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清洁工”的供述与“圣所”的阴影-《刑侦天梯》

  面对“清洁工”通讯录的铁证,以及警方摆出的、已经掌握其大量犯罪事实的姿态,杜永辉精心构筑的心理防线开始出现裂痕。他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在沉默了近二十四个小时后,他终于在律师在场的情况下,提出要与“能管事的”警官谈条件。

  陆野亲自飞赴江东市,主持了对杜永辉的审讯。他没有许诺任何具体的条件,只是明确告知杜永辉,他犯下的罪行足够严重,合作是唯一可能争取从轻处理的途径。

  杜永辉显然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他憔悴的脸上带着一丝不甘和认命后的疲惫,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供述。他承认了自己是“圣所”组织的外围成员,负责在境内构建非法人体组织及生物材料的收购、转运网络,并为组织处理一些“安全隐患”。

  据他交代,“圣所”是一个非常隐秘的、结构扁平化的跨国组织。其核心成员身份成谜,他本人也从未见过,只通过加密网络接受指令和汇报工作。

  组织的终极目的他似乎并不完全清楚,但他知道,组织致力于研究“人类潜能的极限突破”和“生命形式的优化”,为此需要大量“特殊”的生物样本和……“活体观测数据”。

  “李斌……就是一次‘活体观测’的意外产物。”杜永辉声音低沉,“那管‘神经干细胞’培养物,是组织非常看重的一个实验样本,内部代号‘普罗米修斯之火’。它被植入了特殊的生物标记物,也就是你们检测到的示踪剂。

  组织原本的计划,是寻找合适的‘载体’进行植入观测,跟踪其与人体神经系统的互动和潜在影响。王明那个蠢货,为了钱,私自截留并试图通过李斌寻找买家。李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临时的‘载体’。”

  “所以,你们杀他,不仅仅是因为他黑吃黑,更是为了……回收数据?”陆野追问,强忍着内心的震惊。

  “是的。”杜永辉承认,“当他试图私自出售那管样本时,他就已经暴露了。

  组织下令必须清除他,并回收‘观测数据’最集中的部位——根据远程监测反馈,主要是左小腿的神经束和与控制精细动作相关的右手区域。取走肢体,是为了提取组织进行分析,评估‘普罗米修斯之火’在活体内的初步反应和……‘污染’程度。”

  他用了“污染”这个词,让在场的警察都感到不寒而栗。

  “那个雪球标记呢?”

  “那是……组织要求的低级确认符号。”杜永辉露出一丝嘲讽,“表示‘垃圾’已清理,现场已做最低限度的‘净化’处理。

  据说是一些老派成员的习惯,觉得能带来……仪式感上的安心。”他似乎对这种行为有些不屑,但又不得不遵从。

  关于邻省那个工程师的案子,杜永辉表示知情,但并非他直接经手。他只模糊地知道,那个工程师似乎无意中掌握了一种能够稳定某种“活性培养物”的化学配方,组织派人去“邀请”他合作被拒,于是采取了“强制措施”,取走了他用于实验操作的“关键手指”作为警告和……部分样本。

  盐粒标记,是那次行动执行者小组的内部习惯,寓意“净化并封存知识”。

  杜永辉的供述,虽然依旧保留了核心机密,但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专案组对“圣所”这个组织的认知。这是一个视人命为草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兼具极端科研狂热与古老神秘主义色彩的恐怖结合体。他们利用现代科技构建网络,行事却带着中世纪的残忍与诡秘。

  “S.S.的徽标,那个眼睛和dNA,代表什么?”陆野最后问道。

  杜永辉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不知道具体的象征意义。只知道……那代表着‘注视’与‘进化之路’。所有核心成员,都必须认同这一点。”

  审讯暂时告一段落。杜永辉被正式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然而,案件还远未结束。

  “圣所”的核心依然隐藏在迷雾之后,那个境外的“生命前沿研究基金会”与其关系如何?“普罗米修斯之火”究竟是什么?还有多少像李斌和那个工程师一样的受害者?

  带着杜永辉的供述和缴获的证据,陆野和专案组深知,他们只是掀开了冰山一角,一场更为艰难、可能涉及国际领域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隐藏在全球化阴影下的“圣所”,其真正的野心与危害,亟待进一步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