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韩世忠率领精锐骑兵如尖刀般直插河西走廊之际,由刘光世统领的宋军左路军四万余人,也在环庆路方向,按照总参谋司的既定方略,稳扎稳打地向目标——西夏左厢军事重镇盐州(今陕西定边附近)推进。
与韩世忠的狂飙突进不同,刘光世用兵,以持重着称,尤擅土木作业与稳步推进。他的大营,与其说是军营,不如说是一座移动的堡垒。
左路军,前锋大营。
刘光世召集麾下主要将领及参谋人员议事。他指着沙盘上盐州周边的地形,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诸位,陛下与总参谋司予我左路军之重任,乃是攻克盐州,牵制西夏左厢兵马,使其不能东顾灵州,亦不能南援兰州。”刘光世目光扫过众人,“盐州,城坚池深,乃西夏东部门户,守将咩保吴良,亦是宿将,不可轻敌。”
一名性情较为急躁的部将出列道:“刘帅,韩世忠在西路纵横驰骋,听说都已绕过兰州奔河西去了!咱们若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岂不是功劳都让他抢了去?不如加快速度,猛攻盐州!”
刘光世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平稳:“李将军,建功立业,岂在朝夕?韩世忠有韩世忠的打法,我左路军有我左路军的职责。盐州不比兰州外围据点,乃硬骨头一块。若贸然急进,攻坚不下,反遭挫败,则非但不能牵制敌军,反会助长其气焰,危及中路主力侧翼。此非陛下与参谋司所愿见。”
他走到沙盘前,详细阐述自己的计划:“我军优势在于稳与器。传令下去,各部按堡垒推进法,每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每到一处适宜之地,立即扎下硬寨,挖掘壕沟,设置拒马,布设弩阵,务必使营寨坚不可摧,如同钉入西夏境内之铁钉!”
他手指点向盐州外围几个关键位置:“于此、于此、于此三处,先行设立前进兵站与哨堡,囤积粮草军械,作为攻打盐州之跳板。工兵营需全力配合,遇水架桥,遇山开路,确保后勤畅通无阻。”
负责情报的参谋补充道:“刘帅,据斥候探查,咩保吴良已知我军动向,正加固城防,并向南边的静塞军司、韦州方向求援。”
刘光世闻言,冷笑一声:“求援?正合我意!他若固守不出,咱们就慢慢磨死他!他若敢派兵来援,或出城野战,那就是自寻死路!”
他看向麾下骑兵指挥官:“骑兵各部,以都为单位,轮番出哨,巡逻范围扩大至营寨百里之外!遇敌小股部队,坚决歼灭;遇敌大队援军,则骚扰迟滞,速报中军!咱们的火器,尤其是配发给骑兵的震天雷和弩箭,要让他们尝尝味道!”
“末将领命!”
接下来的数日,左路军的推进堪称教科书式的稳进。
宋军队伍庞大,却秩序井然。前锋开路,两翼护卫,中军与后勤居中,后卫压阵。每到日落前,必选有利地形扎下坚固营盘,壕沟、栅栏、哨塔一应俱全,弩炮、床弩皆部署到位,仿佛一座座小型城池在荒野中拔地而起。
西夏派出的游骑试图骚扰,往往尚未靠近,便被宋军外围的巡逻骑兵驱散或歼灭。偶尔有不知死活的西夏骑兵小队冲击营寨,迎接他们的是如同暴雨般的神臂弩箭和精准的床弩打击,往往丢下几十具尸体便仓皇逃窜。
刘光世甚至利用扎营的时间,让士卒进行小规模的攻坚演练,尤其是震天雷在壕沟、栅栏争夺中的使用,以及步弩协同推进。
当左路军如同滚动的山峦般缓缓逼近盐州城下时,城头的咩保吴良看着城外那连绵不绝、戒备森严的宋军营寨,脸色极其难看。他原本还存着出城野战、趁宋军立足未稳捞一把的想法,此刻已彻底打消。
“宋军……何时变得如此难缠了?”咩保吴良喃喃自语,他印象中的宋军,虽装备精良,但往往进退失据,易中埋伏,绝非眼前这般如同铁刺猬般无处下口。
兵临城下后,刘光世并未立刻发动总攻。
他先是派出使者劝降,被咩保吴良严词拒绝后,也不气恼。随即,他命令部队开始进行土木作业——挖掘逼近城墙的壕沟,构筑高于城墙的土山,以便部署弩炮和观察敌情。
同时,集中所有霹雳炮和床弩,日夜不停地轰击盐州城墙的特定段落,尤其是城门楼和疑似藏兵洞的区域。虽然准头依旧是个问题,但持续的轰击给守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断的伤亡。
“刘帅,土山已成,距城墙不足百步!霹雳炮已可轰击城内部分区域!”工兵营指挥兴奋地汇报。
刘光世登高望远,看着伤痕累累的盐州城墙,以及城内隐约的慌乱景象,知道时机已到。
“传令!明日拂晓,发动总攻!第一军、第二军主攻东门,第四军伴攻西门!集中所有震天雷,给老子把东门那段城墙炸开缺口!弩手全力压制城头!此战,务必一举拿下盐州!”
“得令!”
与韩世忠的狂飙突进不同,刘光世用兵,以持重着称,尤擅土木作业与稳步推进。他的大营,与其说是军营,不如说是一座移动的堡垒。
左路军,前锋大营。
刘光世召集麾下主要将领及参谋人员议事。他指着沙盘上盐州周边的地形,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诸位,陛下与总参谋司予我左路军之重任,乃是攻克盐州,牵制西夏左厢兵马,使其不能东顾灵州,亦不能南援兰州。”刘光世目光扫过众人,“盐州,城坚池深,乃西夏东部门户,守将咩保吴良,亦是宿将,不可轻敌。”
一名性情较为急躁的部将出列道:“刘帅,韩世忠在西路纵横驰骋,听说都已绕过兰州奔河西去了!咱们若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岂不是功劳都让他抢了去?不如加快速度,猛攻盐州!”
刘光世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平稳:“李将军,建功立业,岂在朝夕?韩世忠有韩世忠的打法,我左路军有我左路军的职责。盐州不比兰州外围据点,乃硬骨头一块。若贸然急进,攻坚不下,反遭挫败,则非但不能牵制敌军,反会助长其气焰,危及中路主力侧翼。此非陛下与参谋司所愿见。”
他走到沙盘前,详细阐述自己的计划:“我军优势在于稳与器。传令下去,各部按堡垒推进法,每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每到一处适宜之地,立即扎下硬寨,挖掘壕沟,设置拒马,布设弩阵,务必使营寨坚不可摧,如同钉入西夏境内之铁钉!”
他手指点向盐州外围几个关键位置:“于此、于此、于此三处,先行设立前进兵站与哨堡,囤积粮草军械,作为攻打盐州之跳板。工兵营需全力配合,遇水架桥,遇山开路,确保后勤畅通无阻。”
负责情报的参谋补充道:“刘帅,据斥候探查,咩保吴良已知我军动向,正加固城防,并向南边的静塞军司、韦州方向求援。”
刘光世闻言,冷笑一声:“求援?正合我意!他若固守不出,咱们就慢慢磨死他!他若敢派兵来援,或出城野战,那就是自寻死路!”
他看向麾下骑兵指挥官:“骑兵各部,以都为单位,轮番出哨,巡逻范围扩大至营寨百里之外!遇敌小股部队,坚决歼灭;遇敌大队援军,则骚扰迟滞,速报中军!咱们的火器,尤其是配发给骑兵的震天雷和弩箭,要让他们尝尝味道!”
“末将领命!”
接下来的数日,左路军的推进堪称教科书式的稳进。
宋军队伍庞大,却秩序井然。前锋开路,两翼护卫,中军与后勤居中,后卫压阵。每到日落前,必选有利地形扎下坚固营盘,壕沟、栅栏、哨塔一应俱全,弩炮、床弩皆部署到位,仿佛一座座小型城池在荒野中拔地而起。
西夏派出的游骑试图骚扰,往往尚未靠近,便被宋军外围的巡逻骑兵驱散或歼灭。偶尔有不知死活的西夏骑兵小队冲击营寨,迎接他们的是如同暴雨般的神臂弩箭和精准的床弩打击,往往丢下几十具尸体便仓皇逃窜。
刘光世甚至利用扎营的时间,让士卒进行小规模的攻坚演练,尤其是震天雷在壕沟、栅栏争夺中的使用,以及步弩协同推进。
当左路军如同滚动的山峦般缓缓逼近盐州城下时,城头的咩保吴良看着城外那连绵不绝、戒备森严的宋军营寨,脸色极其难看。他原本还存着出城野战、趁宋军立足未稳捞一把的想法,此刻已彻底打消。
“宋军……何时变得如此难缠了?”咩保吴良喃喃自语,他印象中的宋军,虽装备精良,但往往进退失据,易中埋伏,绝非眼前这般如同铁刺猬般无处下口。
兵临城下后,刘光世并未立刻发动总攻。
他先是派出使者劝降,被咩保吴良严词拒绝后,也不气恼。随即,他命令部队开始进行土木作业——挖掘逼近城墙的壕沟,构筑高于城墙的土山,以便部署弩炮和观察敌情。
同时,集中所有霹雳炮和床弩,日夜不停地轰击盐州城墙的特定段落,尤其是城门楼和疑似藏兵洞的区域。虽然准头依旧是个问题,但持续的轰击给守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断的伤亡。
“刘帅,土山已成,距城墙不足百步!霹雳炮已可轰击城内部分区域!”工兵营指挥兴奋地汇报。
刘光世登高望远,看着伤痕累累的盐州城墙,以及城内隐约的慌乱景象,知道时机已到。
“传令!明日拂晓,发动总攻!第一军、第二军主攻东门,第四军伴攻西门!集中所有震天雷,给老子把东门那段城墙炸开缺口!弩手全力压制城头!此战,务必一举拿下盐州!”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