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的晨光透过窗棂,洒在传功钵上,泛起一层温润的蓝光。我坐在丐帮总部的书房里,指尖轻轻摩挲着钵身的符文,脑海中还回荡着“时空感知”带来的震撼画面——那些关于历史走向的无数种可能,像潮水般来来去去,最终定格在“守住黄河,华夏存续”的清晰图景上。
耶律齐帮主将丐帮大权交托于我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襄阳城。丐帮弟子们大多欢欣鼓舞,尤其是那些出身底层的污衣派弟子,更是将我视为改变命运的希望;但也有少数老派长老面露难色,私下里议论纷纷,觉得我资历太浅,又总是搞些“不合传统”的名堂,担心丐帮会在我手里走偏。
“林舵主,哦不,现在该叫林主事了!”李锐兴冲冲地走进书房,手里拿着一份名册,“这是各分舵上报的新增弟子名单,还有不少流民主动要求加入丐帮,想跟着我们抗蒙呢!”
我接过名册,翻了翻,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足足有三百多人。这让我既欣慰又压力山大——人多了是好事,但如何将这些人训练成能打仗、能办事的有用之材,却是个不小的难题。
“李锐,你把情报堂的兄弟都调动起来,先对这些新增弟子做个详细的摸底,”我沉吟道,“看看他们中间有多少人会武功,多少人识文断字,还有多少人有特殊技能,比如会打铁、会种地、会看病之类的,都一一登记造册,分类管理。”
“好嘞!”李锐爽快地答应下来,又有些担忧地问道,“不过林主事,那些老长老们好像对你的改革不太满意,尤其是负责传功堂的周长老,昨天还在舵主大会上阴阳怪气地说,‘丐帮自古以来就是靠乞讨为生,靠拳脚立足,搞什么学堂、搞什么分科,简直是本末倒置’。”
我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阻力。丐帮传承了上百年,许多规矩和传统早已根深蒂固,想要一下子改变,确实不容易。但现在是乱世,蒙古大军虎视眈眈,固守成规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知道他们的顾虑,”我平静地说道,“下午召开长老会议,我亲自跟他们解释。你先去把摸底的事情办妥当,这是改革的基础,不能出任何差错。”
李锐点点头,转身离开了书房。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襄阳城繁忙的街道和城墙上巡逻的士兵,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改革都必须推行下去。这不仅是为了丐帮的未来,更是为了南宋的安危。
下午的长老会议在丐帮总部的大厅举行,十几位丐帮的核心长老悉数到场。周长老坐在最左边的位置,面色冷峻,眼神中带着明显的抵触情绪;其他长老则大多神色复杂,既有期待,又有疑虑。
耶律齐帮主坐在主位上,看了看我,示意我先说话。我清了清嗓子,站起身,缓缓说道:“各位长老,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和大家详细聊聊丐帮未来的发展方向。蒙古大军随时可能再次南侵,襄阳是南宋的门户,丐帮作为襄阳最大的江湖势力,肩负着保卫家园的重任。但仅凭我们现在的实力,想要抵御蒙古的铁蹄,还远远不够。所以,我计划对丐帮进行三项改革,希望能得到各位长老的支持。”
“第一项改革,是建立丐帮学堂。”我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丐帮的许多弟子,尤其是新增的弟子,大多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别说看懂情报、制定战术了。我打算在总部和各分舵都设立学堂,聘请有学问的先生,教授弟子们读书写字、算术记账,还要讲解兵法谋略、江湖常识。只有让弟子们多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丐帮、为南宋效力。”
话音刚落,周长老就忍不住开口了:“林主事,你这是要把丐帮变成书院吗?我们丐帮弟子都是苦出身,能吃饱饭、能打坏人就不错了,学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有什么用?纯属浪费时间!”
“周长老此言差矣。”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现在已经不是单凭武力就能立足的时代了。蒙古人有回回炮,有严密的战术部署,我们如果连基本的情报都看不懂,连简单的账目都算不清,怎么和他们抗衡?上次我在清点粮仓时,就是因为用了现代的记账法,才发现了净衣派的阴谋。如果弟子们都能学会这些知识,以后丐帮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周长老还想反驳,耶律齐帮主开口了:“周长老,林越说得有道理。时代变了,我们的思维也应该跟着变。丐帮学堂不仅能让弟子们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丐帮的整体素质,这是好事。我支持林越的提议。”
有了耶律齐帮主的支持,其他长老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周长老虽然还是有些不服气,但也不好再当众反对。
“第二项改革,是优化丐帮的情报网。”我接着说道,“现在我们的情报传递方式太过落后,大多靠弟子口头传达或者书信往来,不仅速度慢,还容易出错、被拦截。我计划建立一套分级传递制度,将情报分为紧急、重要、一般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情报采用不同的传递方式。紧急情报用飞鸽传书或者专人快马传递,重要情报用密码信件传递,一般情报则定期汇总上报。同时,我们还要在宋蒙边境、蒙古境内以及南宋的各大城市,都设立情报点,收集各种有用的信息,让我们能及时掌握蒙古的动向和朝廷的态度。”
这项改革提议得到了情报堂长老的大力支持:“林主事说得太对了!上次襄阳保卫战,就是因为我们的情报传递不够及时,差点误了大事。如果能建立这样一套完善的情报网,以后我们就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
其他长老也纷纷表示认可,周长老这次没有再开口,只是脸色依旧不太好看。
“第三项改革,是组建丐帮精锐部队,命名为‘破蒙军’。”我加重了语气,说道,“现在丐帮的弟子虽然不少,但大多是散兵游勇,缺乏系统的训练,战斗力参差不齐。我打算从所有弟子中挑选身体素质好、武功基础扎实、忠诚度高的人,组建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部队,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格斗技巧、武器使用、战术配合、野外生存等,还要专门针对蒙古人的战术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这支‘破蒙军’,将成为丐帮抗蒙的核心力量,在关键时刻能够独当一面。”
听到“五千人”和“军事化训练”,各位长老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周长老终于忍不住再次开口:“林主事,组建这么一支庞大的精锐部队,需要耗费大量的粮草和钱财,我们丐帮哪里有这么多资源?而且,这么多人脱离乞讨,专门进行训练,丐帮的生计怎么办?”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我从容地说道,“首先,粮草和钱财方面,我们可以向朝廷申请一部分支援。丐帮多次协助朝廷抗蒙,立下了不少战功,朝廷理应给予我们支持。其次,我们可以利用丐帮的资源,开展一些正当的生意,比如开设当铺、茶馆、货栈等,增加丐帮的收入。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弟子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蔬菜,实现自给自足。至于丐帮的生计,普通弟子依然可以正常乞讨,‘破蒙军’的弟子则由丐帮统一供给粮草和俸禄,这样既不影响丐帮的传统生计,又能保证‘破蒙军’的训练和作战。”
我顿了顿,补充道:“各位长老,现在蒙古人随时可能打过来,我们不能再抱着‘乞讨为生’的旧观念了。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我们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丐帮的弟子,保护襄阳的百姓。这笔投入虽然巨大,但却是值得的。”
耶律齐帮主站起身,沉声道:“各位长老,林越的改革方案,深思熟虑,切实可行。当前国难当头,丐帮必须与时俱进,才能生存和发展。我再次重申,从今天起,丐帮的所有事务,都由林越全权负责,希望各位长老能够摒弃成见,全力支持林越的工作。如果有人胆敢从中作梗,破坏丐帮的抗蒙大计,休怪我不讲情面!”
耶律齐帮主的话分量十足,各位长老再也不敢有任何异议,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我的改革。周长老也不得不站起身,不情不愿地说道:“既然帮主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会支持林主事的工作。但我还是那句话,改革可以,但不能丢了丐帮的根本。”
“周长老放心,我绝不会忘记丐帮‘护民抗外’的初心。”我郑重地说道,“所有改革,都是为了让丐帮变得更加强大,能够更好地保护百姓,抵御外敌。”
长老会议结束后,各项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我首先挑选了一批识文断字、责任心强的弟子,组建了丐帮学堂的教学团队,又在总部腾出几间大房,作为学堂的教室。消息传开后,弟子们报名踊跃,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两百多名弟子报名参加学堂,其中不仅有年轻弟子,还有一些年纪稍大、渴望学习的老弟子。
与此同时,情报堂的摸底工作也顺利完成。通过摸底,我们发现新增的三百多名弟子中,有五十多人会武功,三十多人识文断字,还有二十多人拥有特殊技能,其中不乏打铁、制革、医术等方面的人才。我将这些有特殊技能的弟子单独编列出来,成立了专门的工坊,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丐帮制作武器、盔甲、药品等物资。
优化情报网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让人制作了一批密码本,分发给各个情报点的负责人,又培训了一批专门的情报传递人员,教授他们飞鸽传书、暗号联络等技巧。同时,我们还派人前往宋蒙边境和各大城市,设立新的情报点,收集蒙古的军事动向、朝廷的政策变化以及江湖上的各种消息。
组建“破蒙军”的工作则更为复杂。我亲自制定了选拔标准,从丐帮弟子中挑选出五千名身体素质好、武功基础扎实、忠诚度高的人,组成了“破蒙军”。为了方便管理和训练,我将“破蒙军”分为五个营,每个营一千人,任命了五位经验丰富、武功高强的长老担任营主,李锐则被任命为“破蒙军”的副将,协助我进行训练和指挥。
训练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少困难。许多弟子虽然武功不错,但缺乏团队配合意识,
耶律齐帮主将丐帮大权交托于我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襄阳城。丐帮弟子们大多欢欣鼓舞,尤其是那些出身底层的污衣派弟子,更是将我视为改变命运的希望;但也有少数老派长老面露难色,私下里议论纷纷,觉得我资历太浅,又总是搞些“不合传统”的名堂,担心丐帮会在我手里走偏。
“林舵主,哦不,现在该叫林主事了!”李锐兴冲冲地走进书房,手里拿着一份名册,“这是各分舵上报的新增弟子名单,还有不少流民主动要求加入丐帮,想跟着我们抗蒙呢!”
我接过名册,翻了翻,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足足有三百多人。这让我既欣慰又压力山大——人多了是好事,但如何将这些人训练成能打仗、能办事的有用之材,却是个不小的难题。
“李锐,你把情报堂的兄弟都调动起来,先对这些新增弟子做个详细的摸底,”我沉吟道,“看看他们中间有多少人会武功,多少人识文断字,还有多少人有特殊技能,比如会打铁、会种地、会看病之类的,都一一登记造册,分类管理。”
“好嘞!”李锐爽快地答应下来,又有些担忧地问道,“不过林主事,那些老长老们好像对你的改革不太满意,尤其是负责传功堂的周长老,昨天还在舵主大会上阴阳怪气地说,‘丐帮自古以来就是靠乞讨为生,靠拳脚立足,搞什么学堂、搞什么分科,简直是本末倒置’。”
我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阻力。丐帮传承了上百年,许多规矩和传统早已根深蒂固,想要一下子改变,确实不容易。但现在是乱世,蒙古大军虎视眈眈,固守成规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知道他们的顾虑,”我平静地说道,“下午召开长老会议,我亲自跟他们解释。你先去把摸底的事情办妥当,这是改革的基础,不能出任何差错。”
李锐点点头,转身离开了书房。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襄阳城繁忙的街道和城墙上巡逻的士兵,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改革都必须推行下去。这不仅是为了丐帮的未来,更是为了南宋的安危。
下午的长老会议在丐帮总部的大厅举行,十几位丐帮的核心长老悉数到场。周长老坐在最左边的位置,面色冷峻,眼神中带着明显的抵触情绪;其他长老则大多神色复杂,既有期待,又有疑虑。
耶律齐帮主坐在主位上,看了看我,示意我先说话。我清了清嗓子,站起身,缓缓说道:“各位长老,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和大家详细聊聊丐帮未来的发展方向。蒙古大军随时可能再次南侵,襄阳是南宋的门户,丐帮作为襄阳最大的江湖势力,肩负着保卫家园的重任。但仅凭我们现在的实力,想要抵御蒙古的铁蹄,还远远不够。所以,我计划对丐帮进行三项改革,希望能得到各位长老的支持。”
“第一项改革,是建立丐帮学堂。”我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丐帮的许多弟子,尤其是新增的弟子,大多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别说看懂情报、制定战术了。我打算在总部和各分舵都设立学堂,聘请有学问的先生,教授弟子们读书写字、算术记账,还要讲解兵法谋略、江湖常识。只有让弟子们多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丐帮、为南宋效力。”
话音刚落,周长老就忍不住开口了:“林主事,你这是要把丐帮变成书院吗?我们丐帮弟子都是苦出身,能吃饱饭、能打坏人就不错了,学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有什么用?纯属浪费时间!”
“周长老此言差矣。”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现在已经不是单凭武力就能立足的时代了。蒙古人有回回炮,有严密的战术部署,我们如果连基本的情报都看不懂,连简单的账目都算不清,怎么和他们抗衡?上次我在清点粮仓时,就是因为用了现代的记账法,才发现了净衣派的阴谋。如果弟子们都能学会这些知识,以后丐帮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周长老还想反驳,耶律齐帮主开口了:“周长老,林越说得有道理。时代变了,我们的思维也应该跟着变。丐帮学堂不仅能让弟子们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丐帮的整体素质,这是好事。我支持林越的提议。”
有了耶律齐帮主的支持,其他长老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周长老虽然还是有些不服气,但也不好再当众反对。
“第二项改革,是优化丐帮的情报网。”我接着说道,“现在我们的情报传递方式太过落后,大多靠弟子口头传达或者书信往来,不仅速度慢,还容易出错、被拦截。我计划建立一套分级传递制度,将情报分为紧急、重要、一般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情报采用不同的传递方式。紧急情报用飞鸽传书或者专人快马传递,重要情报用密码信件传递,一般情报则定期汇总上报。同时,我们还要在宋蒙边境、蒙古境内以及南宋的各大城市,都设立情报点,收集各种有用的信息,让我们能及时掌握蒙古的动向和朝廷的态度。”
这项改革提议得到了情报堂长老的大力支持:“林主事说得太对了!上次襄阳保卫战,就是因为我们的情报传递不够及时,差点误了大事。如果能建立这样一套完善的情报网,以后我们就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
其他长老也纷纷表示认可,周长老这次没有再开口,只是脸色依旧不太好看。
“第三项改革,是组建丐帮精锐部队,命名为‘破蒙军’。”我加重了语气,说道,“现在丐帮的弟子虽然不少,但大多是散兵游勇,缺乏系统的训练,战斗力参差不齐。我打算从所有弟子中挑选身体素质好、武功基础扎实、忠诚度高的人,组建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部队,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格斗技巧、武器使用、战术配合、野外生存等,还要专门针对蒙古人的战术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这支‘破蒙军’,将成为丐帮抗蒙的核心力量,在关键时刻能够独当一面。”
听到“五千人”和“军事化训练”,各位长老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周长老终于忍不住再次开口:“林主事,组建这么一支庞大的精锐部队,需要耗费大量的粮草和钱财,我们丐帮哪里有这么多资源?而且,这么多人脱离乞讨,专门进行训练,丐帮的生计怎么办?”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我从容地说道,“首先,粮草和钱财方面,我们可以向朝廷申请一部分支援。丐帮多次协助朝廷抗蒙,立下了不少战功,朝廷理应给予我们支持。其次,我们可以利用丐帮的资源,开展一些正当的生意,比如开设当铺、茶馆、货栈等,增加丐帮的收入。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弟子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蔬菜,实现自给自足。至于丐帮的生计,普通弟子依然可以正常乞讨,‘破蒙军’的弟子则由丐帮统一供给粮草和俸禄,这样既不影响丐帮的传统生计,又能保证‘破蒙军’的训练和作战。”
我顿了顿,补充道:“各位长老,现在蒙古人随时可能打过来,我们不能再抱着‘乞讨为生’的旧观念了。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我们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丐帮的弟子,保护襄阳的百姓。这笔投入虽然巨大,但却是值得的。”
耶律齐帮主站起身,沉声道:“各位长老,林越的改革方案,深思熟虑,切实可行。当前国难当头,丐帮必须与时俱进,才能生存和发展。我再次重申,从今天起,丐帮的所有事务,都由林越全权负责,希望各位长老能够摒弃成见,全力支持林越的工作。如果有人胆敢从中作梗,破坏丐帮的抗蒙大计,休怪我不讲情面!”
耶律齐帮主的话分量十足,各位长老再也不敢有任何异议,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我的改革。周长老也不得不站起身,不情不愿地说道:“既然帮主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会支持林主事的工作。但我还是那句话,改革可以,但不能丢了丐帮的根本。”
“周长老放心,我绝不会忘记丐帮‘护民抗外’的初心。”我郑重地说道,“所有改革,都是为了让丐帮变得更加强大,能够更好地保护百姓,抵御外敌。”
长老会议结束后,各项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我首先挑选了一批识文断字、责任心强的弟子,组建了丐帮学堂的教学团队,又在总部腾出几间大房,作为学堂的教室。消息传开后,弟子们报名踊跃,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两百多名弟子报名参加学堂,其中不仅有年轻弟子,还有一些年纪稍大、渴望学习的老弟子。
与此同时,情报堂的摸底工作也顺利完成。通过摸底,我们发现新增的三百多名弟子中,有五十多人会武功,三十多人识文断字,还有二十多人拥有特殊技能,其中不乏打铁、制革、医术等方面的人才。我将这些有特殊技能的弟子单独编列出来,成立了专门的工坊,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丐帮制作武器、盔甲、药品等物资。
优化情报网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让人制作了一批密码本,分发给各个情报点的负责人,又培训了一批专门的情报传递人员,教授他们飞鸽传书、暗号联络等技巧。同时,我们还派人前往宋蒙边境和各大城市,设立新的情报点,收集蒙古的军事动向、朝廷的政策变化以及江湖上的各种消息。
组建“破蒙军”的工作则更为复杂。我亲自制定了选拔标准,从丐帮弟子中挑选出五千名身体素质好、武功基础扎实、忠诚度高的人,组成了“破蒙军”。为了方便管理和训练,我将“破蒙军”分为五个营,每个营一千人,任命了五位经验丰富、武功高强的长老担任营主,李锐则被任命为“破蒙军”的副将,协助我进行训练和指挥。
训练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少困难。许多弟子虽然武功不错,但缺乏团队配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