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会面前夕-《末日来临:我在养猪场打造避难所》

  王勇承开始布置任务:“嘉宁表妹,后天会面我准备把你带上。你掌管着我们的仓库,对库存情况最了解,方便现场进行贸易洽谈。”

  “好的,出发前叫我就行。”王嘉宁点头应道,在心中开始盘算可能的交易物品和数量。

  “勇哲和勇盛也跟着我一起去,负责安保,处理突发事件。”王勇承继续安排道。

  “哥,我呢!上次我可是在场的。”没有被点到名的王勇诺急切地问道。

  “你先别急,一会儿你留下来,我有特别安排。”王勇承对弟弟使了个眼色。

  “哦。”

  王勇诺只得乖乖退到一旁,但眼中明显带着不解。

  王勇承面向众人,语气郑重:“后天的会面很重要,可能会影响我们王家庄园未来的发展。

  希望大家回去后准备好自己负责那部分的资料,到时候好好介绍我们的优势和需求。”

  “知道了,勇承哥!”被点到名的几人齐声应道。

  “没什么事的话,大家先去忙吧。”王勇承说道。

  等其他人陆续离开后,祠堂里只剩下王勇承兄弟二人。

  待大伙都走远后,王勇承压低声音解释道:

  “叫你留在庄园是为了盯着大伯和王勇昌,还有三叔。”

  “看着大伯和勇昌哥我能理解,但三叔不是支持我们吗?为什么还要盯着?”王勇诺困惑地问。

  ......

  与此同时,在王德厚的住处,类似的对话也在进行。

  “哼!他那是为了给自己谋私呢!”王德厚对儿子的疑问嗤之以鼻,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屑。

  他靠在老式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之前他负责外出贸易采购,从中挣了不少差价。

  但从去年到现在,因为这个病毒爆发,王勇承选择封闭庄园,让他这个管贸易的人一下没了用武之地,也断了外快来源,日子自然没之前那么滋润了。”

  “所以三叔就想着支持王勇承与外接触,然后再次从中牟利。”王勇昌经父亲一点拨,立刻明白过来。

  “不过也能理解,”王德厚冷笑一声,

  “毕竟王勇承那小子倡导什么本家外姓一家亲,自己以身作则,

  给我们这些王氏本家的粮食配给跟那些外姓人,甚至是收留的幸存者几乎一样多。这点东西够谁吃!”他的声音中压抑着愤怒。

  “但父亲的面子终究还是有的,在嘉宁面前还是能多领一些的。”王勇昌试图安慰道。

  “哼,那还不是王勇承那小子点头的?”王德厚一针见血地说,

  “否则就凭嘉宁那个丫头,能决定这些?”

  “如果让他再跟那群人交易成功,换回庄园需要的物资,他的声望可就更高了,再想扳倒他就更困难了。”

  王勇昌一边为父亲按摩着颈椎,一边忧心忡忡地说。

  “没事,先等等吧。”

  王德厚闭上眼睛,唇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在昏暗的屋子内下显得格外阴沉,

  “有时候,机会是需要耐心等待的。”

  ......

  在养猪场这边,方牧也在为后天的会面紧张地准备着,心中反复盘算着如何能与王勇承建立更稳固的关系。

  夕阳的余晖洒在养猪场的空地上,将一切都染成了暖金色,但方牧的心情却丝毫轻松不起来。

  “方哥,你说王勇承他们会来吗?”郑凡一边劈着柴火,一边抬头问道。

  方牧停下手中的工作,轻叹一声:“说实话,我也拿不准。”

  他望向远方的天空,“毕竟我们之间也就见过一面,要说有多深的信任,还真谈不上。”

  “哎,人与人之间怎么这么多的心眼啊。”郑凡忍不住抱怨道,将斧头重重地劈进木垛上,

  “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可以变得真善美啊!”

  郑凡的话让方牧不禁想起了一个词——“猜疑链”。

  他不禁感叹,大刘的思维真是非凡,所创造的“黑暗森林理论”用在末世中的各个避难所之间,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个资源匮乏的时代,每个群体都像是森林中潜伏的猎人,既渴望合作,又害怕被背叛。

  就在这时,王小磊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打破了方牧的沉思:

  “中心驿站通知,又有四位‘蚂蚁’的人员要求住宿。”

  方牧揉了揉太阳穴,将思绪拉回现实:“得,先干眼前的事情吧。”

  他朝院内喊道:“大妈、妈,又有四个住宿的要来了,准备一下。”

  养猪场立刻又忙碌起来。

  通常情况下,路过的“蚂蚁”成员都会赶在夜幕降临前找到附近的驿站休息,避免夜间行车的危险。

  中心驿站通常会将住宿需求优先安排到标准驿站,这样既能减轻中心驿站的接待压力,也能让标准驿站赚取收益。

  只有在周围的标准驿站全部满员时,车队才会被安排到中心驿站过夜。

  有了上次的接待经验,方牧几人已经轻车熟路。

  他们迅速走完必要的流程,将四位风尘仆仆的“蚂蚁”成员安置妥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四位成员看上去比之前的赵队更加疲惫,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

  果然,方牧之前的精心准备收到了效果。

  餐桌上特意摆放的麻辣风味肉干立刻引起了这支小组的注意。

  一位年纪稍长的队员先尝了一片,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肉干味道真不错!”

  其他三人闻言也纷纷品尝,赞不绝口。

  “能不能买一些作为路上的干粮?”那位年长的队员试探着问道。

  方牧立刻抓住机会推销起来:

  “这是我们养猪场的独家配方,肉干至少能保存三个月。上面的辣椒都是我们自己晾晒、打磨的辣椒面,香而不燥。”

  他的语气活脱脱像个经验丰富的推销员。

  李穗岁在一旁小声提醒:“说重点!”

  方牧会意,立即接道:“现在首次推出,给各位特别优惠,一斤只要一个蚂蚁币。每买十斤还赠送一个锅盔!”

  他声情并茂的推销方式逗得几位队员忍俊不禁。

  “价格挺公道的。”

  “是啊,买些解馋也不错。”

  四人议论一番,纷纷从怀中掏出蚂蚁币,每人都买了十斤肉干。

  方牧一边收钱,一边朝李穗岁得意地挑眉。

  李穗岁无奈地笑了笑,又给每人额外送了些地瓜干:“这些给你们路上磨牙用。”

  与之前匆匆离开的赵队不同,这四位队员显得格外悠闲,直到吃完午饭后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待客人离开后,李穗岁走到方牧身边,压低声音问道:“你怎么又私自改价格?之前不是二十斤十五个蚂蚁币吗?”

  方振振有词地解释:“这批肉干制作更费肉,工序也更复杂,涨价是应该的。”

  李穗岁担忧地说:“别让的人知道我们卖的价格不一样,那样影响多不好。”

  “放心,”方牧胸有成竹,

  “要是有人问起,我们就说后来的加了辣椒,成本更高。或者就说赵队是第一个客户,享受了开业优惠。”

  他眨眨眼,露出狡黠的笑容。

  “反正你有理。”

  李穗岁摇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