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白话明太祖实录》

  洪武二十四年(4088年)三月初一为戊子日,发生了日食。

  周世子朱有炖接受册书和宝玺后,上表谢恩。

  派遣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徽先伯桑敬、都督马鉴、指挥严麟、朱铭、徐质、陈义、勋卫徐增寿前往陕西等地防守边疆,分别赏赐数量不等的钱钞。

  己丑日,下诏向高丽购买一万匹马,并索要二百名宦官。

  庚寅日,表彰龙江卫的士卒丁歪头的孝顺行为。歪头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母亲病重几乎要死了,歪头割下自己的肝和粥一起煮给母亲吃,母亲的病就好了。这件事被朝廷知道后,皇帝下诏书表彰他。

  辛卯日,朝廷在云南设置永平、通海、鹤庆三个卫所。当时西平侯沐英说:“临安、大理二卫以及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所集结的军士,应该在金齿设置永平千户所,在临安设置通海千户所,在大理设置鹤庆千户所,每个千户所设置十名百户。”如今每一营军士有两千人,应当设置二十名百户(军官)。皇上命令都设置为卫所,并征调临安等地的卫所士兵补充进去。

  甲午日,皇上对朝中大臣说:“朕曾经命令宦官从府库中取出十几面古代铜镜,用这些镜子映照容貌大多都不真实,朕召来几个冶工询问他们,他们也无法回答。”最后一个人说:“用来做模范(标准)的东西不端正,所以镜子的形体就歪斜,照出的人像就失去本真。”我听说以后,心中惊觉而有所感悟。镜子只是一个物件罢了,稍有偏斜,就不能用来映照出(人的)容貌。君主主宰天下,辨别邪恶与正直,审察是非,都源于本心。内心如果不端正,那么各种法度就会乖谬。端正心性的功夫,难道可以忽视吗?

  乙未日,命令靖宁侯叶升在甘肃训练军队,赏赐一百三十锭钞。

  丙申日,礼部进言说:‘有品级官员的棺椁,按照旧的制度都是用朱红色来装饰,如今制定制度禁止使用朱红色,请更改这一制度。’诏令:二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允许使用红朱(颜色),其余(官员)用黑漆。

  丁酉日。皇上亲临奉天殿,以策问的方式考试礼部会试考中的举人。制策说:“过去诸位圣人相继即位,统一天下而治理天下,确立纲纪,礼乐昭显昌明,在垂衣拱手治理天下的时候,为什么不太平呢?年轻力壮的男子都去服兵役了,对内扰乱中原,对外戍守边疆,母马在军队中怀孕,军旗连年在边疆飘扬,这难道是喜好杀伐才会这样的吗?

  还是蛮夷想要窥探,所以才会这样?回顾往事,也十分艰难啊。现在想要停止以武力夺取土地,不再派军远戍,无为而治,又担心蛮夷人口繁衍,不超过几十年后会成为中原的祸患。在这个时候,似乎失去了现在可以利用的机会,难道不是一种局限吗?如今起兵与否尚未判定,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机会断绝(某事),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呢?

  你们各位文臣可以进行讨论,使朝廷内外的事情都得到妥善处理,朕将亲自查看。”当时参加廷试的有三十一人,皇帝将许观列为第一名,赐许观等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等不同的身份。

  己亥日,将成都府万年池以及南渎庙池的租税交给蜀王府使用。

  把蔚州卫指挥同知陈弼任命为振武卫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蒋兴、朔州卫指挥佥事夏成一并任命为振武卫指挥佥事。大同右卫副千户李忠、宋义担任鴈门千户所的副千户。

  太阴星进入太微垣,侵犯左执法星。

  庚子日,长兴侯耿炳文从陕西返回。在此之前,耿炳文奉皇帝的诏令前往陕西训练骑兵和步兵,到这个时候返回,上奏呈上检阅士兵的数目,总共二十三万多人。

  辛丑日,设立锦衣卫所属驯象屯田马军左右千户所。

  命令已故诚意伯刘基的孙子刘廌承袭爵位。诏书说:“当初元朝的国运衰败,豪杰并起,天下分裂。在这个时候,士大夫的人数很多,然而随波逐流、盲目跟从他人的人也很多。所以贤能有智慧的人,一定会选择主人投靠,以建立功勋事业。安定百姓的生活,哪能随意跟着别人就轻易地改掉自己的姓氏呢?

  如果又有不依从不合道义之事的情况,即使面临死亡也坚守节操不改变,唉,这样即使死去名声也显扬了。我过去和众多英雄豪杰竞相争逐,几年之间,不遵从教化而擅自进行征战讨伐的人,数也数不清,(这样的情况下)谁能分辨真假呢?你的祖父诚意伯刘基,是括苍人,居住在强敌的边境,靠近山寨,一听到我的命令,就抄小路日夜兼程,像流星一样疾驰前来归附我,陈述朝代兴亡更替的气数确实存在,议论平定天下的先兆,以及安抚百姓的方法。

  他的为人,正义之气令人敬畏,别人不敢冒犯,所以父子相机,死在奸邪扰乱朝政的时候,可以说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气节。最初授予伯爵的爵位,让他终身享有,是因为他的节操坚定不移。现在特地把以前的爵位授予你刘廌为诚意伯,增加俸禄二百六十石,总共享受俸禄五百石,子孙世代承袭(这个爵位)。你一定要恭敬啊。

  癸卯日,赐给左军都督李胜一千锭宝钞,让他建造宅邸。皇帝告诫太子和各位王爷说:‘拥有天下的君主,应当学习上天的德行。’天的德行刚强劲健、中和公正,所以运行不止。君主体会上天的德行,勤勤恳恳不知疲倦,那么各种事情就会日益完善。如果懈怠懒惰、放纵奢侈,那么政事就会衰败,教化就会松弛,上天赋予的德行就会亏损,而想要长久地保住天子之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以前元世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华夏,这是因为他能够勤奋地处理政务。到了顺帝时,(顺帝)偷懒懈怠、荒淫无道,老天厌恶,百姓离心,于是(元朝)走向灭亡。《诗经》上说:‘殷商的鉴戒并不遥远,就在夏桀那一代。’你们应当既能勤劳又能谨慎,以后或许就可以永远保住基业。

  任命太仆寺少卿陈龚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运使。

  丁未日,山东的老年人张伟等四十六人到朝廷来感谢免除粮食赋税的恩德,皇帝命令按日期计算给予路途费用后送他们回去。

  壬子日夜里,西安府发生地震。

  丙辰日,皇帝命令齐王朱榑率领护卫骑兵在开平附近的地方围猎,并告诉他说:‘山东都司各卫所的骑士,都跟随总兵官颍国公傅友德调发,你不要与他们混杂,遇到战斗,可以自成一队,或者在总兵官的左边,或者在他的右边,有胆略就应当先上,没有胆略就随后跟上。如果取得胜利的时候,宁可让各位将领陈述功劳,也不要自我夸耀。八月底,秋高气爽,水冷寒冽,人和马进入关内,你也回京城吧。

  丁巳日,赏赐退休的资深武臣每人二十锭钞,资浅的减半。

  夏季四月戊午朔日,在太庙举行祭祀。暹罗斛国派遣使臣李奈名等人进献四十根象牙、两只活玳瑁,(朝廷)赏赐给李奈名等人数量不等的衣物和钱钞。

  己未日,皇帝对后军都督佥事沐春说:“以前胡虏靠近边塞,我们还没有建立军队守卫边塞,所以才设置军队守卫关隘。如今敌人远远地逃窜了,塞外清平安宁,已经设置了大宁都司和广宁各卫所,完全能够守卫边疆。皇帝下令撤回守关的士卒,但山海等地方仍然遵循以前的做法。那七个驿站的军士,虽然名义上是把守关卡,实际上荒废了屯田养马(之事)。从今以后,在一片石等关隘,每个地方只留下十多个士兵,负责盘查缉捕逃亡的人,其余的人都去屯田。

  辛酉日,灵璧县县丞周荣因事被逮捕,关在刑部。父老们前往京城列举他的善政,皇上嘉奖了他,命令宽恕他的罪过,赐给他八十锭钞、文绮、罗衣各一套。仍然命令礼部设宴款待周荣和父老,然后把他们遣送回去。

  壬戌日,广东兴宁县上奏:‘自从洪武十九年以来,总共编入户籍的百姓中绝户的有一百多户,田地荒芜的有五百多顷。’广西兴城县上奏说:“蛮民造反,欠租税一千四百二十八石,无法征收。”皇帝下令全都免罪。

  癸亥日。太原府代州繁峙县上奏说:“有三百多户流民逃走,经过多年招抚也不回来,请求下令卫所追捕他们。”皇上晓谕户部官员说:‘百姓衣食困窘,有的被苛政逼迫就会逃亡。让百姓衣食充足,官府不去骚扰他们,即使驱赶他们让他们离开,他们又怎么肯轻易远离自己的家乡呢?现在逃亡迁移的百姓,没有逃出我们的国土范围,只要让他们有田可以耕种,足够养活自己,这些人也就是国家的百姓。就听任他们在当地编入户籍,命令有关部门好好安抚他们。如果有不致力于耕种,专门从事工商业的人,这就是游民,就逮捕他们。

  甲子日,赈济山东、山西流民五十六人,发放赈济钞,其中鳏寡孤独四十五人,让他们在养济院领取生活物资。

  乙丑这一天,河南境内黄河的水突然泛滥。当时开封府、陈留、睢州、归德、夏邑、宁陵遭受水灾,有百姓一千三百七十四户(受灾)。朝廷下诏派官员按照惯例赈济灾民。不久,陈州、项城县也奏报黄河泛滥,百姓遭受水灾,于是朝廷派遣官员前往赈济灾民。

  戊辰日,铸成浑天仪。命令派遣三百名士兵跟随唐哈散前往江北捕捉老虎,每人发给一锭钞币。哈散,是京城卫戍部队中的一名老卒,擅长捕捉老虎。当时江北有很多老虎为害百姓,所以皇帝命令哈散率领士兵前去捕捉。

  辛未日。册封皇子朱栴为庆王,朱权为宁王,朱楩为岷王,朱橞为谷王,朱松为韩王,朱模为沈王,朱楹为安王,朱??为唐王,朱栋为郢王,朱?为伊王。

  废除承敕郎一职,改任张斌、梅福、杨礼为四川等道试监察御史。

  应天府江宁县沙州乡修筑土城时,侵占了蕲春侯唐铎、左军都督佥事沈镛的公田以及百姓的田地二十多顷。皇帝下诏增加蕲春侯的禄米三百多石,用沈镛和百姓被没收的官田来补偿。

  诏令重新确定侍班的官员。礼部上奏确定:“今后文武官员除了分往文华殿启事以外,凡是遇到升殿,都要穿礼服鞋,按照品级排列侍立。如果有违反礼仪的人,由监察御史和仪礼司进行弹劾。

  东边的班列则是六部衙门的堂上官(各部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各子部掌管印信的官员、都察院的堂上官(都御史等高级官员)、十二道掌管印信的御史、通政使司(的官员)、大理寺(的官员)、太常司(的官员)、应天府(的)正职与副职官员,翰林院的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春坊学士、光禄司(的官员)、钦天监的正职与副职官员,尚宝司(的官员)、太医院(的官员)、五军断事官以及京城县的正职与副职官员;

  西边的班列则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以及首领官,锦衣卫指挥、各卫掌管印信的指挥、给事中、中书舍人。

  壬申日,表彰应天府上元县徐真童孝顺的品行。徐真童侍奉父母极其孝顺,这一年的正月,父母都生病了,医生无法治愈,真童夜里焚香向上天祷告,割下自己的肝脏给父母吃,(父母)都得以痊愈。有关部门将这件事上报给了皇帝,所以皇帝下旨表彰她。

  癸酉日,皇帝下诏令,凡是外卫军官调往京卫的,都发给路途费用,使他们携带妻子儿女到京师安家。

  甲戌日,命令礼部设置百官上朝时站立次序的牌子,用大字写上品级,排列在宫殿前红色台阶左右的木栅栏之上,让文武百官按照品级顺序站立上朝,违反超越(次序)的人要受到处罚。

  乙亥日,赏赐种植苜蓿的军士钞锭。在此之前,皇上命令户部开垦淮河南北以及江南、京城附近的荒地,派遣军士种植苜蓿来喂养马匹,到这个时候,各自用钞锭赏赐他们。

  丙子日,夜里,出现两颗彗星,一颗进入紫微垣的阊阖门,侵犯天宋星,一颗侵犯六甲星,横扫五帝座。

  戊寅日,刑部尚书杨靖上奏:“在京城各官署应该使用的差役,由百姓充当,但常常达不到规定的人数。应该把罪行较轻的人罚去服劳役,这样可以稍稍减轻百姓的劳役负担,并且可以用来惩戒触犯律法的人。皇帝同意了他的奏请,下令让犯杖刑的人服一年劳役,期满后释放他们。

  庚辰日,皇帝下诏令修缮泗州的祖陵以及扬王、太原长公主的享堂。

  辛巳日,修筑浙江宁海、奉化二县海堤工程完成了。宁海修筑了三千九百多丈长的堤岸,使用了七万六千人;奉化修筑了四百四十丈长的堤岸,使用了五千六百人。

  癸未日,湖广布政使司上奏说:“潭王府的宫门、屋栋、屋宇损坏了。”皇上命令工部派遣官员前去查看并拆除,只对宗庙、社稷以及斋房中有损坏渗漏的地方进行修缮。

  派遣使者命令当今皇上督促颍国公傅友德抓捕番将阿失里等人,并且告谕他说:‘现在上天垂示征兆非常急切,必须体会天心。凡是北平的护卫部队以及都司各个卫所的隘口,一定要整顿装备好兵马,激励使兵器器械精良,严格进行防守抵御,不可懈怠放纵。

  乙酉日,齐东县知县郑敏因事被逮捕到京城,县民孟德等人到朝廷说郑敏廉洁勤勉有操守,百姓受他的恩惠。皇帝下令恢复他的官职,还赐给他一百锭钱钞、三套衣服。

  任命南雄府同知吉原为南雄府知府,赏赐一百锭宝钞,命令礼部设宴为他送行。原,是淮安山阳县人。起初由老人举荐担任南雄同知。当时郡里有陈、曾二人互相打官司争夺军役名额,吉原与被派来的镇抚陈艺一同审理这个案件,镇抚收受了姓陈的贿赂,想要判定只有姓曾的有罪,吉原不愿意在案卷上签字,镇抚反而诬陷吉原并把他押解到京城告状,后来这件事情真相大白。皇上因为他执法不徇私情,所以提拔了他。

  五月丁亥初一,皇帝对兵部试尚书茹瑺说:“礼的关键在于区分贵贱,明确等级差别。现在在京城之外,布政司、按察司都是掌管一方的重要大臣,府、州、县的官员,是民众的领导者。听说刚到任的时候,大多没有马骑乘,有骑着驴进出(官府等地)的,这不是用来向百姓示范(官员应有仪态)的做法。有的人向他人假借财物,有的官员被他人贿赂收买,无法履行职责,这是非常不符合治政原则的。他们的职责是买卖马匹。布政司、按察司二十匹,府衙减少一半,州县又减少府衙的一半。一匹马由十户人家负责喂养,到年终就更换他们的差役。

  设置云南乐平长官司。

  己丑日,又停止制造宝钞。诏令内外的军队卫所,凡是担任总旗多年而升任百户的,都赏赐四匹文绮帛、一匹高丽布。

  辛卯日。端午节,皇帝在奉天门宴请群臣。这一天,皇上前往龙光山,检阅公侯子弟以及将校们射柳,射中目标的人赏赐彩色的布帛。

  诏令确定文武官员封赠的制度。

  兵部试尚书茹瑺等人上奏说:“对于文武官员的封赠,按照旧有的制度,一品官员可封赠三代,二品、三品官员封赠两代,四品至七品官员封赠一代。”

  皇帝命令翰林院考察古代的制度,学士刘三吾上奏说:‘宋代的制度与现在的制度相同。’

  皇帝下诏依从旧有的制度。

  茹瑺又上奏说:‘庶子继承父亲的职位,按照惯例只能封赠嫡母,不能封赠亲生的庶母。’

  又命令礼部、翰林院一同考察古代的制度。

  刘三吾上奏说:‘宋朝的制度,母亲因为儿子而尊贵,庶母也依照所生子的品秩封赠。’

  皇帝下诏同意按照宋朝的制度执行。

  甲午日,设置留守后卫中右千户所、大河卫中前千户所,设立富峪卫以及其左右千户所。

  戊戌日,命令汉王、卫王、谷王、庆王、宁王、岷王前往临清训练士兵,各自设置护卫。

  汉王为甘州中护卫,卫王为广宁中护卫,谷王为兴州中护卫,庆王为宁夏中护卫,宁王为营州中护卫,岷王为西河中护卫。

  仍然敕令中军都督府:“凡是各位藩王所经过的地方,当地的军民官员不用进见,随行将士要严格约束,不要使百姓受到侵扰,违者严惩。”

  癸卯日,朝廷命令户部重新明确钞法。皇帝驾临华盖殿,对六部大臣说:‘天下事理,都有恰当的道理,只是人们见识不同,在决断的时候,各自偏执一端,所以难以尽善尽美。只要从道理上去衡量它,就没有这种弊病。

  从今以后,凡是发布政令,必须召集大臣详细商议,大家都认为可以,然后再施行,想要事情都办好,必须要这样做。你们这些大臣各自要竭尽你们的忠心,不要曲从勾结来表示同党,不要假托揭发别人的隐私来表示自己与别人不同,秉持公正不偏不倚,以此来符合我对你们的托付。’

  甲辰日,宁波府鄞县平民陈进前往朝廷进言,说:“定海、鄞县境内,有农田一百多万顷,都依靠东钱湖水灌溉。湖的周长有八十里,岸边有七个堤堰,因年久失修而堵塞不通,请求疏通。”皇上命令工部派遣官员前去察看估量,在农闲的时候修缮它。

  乙巳日,任命国子监学生滕佑寿为观察使。佑寿,是日本人。

  命令国子监生解奎等四十三人到在京城的各卫所讲解《武臣大诰》。

  丙午日,皇帝派使者携带诏书慰劳凉国公蓝玉。当时蓝玉前往西塞防守边疆,到达兰州时,从马上坠落伤到了右臂。皇上听说了这件事,所以派遣使者下诏书慰劳他说:‘我过去率领军队渡过长江,各位将领作为我的得力助手的,只有中山武宁王、开平忠武王,才能勇气与谋略,超出各位将领之上,凡是接受命令出征讨伐,未曾遭受挫败。

  两位王爷相继去世,想要寻求像这两位王爷一样能够统领驾驭三军的人,大概也很少了。过去我曾命令你辅佐颍川侯率领军队到黔南讨伐不服从朝廷的人,不到几个月就传来了捷报。黔南平定以后,朕命令你辅佐宋国公向北夺取金山,随后奇袭敌人的朝廷,大胜而归,把你和古代的两位帝王相比,也是差不多的。

  今年又命令你在敦煌整顿军队。酒泉的使者到了,说你在中途坠马,右臂受了点伤,所以特地派使者前去慰问。你一定要好好调养身体,以符合我对你的委托任命的心意。’

  戊申日,袁州分宜县有百姓用邪门歪道迷惑众人,官府把他抓到京城,杀了他。

  庚戌日,赐给合门使徐日庄、尤良,观察使钱智、潘庸每人夏季衣服一套。

  甲寅日,北平的通州、武清等县大雨连绵,河水泛滥,淹没了百姓的田地庄稼。命令户部派遣官员核实情况,然后给予救济。

  赏赐退休的中军都督佥事高铭终身享受一半的俸禄。

  乙卯日,皇帝敕令礼部侍郎张智等人说:‘古代的儒者,专心治学以明白事物的根本道理并且能够实际运用,穷困时就忠诚守信、笃厚恭敬,用这些来使众人变得美好,如果仕途显达就忠诚于君主、热爱国家,从而恩泽遍及天下。

  朕自从即位以来,提拔任用儒士,安排在各个部门,想要得到一个能符合职位要求的人,而最终很少见到。这是什么缘故呢?实在是因为尊师之道没有确立,所以很少听到有能成为良材的人。你们礼部应该把朕的话告知天下,让凡是做儒生的人,一定要恭敬地遵守先圣先哲的学说,用来修养自身、教导他人,不要只崇尚文章技艺。’

  赐给国子监生僧保等五十四人每人一套夏衣。僧保等人都是云南建昌土官的儿子。

  诏令归附的鞑靼军及边民充军,没有成年男子的家庭免除他们的劳役。

  从三月到这个月一直没有下雨。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