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暗流反噬-《天命双星:我的井通阴阳》

  在第一轮灵觉感应的较量中,虽然表面上双方并未明确分出胜负,但井生那超凡脱俗、直指问题本质的卓越表现,已然在在场所有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他那敏锐的直觉和精准的判断力,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却又恰到好处。几位德高望重的评判老者看向他的目光中,不仅包含着毫不掩饰的赞赏,更透露出深深的探究之意,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时而若有所思,仿佛在思考这个年轻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师承与底蕴,究竟是何方高人才能培养出如此出色的弟子。老道长们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惊讶与欣慰的光芒,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甚至忍不住低声赞叹:此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造诣,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而此刻的地师却是面色阴沉如水,内心翻涌着惊怒交加的情绪。他既震惊于这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年轻人竟拥有如此惊人的灵觉天赋,又愤怒于自己堂堂一代地师,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个后辈压了一头,颜面尽失。他的手指不自觉地紧握成拳,指节发白,显然是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怒火。感应之能不过是风水之道的基础,真正的本事还要看具体的调理手段。地师强压着胸中怒火,故作镇定地冷声道,声音中却掩饰不住一丝颤抖,方才你所提出的那些调理之法,不过是些寻常手段,未必能真正见效。特别是针对那座塔煞,你所说的立影壁挂镜之法实在太过粗浅,恐怕难以真正化解其锋锐之气。他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轻蔑与挑衅,眼神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显然是要在众人面前找回场子。

  他这番话明显是要在具体的解决方案上做文章,意图通过专业细节来刁难井生,挽回颜面。地师刻意提高了声调,目光扫视全场,试图在众人面前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他的姿态高高在上,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我才是这里真正的大师!然而他微微颤抖的胡须和略显急促的呼吸,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面对地师的咄咄逼人,井生神色依旧平静如水,他的目光清澈而深邃,仿佛能看透一切虚妄:哦?那依地师高见,应当如何处置?他的语气不卑不亢,既不显得咄咄逼人,又恰到好处地给了对方一个展示的机会。井生的站姿挺拔而放松,双手自然地垂在身侧,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沉稳自信的气场,与地师的焦躁形成了鲜明对比。

  地师闻言,立即摆出一副高人姿态,挺直腰板,傲然道:自然是要以阵法破煞!我建议在三清殿前布设一座小型九宫化煞阵,以灵玉为阵基,引动地气流转。他边说边在空中比划着阵法的轮廓,此阵不仅能化解塔煞,更能将煞气转化为灵气,反哺整个道观,可谓一举两得!说着,他还特意向评判席的方向投去一个自信满满的眼神。他的声音洪亮,手势夸张,显然是要通过这种表演式的展示来增强说服力。

  这番话说得头头是道,立即引得在场不少人点头称是,都觉得这个方案听起来确实更加高明专业。一些年轻弟子更是露出崇拜的神色,小声议论着地师果然名不虚传。评判席上的几位道长也微微颔首,似乎对这个方案颇为认可。整个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声的赞叹和议论声。

  然而,井生通过镇龙碑的特殊感应能力,瞬间就察觉到了其中的猫腻。他清楚地感知到,地师所说的九宫化煞阵中,有几个关键节点的布置方位与所需材料暗藏玄机。若真按其方案实施,非但不能化煞,反而会在暗中形成一个引煞阵,将周边更广范围内的阴煞污秽之气悄悄引入观中,与原有的塔煞相互结合,产生更为恶劣的变化!这分明是包藏祸心的阴险之计!井生的瞳孔微微收缩,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的表情管理堪称完美,没有流露出丝毫异样。

  井生心中冷笑不已,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他的表情依然保持着得体的平静:地师此法,乍听之下确实精妙,但细究其细节之处,恐怕还有待商榷。他的声音温和却坚定,特别是、二位所用的与,属性过于猛烈,与此地总体水德基底相冲甚大。若强行布设,恐怕会如同抱薪救火,初期或许能见到些许效果,时日一长必生大患。他的分析条理分明,每一个论据都直指要害,显示出深厚的专业功底。

  说到这里,他略作停顿,转而面向评判席与在场众人,朗声说道:贫道这里另有一法,或许更为稳妥。无需大动干戈布设阵法,只需在三清殿屋顶正脊之下,暗藏三枚北海玄磁石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具体的位置,此石性温润,最善吸纳锋锐之气,且与水德相生相合。如此布置,既可无声无息地化解塔煞,又能稳固殿基,绝无任何后顾之忧。他的方案简洁优雅,既避免了大规模改动,又完美契合了道观的风水格局,显示出他对自然之道的深刻理解。

  北海玄磁石?几位见多识广的老道长闻言,眼中顿时闪过惊异之色,他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听到这个罕见的名称,此物极其罕见,小道友竟知晓其具体用法?其中一位白眉道长忍不住站起身来,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惊讶和好奇。其他评判也纷纷露出震惊的表情,交头接耳地讨论着这个失传已久的古法。

  井生谦逊地点头道,微微欠身表示敬意:师门古籍中对此略有记载。他的语气中带着对师门的尊重,却又不过分炫耀。他的态度恭敬而不卑微,自信而不傲慢,这种恰到好处的谦逊反而更显得他深不可测。

  而地师在听到玄磁石三个字时,脸色明显一变,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因为他心知肚明,这确实是化解此类煞气的上佳古法,几乎无懈可击。他本想用看似高明实则暗藏祸心的方案误导众人,却不料被井生一眼识破,还提出了更为完美的解决方案,顿时让他哑口无言。心中更是惊骇万分: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他的师承究竟有多恐怖?连这等冷僻的古法都了如指掌?地师的后背不知不觉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的道袍后背隐约可见一片深色的汗渍。

  两相比较之下,高下立判。即便是对风水之术不甚了解的人,也能从双方的气度风范与方案的稳妥性上看出明显差别。评判席上的老者们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显然已经在心中有了评判。他们时而看看井生,时而瞥一眼地师,眼中的赞赏与怀疑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个大殿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原本倾向于地师的一些人开始动摇,而更多人则对井生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地师这次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挽回颜面,反而进一步暴露了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恼羞成怒之下,却又无法当场发作,只得冷哼一声强辩道:纸上谈兵谁不会!谁知道你说的那个玄磁石到底有没有效果!他的声音已经失去了先前的底气,显得有些色厉内荏。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手指无意识地揪着道袍的衣角,整个人显得局促不安。

  虽然嘴上还在硬撑,但任谁都听得出来,他的底气已经明显不足了。他的目光闪烁不定,不敢与井生对视,更不敢看向评判席的方向。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变成了自言自语,与先前盛气凌人的姿态形成了可笑的反差。

  经过这两轮的交锋,井生不仅稳稳守住了局面,更在无形中将地师逼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使其心态严重失衡。整个法会现场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更加微妙而紧张起来。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下一轮的交锋。评判席上的老者们神色凝重,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场看似平常的论法背后暗藏的玄机。大殿内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场对决背后暗流涌动的紧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