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全球禁售!王校长,我们被全世界抛弃了!-《让你培养技工,你培养出国士无双》

  京城,顶级私人会所。

  刘铁军端着酒杯,脸上的笑容谦卑而谄媚,与他教育部司长的身份格格不入。

  他对面,莱茵重工的汉斯·克劳斯靠在沙发上,姿态慵懒,如同巡视领地的狮子。

  “克劳斯先生,您的意思是……”刘铁军小心翼翼地试探。

  克劳斯晃了晃杯中的威士忌,冰块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用看一只蚂蚁的眼神看着刘铁军。

  “刘司长,你不需要懂。”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价值不菲的手工西装,甚至没有再看刘铁军一眼。

  “你只需要回到你的办公室,泡上一杯好茶,然后,等着看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

  “很快,你就会明白,在真正的工业体系面前,那个姓王的小子引以为傲的一切,是多么可笑的玩具。”

  说完,他径直推门离去,留下刘铁军一个人,在原地品味着那句话里的傲慢与……令人心悸的强大。

  ……

  一周后。

  海科大,“离骚站”施工现场。

  热火朝天。

  数百台工程机械同时轰鸣,数千名工人往来穿梭,整个山头仿佛一锅煮沸的钢铁浓汤。

  项目总负责人,施工方的黄总,挺着他那标志性的啤酒肚,在工地上来回巡视,脸上的肥肉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

  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五十亿的博物馆,十亿的国家拨款,再加上地铁项目本身的预算,总盘子接近百亿!

  钱给得痛快,技术有海科大兜底,上头有文化部亲自开绿灯。

  他现在每天想的不是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怎么把这座传世工程建得更漂亮,更完美!

  “小李!那边的安全网再拉高一米!王校长的项目,安全是第一位的,懂不懂!”

  “老张!混凝土配比严格按照林院长的最高标准来!敢偷工减料一粒沙子,我把你扔进去当桩打了!”

  黄总叉着腰,吼声洪亮,中气十足。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响了。

  他掏出来一看,是瑞典特钢的华夏区销售总监打来的。

  “喂,孙总啊,第一批‘奥丁之钢’什么时候能到港?我这边工地上千号人等着米下锅呢!”黄总的语气轻松愉快。

  “奥丁之钢”是建造青铜巨鼎博物馆承重结构的核心材料,全球只有这家公司能生产。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有些尴尬的声音。

  “黄总……实在不好意思啊。我们……我们总部的生产线出了点意外,需要检修……您那批货,可能要无限期推迟了。”

  黄总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什么?检修?孙总你别开玩笑了,我们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呢!”

  “黄总,真是万分抱歉,这是不可抗力……违约金我们会按合同三倍赔付给您。”

  说完,对方不给黄总再说话的机会,直接挂断了电话。

  “妈的!”黄总骂了一句,心里却没太当回事。不就是一家供应商出了问题吗?大不了换一家,多花点钱而已。

  他刚准备把手机揣回兜里。

  “嗡嗡——”

  手机再次震动起来。

  这一次,是德国肖特集团的销售代表。他们负责供应鼎身那些既要透光又要承重的“高透光聚合陶瓷”。

  “黄总,您好……”

  电话接通,熟悉的开场白,熟悉的尴尬语气。

  “……我们最新接到欧盟的通知,您订购的那批材料,被列入了临时出口管制清单……所以……”

  黄总的脸色,开始变了。

  他还没来得及发作,第三个电话,第四个电话,第五个电话……接踵而至。

  “黄总,我们法兰西总部的产能突然不足了……”

  “黄总,实在抱歉,我们霓虹的神户株式会社内部正在进行财务审计,所有海外大额订单全部暂停……”

  “黄总……”

  一个又一个电话,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公司,说的却是同一个意思。

  毁约。

  黄总拿着手机,站在喧嚣的工地上,整个人却如坠冰窟。

  他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额头上渗出豆大的冷汗。

  如果说第一通电话是意外,第二通是巧合,那现在这算什么?

  他不是傻子。

  这不是意外,这是一场策划周密的绞杀!

  “出事了……出大事了……”

  黄总嘴唇哆嗦着,连滚带爬地冲向了工地临时指挥部。

  指挥部里,林振华正戴着老花镜,对着一张比他还高的复杂结构图,用铅笔做着最后的验算。

  “林……林院长!”

  黄总一脚踹开门,带着哭腔冲了进来。

  林振华眉头一皱,抬起头,看着失魂落魄的黄总。

  “慌什么。”

  “林院长!断了!全断了!”黄总语无伦次,把手机通话记录递到林振华面前。“瑞典的钢,德国的陶瓷,法国的复合板,霓虹的特种涂层……全都毁约了!”

  林振华的目光,在那一排排通话记录上扫过。

  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只是原本平静的眼神,一点点凝重起来。

  他放下手里的铅笔,从黄总手里拿过手机,沉默地看了一分钟。

  然后,他走回自己的办公桌,从一堆文件中抽出另一份清单。

  那是国内几家顶尖材料研究所和生产厂商的联系方式。

  他沉默地,一个一个电话拨了过去。

  “喂,是中科院金属所的王所长吗?我是海科大林振华……对,关于那批钛钼合金……”

  “……什么?你们的设备也在检修?”

  林振华挂断电话,面无表情地拨通下一个。

  “喂,李教授,我是林振华,我们之前谈好的那批碳纤维增强体……”

  “……不好意思?你们接到上级通知,要优先保障军工项目?”

  “……”

  半个小时后。

  林振华放下了电话。

  他看着面前那两份清单,一份是国外的,一份是国内的。

  上面所有的名字,此刻都像是变成了一座座冰冷的墓碑。

  黄总在一旁,已经彻底瘫软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林院长……怎……怎么样?”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颤声问道。

  林振华没有回答他。

  他只是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钟振国的号码。

  “老钟,来我这一趟。”

  他的声音,前所未有的沙哑。

  五分钟后,钟振国快步赶到。

  他一进门,就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

  “老林,怎么了?”

  林振华没有说话,只是将那两份清单,推到了钟振国面前。

  钟振国拿起清单,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便猛地一缩。

  他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名字,瑞典特钢,德国肖特,法国圣戈班……这些都是他亲自带队去谈下来的供应商,每一个都代表着全球相关领域的最高水平。

  “他们……怎么了?”钟振国的心,沉了下去。

  “全毁约了。”林振华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砸在钟振国的心上。“国内的,也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合作。”

  他顿了顿,抬起头,看着钟振国,一字一句地说道。

  “老钟,没有这些材料,别说一年。”

  “十年,我们也建不成那座青铜鼎。”

  “项目……从今天起,就得停摆。”

  钟振国的身体晃了一下,他扶住桌子,才稳住身形。

  他的脸上,再也没有了平日的意气风发,只剩下一片凝重与冰寒。

  他知道,这不是商业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

  这是一张从世界各地撒过来的,无形的大网。

  要将海科大,活活勒死。

  他沉默了许久,拿起那两份已经宣判了项目死刑的清单,转身向外走去。

  “我去见校长。”

  ……

  校长办公室。

  王谦正在看一份文件,是关于农学院袁北山教授新一轮“太空育种”的计划申请。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

  “进。”

  钟振国推门而入。

  王谦抬头,看到了他从未在钟振国脸上见过的凝重神色。

  “怎么了?”王谦放下手里的文件。

  钟振国没有说话,只是走到办公桌前,将那两份写满了公司名字的清单,放到了王谦面前。

  他深吸了一口气,用最简练的语言,将刚刚发生的一切,汇报了一遍。

  从国外供应商的集体毁约,到国内厂商的婉拒。

  从黄总的惊慌失措,到林振华那句“项目停摆”的最终宣判。

  整个过程中,王谦一言不发。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钟振国在汇报的,是一件与他毫不相干的小事。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钟振国汇报完,看着平静如水的王谦,心里反而更加没底。

  他宁愿王谦暴怒,宁愿王谦拍桌子。

  可现在这种极致的平静,让他感到一种风暴来临前的压抑。

  终于。

  王谦开口了。

  他拿起那两份清单,目光从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公司名字上扫过。

  他只问了一句话。

  声音不大,却让钟振国浑身一震。

  “把所有毁约的、拒不合作的国内外公司,列一张清单给我。”

  王谦顿了顿,手指在“莱茵重工”那几个字的上游供应商名单上,轻轻敲了敲。

  “特别是他们,我要他们的全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