我让技术员等着,给你演示我们的新工艺!”
挂了电话,林薇蹲在马路牙子上,忍不住把脸埋在膝盖里笑了——困扰她快一周的难题,居然就这么解决了?她掏出手机,给顾妍发了条语音,声音里都带着笑意:“妍妍!找到厂家了!江屿推荐的,赵厂长特别热情,明天就去看厂!”
顾妍秒回,语音里带着点“我就知道”的调侃:“看吧!我早说江大神不是那种记仇的人!你之前还跟个刺猬似的,见了人家就躲,现在知道人家的好了吧?”
林薇吐了吐舌头,没反驳——顾妍说的是实话,她之前确实太较真了。
第二天早上,林薇特意穿了件利落的牛仔外套,把头发扎成高马尾,还在帆布包里装了样品盒——里面放着“老巷四季”的树脂冰箱贴草图和几个之前做的样品,怕赵厂长看不懂她要的“手工感”。
宏远树脂厂比她想象中正规,门口挂着“市级文创定点生产单位”的牌子,车间里干干净净,工人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手里拿着小刷子,正在给树脂样品修边。赵厂长亲自在门口等她,中等身材,肚子有点圆,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林小姐是吧?快进来!江工昨天特意给我打了电话,说你要的‘手工感’很重要,让我们多配合。”
林薇心里一暖——江屿居然还特意打电话叮嘱?他明明可以只发个联系方式就不管了。
技术员带着她看生产线,指着一台新机器说:“这是上个月刚换的立体雕刻机,能把纹路刻得跟手绘的一样,你看这个槐树叶的脉络,连分叉都跟真的一样。”他拿起一个刚做好的树脂样品,递给林薇,“边缘我们会留0.5毫米的毛边,再用细砂纸轻轻磨一下,既不扎手,又能保留你要的‘烟火气’,江工说你之前很在意这个细节。”
林薇接过样品,指尖蹭过边缘的毛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这个细节,她只在许家老宅项目时跟江屿提过一次,没想到他居然记到现在,还特意跟赵厂长交代。
“价格方面……”林薇有点犹豫,怕还是太贵。
赵厂长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江工都跟我说了,你是做老巷文创的,不容易。我们给你按合作价算,比市场价低一成,而且五千套的订单,我们能分批次交货,不耽误你跟文旅项目的工期。”
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林薇拿着赵厂长给的报价单,手都有点抖——技术达标、价格合适、还能分批交货,这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合作方案。
离开工厂时,赵厂长送她到门口,还塞给她一袋刚做好的树脂小摆件:“这是我们厂的样品,你拿着玩!以后有新品,随时跟我们联系,江工推荐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
林薇抱着小摆件,坐在回文创园的公交车上,心里甜滋滋的。车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摆件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像老巷里的星星。她掏出手机,点开江屿的微信对话框,这次没再犹豫,输入:“赵厂长人特别好,价格和工艺都没问题,谢谢你。中午有空吗?想请你喝杯咖啡,无糖美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