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毕业证比清北更值钱?教育部为我开特权!-《让你培养技工,你培养出国士无双》

  挑战杯落幕的第二天清晨。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你好,这里是清华招生办……”

  “我问怎么转学去海科大!”

  “嘟嘟嘟……”

  接线员放下电话,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

  “第108个了。”

  另一名同事面如死灰。

  “微博热搜第一,‘我想退学考海科’。”

  “第二,‘清北的尽头是海科’。”

  “第三,‘挑战杯最大的输家’,点进去全是我们学校的校徽。”

  办公室主任一脚踹开大门,双眼布满血丝。

  “都别接了!把电话线拔了!”

  “还有,去联系微博,不管花多少钱,把热搜给我撤下来!”

  几乎在同一时间。

  京城,教育部。

  一场紧急视频会议,正在召开。

  屏幕上,是全国近三十所顶尖985高校的校长。

  每个人的脸色,都难看到了极点。

  陈部长坐在主位,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各位校长,开个短会。”

  他看了一眼手里的报告。

  “挑战杯结束24小时。”

  “教育部信访邮箱,收到三万七千封邮件,内容只有一个,咨询如何转学去海城科技大学。”

  “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四校的招生办电话,已全部陷入瘫痪。”

  “网络舆论,我就不念了,想必各位比我更清楚。”

  陈部长放下报告。

  “现在,是全国高校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招生信任危机。”

  “我需要听听各位的意见。”

  话音刚落。

  清华大学的窗口里,江城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意见?我只有愤怒!”

  他的脸因为激动而扭曲。

  “海科大!王谦!”

  “他就是个搅乱教育秩序的疯子!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发户!”

  “五千亿的合同?那是什么技术?来路清白吗?我严重怀疑他们窃取了国家机密!”

  “我要求教育部立刻成立最高级别的调查组,彻查海科大!封了他的实验室!”

  江城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不少校长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陈部长等他说完,才慢悠悠地端起茶杯。

  “调查组?”

  他吹了吹茶叶。

  “江校长,你是不是忘了。”

  “现在还有一个调查组,正在查你们五所学校挪用127亿科研经费的案子。”

  “要不,我把那个组的级别再提一提?”

  江城的咆哮,卡在了喉咙里。

  他的脸,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

  最后,他像个被戳破的气球,颓然坐了下去。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就在这时,复旦大学的窗口亮起。

  新任校长周明辉推了推眼镜。

  “陈部长,各位同仁。”

  “我认为,现在去讨论海科大的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

  “时代变了。”

  他环视一圈屏幕上那些或愤怒、或不甘的脸。

  “与其想方设法地打压、限制海科大。”

  “不如低下头,好好研究一下,怎么学习海科大的模式。”

  “否则,我们都将被时代淘汰。”

  周明辉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

  没有激起任何浪花。

  所有校长都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学习?

  怎么学?

  他们有那个动辄拿出百亿奖金池的魄力吗?

  他们有那个能让诺奖得主都惊为天人的技术吗?

  他们有王谦吗?

  陈部长将一切看在眼里。

  他放下茶杯。

  “既然大家都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我提一个方案。”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

  “我提议,增补海城科技大学,为‘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

  “轰!”

  会议室炸了。

  “不行!我反对!”

  “陈部长,这不合规矩!”

  “‘双一流’评选有严格的流程!海科大连一届本科生都还没毕业!”

  反对声此起彼伏。

  陈部长抬手,压下所有声音。

  “规矩?”

  “月球基地建造系统,在哪个规矩里?”

  “五千亿的国家战略合作,又在哪个规矩里?”

  “各位,时代变了,规矩也该变了。”

  “我的提议,会上报讨论。散会。”

  陈部长直接关闭了视频。

  半小时后。

  教育部新闻发布厅。

  人山人海,闪光灯亮如白昼。

  陈部长和王谦并排坐在主席台上。

  一名记者抢到了话筒,问题尖锐无比。

  “王校长!现在全网都在说,海科大是教育界的‘超级巨星’,您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教育格局!”

  “面对如此空前的入学热情,海科大是否会考虑在明年扩大招生规模?”

  全场的镜头,瞬间对准了王谦。

  王谦拿起话筒。

  他只说了一个字。

  “不。”

  现场一片哗然。

  记者愣住了。

  “不……不扩招?”

  “可是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学生都想报考海科大啊!”

  王谦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海城科技大学,不需要那么多学生。”

  “我们只要最顶尖的人才。”

  “宁缺毋滥。”

  那名记者还想再问。

  陈部长接过了话筒。

  “各位媒体朋友,安静。”

  “下面,由我代表教育部,发布一则重要通知。”

  他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红头文件。

  清了清嗓子。

  “经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别审议通过。”

  “现决定。”

  “增补海城科技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消息一出,全场沸腾!

  但这还没完。

  陈部长的声音再次响起,压过了所有的喧嚣。

  “此外!”

  “鉴于海城科技大学在基础科研与人才培养模式上的颠覆性创新,为鼓励探索未来教育新路径。”

  “国家决定,授予海城科技大学三项永久性特别自主权!”

  所有记者都屏住了呼吸。

  陈部长一字一顿,声音响彻全场。

  “第一,自主招生权!可独立于全国统一高考体系之外,自行组织选拔学生!”

  “第二,自主命题权!可自行制定教学大纲、考核标准与毕业要求!”

  “第三,自主学位授予权!其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与清华、北大同等效力,国家最高认证!”

  三项特权!

  每一项,都是对现有教育体系的核爆级冲击!

  发布会现场,几乎所有人都疯了。

  无数记者涌向主席台。

  而在全国各大高校的校长办公室里。

  看着直播的江城、周明辉等人,面如死灰,瘫坐在椅子上。

  他们知道。

  一个属于海科大的时代。

  不,一个属于王谦的时代。

  来了。

  在沸反盈天的发布会现场,王谦最后一次拿起话筒。

  他看着镜头,说出了今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

  “从今天起,海城科技大学的毕业证。”

  “比清北,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