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幽云卫-《冬日喧》

  上了马车,蔚隅将玉哨递给管家,“你可认得此物?”

  “这是……幽云令?”

  管家颤抖着双手接过,仔细打量后递给素莲。

  素莲摸了摸,朝他点点头,“小姐幼时不小心磕掉了一点。”

  关于幽云卫,蔚隅只在志怪小说中看到过,传说竺氏先祖擅御兽、捉妖、驱鬼,每每抓到这些东西便设下禁制,将其驯化收为己用,世代守护竺氏。

  管家摇摇头,“志怪小说当不得真。”

  幽云二字,由自太祖和当时的竺氏家主各选一字而成,两人共同训练了二十四个掌握各种技艺的暗卫,代代相传,只听竺氏后人调遣。

  “幽云令由两部分组成,玉哨为匙,兰草为锁,有其一便可调用十二人。”管家将玉哨还给蔚隅,“公子既然把他交给公子你,便由你保管。”

  说完,管家屈膝跪下:“云一,听候主子差遣。”

  他掌握的技艺和幽一一样,除却易容和匿踪外,还负责管理十四到二十四,当初他被留下打理文成公府,幽云卫也得以保全一半。

  “我给你两天时间,弄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其中牵涉到人员以及他们的关系,你可办得到?”

  皇帝既然处置竺赫,一方面定然是手上有证据,另一方面,也有敲打朝臣的目的。

  春闱乃关乎国家的大事,贿赂舞弊者直接斩首,何况这次事件影响的不止世家势力,很多普通学子的命运也由此改变。

  “云一遵命。”

  管家领命退下,在寂静无人的窄巷口下了车,几个跃步便消失不见。

  第二天晚上,管家送来了消息。

  事情的起因是阅卷官在批阅试卷时,发现了大量雷同卷,辞藻华丽不说,针砭时弊更是一针见血。

  阅卷官当时便奏报了此事,胤帝大怒,命锦衣卫彻查,结果追查到是一个书斋提前买通官员得到试题,找了数十个人共同写了这一篇,以“独一份”的噱头高价卖给考生。

  锦衣卫去抓人时,书斋掌柜早已悬梁自尽,其余伙计也早已四散东西,各自逃命。

  在追查下,锦衣卫便发现掌柜曾数次拜访竺府,并从卧房的暗格中拿到了不少两人来往的书信。

  胤帝当着百官让竺赫写字比对,字迹一模一样,横撇竖直分毫不差。

  竺赫自然不肯认,却没有证据证明。

  锦衣卫又根据书信,在城郊的庄子中查获万两白银,竺赫辩无可辩,胤帝气急,当即打了他几耳光,将他打入大牢。

  正当众人以为此事就此作罢时,又有学子击鼓鸣冤,直言竺赫威逼利诱,让他顶替一个世家子考试。

  那学子言之凿凿,哭天抢地,悲愤之下撞柱自尽。

  “好一个以死明志。”

  蔚隅都要忍不住拍手叫好了,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不过这学子却是败笔。

  “属下派人去查了宁明远的情况,他是江城舢县人士,父母早亡,在善堂长大。”

  “可有文章存世?”

  “都被官府当做证据拿走了。”

  “他的同乡对他评价如何?”

  “学富五车文采斐然,淡泊名利。”

  “呵。”

  蔚隅冷笑,顶着淡泊名利之名,行追名逐利之事,好一个文人风骨。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好奇,只司巡查之职的竺赫如何得知试题并泄露的吗?”

  “据说是公子买通了一个小吏……”

  “小吏也死了?”

  “是。”

  “继续查,即便追到天涯海角,务必找到相关人员的亲友。”

  “是,属下告退。”

  蔚隅靠在软榻上,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布局之人手段高明,为何又要留下宁明远这个破绽?

  “公子,太子府来人了。”管家离开不久又折回来,“请公子过府一叙。”

  “嗯,去备礼。”

  蔚隅让下人翻出太子赠的大氅仔细装好,带着一个小厮出了门。

  管家朝暗处示意,六道身影立刻动身,两人负责暗中保护,其余四人负责探路。

  “草民见过太子,太子金安。”

  “无需多礼,坐吧。”白璟摆摆手,直截了当道:“我请你来是为了小赫儿,他现在的处境,不是很好。”

  “殿下认为草民应当如何做?”

  蔚隅也不想和他废话,他都能看出来的破绽,太子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他明明有很多种办法探查真相还竺赫清白,却一味劝竺赫认罪,又是因为什么?

  束手无策,还是他本身就是计划的参与者?

  “我知道小赫儿怨我,只是我实在力不从心,父皇手上的证据很充分,无论做什么,都是徒劳。”

  “殿下的意思是?”

  “我手中有一颗假死药,先让小赫儿认罪,再用假死药制造畏罪自杀的假象,届时我会送他离京,天高海阔,皆是他的自由。”

  “殿下可有想过,他若认了罪,便是扰乱朝纲,忘恩负义,竺氏百年清誉亦会因此蒙羞,数代经营的名声就此毁于一旦。”

  “至少他还活着。”

  活着,总比死了好千万倍。

  “背井离乡,改头换面,更名改姓,苟且偷生?”蔚隅神情淡漠,说出的话却像一把刀子:“殿下自小看着他长大,应当比我更了解他。”

  白璟脸色白了白,竺赫什么性格,他最清楚不过。

  他可以坦坦荡荡的死,却不能苟且偷生的活,这对他而言,还不如杀了他。

  “草民斗胆问殿下,是否万般确信,舞弊之事是竺赫所为?”

  “人证物证俱在,证据确凿,难道还能有假不成?”

  白璟情绪过大,捂着胸口剧烈咳嗽起来,一旁的丫鬟见状立刻上前倒了杯茶,替他顺着背。

  “是以殿下认定了竺赫有罪?”

  “我也希望不是他,可证据证实了这个结果,你要我怎么办?”

  “草民相信殿下对此自有判断。”蔚隅继续道:“殿下应当比草民更清楚,功名利禄在他眼中不过浮云,比起情义更是有云泥之别,不值一提,草民实在很难相信,他会为了浮云放弃自己坚守的底线。”

  文成公若是贪图蝇头小利的人,又如何做到一生两袖清风,死时连买薄棺的钱都没有?

  竺小姐若贪图荣华富贵,当初又为何远走北境,又为何能在丈夫弃城而逃时披挂上阵,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才女变成威名赫赫的大将军?

  竺氏百条家规,没有一条教族人贪生怕死,苟且偷生。

  竺赫又怎么可能是为舍大义取小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