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黔州西站,工业时代的壮观!-《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青年男子那番关于房价的嘀咕。

  声音不高,

  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李世民君臣几人那早已翻江倒海的心湖之中。

  激起了另一层截然不同的涟漪。

  “身份证?”

  李世?的食指与中指在小桌板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

  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

  这个词汇,

  拆解开来不难理解。

  当是某种用以验明身份、记录户籍的凭证。

  类似于大唐的“鱼符”或是“告身”。

  但听起来,

  其功用与重要性,似乎远超于此。

  他将目光从窗外那片令人心神俱裂的建筑群上收回,重新落在了青年男子的身上。

  那双曾阅尽天下风云、洞察无数人心的眼眸,此刻深邃如古井,不起波澜。

  声音亦是平稳如初:

  “听方才兄台之意,若无这‘身份证’,便寸步难行?”

  青年男子闻言,苦笑着摊了摊手。

  “可不是嘛。”

  “没个身份证,在这儿就是个‘黑户’。”

  “正经的活计找不到,房子也买不了,就连想出城,都得费老大劲。”

  “没它,您就等于不存在于这黔州的名录里。”

  他的话语朴实,却精准地道出了一个核心。

  这薄薄的一张“身份证”,便是融入这座未来之城的门槛。

  李世民的指节停顿了一下。

  他接着问道:“那敢问,该如何才能取得这黔州的身份证?”

  这个问题,

  显然触及了青年男子的痛处。

  他叹了口气,

  伸出三根手指,一根一根地数给他们看:

  “法子倒是有,都给明示了,三个条件,您占上一个就行。”

  “其一,是‘人才引进’。”

  “您得是有大学问、大本事的人,是黔州发展急需的那种能工巧匠。”

  “或者是有大钱的富商,愿意在这里投下一大笔钱财。”

  “官府审核通过,就能给您特事特办。”

  “其二,是在这里‘成家立业’。”

  “找个本地有身份证的人成亲,安家落户,踏踏实实过日子,时间久了,也能申请。”

  “其三,也是最普遍的法子,便是‘工作居住’。”

  “您得有一份正当的营生,照章纳税,不偷不抢,安分守己地做满五年。”

  “五年期满,若是没什么劣迹,便可以申请转为本地户籍,拿到身份证。”

  青年男子说完,咂了咂嘴:

  “这三条路,您瞅瞅,哪一条好走?”

  “我这一没万贯家财,二没经天纬地的大才,也就只能指望这第三条了。”

  “可没个身份,好活计哪那么容易找?难啊!”

  车厢内一时间陷入了某种微妙的寂静。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垂着眼帘,手指在宽大的袖袍中微微蜷曲。

  这三个条件,听起来合情合理。

  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宽厚。

  不问出身,不看来历,只看你是否能为这座城池带来价值。

  或是能否成为其安稳的一部分。

  这背后所体现出的,

  是一种强大到足以制定并执行全新规则的自信。

  尉迟敬德眉头紧锁,

  显然是在费力地消化着这些闻所未闻的规矩。

  在他看来,

  入一座城,便是入了,哪里有这般复杂的门道。

  而李世民,

  却从这三条看似寻常的路径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对寻常百姓而言。

  这或许是三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可对于他,

  对于大唐的君主而言,这三扇门,几乎是虚掩着的。

  人才引进?

  何为人才?

  杜如晦、房玄龄、魏征、李靖……

  整个大唐的文臣武将,能工巧匠,皆是他的臣子,皆可为他所用。

  投资?

  这更是笑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整个天下的财富,

  理论上都归于大唐的府库,归于他这位天子。

  黔州所需要的“一大笔钱财”,在他的眼中,或许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那敲击桌面的手指,不知何时已经停下。

  转而缓缓地握成了拳。

  指节因为用力,微微泛白,但旋即又松弛开来,恢复了那份从容不迫。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那掠过的已经不再是山川田野,而是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建筑。

  他的眼神深处,

  一抹锐利如鹰隼般的光芒一闪而逝。

  黔州……

  他缓缓地咀嚼着这个名字。

  等此行结束,

  返回长安,必须立刻着手评估。

  评估夺取这座城池的可能,评估其背后的力量。

  倘若……

  倘若其力已非人力可及,那便退而求其次。

  潜伏,渗透。

  大唐最优秀的斥候,最聪明的工匠,都将被派来。

  他们会像水银泻地一般,无孔不入地融入这座城市。

  学习这里的一切,剖析这里的一切,然后……

  将这鬼斧神工的技术,一点一滴,尽数带回长安!

  黔州,

  乃是大唐疆域图上的一部分。

  那么,

  黔州所拥有的一切,大唐,也必须拥有!

  正在此时,

  一股轻微的、与之前高速行驶时截然不同的震动传来。

  列车那风驰电掣的速度。

  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平缓、沉稳。

  车厢内,

  那柔和悦耳的女声再次响起。

  只是这一次,

  李世民等人已经能够从中听出“终点”、“黔州西站”等几个模糊的词汇。

  “要到了!大哥,这就是主城最大的站了!”

  青年男子精神一振,开始收拾自己简单的行李。

  钢铁巨兽发出一声绵长的、类似叹息的嘶鸣。

  随后,

  在一阵极其平顺的滑行后,纹丝不动地停了下来。

  车门开启的“嗤”声,如同一个信号。

  在乘务员林晚的微笑指引下,李世民一行人随着人流,走出了车厢。

  踏上了那名为“站台”的坚实地面。

  就是这踏出的一步,让所有人都停住了脚步。

  呼吸,

  也在这一刻,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攫住,骤然停滞。

  先前在山间小站所见的景象,在此处面前,便如萤火之于皓月,溪流之于汪洋。

  这里,

  是一个由钢铁、琉璃与光影构筑而成的,广阔到令人绝望的巨大空间。

  他们正身处于一条宽阔得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的“石台”之上。

  而在他们的左右两侧,

  以及目力所及的远处,是无数条同样的“石台”。

  以及静卧于石台之间的钢铁巨兽。

  一条,两条,十条,二十条……

  二条,粗略望去,那银色的铁轨线路,密如蛛网,竟有近三十条之多!

  一辆辆或静止、或正在缓缓滑入的列车,形态各异。

  有的如他们所乘坐的一般,线条流畅优美。

  有的则更显厚重,如同钢铁的城墙。

  这些庞然大物静静地排列着,散发着冰冷的、属于工业造物的独特气魄。

  仿佛一支即将开赴神话战场的巨兽军团。

  而在这片钢铁森林的上方,

  是穹顶。

  一个巨大到不可思议的、宛如天空般的弧形穹顶!

  由无数银白色的金属支架与透明的琉璃瓦片交织而成。

  阳光透过穹顶,

  被分解成柔和的光晕,均匀地洒下!

  将整个庞大无比的车站内部照得亮如白昼,却没有丝毫的刺目之感。

  站在这穹顶之下,

  人渺小得如同蝼蚁,仰望那复杂的几何结构,只会感觉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这……

  还是人间的建筑吗?

  这分明是传说中,创世之神用以停放休息的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