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秘坊动工:险象环生护炮材-《倚天屠龙,张无忌的逆袭》

  周颠还在盯着图纸,挠着头道:

  “那我干啥?

  总不能让我光看着吧?

  苏王,我去看守作坊咋样?

  谁要是敢乱闯,我先骂醒他!”

  张无忌忍俊不禁:

  “好,就请周先生协助外公盯着铁匠的火候,外公经验足,能教他们提纯矿砂。”

  殷天正拍了拍周颠的肩膀:

  “放心,有我在,保准让铁匠们把炮管打得结实!”

  韦一笑站起身,披风扫过地面:

  “我去山下侦查一圈,看看元军的常规岗哨在哪儿,采买材料时好绕开,虽说他们还没留意咱们,可小心些总没错。”

  教主杨逍点头:

  “韦蝠王辛苦,务必注意安全。

  今晚大家先准备,明日一早作坊动工,争取三个月内造出第一门火炮!”

  天刚蒙蒙亮,后山黑风口的山洞外就传来轻缓的脚步声。

  张无忌提着食盒走到洞口,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叮叮当当声,夹杂着周颠略显急躁的嗓门:

  “你这筛子咋晃得这么毛躁?

  矿砂里还混着小石子呢!

  要是卡在炮管里,之前的功夫不就白费了?得慢些筛,把细砂都滤出来!”

  被说的教众红着脸攥紧筛柄,声音带着几分局促:

  “周先生,我已经慢下来,仔细筛一遍,保证不让杂质混进去。”

  殷天正这时走了过来,从筛网边缘捏起一撮泛着淡黄的砂粒,放在手心捻了捻:

  “无忌之前特意说过,好的矿砂得是青亮色的,这种发黄的就是杂质没除净。

  来,我教你用文火慢慢烤砂,烤到砂粒微微发烫,杂质就会变脆,筛的时候更容易分开,还不会烧坏筛网。”

  周颠凑过去看了两眼,挠了挠头,语气软了些:

  “行吧,看在你愿意学的份上,我也不催你了。

  对了,韦一笑那家伙呢?

  不是说去山下看看情况吗?

  咋到现在还没回来?别是遇到啥麻烦了吧?”

  话音刚落,一道黑影就从洞口的藤蔓间轻手轻脚地钻了进来,韦一笑拍了拍披风上的露水,气息平稳:

  “急什么?

  我绕着山下的镇子转了大半圈,没敢靠近人多的地方。

  元军最近在镇上设了两个巡查点,主要查来往的铁器商贩,没往咱们后山这边留意。

  对了,我还听药铺的伙计说,元军近期对硝石这类东西管得严,说是要用来做军中物资,咱们采买的时候得装成买药材的,别让人看出破绽。”

  张无忌松了口气,抬手拂去韦一笑肩上的草屑:

  “没被留意就好,辛苦蝠王跑这一趟了。

  咱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稳住,别出半点差错。”

  这时,吴劲草匆匆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攥着一张叠得整齐的纸条,脸色有些凝重:

  “苏王,江南分坛的弟兄捎信回来了,说是买硝石的时候遇到点阻碍。

  元军让药商登记买主的来历,弟兄们没敢多买,只带了一百斤回来。

  可按咱们造炮的用量算,至少得五千斤才够,这差得也太多了。”

  彭莹玉刚好提着一个布包进来,听到这话停下脚步,皱着眉思索片刻:

  “元军对硝石管控严,想必是怕落到抗敌的人手里。

  咱们不如换个法子,让分坛的弟兄扮成走街串巷的药贩子,硝石本就能入药,一家药铺买个几十斤,多找几家分散着买,这样既不会引人注意,也能慢慢凑够数量。”

  铁冠道人抚着胡须点头附和:

  “彭先生说得在理。

  咱们还可以让弟兄们多带些寻常草药,比如甘草、柴胡之类的,装成是给山民治病采买的药材,就算元军查问,也挑不出毛病,还能显得更真实。”

  张无忌接过纸条仔细看了一遍,指尖轻轻敲了敲案角:

  “就按你们说的办!

  吴舵主,你给分坛回信,让弟兄们务必小心,每处采买都别露相,也别跟药商多搭话,买完就走。

  对了,精铁的提纯进度咋样了?

  炮管的锻打可是关键,可不能耽误。”

  吴劲草连忙回话:

  “铁匠们已经开了第一炉精铁,刚才去看的时候,铁水已经泛着亮了。

  就是有几个老铁匠说,炮管里的膛线不好凿; 那纹路得又深又匀,现有的铁钻太脆,一凿就崩口,得用更硬的材料打特制钢钻才行。”

  殷天正闻言,眼睛一亮:

  “后山北侧的石洞里,我早年见过几块玄铁,那东西硬度够,用来打钢钻正好!

  我下午就带两个懂凿石的教众过去,慢慢把玄铁凿下来,保证不耽误炮管锻打。”

  周颠立刻拍手:

  “我也去!玄铁硬得跟石头似的,多个人多份力气。

  再说了,待在山洞里光看筛砂也闷得慌,去后山还能透透气。”

  张无忌笑着点头,语气带着几分叮嘱:

  “好,那外公和周先生一起去,路上小心些,后山的路滑,别摔着了。

  对了铁冠道长,您懂风水布局,能不能帮着看看作坊的通风?

  炮管锻打时烟味大,弟兄们待在里面久了容易呛着,得找个法子让烟散出去。”

  “贫道这就去瞧瞧!”

  铁冠道人提起放在案边的罗盘,转身往山洞深处走,

  “山洞两侧应该有隐蔽的通风口,只需稍微拓宽些,再用藤蔓挡着,既能排烟,又不会暴露里面的动静。”

  韦一笑走到张无忌身边,压低声音:

  “苏王,虽说元军没往这边留意,但咱们造这东西毕竟是大事,还是得防着万一。

  我觉得该在山洞周围设几个暗哨,选些能看清小路的隐蔽地方,要是有山民误闯,也好及时劝住,别让他们看到里面的情形。”

  “你考虑得很周全。”

  张无忌点头应下,

  “就选三个哨位吧,分别盯着通往山洞的三条小路,不用太多人,每个哨位留一个细心的弟兄就行,白天注意观察,晚上多留意动静,有情况就用咱们教内的暗号传信。”

  众人各自领了活计,山洞里很快热闹起来:铁匠们围着熔炉,不时添些木炭,火光映得他们脸上通红;

  负责筛砂的教众跟着殷天正教的法子,架起小炭炉慢慢烤砂,动作比之前细致了不少;

  彭莹玉坐在角落,就着微弱的光写回信,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殷天正和周颠扛着凿子、锤子,脚步轻快地往后山石洞走去,路上还不忘叮嘱守在洞口的教众看好门户。

  张无忌走到案前,拿起那张火炮图纸,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线条。

  他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是稳住节奏,一步步把炮造出来,只要这东西能成,往后应对元军的巡查,守护身边的人,底气就能更足些。

  临近傍晚,熔炉那边突然传来一阵欢喜的呼喊:“成了!第一炉精铁炼好啦!”

  张无忌连忙走过去,只见几个铁匠捧着一块泛着青光的铁锭走过来,铁锭表面光滑,没有半点砂眼。

  为首的老铁匠脸上满是笑意,把铁锭递到张无忌面前:

  “苏王您看,这铁锭的纯度,比咱们平时炼的好上三成,用来打炮管肯定结实!”

  张无忌接过铁锭,放在手心掂了掂,入手沉实,触感冰凉。他笑着点头:

  “好!纯度正好!

  今天大家先歇口气,明天一早就开始锻打炮管,咱们慢慢来,仔细些,定能把这东西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