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阴雨天总缠缠绵绵,把文创园的石板路浸得发潮。林薇的工作室里,空调风带着点凉,桌上的半杯美式早就没了热气,杯壁凝的水珠滴在“巷里时光”的定制方案上,晕开一小片浅褐色的印子。她盯着电脑屏幕,客户发来的修改意见弹窗像赶不走的苍蝇,反复跳出来——“门墩图案要改欧式雕花”“晨雾颜色太淡,得再浓点”“有声二维码位置太偏,挪到正中间”。
“这客户是属‘反复横跳’的吧?”顾妍“啪”地把笔摔在桌上,稿纸都震得翘了边,“上周咱们熬夜改的门墩设计,他说‘有老巷味儿’,这周又要改欧式?他是把老巷当迪士尼城堡装啊!还有这晨雾,上次他说‘太浓挡视线’,现在又嫌淡,他到底想要啥色?彩虹色吗?”
林薇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没按下去。其实刚才看到消息时,她第一反应是摸手机——屏幕亮着,江屿的对话框还停留在昨晚的聊天记录,他说“欧洲今天出太阳了,拍了张老巷拱门给你,你看光影像不像”,后面还附了张照片。她甚至都点开了输入框,想打“客户又改需求了,有点烦”,可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又默默退了出去。
以前遇到这种事,她总习惯跟江屿念叨,听他说“别急,先分分类,合理的改,不合理的跟客户掰扯清楚”,听他帮她梳理“哪些需求是客户真想要,哪些是随口一说”。可现在隔着六个小时时差,他那边大概刚凌晨,正是睡得最沉的时候,总不能因为这点事叫醒他。
“算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林薇深吸一口气,把客户的需求复制到文档里,找出红、蓝两支马克笔——红色标“不合理”,蓝色标“可调整”。她先圈出“欧式雕花门墩”,旁边写“老巷调研时,陈伯说门墩是他爷爷1952年亲手雕的,改欧式就丢了老根儿”;再划掉“晨雾加浓”,补“上次样品测试,太浓会挡冰箱贴图案,客户自己说‘看不清可惜’”;最后把“二维码挪中间”标蓝,备注“可微调,但别挡晨雾线条,不然画面太挤”。
文档被她改得花花绿绿,旁边还堆了三张便签纸,每张都写着跟客户沟通的“突破口”——第一张记着“客户上次提过‘想让年轻人
“这客户是属‘反复横跳’的吧?”顾妍“啪”地把笔摔在桌上,稿纸都震得翘了边,“上周咱们熬夜改的门墩设计,他说‘有老巷味儿’,这周又要改欧式?他是把老巷当迪士尼城堡装啊!还有这晨雾,上次他说‘太浓挡视线’,现在又嫌淡,他到底想要啥色?彩虹色吗?”
林薇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没按下去。其实刚才看到消息时,她第一反应是摸手机——屏幕亮着,江屿的对话框还停留在昨晚的聊天记录,他说“欧洲今天出太阳了,拍了张老巷拱门给你,你看光影像不像”,后面还附了张照片。她甚至都点开了输入框,想打“客户又改需求了,有点烦”,可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又默默退了出去。
以前遇到这种事,她总习惯跟江屿念叨,听他说“别急,先分分类,合理的改,不合理的跟客户掰扯清楚”,听他帮她梳理“哪些需求是客户真想要,哪些是随口一说”。可现在隔着六个小时时差,他那边大概刚凌晨,正是睡得最沉的时候,总不能因为这点事叫醒他。
“算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林薇深吸一口气,把客户的需求复制到文档里,找出红、蓝两支马克笔——红色标“不合理”,蓝色标“可调整”。她先圈出“欧式雕花门墩”,旁边写“老巷调研时,陈伯说门墩是他爷爷1952年亲手雕的,改欧式就丢了老根儿”;再划掉“晨雾加浓”,补“上次样品测试,太浓会挡冰箱贴图案,客户自己说‘看不清可惜’”;最后把“二维码挪中间”标蓝,备注“可微调,但别挡晨雾线条,不然画面太挤”。
文档被她改得花花绿绿,旁边还堆了三张便签纸,每张都写着跟客户沟通的“突破口”——第一张记着“客户上次提过‘想让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