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铁匠铺里画奇图-《大唐烧烤王》

  新品烤串的成功让林天重新找回了信心,但也带来了新的烦恼——销量大增,他那宝贝烤炉开始不堪重负了。

  这具特制烤炉虽比寻常烤架强上许多,但毕竟是单层设计,容量有限。每逢客流高峰,林天就忙得如同旋转的陀螺,炭火翻飞,肉串流转,却仍赶不及顾客的需求。后面排队的人等得不耐烦,前面拿到串的又催着加单,他常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小哥,能不能快些?俺这都等半天了!” “就是就是,眼看着肉串在眼前,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却吃不着,这不是折磨人嘛!”

  顾客的抱怨声让林天汗流浃背。更糟的是,因为过于忙碌,火候偶尔掌握不佳,烤出的串品质量时有波动。这对视品质为生命的林天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必须升级装备!”林天暗自下定决心。他想起了现代烧烤店里那些功能强大的多层烤炉、带保温功能的展示柜、甚至是可以自动旋转的电烤炉——当然,最后这个只能想想而已。

  当日晚间收摊后,林天没有立刻回去休息,而是就着昏暗的油灯,找来一块相对平整的木板和烧剩下的炭条,开始勾画他心目中的“终极烤炉”。

  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容量问题。单层变多层是最直接的思路。他计划设计一个三层的烤架,每层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食材的火候需求。最下层距离炭火最近,用于快速烤制薄片蔬菜或需要焦脆感的食材;中间层火力均匀,是烤肉串的主力区域;最上层则利用余热为已烤好的食物保温。

  “还得有个巧妙的通风系统,”林天喃喃自语,炭笔在木板上沙沙作响,“不能像现在这样,一刮风就炭灰乱飞,还得保证火力均匀稳定...”

  他回想以前在视频里看过的柴火灶设计,尝试画出一个带有可调节风门的炉膛,以及分布在烤炉两侧的通风孔,这样可以形成空气对流,让炭火燃烧更充分,热量分布也更均匀。

  “还得考虑移动性和稳定性...”林天挠头。现在的烤炉虽然比最初的砖灶强,但还是太笨重,每天收摊出摊都是个体力活。他设想在炉体下方增加一个带锁止功能的轮子结构,方便移动,固定时又能稳如泰山。

  画着画着,他的思维越发活跃起来。既然要改造,何不一步到位? “或许...还可以加一个简易的保温展示区?”他眼睛一亮,“就在烤炉一侧,利用炉体的余热,做一个带玻璃盖(嗯,这里只能用油纸或薄云母片了)的小格子,将烤好的串品放在里面保温售卖,既美观又能避免食物过快变冷。”

  炭笔飞舞,一个融合了现代理念与古代工艺可行性的烤炉草图渐渐成型。虽然许多细节还需要与铁匠商讨,许多材料需要寻找替代品,但核心构思已然清晰。

  第二天一早,林天揣着那块画满奇图的木板和全部积蓄——新品成功让他又攒下了约三两银子,怀揣着希望与忐忑,再次来到了王老五的铁匠铺。

  铺子里锤声叮当,火星四溅。王老五正赤膊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贲张,奋力捶打着一柄烧红的铁锄,汗珠顺着结实的脊背滑落。

  见到林天进来,他停下锤子,用搭在肩上的汗巾抹了把脸,咧嘴笑道:“哟!财神爷又来关照俺老王了?这次是烤炉又坏了,还是想再打一副?”

  林天将宝贝木板小心翼翼地在工作台上摊开:“王师傅,您瞧瞧这个。”

  王老五凑上前,只看了一眼,眼睛就直了。他盯着那复杂而新颖的结构图,粗壮的手指沿着炭笔线条缓缓移动,嘴里不时发出“啧”、“咦”、“妙啊”的声音。

  “这...这又是你小子想出来的?”王老五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林天,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林天被他看得有些发毛,点点头:“嗯...琢磨了好久。王师傅,您看能做吗?”

  王老五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再次俯身,极其仔细地研究着图纸的每一个细节,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三层...每层还得能活动?这卡槽的精度要求可不低...通风道这样走?妙!这样火就更匀了...底下还要加轮子?嘿!真会想!这旁边的小盒子是干啥用的?保温?利用余热?天才!”

  他越看越兴奋,猛地一拍大腿:“做得出来!肯定做得出来!虽然麻烦点,好多地方得琢磨新法子,但俺老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