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重返云州-《天命双星:我的井通阴阳》

  重返地面,正是晨曦微露时分。东方的天际泛着鱼肚白,朝阳的金边还未完全跃出地平线,只将云层染成淡金与粉紫的交融。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露气,夹杂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沁人心脾却透着寒意。举目望去,云州城方向,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如同细丝般轻盈地融入淡青色的天幕,勾勒出几分日常生活的假象。远处隐约传来鸡鸣犬吠,更添几分烟火气。表面看去,这座城池似乎已从昨夜的惊涛骇浪中恢复,重拾了往昔的平静,城墙在晨光中显得古朴而坚固。然而,井生与张清远对视一眼,彼此都清楚,这层平静不过是脆弱的薄冰,底下必然暗流汹涌,杀机四伏。井生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刀的刀柄,张清远则抿紧了嘴唇,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的寂静田野。

  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将锁龙塔底那惊心动魄的发现——那诡异莫测的阵法、潜藏的未知凶险——尽快传递到萧玦手中。萧玦,是他们此刻唯一能依仗的主心骨与智囊。井生回想起塔底祭坛上那些扭曲的符文和阴冷的能量波动,心头一阵悸动,张清远则默默计算着时间的流逝,每一步都关乎生死。

  然而,联络萧玦本身便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萧玦孤身北上,直入京城龙潭虎穴,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为隐匿行踪,他必然如潜龙在渊,行踪飘忽不定,寻常方法绝难寻得。张清远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内心的焦躁,井生则低声自语,仿佛在说服自己萧玦的智慧足以应对这一切。

  张清远眉头紧锁,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笃定:“萧先生心思缜密,行事向来滴水不漏。他既深入险境,定会预留后路。临行前,他必定留下了紧急联络之法。我们不妨去他之前提到的几个可能落脚之处或秘密联络点寻访一番。”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井生点头,忆起萧玦匆匆离去时确实低声告知了几个地点与方式,皆是些看似寻常的市井店铺——书画店、客栈、茶肆,掩人耳目。他脑海中浮现出萧玦那张冷静而睿智的脸庞,以及他低声嘱咐时的谨慎神情。

  事不宜迟,两人寻了僻静处,稍作易容,改换装束,井生换上一身粗布短褐,张清远则披了件褪色的长衫,两人再次悄然潜入云州城。甫一入城,便觉气氛比前两日更显凝重。街道上巡逻的兵丁数量明显增多,铠甲碰撞之声不时响起,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过往行人,仿佛随时会拔刀相向。城门口的盘查也愈发森严,守卒对进出者的路引、行囊查验得极为仔细,甚至翻开包裹一角,嗅闻可疑气味。码头方向,漕帮弟子依旧活跃,吆喝声与船帆的鼓动声交织,但与官府兵卒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对峙似乎有所缓和,看来沙震天暂时以雷霆手段稳住了帮内局面,压制住了冲突的苗头,但空气中仍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张力。

  两人按图索骥,首先来到城西一家名为“墨韵斋”的书画店。店门古朴,悬挂着字画,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墨香与宣纸气息,混合着陈年木架的檀香。这是萧玦名单上的第一个联络点。井生定了定神,走进店内,装作寻常顾客,目光在柜台上的笔墨纸砚间流连,随手拿起一支毛笔,细细端详笔毛的柔韧度,随口与柜台后那位精瘦干练的中年掌柜攀谈起来。言语间,他巧妙地将萧玦留下的特定暗语嵌入闲谈之中,提及“徽墨缺货”时,故意加重了语气。

  那掌柜原本神态平和,正低头擦拭一方砚台,听到暗号的刹那,眼神深处骤然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快得几乎难以捕捉,但指尖却微微颤抖了一下。他不动声色地抬起眼皮,锐利的目光在井生脸上迅速扫过,仿佛在确认什么,随即压低嗓音,仿佛在介绍货物:“客官要的上品徽墨,小店暂时缺货了。不过,倒是新到了一批湖州来的好笔,笔锋锐利,蓄墨饱满,客官可要看看?”他的声音平稳,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这正是接头的第二步确认。井生心中一紧,面上却平静如水,点头道:“哦?那正好,取来瞧瞧。”他的心跳加速,但表情依旧从容,张清远则在一旁装作翻阅画册,实则屏息凝神。

  掌柜会意,立刻殷勤地将两人引至店铺后方的内堂,谨慎地关上门扉,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门一合拢,他脸上那份生意人的客套瞬间消失,神色变得异常严肃,目光灼灼地盯着二人:“二位是萧先生的人?”他的声音低沉而急切。

  “正是。”井生不再掩饰,急切道,“我们有万分紧急的要事,必须立刻联系上萧先生!”他向前一步,眼中满是焦虑。

  掌柜闻言,眉头紧锁,叹了口气,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萧先生此刻行踪确实难以确定。京城那边,风声紧得很,鹰犬密布,连信鸽都难飞入。”他顿了顿,环顾四周,确保安全,然后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耳语:“不过……先生日前曾冒险传回一道密讯,言明若有人持暗号来寻,可转告:‘事已有进展,然阻力如山,非外援呼应不可破局。当密切留意漕帮动向与钦差行止。’”他的语气中带着敬畏。

  萧先生果然已在行动!而且他远在京城,竟也敏锐地关注着云州漕帮的变故以及那位即将到来的钦差大臣!井生和张清远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振奋,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明。井生不敢耽搁,立刻将锁龙塔下的惊险经历,尤其是那诡异祭坛、神秘阵法以及其下可能封印(或召唤)的恐怖存在,简明扼要地告知了掌柜,描述时声音微颤,回想起那些阴森的回声和刺骨的寒意。

  掌柜听得脸色连连剧变,从最初的凝重转为震惊,最后化为一片骇然,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深吸一口气,郑重无比地承诺:“此事…此事牵涉之广、干系之重,超乎想象!二位放心,我即刻动用最隐秘、最快的渠道将消息传出去!务必送达先生手中!”他紧握拳头,眼神坚定。他顿了顿,语气充满忧虑地提醒,声音带着颤抖:“二位也务必万分小心!近日云州城里,确实涌入了不少陌生面孔,行踪诡秘,像是在暗中搜寻什么。恐怕……与你们二位及塔下之事脱不了干系。”他瞥了一眼窗外,仿佛担心隔墙有耳。

  离开墨韵斋,两人心中稍感安定,脚步也轻快了些。至少,他们成功搭上了萧先生的一条联络线,信息传递的通道已经打开。井生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街巷的喧闹,张清远则默默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接下来,行动的方向已然明确——萧玦的指示便是明灯:“留意漕帮与钦差动向”。井生握紧了拳头,张清远则开始规划下一步。

  漕帮这边,沙震天因其独子被张清远冒险救出,对张清远抱有感激与信任,这条线值得深入维系并利用,或许能从中打探到关键内幕。张清远回想起沙震天那粗犷而诚恳的面容,以及他儿子虚弱但感激的眼神。

  至于那位即将驾临云州的钦差大臣,其使命绝非表面巡查吏治那么简单,极可能与国师在云州乃至京城的庞大计划密切相关,是敌是友,尚需探查。井生思索着可能的阴谋,心头沉重。

  时间紧迫,两人略一商议,决定分头行动,提高效率。张清远以复诊沙震天之子伤势为由,再次前往戒备森严的漕帮总舵。此举既能巩固与沙震天的关系,博取更深的信任,也能借机近距离观察漕帮内部动态,探听风声。而井生则凭借其市井经验,负责混迹于茶楼酒肆、码头街巷,在芸芸众生间捕捉、甄别一切关于钦差行程、随员、目的乃至风评的蛛丝马迹。两人交换了一个坚定的眼神,随即分道扬镳,融入人潮。

  云州城这盘错综复杂、牵动各方的大棋,随着他们的行动与各方的落子,已然悄然进入了更加诡谲莫测、步步惊心的新阶段。晨光渐渐炽热,却掩不住城中的暗影,每一步都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