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入住生态循环舱!-《我为国家献科技》

  当生态循环舱的画面在全国各大直播平台同步播出时,整个大夏彻底沸腾了。

  屏幕里,透明的温室舱下,稻苗青翠挺立,藻类在池水中漂浮闪光,鱼儿游弋穿梭,仿佛把一片江南水乡搬进了浩瀚星空。科研人员轻轻抚摸叶片的手指,在零重力环境中显得那么笨拙却又温柔。

  这一瞬间,亿万观众屏住呼吸。然后——轰然爆发!

  “绿了!太空里真的绿了!”

  “妈呀,那是我们的稻苗!在星辰之上生长的稻苗!”

  “空气、水源、食物……我们在轨道上真的有了家!”

  各大社交平台服务器几乎被瞬间挤爆,热搜直接被霸榜:

  【太空绿洲】、【轨道稻苗】、【勇气星辰家园】、【太空鱼塘】。

  广场的大屏幕下,老人拄着拐杖,眼角挂泪,声音颤抖:“我年轻时种了一辈子田,没想到晚年能看到子孙在星辰上也种下稻子。”

  年轻人抱着手机激动得直跳:“爷爷,以后我们不光能在地里种,还能在太空种!”

  情侣们看着那片星空绿洲,眼睛闪着光:“等太空城开放了,我们就在轨道上结婚!婚房直接选生态舱边!”

  网络上更是疯狂掀起了梗图狂潮。

  ——有人把生态循环舱的稻苗p成了一把插在宇宙中的绿色长剑,取名【勇气之刃】;

  ——有人把鱼菜共生的水池改成【太空小龙虾池】,配文:“兄弟们,星辰夜宵局约起!”;

  ——更有人调侃:“地球房价再高也没用,以后问:你在地球有房吗?我直接回答:我在轨道有田!”

  “轨道绿卡”更是成了全网热梗。无数人恶搞排队摇号截图,标题写着:“轨道房公示名单第001号:伍思辰”。

  直播评论区已经彻底炸裂:

  【太空有了稻苗,大夏有了绿洲!】

  【伍总牛啊,把地球的饭碗搬上了星辰!】

  【别人讨论未来几十年能不能做到,我们直接做到了!】

  【勇气不是传说,勇气是现实!】

  无数网友在评论区刷出一行行热血的话:

  ——“勇气即国运!”

  ——“轨道绿洲,星辰家园!”

  ——“这是我们民族在太空的脚印!”

  各大新闻频道主持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声音哽咽:“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大夏,让太空第一次拥有了绿意与呼吸。那片稻苗,代表的不仅是食物,更是希望。”

  科研院所里,年轻的学生们冲出实验楼,高举着自制的横幅:“我们要去太空种田!”

  小学生们在课堂上看着投影,眼睛里闪烁着星辰的光:“老师,我长大了要去照顾太空的鱼!”

  这一夜,大夏的城市街头灯火通明,人们自发举着横幅庆祝。有人放起了烟花,火光映照在夜空中,仿佛在向轨道上的绿洲致意。

  有人在广场摆摊卖上“星空鱼汤”“轨道稻米粥”的限定小吃,排队的人群足足绕了两条街。

  整个国家沉浸在空前的狂欢之中。

  而在小黄鸭公司总部,科研人员们也看着网络上一张张疯狂的梗图,笑声震天。伍思辰站在众人中间,眼神却无比坚定。

  “今天,我们让太空第一次拥有了生命的绿色。明天,我们会让更多人走进这片绿洲。轨道家园,不是梦想。”

  掌声轰鸣,像要震破屋顶。

  大夏在星空中,不再只是访客,而是主人。

  那一天,举国瞩目。

  当升降舱缓缓抵达轨道居住站,第一批身着雪白航天服的入驻人员从舱门一一走出时,整个指挥大厅屏住了呼吸。

  透过透明舱壁,能清晰看到他们迈进生态循环舱的画面。

  那里不再是冷冰冰的金属,而是青翠的稻苗、翠绿的蔬菜、游弋的鱼儿,还有荡漾的水波。柔和的人工灯光与舷窗外洒落的太阳光交错,构成一片漂浮在星空中的绿洲。

  “报告,总指挥!氧气浓度稳定,二氧化碳吸收效率符合标准。”

  “水循环系统流量正常,微生物平衡无异常。”

  “生命支持,确认安全。”

  当最后一道确认声响起,全场轰然爆发。

  第一批入驻的,不仅有航天员,还有科研人员和两名象征意义的“普通公民”。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科学家,颤抖着伸手抚过稻苗的叶片,泪水在眼眶打转:“这是我四十年的梦啊……我以为只能在实验室里看到模拟舱,没想到能在星辰上亲手触碰到。”

  年轻的女科研员蹲下身来,看着水池里的鱼儿欢快游动,笑声清脆:“它们游得好自在!我们在地球上的实验池都没有这么稳定!”

  那两名“普通公民”则是通过全国海选选出的代表——一位西北的农民,一位南方的大学生。

  农民大叔进舱的第一句话,就是憨笑着说:“这田,我来种,我熟!”

  他弯下腰,熟练地捧起一把人工土壤,感叹道:“这手感,跟地球上的田差不多……只是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在星辰种田。”

  大学生激动得语无伦次:“我……我小时候看科幻片,以为那是几百年后的事。没想到,我真的走进了!”

  全国直播镜头对准他们的笑容,全国观众泪流满面。

  “他们真的住进去了!”

  “那是我们的同胞,在太空呼吸,在太空种田!”

  “我们民族终于在星辰安家了!”

  弹幕疯狂刷屏:

  【勇气!】

  【轨道家园!】

  【星空绿洲,欢迎回家!】

  夜晚的城市广场,人群自发聚集,举着荧光棒和国旗,对着天空呼喊:“欢迎回家!”

  一些老人看着电视画面,哽咽着拉着孙子的手:“孩子,以后你可以真的去那里生活。那不是科幻,而是你们的未来。”

  网络梗图更是疯狂:

  ——有人p图,把生态舱里的稻苗画成“户口本”,写着:“轨道户口已落”;

  ——有人调侃:“以后上学分班,要看是‘地球班’还是‘轨道班’”;

  ——更有人直接写:“地球太卷了,我要去轨道种田。”

  伍思辰在指挥大厅注视着屏幕,嘴角微微上扬。他清楚,今天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入驻。

  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宣告:

  人类已经在太空建立了第一片可以长期生存的绿洲。

  这一天,将被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