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信息“轰炸”-《末日来临:我在养猪场打造避难所》

  没时间过多感叹,白池紧跟着抛出第二个问题。

  “你们货单上写:护送一人去官方避难所收费五千罐头。你们能保证送去的人一定会被接收?”

  “当然。”队长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

  “只要没感染、没有严重残疾,我们送去的人他们都会收。而且——只收我们送去的人。”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五千罐头换一个安全并且安稳的生活,很划算。”

  安全,这个在末日世界里最奢侈的东西,被明码标价地摆在了面前。

  “残疾?”方牧下意识重复。

  队长的回答冰冷而现实:“是的,那边可不养闲人。”

  几人一时无声。

  方牧心里忍不住盘算:要是罐头够,把所有人都送走,就不用再提心吊胆地熬日子了。

  可五千罐头……把整个养猪场拆了卖都不一定凑得齐。

  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摁了下去。

  这时,轮到周延铮提问了。

  这是他们之前故意设置的,让三个人分别询问问题,看能不能通过不同的言语风格套取更多的消息。

  周延铮站得笔直,开口道:“我们遇到过至少三种不同的丧尸。你们有没有系统记录过丧尸类别和应对方式?”

  队长目光落在周延铮身上,打量片刻,才开口:“没错,你们观察地的确很仔细。

  最常见的是普通丧尸,它们会在感染初期狂暴、速度快,并且保留部分视觉;两周后开始腐烂,速度减慢。

  单体威胁中等,但成群出现极危险。建议用冷兵器或陷阱处理。”

  队长顿了顿,继续说着:

  “第二种,一些丧尸眼睛被完全破坏,彻底失明,但能够感知周围细微的波动,听觉极其敏锐,甚至能够感知到20米开外的脚步声。

  这类丧尸我们称之为:超感知丧尸。

  这类丧尸攻击力也很强,无法进行潜行刺杀,危险程度高。

  建议远程狙杀、速杀,以免引来其他丧尸。”

  “当然,有了超感知丧尸,自然也有失感知丧尸。

  这类丧尸基本没有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行动也极其缓慢,危险程度几乎没有,可随意砍杀。”

  ……

  他一连说了下去,足足列出九种不同类型的丧尸,特征、习性、弱点,全都清晰冷静地道来。

  方牧几人听得脊背发凉,却又不敢漏掉一个字。

  最后,轮到李穗岁询问关于物资地点的问题:“请问这里附近有没有获取枪械的军方物资地点?”

  “军方的物资你们就不要想了,你们没有被授权。”

  队长直接打断,“但警用枪械可以。据我们最新侦察,县城JC局的枪械库应该还没被人动过。”

  他话锋一转,“不过以你们目前的装备水平,风险很高——开锁、清理门口尸群,都是大麻烦。”

  “这信息你们还会卖给别人吗?”

  李穗岁追问,“我们花费罐头购买的消息,不想白跑一趟。”

  这是他们目前最担心的——花费巨大代价获得的信息,到头来却为他人做嫁衣。

  “七天内不会。‘蚂蚁’出售的物资点信息会封锁七天,等我方侦察更新后才会重新上架。”

  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七天时间窗口。

  七天,在这个世界里,既漫长又短暂。

  足够做很多准备,也足够发生无数变故。

  方牧忍不住插问:“队长,我多问一句您别介意。

  你们为什么不自己将这些物资取回,反而是通过地点信息贩卖出来?

  无论怎么想,像枪械这种东西随便一把价格都会超过一个物资坐标信息的价格。”

  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蚂蚁”的做法似乎不符合作为商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我们‘蚂蚁’并不会和当地的幸存者争夺物资的。”队长解释道。

  “嗯?可我看到的是你们的人占领了高中,还把路边的太阳能板都给拆卸完了。”方牧继续问道,他想起了前几天目睹的一幕。

  “那是据点建设期的必需物资。据点建成后,我们原则上不再主动搜刮本地资源——应急情况除外。”

  队长的解释听起来合理,但方牧敏锐地捕捉到“原则上”和“应急情况”这两个留有充分余地的措辞。

  方牧心中一动:那之前的加油站......还能再去!

  这个消息比想象中更有价值。

  蚂蚁的物资点更新机制和“不主动搜刮”原则,意味着许多被他们标记过但又未完全取走物资的地点,可能还有不少的“残羹剩饭”去收集。

  “好了,我回答的已经够多了。”

  队长看上去有些不耐烦了,他瞥了一眼手表,“三条基础信息,一条物资情报,总共八百罐头。怎么支付?”

  “八百?!”李穗岁有些震惊,“不是一条物资信息两百吗?”

  这个价格远超他们的预期。

  “物资信息定价200到500。军火类稀缺资源,五百很离谱吗?”

  几人一时哑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说的有道理,在这个世道,武器就是生命,五百罐头的确不算过分。

  话虽这么说,这一个月辛辛苦苦收集来的物资,还不够支付这一次的信息交易的。

  方牧在心里快速计算着,他们这次收集来的物资总共才值六百多个罐头,再加上百分之三的“蚂蚁税”。

  不得已,他们又掏出三百蚂蚁币,索性再购买一个价值75个罐头的军用望远镜。

  由于对方身上没有零钱,便直接塞来一百发5.8子弹。

  “给,‘蚂蚁’从来不会让贸易伙伴吃亏。”

  队长简短地说,将子弹递给周延铮时,又多看了他一眼。

  物资装车完毕,那个领队突然对着周延铮询问道:“你参过军吗?”

  他的目光锐利,显然早就注意到了周延铮身上那股与众不同的气质。

  周延铮一怔,点头:“嗯,在部队服役过十六年。”

  “老兵。”队长的语气中带着敬意,“有兴趣加入‘蚂蚁’吗?来我队上。”

  这个邀请来得突然而直接。

  方牧心中咒骂到:卧槽,当众挖墙脚啊!

  但他不敢表现出来,只能紧张地看着周延铮。在这个团队中,周延铮的战斗经验和军事技能是不可或缺的支柱。

  周延铮并没有犹豫,直接拒绝:“谢谢了,不过我更想和我的朋友们呆在一起。”

  他的回答平静而坚定,没有一丝动摇。

  对方略显诧异,但很快点头:“行。如果改主意了,随时找‘蚂蚁’的任何人,报我名字——魏晓,或者老K。”

  他最后看了一眼周延铮,语气意味深长,“我们这儿,老兵不少。”

  这句话像是一个隐晦的承诺,也像是一个未尽的邀请。

  说完,他利落转身,带人上车离开。

  方牧几人站在原地,目送着车队消失在国道的拐角处,手中紧握着用大量物资换来的信息和那一百发子弹,心中五味杂陈。

  交易结束了,但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七天的时间窗口,警察局的枪械库,不同类型的丧尸,还有那个意味深长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