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学舍书声,药香伴读-《蚀灵玄途》

  蝉鸣初起时,药圃旁的学舍已初见雏形。青灰色的瓦顶衬着竹篱,廊下爬满了牵牛花,与隔壁的药田相映成趣。第一批来学习的举子共五人,都是陆衍精挑细选的寒门子弟,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书卷气,站在药圃门口时,眼里满是新奇与敬畏。

  “李先生。”为首的举子叫文渊,眉目清朗,曾在太医院当过学徒,对着李雪深深一揖,“我等奉陆大人之命,来药圃学习医术,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李雪穿着件素色布裙,发间依旧绾着那支兰草银簪,笑着侧身:“不必多礼,叫我李雪便好。学舍后面有伙房,旁边是宿舍,你们先安顿下来,明日正式开始。”

  沈砚正扛着根新砍的竹杆,要给学舍搭凉棚,见举子们拘谨,便大声道:“别站着了!这药圃没那么多规矩,渴了喝雪茶,饿了找师娘要糕吃,就是别踩坏了药田,特别是那几株刚长起来的冰魄草!”

  举子们被他逗笑,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青禾领着他们去安顿,阿苗则好奇地跟在后面,手里捧着刚摘的野草莓,分给每人一颗,小脸上满是天真。

  林辰坐在竹屋前的老槐树下,看着学舍方向,竹杖在地上轻轻敲着:“陆衍这步棋走得好。让这些读书人学医术,既能懂医理,又能传医道,比单纯培养药农更能长远。”

  苏氏端来刚沏的薄荷茶,笑道:“还是雪丫头有福气,外婆传下的医道,如今要教给这么多有学问的孩子。”她看向药田,“那几株冰魄草长得真快,才一个月,就快到膝盖高了,叶片上的蓝光真好看。”

  李雪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寒玉石槽里的冰魄草已舒展了十余片叶子,叶片莹润如碧玉,边缘的蓝光在阳光下流转,像是有灵气在其中涌动。青禾每日都用山涧的活水浇灌,沈砚则跑去终南山采来最肥的腐叶土,连赵珩都从雪域寄来一包“冰晶尘”,说是能让叶片更坚韧。

  开课第一天,李雪没有讲艰深的医理,而是带着举子们去药田认草药。从最常见的艾草、薄荷,到灵墟山带回的还魂草,再到雪域的冰魄草,她一株株讲解,声音清润,条理分明。

  “这是紫苏,叶能解表散寒,籽能下气消痰。”李雪摘下一片紫苏叶,递给文渊,“你们看它的叶背是紫色,正面是绿色,像不像阴阳相济?医道也一样,要知寒知热,辨证施治。”

  文渊仔细看着叶片,若有所思:“先生是说,医者不仅要懂药的药性,更要懂病的根源?”

  “正是。”李雪赞许地点头,“就像这冰魄草,看似性寒,却能温养灵气,因为它的根扎在向阳的石槽里。万物都有两面性,看病用药,不能只看表面。”

  举子们听得认真,纷纷拿出纸笔记录,偶尔有不懂的地方便大胆提问,李雪都耐心解答。沈砚在一旁劈柴,听着他们的问答,时不时插一嘴,说些采药时遇到的趣事,比如哪种蛇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