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李大人是想杀了下官吗?-《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与此同时,

  数百里之外,大唐与黔州的对峙前线。

  中军帅帐内。

  须发皆白的李靖身披甲胄,手按地图,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时间,

  已经过去了整整七日。

  “怎么回事?”

  “去了七天,连个消息都没传回来?”

  李靖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不解与烦躁。

  按照正常的行程。

  就算是考虑到路途难行。

  一来一回,

  五天时间也绰绰有余了。

  如今超了两天还杳无音信,这绝不正常。

  “大帅,”

  一名副将忧心忡忡地开口,“会不会是......使团出事了?”

  李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个可能性,非常高。

  那个外孙李承乾,既然敢公然反叛。

  自然也有无视大唐国威,

  直接斩杀来使的胆量和魄力。

  可如果真是这样。

  那事情就麻烦了。

  陛下派使团前来,本意是以空间换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暂时妥协。

  一旦使团被杀,

  就等于彻底撕破了脸皮,大战将无可避免。

  而面对那种神鬼莫测的攻击手段,大唐的军队......

  真的有胜算吗?

  李靖心中,

  第一次对自己征战一生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也就在他心绪不宁。

  帐内气氛一片凝重的时候。

  “轰隆隆......”

  一阵低沉而持续的轰鸣声,忽然从营外遥遥传来。

  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什么声音?!”

  李靖猛然抬头,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全军戒备!”

  命令传下,

  整个大唐营地瞬间骚动起来。

  无数士兵拿起兵器,

  紧张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在那片笼罩着薄雾的夜色中,两个明亮的光点由远及近。

  那奇特的轰鸣声也越来越清晰。

  紧接着,

  一个通体漆黑、线条流畅的“铁盒子”,缓缓从迷雾中行驶而出。

  最终稳稳地停在了营门之外。

  车门打开,

  王振、以及其他几名使团成员,陆续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们下车后。

  竟还转身,朝着车里的人挥手告别。

  脸上带着尊敬与不舍。

  而车里似乎也有人回应,随即车门关闭。

  那黑色的车辆掉了个头,再次发出轰鸣,转瞬便消失在了浓重的夜雾之中。

  这一幕,

  让远处高台上了望的李靖,瞳孔猛地一缩。

  黔州,

  竟然派专车将他们送回?

  还一路送到了营门外?

  这种待遇......

  貌似没有必要对敌国的使者如此隆重吧?

  而且,

  王振那些人的态度......

  挥手告别?

  那看上去哪里像是敌对关系,分明像是送别许久未见的老友!

  他们到底在黔州经历了什么?

  黔州又在筹备些什么?

  无数的疑问,

  像是沸腾的开水,在李靖的脑海中翻滚。

  还没等他想明白。

  已经整理好衣冠的王振,大步流星地穿越了那层薄雾。

  径直来到了李靖的面前。

  他的身姿,

  比去时更加挺拔。

  他的眼神,

  不再有丝毫的傲慢与轻蔑。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李靖看不懂的、混杂着怜悯与狂热的复杂光芒。

  “元帅,”

  王振对着李靖,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声音平静而有力,“下官,回来了。”

  王振平静的声音。

  在死寂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李靖深邃的目光如刀锋般落在王振的脸上。

  试图从他那张看不出太多情绪的表情中,解读出这七日以来发生的变故。

  然而,他失败了。

  眼前的王振,仿佛脱胎换骨。

  他的身形依旧,

  但那份浸淫官场多年的圆滑与谄媚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

  是一种近乎坚硬的沉稳。

  更让李靖感到心惊的是,王振的眼神。

  ——那里面没有任务失败的惶恐,没有见到主帅的敬畏,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以及......

  一丝隐藏在平静之下的,令人费解的怜悯。

  他在怜悯谁?

  怜悯我?

  还是怜悯我身后这数十万大唐精锐?

  无数的疑问在李靖心中翻腾。

  但他久经沙场的理智,强行压下了所有探究的欲望。

  他是一个聪明人,

  一个纯粹的军人。

  他很清楚地知道,

  有些东西不该问,也不能问。

  那辆神秘的黑色铁车。

  那七日离奇的空白,王振身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都超出了他作为前线主帅的职权范围。

  他唯一需要关心的,只有一件事。

  “王大人辛苦。”

  李靖微微点头,声音沉稳如山,隔绝了所有的私人情绪。

  “陛下交代的旨意,可曾顺利传达?”

  他只问此行的结果。

  听到李靖的问话,

  王振脸上那份平静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波动。

  他微微躬身,

  姿态依旧是下属的姿态。

  但说出的话,

  却让李靖的眉头在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

  “回元帅,下官已将大唐皇帝陛下的旨意,一字不差地传达给了黔州元首。”

  大唐皇帝陛下?

  李靖的瞳孔微不可查地一缩。

  这个称谓......

  太生分了。

  大唐臣子,

  在内部提及陛下,或称“陛下”,或称“圣上”,何曾有过如此拗口且充满距离感的称呼?

  这更像是外邦使节,

  在最正式的外交场合,才会使用的尊称。

  这个王振,

  到底是怎么回事?

  短短七日,

  他似乎就已经不把自己当成“大唐”的臣子了。

  尽管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但李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他追问道:

  “那......李承乾,如何回复?”

  这一次,

  王振的嘴角,轻轻勾起了一抹笑意。

  那笑容很淡,

  却带着一种俯瞰众生的超然。

  仿佛他带来的不是一份关乎两国战和的答复,而是一道神只降下的法旨。

  “元首的回答很简单,”

  王振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他不接受。”

  李靖的心猛地一沉。

  果然如此。

  “唯一的条件,”

  王振不理会李靖骤然冰冷的脸色,继续用那种不疾不徐的语调说道。

  “以广州府及其沿途所有州县为代价,仅仅是换取‘乘风’武器......不被主动使用。”

  “轰!”

  饶是李靖一生见惯了大风大浪。

  心志早已坚如磐石,

  在听到这个条件时,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也从胸中轰然燃起!

  狂妄!

  何等的狂妄!

  割让整个广州府及沿途大片疆域,换来的不是和平,甚至不是停战。

  仅仅是那种神罚般的武器“不被主动使用”?

  这是将大唐的尊严,

  将他李世民的脸面,按在地上肆意践踏!

  李靖的拳头在袖中悄然握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根根发白。

  但他毕竟不是皇帝。

  如此条件,他无权答应,更无权拒绝

  最终如何决断,

  还是要等长安的陛下圣裁。

  收回翻涌的思绪,

  李靖眼中的温度彻底冷了下来。

  无论如何,

  王振此行,从结果来看是彻底失败了。

  而且,

  他和他手下的人,都已经被黔州深度“污染”,他们的心。

  已经不再属于大唐。

  对于这种充满了不确定性,且有可能泄露军机、动摇军心的“变节者”。

  最稳妥的处理方式,就是让他们永远地闭上嘴。

  李靖的目光越过王振,

  对着他身后阴影中的亲兵副将,几不可察地使了一个眼神。

  杀。

  然而,

  就在那几名亲兵身形微动,杀气将起未起的一瞬间。

  王振,

  这个本该是待宰羔羊的人,却忽然再次开口了。

  他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只是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他直视着李靖的双眼,

  仿佛看穿了他所有的心思,一字一句地问道:

  “李元帅,这是想......杀了下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