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皮肤疾病与霉斑污染的诊断与处理条例-《圣经21世纪GQ版》

  耶和华对摩西和亚伦说:

  第一部分:可疑皮肤病的诊断流程

  1. 初步检查:

  * 当有人皮肤出现肿胀、皮疹或发亮的斑点,疑似污染性的皮肤病时,必须带他到亚伦祭司或他作祭司的儿子那里。

  * 祭司要检查皮肤上的患处。

  * 诊断标准(初步判断为污染性皮肤病\/不洁净):如果患处的毛发变白了,并且患处看起来深于皮肤表面(有溃烂或浸润的迹象)。

  2. 疑似但不明确(隔离观察):

  * 如果皮肤上只是发亮的白色斑点:

  看起来没有深于皮肤表面(表层),且斑点里的毛发没有变白。 那么,祭司要把这个人隔离七天。

  3. 第一次复查(第7天):

  * 祭司重新检查。

  * 维持隔离\/观察: 如果斑点没有变化,也没有在皮肤上扩散。

  * 祭司把他再隔离七天。

  4. 第二次复查(第14天):

  * 祭司再次检查。

  * 判定洁净: 如果斑点变淡了,并且没有在皮肤上扩散。

  * 祭司宣布此人洁净。这只是普通皮疹。

  * 此人要洗衣服,他就洁净了。

  5. 后期复发:

  * 如果此人在被宣布洁净后,皮疹又在皮肤上扩散了。

  * 必须再次带到祭司面前。

  * 祭司检查:

  * 如果皮疹在皮肤上扩散了,祭司要宣布他不洁净;这是污染性的皮肤病。

  第二部分:特定皮肤病的判断

  6. 慢性皮肤病(无须隔离):

  * 当有人已被确认患污染性皮肤病,带到祭司处。

  * 祭司检查:

  * ※ 如果皮肤上有白色肿胀,

  * ※ 肿胀处的毛发变白了,且

  * ※ 肿胀处有发红的活肉(溃烂、发炎)。

  * 这是慢性皮肤病(可能症状严重或长期存在)。

  * 祭司宣布他不洁净。

  * 无须隔离,因为他已经明确不洁净了。

  7. “白化病”样特殊情况:

  * 如果皮肤病全面爆发在皮肤上,祭司看到它覆盖了患者从头到脚的整个身体皮肤。

  * 祭司检查:

  * 如果确实覆盖了全身,且全身皮肤都变白了。

  * 祭司要宣布他洁净!(※ 全身变白可能被看作是一种完全稳定或非传染的状态,如白化病或某种色素脱失,而非扩散性溃烂)。

  * 关键转折: 但是,一旦他身上出现发红的活肉(溃烂)。

  * 他就是不洁净的了。

  * 祭司看到活肉,就要宣布他不洁净;发红的活肉本身就是不洁净的,这表明了污染性疾病。

  * 如果这些活肉后来又变白了,他必须去找祭司。

  * 祭司检查:

  * 如果(原来的溃烂处)已经变白了,祭司宣布此人洁净;他就洁净了。

  8. 脓疮后遗症:

  * 如果人身上长了疖子(或痈),后来好了。

  * 但在原来疖子的地方,出现白色肿胀或带红的白色斑点。

  * 必须去见祭司。

  * 祭司检查该处:

  * ※ 如果看起来深于皮肤表面,且

  * ※ 那里的毛发变白了。

  * 祭司宣布此人不洁净;这是在疖子原位爆发的污染性皮肤病。

  * 若不符合上述标准:

  * 如果检查时没有白毛,看起来不深于皮肤,而且变淡了。

  * 祭司把此人隔离七天。

  * 第7天复查:

  * 如果它在皮肤上扩散了,祭司宣布他不洁净;这是污染性疾病。

  * 如果斑点没有变化,没有扩散,这只是疖子留下的疤痕,祭司宣布他洁净。

  9. 烧伤后遗症(类似脓疮):

  * 如果人皮肤被火烧伤,在烧伤的创口发红的肉上,出现了带红的白色或白色的斑点。

  * 祭司检查斑点:

  * ※ 如果斑点里的毛发变白了,且

  * ※ 它看起来深于皮肤表面。

  * 这是烧伤处爆发的污染性疾病。祭司宣布他不洁净;这是污染性皮肤病。

  * 若不符合上述标准:

  * 没有白毛,看起来不深于皮肤,而且变淡了。

  * 祭司把此人隔离七天。

  * 第7天复查:

  * 如果它在皮肤上扩散了,祭司宣布他不洁净;这是污染性皮肤病。

  * 如果斑点没有变化,没有扩散,但变淡了,这是烧伤引起的肿胀,祭司宣布他洁净;这只是烧伤疤痕。

  10. 头部或胡须区域的疮:

  * 如果男人或女人头或下巴上长了疮。

  * 祭司检查疮:

  * ※ 如果看起来深于皮肤表面,且

  * ※ 疮里的毛发呈黄色而且细软稀疏。

  * 祭司宣布他\/她不洁净;这是头或下巴上的污染性皮肤病。

  * 若不符合上述标准:

  * 看起来不深于皮肤表面,疮处没有黑毛(正常毛可能拔光了或对比检查)。

  * 祭司把此人隔离七天。

  * 第7天复查:

  * 如果疮没有扩散,疮里没有黄毛(或仍无黑毛),看起来不深于皮肤表面。

  * 那么,该男人或女人要剃掉毛发(除疮本身区域外),祭司将他再隔离七天。

  * 第二次复查(第14天):

  * 祭司检查疮:

  * 如果它在皮肤上没有扩散,看起来不深于皮肤表面。

  * 祭司宣布他\/她洁净。此人要洗衣服,就洁净了。

  * 后期复发(宣布洁净后):

  * 如果疮在宣布洁净后,又在皮肤上扩散了。

  * 祭司要检查:

  * 如果疮确实在皮肤上扩散了,祭司无须再检查是否有黄毛,直接宣布他不洁净。

  * 如果(复查时)疮没有变化(看起来没扩散),且 黑毛长了出来(覆盖疮区或原无毛处长出),这表示患者已经痊愈。他是洁净的,祭司宣布他洁净。

  11. 普通白斑(无害):

  * 如果男人或女人皮肤上有白色斑点。

  * 祭司检查:

  * 如果斑点是暗淡无光泽的白色。

  * 这是皮肤上出现的普通无害皮疹(例如白癜风)。他们是洁净的。

  12. 秃头与疤痕:

  * 男人脱发秃顶是洁净的。

  * 他前额秃顶(发际线后退)也是洁净的。

  * 例外 - 秃头上的恶疮:

  * 如果在他的秃头或秃前额上,出现带红的白色疮。

  * 这是正在他头或前额上爆发的污染性疾病。

  * 祭司检查他:

  * ※ 如果头或前额上肿胀的疮是带红的白色,像典型的污染性皮肤病。

  * 此人就是病了,是不洁净的。祭司因他头上的疮,要宣布他不洁净。

  第三部分:确诊后患者的规定

  13. 确诊污染病患者的义务:

  * ※ 必须穿着撕裂的衣服。

  * ※ 头发要蓬乱(不梳头)。

  * ※ 遮住口鼻以下的脸(用布捂住脸)。

  * ※ 要喊着说:“不洁净啊!不洁净啊!”

  * ※ 只要这病还在身上,他就一直是不洁净的。

  * ※ 必须独居。

  * ※ 必须住在营外(与其他健康人群隔离)。

  第四部分:衣物与织物的霉斑污染条例

  14. 发现霉斑:

  * 当任何衣物(羊毛或亚麻)、织物(亚麻或羊毛的编织品或针织品)、皮革制品或任何皮件上出现污染性的霉斑(呈绿色或红色的斑痕),必须把染霉的物件拿给祭司看。

  15. 初次检查与隔离(7天):

  * 祭司检查有霉斑的区域,把该物品隔离七天。

  16. 第一次复查(第7天):

  * 祭司再检查。

  * 判定污染\/毁灭:

  * 如果霉斑在织物(羊毛、亚麻)、编织品\/针织品或皮革上蔓延开了。

  * 无论这物品原用途是什么,这是顽固性污染霉斑;该物品是不洁净的。

  * 必须用火焚烧该染霉的布料、编织品\/针织品(羊毛或亚麻)或皮革制品(因为它们长了顽强的霉)。

  17. 霉斑未扩散的处理:

  * 如果祭司检查时,霉斑在布料、编织品\/针织品或皮革制品上没有扩散。

  * 他要吩咐人把那染霉的物件洗一遍,然后再隔离七天。

  18. 第二次复查(第14天):

  * 物件洗过之后,祭司再检查。

  * 判定污染\/毁灭:

  * 如果霉斑样子没有改变(仍然是绿\/红),即使没有扩散。

  * 该物品仍然是不洁净的。必须焚烧它,不管霉斑是在正面还是反面(里还是外)。

  * 霉斑消退的处理:

  * 如果洗过之后,祭司检查发现霉斑消退了(颜色变浅或范围变小)。

  * 他要把染霉的部分从布料、皮革或编织品\/针织品上撕剪下来丢掉。

  19. 后续复发与彻底清洁:

  * 如果霉斑重新出现在那块布料、编织品\/针织品或皮革制品上。

  * 这就是正在蔓延的霉斑;染了这种霉的物件必须焚烧。

  * 任何洗过后霉斑被清除掉的布料、编织品\/针织品或皮革制品,必须再洗一次(彻底清洁)。然后它就洁净了。

  结语: 以上是关于羊毛、亚麻衣物、各类织物、编织品、针织品以及皮革制品上出现污染性霉斑时,判定它们洁净与否的条例。

  重要说明与解释:

  1. 核心概念 - “不洁净”:

  * 非卫生概念,乃宗教礼仪状态: 这里的“不洁净”(污秽)主要不是指医学上的传染性或身体卫生问题,而是一种宗教礼仪上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人与神圣的场所(会幕\/后来的圣殿)和圣物暂时隔绝。

  * 区分神圣与世俗: 条例的核心目的是维护以色列营地和圣所的神圣性。严重的皮肤病(尤其是有溃烂、渗液)和霉变衣物被视为一种“污染源”,会干扰神临在的纯净环境。

  * 社会隔离的意义: “住在营外”、“独居”、“喊不洁净”这些措施是:

  * 保护社群: 物理隔离减少可能的(即使在当时认识有限的)接触传播风险(尤其是对开放性伤口)。

  * 警示作用: 明确标示出不洁净状态,防止他人无意中被礼仪性沾染。

  * 个人哀伤表达: 撕裂衣服、散发可能是病患在隔离期间的哀伤象征。

  2. “皮肤病”的内涵:

  * 远超现代“麻风”: 虽然传统上常译为“大麻风”(Leper, Leprosy),但希伯来原文 tsara’ath 涵盖的症状远比现代医学定义的汉森氏病(麻风)广泛得多。

  * 症状集合: 它描述了一系列在古代人看来不寻常、慢性或呈现蔓延、溃烂、变色特征的皮肤病症。包括深层感染(如深脓疮)、严重皮炎、白斑病(全身变白)、头皮癣(黄毛稀软)、烧伤\/创伤后感染、甚至某些类型的霉菌感染(如衣物上的霉)。关键在于其外表特征(变白、深陷、扩散、溃烂) 和 持续性\/变化性。

  * 祭司的角色是“诊断状态”: 祭司并非医生,他们的职责是根据观察这些外观标准,判断该病症是否构成 tsara’ath 所定义的宗教礼仪上的不洁净状态。

  3. 诊断流程的复杂性:

  谨慎与时间: 流程体现了极大的谨慎。并非一见白斑就判不洁,而是通过观察毛发颜色(是否变白或变黄)、深度(是否侵及真皮)、是否扩散、以及最重要的——时间的验证(两个七天隔离观察期) 来综合判断。

  “康复”判据: 斑点消退、未扩散、长出健康的黑毛(头\/胡须疮)、全身稳定变白(不再有新鲜溃烂),都是洁净的积极信号。

  复发机制: 强调了对复发的监测和处理。

  4. “全身变白”的洁净(第7条):

  *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判例。现代观点倾向于认为这可能指稳定期的白癜风(Vitiligo) 或某种导致全身性色素严重脱失的情况。其洁净的理由是:

  它已稳定(不再有活动性溃烂)。

  它遍及全身(不再存在正常皮肤区域与病患区域的边界)。

  这种完全的、无活动的“覆盖”,在礼仪象征上被视为一种静态的“洁净”状态(对比于扩散溃烂的动态污染)。但一旦出现发红、溃疡(活动迹象),立刻转为不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