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镖队,遁入茂密的山林深处,萧玦和井生不敢有丝毫停留,借着高大林木的层层掩护,向着地图上那处被朱砂醒目标注为废弃“观星台”的方向全力疾行。沉重的行囊勒在肩上,却并未拖慢他们急促的脚步,只求尽快远离身后可能存在的追兵,将危险远远甩开。
那处神秘的观星台,据地图所示,位于一片人迹罕至的连绵丘陵深处,原本若有似无的路径,早已湮灭在疯长的荒草与盘根错节的灌木丛中。两人全凭地图上模糊的大致方位以及萧玦对山川地势的敏锐判断,艰难跋涉了将近一整日,手脚并用地翻越了数道陡峭险峻的山梁,直到日头西沉,金红的余晖如同熔金般泼洒,将整个天际染得一片辉煌,才终于在一片荒芜、乱石嶙峋的山顶之上,找到了它的残破遗迹。
与其说是一座观星台,不如说是一片巨大、由某种不知名白色巨石垒砌而成的古老废墟。岁月的无情侵蚀和风雨的漫长洗礼,早已令原本高耸的台基坍塌过半,巨大的石块崩裂散落一地,如同巨兽的骨骸,被厚厚的深绿苔藓和斑驳的地衣紧紧覆盖。残存的几根高大石柱,如同孤独的哨兵,倔强地矗立在废墟之上,斑驳的柱身布满深深浅浅的风雨侵蚀沟壑和层层叠叠的苔藓痕迹,如同刻满了时光流逝的沧桑皱纹。只有中央一处相对保存尚算完好的圆形平台,以及平台上那个造型奇特、通体覆盖着墨绿色铜锈的青铜仪器,还依稀能让人辨认出此地昔日与观测浩渺星辰相关的神圣用途。
荒凉、破败、死寂,是这里永恒不变、挥之不去的主旋律。凛冽的山风呼啸着穿过断壁残垣,发出呜咽般的低沉悲鸣,更添几分萧瑟。
“看来早已废弃不知多少年了,连个能勉强遮风挡雨的角落都没有。”井生环顾四周,脸上难掩失望,用脚随意踢开一块松动的碎石。碎石沿着倾斜的石面滚落,在死一般的寂静中发出突兀而刺耳的声响。
萧玦却目光锐利如鹰隼,沉默地扫视着整个废墟的布局,仿佛要将每一块石头、每一道缝隙都刻入脑海。他的视线最终牢牢锁定在那些残存的石柱和中央那尊锈迹斑斑、布满铜绿的青铜仪器上。他快步走到一根半倾倒的巨大石柱旁,蹲下身,毫不顾忌污秽,用手掌仔细地、一寸寸拂去柱体表面经年累积的厚厚污垢和滑腻苔藓,渐渐露出了下面模糊不清却又透着奇异的刻痕。
“这些符文…”萧玦的指尖小心翼翼地划过冰冷粗糙的石面,眉头紧蹙,眼神中充满了审视,“绝非本朝规制,甚至比前朝已知的任何符号体系都要古老…像是…某种专门用于观测和记录星辰运行轨迹的标记符号,与深奥的星象历法息息相关。”
他随即起身,快步走到那青铜仪器旁。仪器的结构异常复杂精妙,由数层大小不一的同心青铜圆环精密嵌套而成,环体上布满了细密如发的刻度,几根扭曲的指针深深嵌入厚厚的锈蚀之中,纹丝不动。虽然早已锈死凝固了不知多少岁月,但那精密的构造和严整的几何美感,依旧能让人清晰想象出它当年如何随着浩瀚星空的运转而精密运作、揭示天机的神奇景象。
“此物名为‘浑天仪’的简化变体,”萧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洞悉,向井生解释道,“非是寻常计量日影的日晷,而是专门用于推演天象变化,测算星辰轨迹的精密仪器。看来此地绝非简单的了望台或烽燧,而是一处颇为专业、水准极高的小型古观星遗址,其建造者的学识与技艺,非同一般。”
井生闻言,好奇心大起,凑上前去,伸出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带着几分敬畏地摸了摸那冰冷刺骨的青铜表面。就在他的指尖刚刚触碰到那千年寒铁般金属的瞬间,他怀中贴身藏着的、那枚古朴的镇龙尺,竟毫无征兆地微微震动了一下!尺身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轻轻唤醒并牵引,尺尖不受控制地微微偏移,精准地指向浑天仪上某个特定角度的青铜环。
“嗯?”井生心中一凛,心脏猛地一跳,立刻屏住呼吸,顺着镇龙尺尺尖的指向凝神看去。只见在那个角度的青铜环内侧,被厚厚的铜锈覆盖之下,似乎有一个极其细微、几乎与锈蚀融为一体、极难察觉的凹槽轮廓。那凹槽的形状…竟隐约与他手中镇龙尺的末端轮廓有着几分惊人的相似?
“先生,您快看这个!”井生急忙低呼,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萧玦闻声立刻凑近,几乎将脸贴在了冰凉粗糙的青铜环上,借着夕阳最后一抹微弱的余晖仔细查看。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凹槽边缘,眼中飞快地闪过一抹讶异:“这凹槽…边缘有极其细微但确凿无疑的凿刻痕迹,是后来人为开凿的,绝非浑天仪原物所有!再看其内部的磨损程度和锈蚀覆盖的浅层…时间绝不会太久远…”
难道…近期有人来过这荒僻人绝之地?并且特意在这古老的浑天仪上,留下了这个与镇龙尺末端完美吻合的隐秘标记?
这个发现如同投入静水深潭的巨石,瞬间在两人心中激起千层浪!一股强烈的探寻欲望驱散了疲惫,让两人精神陡然一振!这绝非用巧合二字可以轻描淡写解释的!
萧玦眼神锐利,示意井生:“试试看!”
井生会意,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激动与一丝忐忑,小心翼翼地将镇龙尺那独特的末端,对准那个毫不起眼的凹槽,屏住呼吸,手腕沉稳地缓缓插入。
严丝合缝!分毫不差!仿佛钥匙终于找到了尘封千年的、唯一匹配的锁孔!
就在镇龙尺完全嵌入凹槽的瞬间,那原本锈死凝固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浑天仪,内部竟发出一阵极其轻微却清晰无比的“扎…扎…”金属摩擦声!几层嵌套的沉重青铜圆环仿佛被无形的古老力量悄然唤醒,极其艰难地、带着沉重的滞涩感,微微转动了几乎难以用肉眼察觉的细微角度!与此同时,握在井生手中的镇龙尺尺身传来一阵微弱却持续不断的清晰震动,一股冰冷而奇异、带着亘古气息的信息流,如同涓涓细流般,顺着尺身直接涌入井生的脑海深处!
那并非具体的文字或语言,而是一幅幅模糊却又蕴含着某种深邃规律的、关于星辰运行轨迹的玄奥图案!以及几个异常清晰、仿佛带着璀璨星辉烙印的古老星宿名称和其对应的、精确到毫厘的方位角度!
井生猛地睁开因全力接收信息而紧闭的双眼,又惊又喜,声音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颤抖:“先生!尺子…它好像直接给了我一些…关于星星运行的图案!还有非常具体的方位!”
萧玦闻言,瞳孔骤然收缩,立刻抬头望向刚刚被深蓝夜幕笼罩、点点繁星开始浮现的深邃苍穹。他目光如电般扫过东方天际几颗刚刚升起的关键星辰,又迅速低头对比了一下浑天仪在嵌入镇龙尺后自行调整出的那个微妙角度,脑中开始以惊人的速度飞速计算、推演,将脑海中井生描述的星图、浑天仪此刻的定位与现实天穹中闪烁的星象进行着严密的交叉印证。
片刻之后,他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如同拨云见日般洞悉一切的光彩,猛地一握拳,指节发白:“我明白了!这废弃的观星台,绝非仅仅用于仰望星空、记录岁月!这是一个以星辰方位为密码的…隐秘路标!或者说…是一个指向某个必须在特定时间、出现在特定地点的星图密钥!”
“指向哪里?”井生急切追问,心脏怦怦狂跳,几乎要从嗓子眼蹦出来。
萧玦的手指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和精准,先重重指向浑天仪最终定格的那个奇异角度,随即手臂如标枪般抬起,笔直地、坚定不移地刺向东南方那深邃无垠的夜空:“根据尺中星图所示,结合浑天仪此刻的定位…它最终指向的,是东南方向,距离此地约三百里之外的…‘荧惑之谷’!而且,时机至关重要!必须在‘心宿’的赤红光芒渐隐、‘尾宿’的幽蓝星辉初起、二者交替轮转的神秘刹那,待到那象征着兵灾与剧烈变动的‘荧惑’星(火星)悬于中天正顶之夜,那神秘入口的玄机方会真正显现!”
荧惑之谷?井生倒吸一口凉气,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那是一片比此地更加偏僻荒凉、被无数诡异传说包裹、充满了不祥与凶险的禁忌之地!为何这源自古老观星台的密钥会指向那里?而且还需要如此苛刻、精准到令人窒息的天象时机?
这看似早已被时光遗忘、只剩断壁残垣的废弃废墟,其深处竟隐藏着如此惊心动魄、足以颠覆常人认知的惊天秘密!尘封的线索,终于指向了那传说中不祥的幽谷。
那处神秘的观星台,据地图所示,位于一片人迹罕至的连绵丘陵深处,原本若有似无的路径,早已湮灭在疯长的荒草与盘根错节的灌木丛中。两人全凭地图上模糊的大致方位以及萧玦对山川地势的敏锐判断,艰难跋涉了将近一整日,手脚并用地翻越了数道陡峭险峻的山梁,直到日头西沉,金红的余晖如同熔金般泼洒,将整个天际染得一片辉煌,才终于在一片荒芜、乱石嶙峋的山顶之上,找到了它的残破遗迹。
与其说是一座观星台,不如说是一片巨大、由某种不知名白色巨石垒砌而成的古老废墟。岁月的无情侵蚀和风雨的漫长洗礼,早已令原本高耸的台基坍塌过半,巨大的石块崩裂散落一地,如同巨兽的骨骸,被厚厚的深绿苔藓和斑驳的地衣紧紧覆盖。残存的几根高大石柱,如同孤独的哨兵,倔强地矗立在废墟之上,斑驳的柱身布满深深浅浅的风雨侵蚀沟壑和层层叠叠的苔藓痕迹,如同刻满了时光流逝的沧桑皱纹。只有中央一处相对保存尚算完好的圆形平台,以及平台上那个造型奇特、通体覆盖着墨绿色铜锈的青铜仪器,还依稀能让人辨认出此地昔日与观测浩渺星辰相关的神圣用途。
荒凉、破败、死寂,是这里永恒不变、挥之不去的主旋律。凛冽的山风呼啸着穿过断壁残垣,发出呜咽般的低沉悲鸣,更添几分萧瑟。
“看来早已废弃不知多少年了,连个能勉强遮风挡雨的角落都没有。”井生环顾四周,脸上难掩失望,用脚随意踢开一块松动的碎石。碎石沿着倾斜的石面滚落,在死一般的寂静中发出突兀而刺耳的声响。
萧玦却目光锐利如鹰隼,沉默地扫视着整个废墟的布局,仿佛要将每一块石头、每一道缝隙都刻入脑海。他的视线最终牢牢锁定在那些残存的石柱和中央那尊锈迹斑斑、布满铜绿的青铜仪器上。他快步走到一根半倾倒的巨大石柱旁,蹲下身,毫不顾忌污秽,用手掌仔细地、一寸寸拂去柱体表面经年累积的厚厚污垢和滑腻苔藓,渐渐露出了下面模糊不清却又透着奇异的刻痕。
“这些符文…”萧玦的指尖小心翼翼地划过冰冷粗糙的石面,眉头紧蹙,眼神中充满了审视,“绝非本朝规制,甚至比前朝已知的任何符号体系都要古老…像是…某种专门用于观测和记录星辰运行轨迹的标记符号,与深奥的星象历法息息相关。”
他随即起身,快步走到那青铜仪器旁。仪器的结构异常复杂精妙,由数层大小不一的同心青铜圆环精密嵌套而成,环体上布满了细密如发的刻度,几根扭曲的指针深深嵌入厚厚的锈蚀之中,纹丝不动。虽然早已锈死凝固了不知多少岁月,但那精密的构造和严整的几何美感,依旧能让人清晰想象出它当年如何随着浩瀚星空的运转而精密运作、揭示天机的神奇景象。
“此物名为‘浑天仪’的简化变体,”萧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洞悉,向井生解释道,“非是寻常计量日影的日晷,而是专门用于推演天象变化,测算星辰轨迹的精密仪器。看来此地绝非简单的了望台或烽燧,而是一处颇为专业、水准极高的小型古观星遗址,其建造者的学识与技艺,非同一般。”
井生闻言,好奇心大起,凑上前去,伸出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带着几分敬畏地摸了摸那冰冷刺骨的青铜表面。就在他的指尖刚刚触碰到那千年寒铁般金属的瞬间,他怀中贴身藏着的、那枚古朴的镇龙尺,竟毫无征兆地微微震动了一下!尺身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轻轻唤醒并牵引,尺尖不受控制地微微偏移,精准地指向浑天仪上某个特定角度的青铜环。
“嗯?”井生心中一凛,心脏猛地一跳,立刻屏住呼吸,顺着镇龙尺尺尖的指向凝神看去。只见在那个角度的青铜环内侧,被厚厚的铜锈覆盖之下,似乎有一个极其细微、几乎与锈蚀融为一体、极难察觉的凹槽轮廓。那凹槽的形状…竟隐约与他手中镇龙尺的末端轮廓有着几分惊人的相似?
“先生,您快看这个!”井生急忙低呼,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萧玦闻声立刻凑近,几乎将脸贴在了冰凉粗糙的青铜环上,借着夕阳最后一抹微弱的余晖仔细查看。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凹槽边缘,眼中飞快地闪过一抹讶异:“这凹槽…边缘有极其细微但确凿无疑的凿刻痕迹,是后来人为开凿的,绝非浑天仪原物所有!再看其内部的磨损程度和锈蚀覆盖的浅层…时间绝不会太久远…”
难道…近期有人来过这荒僻人绝之地?并且特意在这古老的浑天仪上,留下了这个与镇龙尺末端完美吻合的隐秘标记?
这个发现如同投入静水深潭的巨石,瞬间在两人心中激起千层浪!一股强烈的探寻欲望驱散了疲惫,让两人精神陡然一振!这绝非用巧合二字可以轻描淡写解释的!
萧玦眼神锐利,示意井生:“试试看!”
井生会意,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激动与一丝忐忑,小心翼翼地将镇龙尺那独特的末端,对准那个毫不起眼的凹槽,屏住呼吸,手腕沉稳地缓缓插入。
严丝合缝!分毫不差!仿佛钥匙终于找到了尘封千年的、唯一匹配的锁孔!
就在镇龙尺完全嵌入凹槽的瞬间,那原本锈死凝固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浑天仪,内部竟发出一阵极其轻微却清晰无比的“扎…扎…”金属摩擦声!几层嵌套的沉重青铜圆环仿佛被无形的古老力量悄然唤醒,极其艰难地、带着沉重的滞涩感,微微转动了几乎难以用肉眼察觉的细微角度!与此同时,握在井生手中的镇龙尺尺身传来一阵微弱却持续不断的清晰震动,一股冰冷而奇异、带着亘古气息的信息流,如同涓涓细流般,顺着尺身直接涌入井生的脑海深处!
那并非具体的文字或语言,而是一幅幅模糊却又蕴含着某种深邃规律的、关于星辰运行轨迹的玄奥图案!以及几个异常清晰、仿佛带着璀璨星辉烙印的古老星宿名称和其对应的、精确到毫厘的方位角度!
井生猛地睁开因全力接收信息而紧闭的双眼,又惊又喜,声音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颤抖:“先生!尺子…它好像直接给了我一些…关于星星运行的图案!还有非常具体的方位!”
萧玦闻言,瞳孔骤然收缩,立刻抬头望向刚刚被深蓝夜幕笼罩、点点繁星开始浮现的深邃苍穹。他目光如电般扫过东方天际几颗刚刚升起的关键星辰,又迅速低头对比了一下浑天仪在嵌入镇龙尺后自行调整出的那个微妙角度,脑中开始以惊人的速度飞速计算、推演,将脑海中井生描述的星图、浑天仪此刻的定位与现实天穹中闪烁的星象进行着严密的交叉印证。
片刻之后,他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如同拨云见日般洞悉一切的光彩,猛地一握拳,指节发白:“我明白了!这废弃的观星台,绝非仅仅用于仰望星空、记录岁月!这是一个以星辰方位为密码的…隐秘路标!或者说…是一个指向某个必须在特定时间、出现在特定地点的星图密钥!”
“指向哪里?”井生急切追问,心脏怦怦狂跳,几乎要从嗓子眼蹦出来。
萧玦的手指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和精准,先重重指向浑天仪最终定格的那个奇异角度,随即手臂如标枪般抬起,笔直地、坚定不移地刺向东南方那深邃无垠的夜空:“根据尺中星图所示,结合浑天仪此刻的定位…它最终指向的,是东南方向,距离此地约三百里之外的…‘荧惑之谷’!而且,时机至关重要!必须在‘心宿’的赤红光芒渐隐、‘尾宿’的幽蓝星辉初起、二者交替轮转的神秘刹那,待到那象征着兵灾与剧烈变动的‘荧惑’星(火星)悬于中天正顶之夜,那神秘入口的玄机方会真正显现!”
荧惑之谷?井生倒吸一口凉气,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那是一片比此地更加偏僻荒凉、被无数诡异传说包裹、充满了不祥与凶险的禁忌之地!为何这源自古老观星台的密钥会指向那里?而且还需要如此苛刻、精准到令人窒息的天象时机?
这看似早已被时光遗忘、只剩断壁残垣的废弃废墟,其深处竟隐藏着如此惊心动魄、足以颠覆常人认知的惊天秘密!尘封的线索,终于指向了那传说中不祥的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