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一事在上京闹的沸沸扬扬,蔚隅坐在屏风后,操控着久未露面的胤帝上朝。
“匪寇狮子大开口,要万石粮食还要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简直异想天开!这分明是在挑衅朝廷,若给了粮,岂不是向匪寇低头?这粮坚决不能给!”
“站着说话不腰疼,合着你的妻女不在当中,便袖手旁观?臣以为,应当答应匪寇的条件。”
“呸!你巴不得你那夫人死,好抬那个青梅竹马的外室上位吧?假公济私,道貌岸然。”
“血口喷人!我与夫人鹣鲽情深,举案齐眉,何时有过外室?”
蔚隅没想到上个朝还能听到这样劲爆的八卦,想继续听,但时机显然不对,于是操纵着胤帝开口:“你们的私事如何,下朝之后自行争辩。言归正传,胡爱卿,国库可有余粮?”
不等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回答,一个大臣立刻跪下,“陛下三思,向匪寇低头,有损朝廷威严,万万不可啊。”
“臣附议。”左丞相出列,走到正中间的走道上,大声道:“若遂了劫匪的愿,让其从中得利,他日必会有更多歹徒效仿,于朝臣家眷实属大患。”
“难道丞相的家眷是家眷,我等的家眷就不是家眷?”礼部侍郎出列,站直身体朗声道:“臣以为,向匪寇递交赎金,并非朝廷怕了他们,而是出于仁爱孝道。”
“臣附议,此次前往天地坛的人中不少都是上了年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不加以救援,乃违背孝道之举,于朝廷颜面亦有折损。”
蔚隅可算知道为何帝王都不怎么爱上早朝了,吵来吵去也吵不出个结果。
“臣以为,京郊匪寇横行,为保上京安宁,当出兵围剿为宜。”右丞相迈着四方步出列道。
“此时出兵若惹怒绑匪,他们动手杀人又当如何?你的家眷不在……”
“家中幼女以及我的老母都被绑匪绑了去!难道我就不担心吗?”右丞相厉声斥责那人:“身为臣子,怎可只顾家人安危,置百姓于水火?”
右丞相说的大义凛然,八字胡一翘一翘的,看起来很是气愤。
那人哑然,右丞相的幼女刚及笈,不日便要与定西将军狄勉完婚,没想到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那女子落入绑匪手中,清白定然是保不住了,以右丞相的想法,与其让她毁了家族名誉,不如就趁此机会,让她死在外面。
“粮草不能交,人质也不能不救。”白玥朗声道:“我等可以假意答应劫匪的条件,暗中派人跟随,找到劫匪的寨子后便放出消息,里应外合,定能将其一网打尽。”
“皇姐好想法。”白璋摩挲着袖子,淡淡反驳:“那些劫匪并非一般人,连锦衣卫都折在了劫匪手里,皇姐认为,何人担当得起探路的大任呢?”
根据消息,那些劫匪大多数是居住在附近的猎户,对山中地形极其熟悉,领着人绕十多个圈不成问题。
白玥如何保证,她派去的人不被劫匪反利用呢?
“本公主山人自有妙计,就不用皇弟操心了。”白玥笑了笑,语气嘲讽:“皇弟还是管好自己的后院,免得后院起火,烧到前面。”
“这句话也同样送给皇姐。”白璋不屑轻嗤:“若我没记错的话,悯国使者过几日便能抵达上京了,奉劝皇姐还是先把后院的人藏好,免得丢了大胤的脸。”
悯国是大胤南边的一个附属小国,前些日子悯国来信,悯国小皇子希望求娶大胤嫡公主为妻,结秦晋之好。
若是以往,胤帝定然不予理会,但今时不同往日,大胤国库空虚,南边匪寇横行,起义不断,上京没有太大能力去整顿。
悯国虽然小,但物产丰富,兵强马壮,两国联姻后,悯国便会派兵帮助大胤平复南边。
而受大胤文化影响,悯国对于女子的贞洁十分看重,尤其是皇室。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作为敌人的白璋却很清楚,白玥借天济观为掩护,养了许多男宠。
屏风后的蔚隅捏了捏眉心,大臣刚吵完,这俩又开始吵了,不吵不行吗?
被戴绿帽子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吗?
刚要开口,殿外便传来浑厚的男音。
“末将狄勉,愿领兵剿匪。”
低沉浑厚的声音在大殿回荡,站着打瞌睡的江宿被惊醒,擦了擦唇边的口水。
狄勉大踏步走进门,走到正中央,单膝跪地行礼,再次重复道:“末将狄勉,愿领兵出征。”
“禀陛下。”江宿出列,看着龙椅上的人大声道:“狄将军旧伤未愈,不便领兵剿匪。”
狄勉本就是因为受了重伤,军医无法医治,才不得不离开前线,回上京寻名医治疗的,何况他常在西边荒漠作战,对于林地打仗根本没有任何经验。
“陛下,末将行军数十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狄勉顿了顿,眼神快速瞥了江宿一眼:“何况末将的未婚妻也被山匪所劫,末将如何能置之不理?”
不知道是哪个字触碰到了江宿的神经,他的瞳孔蓦然放大,身形微微晃了晃,差点站不稳,看向狄勉的目光充满惊讶。
蔚隅饶有兴味地看着两人的神态动作,似乎看懂了什么。
“陛下!狄将军旧伤未愈,臣愿领兵出征剿匪!”江宿心急之下,“扑通”一声双膝跪地,行了个大礼:“臣虽无狄将军以一敌百之能,却也想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万望陛下成全。”
“陛下,万万不可!江宿将军在西边仅历练一年有余,经验不足……”
“正因经验不足,才更需要历练。”江宿跪地,磕了一个头,诚恳地道:“宿少时纨绔,空食民脂民膏而无作为,已然十分愧疚,如今百姓遭逢匪寇侵扰,望陛下给臣一个历练的机会。”
“胡闹!人命关天,兹事体大,怎可成为你练手的机会?”
蔚隅只觉得头一阵一阵地疼,合着他在这儿坐了一早上,没得到任何有用的建议,单纯听他们吵架来了?
朝臣吵完皇子公主吵,白家人吵完又换狄勉和江宿吵,这些人是约好的吗?一个吵完另一个吵,吵来吵去,无穷尽也!
“说起林中作战,微臣心里倒是有一个人选。”向来说话的兵部尚书突然突然开口道:“北境夙喻将军,不就是靠密林战一战成名?如今夙喻将军恰好在上京,不如问问她的意见如何?”
“京郊树林不比北境,夙喻将军不熟悉地形,若是出了意外,柳大人可想好如何向北境交代?”
夙喻是北境人,并非上京臣,于上京而言是客,哪有让客人帮忙救人的道理?
“想必镇北王不会介意的。”柳尚书抚着胡须,“何况镇北王的姨姥,不也在人质之列?”
“北境将领只有镇北王可以调动,柳尚书要是有本事说动镇北王,朕自然不会多做干涉。”
蔚隅眉头紧皱,这个柳尚书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为何突然将话题引到了夙喻身上,让北境处于众矢之的?
看来这朝中,还有人盯着北境不放。
不过这样不稀奇,两国联姻后,悯国会出兵牵制南方的匪寇和起义军,上京就能腾出手对付北境。
柳尚书是白玥的舅舅,定然不会放过这个能让白玥出头的机会。
想通其中关窍,蔚隅垂下眼睑,手指轻轻摩挲着扶手,现在好像出了些意料之外的情况。
“匪寇狮子大开口,要万石粮食还要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简直异想天开!这分明是在挑衅朝廷,若给了粮,岂不是向匪寇低头?这粮坚决不能给!”
“站着说话不腰疼,合着你的妻女不在当中,便袖手旁观?臣以为,应当答应匪寇的条件。”
“呸!你巴不得你那夫人死,好抬那个青梅竹马的外室上位吧?假公济私,道貌岸然。”
“血口喷人!我与夫人鹣鲽情深,举案齐眉,何时有过外室?”
蔚隅没想到上个朝还能听到这样劲爆的八卦,想继续听,但时机显然不对,于是操纵着胤帝开口:“你们的私事如何,下朝之后自行争辩。言归正传,胡爱卿,国库可有余粮?”
不等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回答,一个大臣立刻跪下,“陛下三思,向匪寇低头,有损朝廷威严,万万不可啊。”
“臣附议。”左丞相出列,走到正中间的走道上,大声道:“若遂了劫匪的愿,让其从中得利,他日必会有更多歹徒效仿,于朝臣家眷实属大患。”
“难道丞相的家眷是家眷,我等的家眷就不是家眷?”礼部侍郎出列,站直身体朗声道:“臣以为,向匪寇递交赎金,并非朝廷怕了他们,而是出于仁爱孝道。”
“臣附议,此次前往天地坛的人中不少都是上了年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不加以救援,乃违背孝道之举,于朝廷颜面亦有折损。”
蔚隅可算知道为何帝王都不怎么爱上早朝了,吵来吵去也吵不出个结果。
“臣以为,京郊匪寇横行,为保上京安宁,当出兵围剿为宜。”右丞相迈着四方步出列道。
“此时出兵若惹怒绑匪,他们动手杀人又当如何?你的家眷不在……”
“家中幼女以及我的老母都被绑匪绑了去!难道我就不担心吗?”右丞相厉声斥责那人:“身为臣子,怎可只顾家人安危,置百姓于水火?”
右丞相说的大义凛然,八字胡一翘一翘的,看起来很是气愤。
那人哑然,右丞相的幼女刚及笈,不日便要与定西将军狄勉完婚,没想到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那女子落入绑匪手中,清白定然是保不住了,以右丞相的想法,与其让她毁了家族名誉,不如就趁此机会,让她死在外面。
“粮草不能交,人质也不能不救。”白玥朗声道:“我等可以假意答应劫匪的条件,暗中派人跟随,找到劫匪的寨子后便放出消息,里应外合,定能将其一网打尽。”
“皇姐好想法。”白璋摩挲着袖子,淡淡反驳:“那些劫匪并非一般人,连锦衣卫都折在了劫匪手里,皇姐认为,何人担当得起探路的大任呢?”
根据消息,那些劫匪大多数是居住在附近的猎户,对山中地形极其熟悉,领着人绕十多个圈不成问题。
白玥如何保证,她派去的人不被劫匪反利用呢?
“本公主山人自有妙计,就不用皇弟操心了。”白玥笑了笑,语气嘲讽:“皇弟还是管好自己的后院,免得后院起火,烧到前面。”
“这句话也同样送给皇姐。”白璋不屑轻嗤:“若我没记错的话,悯国使者过几日便能抵达上京了,奉劝皇姐还是先把后院的人藏好,免得丢了大胤的脸。”
悯国是大胤南边的一个附属小国,前些日子悯国来信,悯国小皇子希望求娶大胤嫡公主为妻,结秦晋之好。
若是以往,胤帝定然不予理会,但今时不同往日,大胤国库空虚,南边匪寇横行,起义不断,上京没有太大能力去整顿。
悯国虽然小,但物产丰富,兵强马壮,两国联姻后,悯国便会派兵帮助大胤平复南边。
而受大胤文化影响,悯国对于女子的贞洁十分看重,尤其是皇室。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作为敌人的白璋却很清楚,白玥借天济观为掩护,养了许多男宠。
屏风后的蔚隅捏了捏眉心,大臣刚吵完,这俩又开始吵了,不吵不行吗?
被戴绿帽子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吗?
刚要开口,殿外便传来浑厚的男音。
“末将狄勉,愿领兵剿匪。”
低沉浑厚的声音在大殿回荡,站着打瞌睡的江宿被惊醒,擦了擦唇边的口水。
狄勉大踏步走进门,走到正中央,单膝跪地行礼,再次重复道:“末将狄勉,愿领兵出征。”
“禀陛下。”江宿出列,看着龙椅上的人大声道:“狄将军旧伤未愈,不便领兵剿匪。”
狄勉本就是因为受了重伤,军医无法医治,才不得不离开前线,回上京寻名医治疗的,何况他常在西边荒漠作战,对于林地打仗根本没有任何经验。
“陛下,末将行军数十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狄勉顿了顿,眼神快速瞥了江宿一眼:“何况末将的未婚妻也被山匪所劫,末将如何能置之不理?”
不知道是哪个字触碰到了江宿的神经,他的瞳孔蓦然放大,身形微微晃了晃,差点站不稳,看向狄勉的目光充满惊讶。
蔚隅饶有兴味地看着两人的神态动作,似乎看懂了什么。
“陛下!狄将军旧伤未愈,臣愿领兵出征剿匪!”江宿心急之下,“扑通”一声双膝跪地,行了个大礼:“臣虽无狄将军以一敌百之能,却也想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万望陛下成全。”
“陛下,万万不可!江宿将军在西边仅历练一年有余,经验不足……”
“正因经验不足,才更需要历练。”江宿跪地,磕了一个头,诚恳地道:“宿少时纨绔,空食民脂民膏而无作为,已然十分愧疚,如今百姓遭逢匪寇侵扰,望陛下给臣一个历练的机会。”
“胡闹!人命关天,兹事体大,怎可成为你练手的机会?”
蔚隅只觉得头一阵一阵地疼,合着他在这儿坐了一早上,没得到任何有用的建议,单纯听他们吵架来了?
朝臣吵完皇子公主吵,白家人吵完又换狄勉和江宿吵,这些人是约好的吗?一个吵完另一个吵,吵来吵去,无穷尽也!
“说起林中作战,微臣心里倒是有一个人选。”向来说话的兵部尚书突然突然开口道:“北境夙喻将军,不就是靠密林战一战成名?如今夙喻将军恰好在上京,不如问问她的意见如何?”
“京郊树林不比北境,夙喻将军不熟悉地形,若是出了意外,柳大人可想好如何向北境交代?”
夙喻是北境人,并非上京臣,于上京而言是客,哪有让客人帮忙救人的道理?
“想必镇北王不会介意的。”柳尚书抚着胡须,“何况镇北王的姨姥,不也在人质之列?”
“北境将领只有镇北王可以调动,柳尚书要是有本事说动镇北王,朕自然不会多做干涉。”
蔚隅眉头紧皱,这个柳尚书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为何突然将话题引到了夙喻身上,让北境处于众矢之的?
看来这朝中,还有人盯着北境不放。
不过这样不稀奇,两国联姻后,悯国会出兵牵制南方的匪寇和起义军,上京就能腾出手对付北境。
柳尚书是白玥的舅舅,定然不会放过这个能让白玥出头的机会。
想通其中关窍,蔚隅垂下眼睑,手指轻轻摩挲着扶手,现在好像出了些意料之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