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闹事后的第二天清晨,林薇比平时早到了半小时。她蹲在那把被大伯母坐过的藤编椅旁,手里攥着张湿纸巾,反复擦着椅面上并不明显的灰痕——其实不是真的脏,只是想借着这个动作,把昨天那点堵在心里的烦闷捋顺。
阳光刚爬过窗台,落在湿纸巾上,晕出一小片水迹。她擦到椅腿时,指尖碰到点松动的螺丝,想起昨天林强出门时故意撞门,震得椅子晃了晃,大概就是那时候松的。她叹了口气,从抽屉里翻出小扳手,试着拧了拧,可螺丝太紧,她憋得脸颊发红,也只拧动了半圈。
“我来吧。”
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林薇抬头时,江屿正站在晨光里,手里拎着个浅灰色文件袋,应该是刚从园区管委会过来。他穿了件简单的白色T恤,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半截结实的手腕,走到藤椅旁,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扳手,弯腰蹲了下来。
他的动作很熟练,左手扶着椅腿,右手握着扳手,轻轻一用力,就听见“咔嗒”一声脆响,螺丝稳稳拧紧了。林薇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阳光落在他的发顶,泛着点浅金,连额前垂下来的碎发都透着柔和,昨天那点残留的不快,竟悄悄散了大半。
“刚去管委会办事,顺便给你带份园区的安全通知。”江屿直起身,把扳手递回给她,又从文件袋里抽出张打印纸,放在桌上,“下周要检查消防设施,你提前把灭火器归置到显眼处。”
林薇接过扳手,指尖还残留着他刚才握过的温度,有点发烫。她点点头,刚想说“谢谢”,就听见江屿的声音又响起,语气很自然,像在聊天气似的:“昨天下午路过你这儿,看见两个面生的人从门口走出来,脸色不太好看,是不是……有人来找你麻烦?”
林薇的手顿了一下,没想到他会注意到这个。她原本没打算跟任何人说这事——说起来总觉得有点难堪,像是把家里那点不体面的算计摊在别人面前。可看着江屿的眼睛,他的眼神很平和,没有好奇,也没有探究,只是带着点淡淡的关切,让她莫名觉得放松。
“是我大伯母和堂哥。”她拉过旁边的小马扎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椅面的木纹,声音放得很轻,“他们来……想让我借钱给堂哥买房,我没同意,闹了点不愉快。”
她没细说大伯母的撒泼和林强的理所当然,只是简单带过,可江屿却像是能读懂她没说出口的委屈,没追问细节,只是安静地听着,直到她话音落下,才沉默了两秒,认真地看着她说:“你处理得很好。”
没有多余的安慰,没有刻意的共情,就这么简单五个字,却像颗小石子投进林薇心里,漾开一圈暖融融的涟漪。昨天她拒绝亲戚后,虽然觉得理直气壮,可夜里躺在床上,还是忍不住琢磨“是不是太强硬了”“会不会真的伤了亲情”,可江屿这一句肯定,让她瞬间踏实了——她没做错,守住自己的边界,不是冷漠,是对自己心血的尊重。
“以前我总怕伤了面子,别人说两句软话,我就不知道怎么拒绝了。”林薇忽然想多说两句,像是在跟江屿分享,也像是在跟过去的自己和解,“第一次摆摊时,被人砍价砍得离谱,明明成本都快cover不住了,还是咬着牙卖了;后来被厂家坑了货,明明是对方的错,我却不敢跟人争执,蹲在仓库里哭了半宿。”
她转头看向陈列架上的帆布袋,那些夕阳橙红的、浅灰色的布袋子,此刻在晨光里显得格外鲜活:“可现在不一样了。我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是我改了八遍的设计稿,是我顶着大太阳跑了三趟的布料厂,是我和你一起熬夜改的书架方案。我不能让别人随便糟践我的心血,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委屈自己。”
江屿看着她眼里的光,那是一种带着坚定的亮,比第一次见她时冻得通红却笑着讲老巷故事的样子,多了层底气——那是靠自己一步一步扛出来的成长,是从“怕麻烦”到“敢拒绝”,从“躲着走”到“站得住”的蜕变。
他没说什么漂亮话,只是走到桌旁,拿起她刚才没拧完的另一把小扳手,弯腰检查了下其他椅腿的螺丝,一边拧一边说:“如果之后他们还来纠缠,或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咨询,随时告诉我。”他顿了顿,手里的动作没停,“不用觉得麻烦我,这些事,我比你熟。”
没有大包大揽的“交给我”,只有切实可行的“我帮你”;没有让她觉得自己是“被保护的弱者”,只是让她知道,背后有个可以依靠的后盾。林薇看着他弯腰拧螺丝的背影,心里像被灌了杯温温的蜂蜜水,甜得发暖。
她忽然想起第一次遇山寨货时,他熬夜帮她整理维权资料,说“你做的是有温度的文创,大家能感受到”;想起书架差三厘米时,他蹲在地上画补救图,说“现在不是纠结责任的时候,先想办法”;想起深夜收拾工作室时,他帮她擦干净工作台,说“以后常来坐”。
他从来不是那种会说甜言蜜语的人,却总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用最实在的方式站在她身边——像一座沉默的山,不张扬,却足够踏实,让她在往前走的时候,不用怕摔,不用慌神,因为知道背后有人稳稳地托着。
江屿拧完最后一颗螺丝,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晨光正好落在他和林薇之间,把两人的影子叠在工作台的画稿上——那是张刚起笔的“老巷四季”春景图,迎春花苞已经补画完整,嫩黄的颜色在光线下,透着股倔强又鲜活的劲儿,像极了此刻的林薇。
“螺丝都拧紧了,以后坐的时候稳当。”江屿拿起桌上的文件袋,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她一眼,补充道,“中午要是忙得没顾上吃饭,楼下便利店的三明治挺新鲜。”
林薇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阳光漫过整个工作台,落在那幅春景图上。她伸手摸了摸刚被拧紧的椅腿,结实又稳当,像她此刻的心境——有了成长的底气,有了无声的支持,往后不管再遇到什么,她都能稳稳地站在这里,守住自己的工作室,守住心里的光。
阳光刚爬过窗台,落在湿纸巾上,晕出一小片水迹。她擦到椅腿时,指尖碰到点松动的螺丝,想起昨天林强出门时故意撞门,震得椅子晃了晃,大概就是那时候松的。她叹了口气,从抽屉里翻出小扳手,试着拧了拧,可螺丝太紧,她憋得脸颊发红,也只拧动了半圈。
“我来吧。”
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林薇抬头时,江屿正站在晨光里,手里拎着个浅灰色文件袋,应该是刚从园区管委会过来。他穿了件简单的白色T恤,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半截结实的手腕,走到藤椅旁,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扳手,弯腰蹲了下来。
他的动作很熟练,左手扶着椅腿,右手握着扳手,轻轻一用力,就听见“咔嗒”一声脆响,螺丝稳稳拧紧了。林薇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阳光落在他的发顶,泛着点浅金,连额前垂下来的碎发都透着柔和,昨天那点残留的不快,竟悄悄散了大半。
“刚去管委会办事,顺便给你带份园区的安全通知。”江屿直起身,把扳手递回给她,又从文件袋里抽出张打印纸,放在桌上,“下周要检查消防设施,你提前把灭火器归置到显眼处。”
林薇接过扳手,指尖还残留着他刚才握过的温度,有点发烫。她点点头,刚想说“谢谢”,就听见江屿的声音又响起,语气很自然,像在聊天气似的:“昨天下午路过你这儿,看见两个面生的人从门口走出来,脸色不太好看,是不是……有人来找你麻烦?”
林薇的手顿了一下,没想到他会注意到这个。她原本没打算跟任何人说这事——说起来总觉得有点难堪,像是把家里那点不体面的算计摊在别人面前。可看着江屿的眼睛,他的眼神很平和,没有好奇,也没有探究,只是带着点淡淡的关切,让她莫名觉得放松。
“是我大伯母和堂哥。”她拉过旁边的小马扎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椅面的木纹,声音放得很轻,“他们来……想让我借钱给堂哥买房,我没同意,闹了点不愉快。”
她没细说大伯母的撒泼和林强的理所当然,只是简单带过,可江屿却像是能读懂她没说出口的委屈,没追问细节,只是安静地听着,直到她话音落下,才沉默了两秒,认真地看着她说:“你处理得很好。”
没有多余的安慰,没有刻意的共情,就这么简单五个字,却像颗小石子投进林薇心里,漾开一圈暖融融的涟漪。昨天她拒绝亲戚后,虽然觉得理直气壮,可夜里躺在床上,还是忍不住琢磨“是不是太强硬了”“会不会真的伤了亲情”,可江屿这一句肯定,让她瞬间踏实了——她没做错,守住自己的边界,不是冷漠,是对自己心血的尊重。
“以前我总怕伤了面子,别人说两句软话,我就不知道怎么拒绝了。”林薇忽然想多说两句,像是在跟江屿分享,也像是在跟过去的自己和解,“第一次摆摊时,被人砍价砍得离谱,明明成本都快cover不住了,还是咬着牙卖了;后来被厂家坑了货,明明是对方的错,我却不敢跟人争执,蹲在仓库里哭了半宿。”
她转头看向陈列架上的帆布袋,那些夕阳橙红的、浅灰色的布袋子,此刻在晨光里显得格外鲜活:“可现在不一样了。我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是我改了八遍的设计稿,是我顶着大太阳跑了三趟的布料厂,是我和你一起熬夜改的书架方案。我不能让别人随便糟践我的心血,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委屈自己。”
江屿看着她眼里的光,那是一种带着坚定的亮,比第一次见她时冻得通红却笑着讲老巷故事的样子,多了层底气——那是靠自己一步一步扛出来的成长,是从“怕麻烦”到“敢拒绝”,从“躲着走”到“站得住”的蜕变。
他没说什么漂亮话,只是走到桌旁,拿起她刚才没拧完的另一把小扳手,弯腰检查了下其他椅腿的螺丝,一边拧一边说:“如果之后他们还来纠缠,或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咨询,随时告诉我。”他顿了顿,手里的动作没停,“不用觉得麻烦我,这些事,我比你熟。”
没有大包大揽的“交给我”,只有切实可行的“我帮你”;没有让她觉得自己是“被保护的弱者”,只是让她知道,背后有个可以依靠的后盾。林薇看着他弯腰拧螺丝的背影,心里像被灌了杯温温的蜂蜜水,甜得发暖。
她忽然想起第一次遇山寨货时,他熬夜帮她整理维权资料,说“你做的是有温度的文创,大家能感受到”;想起书架差三厘米时,他蹲在地上画补救图,说“现在不是纠结责任的时候,先想办法”;想起深夜收拾工作室时,他帮她擦干净工作台,说“以后常来坐”。
他从来不是那种会说甜言蜜语的人,却总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用最实在的方式站在她身边——像一座沉默的山,不张扬,却足够踏实,让她在往前走的时候,不用怕摔,不用慌神,因为知道背后有人稳稳地托着。
江屿拧完最后一颗螺丝,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晨光正好落在他和林薇之间,把两人的影子叠在工作台的画稿上——那是张刚起笔的“老巷四季”春景图,迎春花苞已经补画完整,嫩黄的颜色在光线下,透着股倔强又鲜活的劲儿,像极了此刻的林薇。
“螺丝都拧紧了,以后坐的时候稳当。”江屿拿起桌上的文件袋,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她一眼,补充道,“中午要是忙得没顾上吃饭,楼下便利店的三明治挺新鲜。”
林薇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阳光漫过整个工作台,落在那幅春景图上。她伸手摸了摸刚被拧紧的椅腿,结实又稳当,像她此刻的心境——有了成长的底气,有了无声的支持,往后不管再遇到什么,她都能稳稳地站在这里,守住自己的工作室,守住心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