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斩尽杀绝,帝王心术!-《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谈和之事。

  这四个字,从黔州信使的口中说出,轻描淡写。

  却像四座无形的大山。

  轰然压在了太极殿前所有人的心头。

  与方才那石破天惊的握手相比。

  这句话的冲击力似乎没有那么直观,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意味…..

  却让房玄龄、

  长孙无忌这些顶级谋臣,感到了一股发自骨髓的寒意。

  谈和?

  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派出钢铁巨鸟奔赴他国都城“谈和”?

  是两国交战,互有胜负。

  僵持不下,

  才需要坐下来,握手言和。

  可大唐与黔州,

  何时有过僵持不下的交战?

  没有。

  但对方,却直接跳过了所有过程,将最终的结果,摆在了你的面前。

  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深沉的傲慢。

  这代表着,

  在黔州,在李承乾的眼中。

  他已经拥有了随时随地开启战端,并且稳操胜券的绝对实力!

  他根本不屑于通过任何一场战争来证明这一点。

  而是直接以胜利者的姿态,君临长安!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大唐,已经……败了!

  这比任何赤裸裸的威胁,都要来得更加诛心!

  武将们或许还未完全品出这四个字背后的刀光剑影,他们依旧沉浸在君主受辱的巨大愤怒之中。

  但李世民,

  这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马上皇帝,又岂会听不明白?

  “谈和之事?”

  “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这是谈和。”

  “还是威慑?”

  他缓缓地重复着这几个字。

  声音沙哑,

  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喉咙深处硬挤出来的。

  紧接着,他忽然笑了。

  那是一种极为怪异的,混杂着无尽怒火、讥讽与悲凉的冷笑。

  “好一个谈和之事。”

  李世民的目光,如同两把淬了毒的冰锥,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年轻信使。

  “如果真的只是简单谈论这件事情,何须派遣此等钢铁巨兽,驾临我长安之上?”

  “何须……让这万千子民,一同见证?”

  他一字一顿,声色俱厉!

  那积压在胸中的滔天怒火,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口子。

  恐怖的帝王威仪,

  如同实质的狂风,向着四面八方席卷而去!

  周围的金吾卫,在这股威压之下,竟吓得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手中的兵器都有些拿不稳了。

  然而,

  直面这股怒火的黔州信使,却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他脸上的微笑甚至没有丝毫的改变。

  仿佛李世民那足以让百官战栗的龙威,对他而言,不过是拂面的清风。

  光是从这些惊世骇俗的举动。

  李世民就已经清晰地洞悉了李承乾的真正意图。

  这哪里是谈和?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彻底摧毁大唐君臣民心防线的,立威之举!

  先以神力降临,破其敬畏!

  再以平等之礼,辱其君威!

  最后,再抛出这看似平等,实则饱含蔑视的“谈和”之语,彻底击碎大唐那身为天朝上国的最后骄傲!

  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狠辣至极!

  这就是他的好儿子,

  那个曾经温文尔雅,连杀只鸡都于心不忍的太子殿下!

  几年不见,竟已变得如此陌生,如此……可怕!

  李世民的心,在滴血。

  但同时,

  他那作为一代雄主的理智,却又前所未有地清醒。

  他知道,他没有任何选择。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

  所有的愤怒、不甘、屈辱,都不过是无能的狂吠。

  反抗?

  拿什么反抗?

  拿身后这些忠心耿耿,却只能仰望天空的武将?

  还是拿那远在边疆,面对这种“神罚”同样束手无策的百万大军?

  不,他不能。

  他输不起。

  大唐,更输不起。

  那颗曾属于帝王的、无上高傲的心,在这一刻,被现实的铁锤,砸得粉碎。

  不过……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毕竟,

  如今的大唐,在某些方面,已经远远不如那个他亲手打造的囚笼。

  ——黔州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了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绪。

  那股几乎要喷薄而出的帝王怒火。

  被他硬生生地收了回去,化作了一片深不可测的平静。

  他脸上的讥讽冷笑缓缓收敛。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容置喙的君主威严。

  “既然是谈和,那自然要有诚意。”

  “此地人多眼杂,并非议事之所。”

  他看着信使。

  用一种重新掌控了局面的口吻,发出了“邀请”。

  “那就请信使,随朕一同前往皇宫,在那太极殿上,我们再来好好‘谈论谈论’,这所谓的……谈和之事吧。”

  黔州信使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看穿了李世民的色厉内荏,也看穿了这位帝王强撑起来的最后体面。

  他没有点破。

  只是微微颔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笑容可掬地说道:“如此甚好,客随主便。”

  “皇帝陛下,请。”

  李世民不再多言,猛地一甩龙袖,转过身。

  大步流星地朝着皇城方向走去。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文臣,面如死灰地对视一眼,紧紧跟上。

  而武将,则满心不甘地从地上爬起。

  握着兵器的手。

  青筋毕露,却也只能无奈地护卫在侧。

  一场无声的、充满了屈辱的“议和”,就这样开始了。

  然而,

  就在转身的那一刹那。

  李世民的眼角余光,如同一道最锋利的刀刃,扫向了金吾卫大将军,侯君集。

  他的嘴唇没有动

  但他的眼神,却传递出了一道冰冷、残忍、不容置疑的命令。

  ——杀!

  ——将所有看到这一幕的百姓,斩尽杀绝!一个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