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晚晴基金儿童福利!关爱成长
四月二十九下午3点,暖融融的春日阳光透过江城儿童福利院院里的三棵老槐树,在青灰色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地碎金。老槐树的枝桠上系着五颜六色的纸风车,是孩子们昨天亲手折的,风一吹,“哗啦啦”的转动声混着清脆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像一首轻快的童谣。只是院子角落的旧滑梯实在有些破败——蓝色漆皮大面积剥落,露出锈迹斑斑的铁架,梯级边缘磨得发亮;东侧活动室的窗户玻璃蒙着一层薄灰,隐约能看到里面的木质桌椅腿有些歪斜,桌面刻着歪歪扭扭的涂鸦——这些用了十年的老设施,见证了福利院的变迁,也藏着孩子们眼底藏不住的期待。
今天的福利院却透着不一样的热闹。院门口的铁栅栏上挂着红底黄字的横幅,“晚晴基金儿童福利项目捐赠仪式”的字迹由孩子们用毛笔书写,虽不规整却透着童真,被阳光晒得格外鲜亮;院子中央搭起了蓝色的遮阳棚,棚顶铺着防晒网,下面摆着十排天蓝色塑料凳,三十多个穿着统一蓝色校服的孩子端坐在上面,小脸上满是好奇,手里攥着福利院李阿姨给的橘子味硬糖,糖纸被捏得发皱,却没一个人舍得剥开。
下午3点整,一辆白色商务车缓缓停在院门口,车身印着“晚晴基金”的银色logo。车门打开,陆哲先下车,理了理浅灰色衬衫的袖口,绕到另一侧小心翼翼地扶着林晚——她穿着一身米白色棉麻连衣裙,裙摆上用浅黄丝线绣着细小的雏菊图案,面料柔软得贴合身形;怀里抱着裹在浅蓝襁褓里的宝宝,襁褓边缘缝着一圈米白色绒线,是她产后休养时亲手缝制的,摸上去暖乎乎的。陆哲一手稳稳托着宝宝的腰腹,帮林晚分担重量,另一手拎着两个装满儿童绘本的牛皮纸箱,目光警惕地扫过围过来的孩子,生怕人多拥挤碰到她们娘俩。
“林小姐!陆先生!可把你们盼来了!”福利院院长张奶奶快步迎上来,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藏蓝色工装,领口别着一枚褪色的梅花胸针,花白的头发用黑色发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紧紧攥着一块叠得整齐的白手帕,激动得指尖微微发颤,“快往里面走,棚子底下凉快,孩子们念叨好几天了!”
林晚笑着点头,脚步放得极缓,轻轻拍了拍怀里的宝宝——小家伙似乎对周围的热闹格外好奇,睁着圆溜溜的黑眼睛,睫毛像小扇子般忽闪,打量着围过来的小朋友,小嘴巴时不时无意识地咂一下,引得几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发出“哇”的轻呼,纷纷凑过来小声说“宝宝好小呀”“他的眼睛像黑葡萄”。“张奶奶,最近天气暖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多吗?”林晚的声音温柔得像春风,目光掠过院子里的旧滑梯和斑驳的墙面,眼底掠过一丝心疼。
去年深秋来考察时,她就发现福利院的校舍墙角有渗水痕迹,活动室的绘本架上只有几十本翻烂的旧书,那时她刚显怀,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些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也能拥有像样的成长环境。如今宝宝出生,抱着怀里温热的小生命,她更真切地懂了——每个孩子都该被捧在手心,都该有撒娇的权利、快乐的童年。
捐赠仪式在遮阳棚下举行。张奶奶站在临时搭起的木质小舞台上,手里捧着一份厚厚的项目计划书,封皮上印着福利院孩子们的集体画。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哽咽:“今天是咱们福利院的大日子!晚晴基金决定投入5亿,帮咱们做全面升级!这5亿不只是修房子——要翻新12间漏雨的校舍,重建3个活动室,还会建一个带恒温泳池的室内游乐场,一个藏书超1.2万册的绘本室;更重要的是,会请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艺术老师长期驻场,以后孩子们能学画画、弹钢琴、练舞蹈,再也不用羡慕别的小朋友了!”
“哇——”孩子们瞬间爆发出欢呼,几个调皮的小男孩激动地拍起手,前排的小女孩抱着同桌的胳膊,小声讨论着“恒温泳池是什么呀”“我想学画画,画小花和蝴蝶”“以后下雨天也能玩滑梯了”,小脸上的期待像星星一样亮。
林晚被陆哲轻轻扶着走上舞台,怀里的宝宝似乎感受到了热烈的氛围,小手挥舞了一下,碰到了她的下巴。“各位小朋友,张奶奶,还有福利院的老师们,”她的声音透过简易麦克风传遍院子,温和却带着坚定的力量,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仰起的稚嫩笑脸,“今天我抱着我的宝宝站在这里,心里特别踏实。成为妈妈后我才更明白,不管有没有血缘,每个孩子都该被宠爱,都该拥有安全的住所、好玩的玩具、平等的教育机会,都该知道‘被爱’是什么感觉。”
她顿了顿,抬手示意陆哲把纸箱递上来,继续说道:“晚晴基金的帮助不止于此。我们会同步设立‘晚晴儿童成长基金’——从今天起,福利院的每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杂费全免;考上重点大学的,每年还能领2万元生活费补贴,不用担心没钱吃饭、买课本;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基金还会对接最好的康复机构,承担全部治疗费用。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给孩子们一个‘住的地方’,更是给他们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台下的掌声瞬间响成一片,连福利院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眶。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举着小手,声音清脆又带着紧张:“林阿姨……真的会有漫画书吗?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三毛流浪记》,好想看看呀。”
林晚笑着点头,弯腰从纸箱里拿出一本崭新的《三毛流浪记》,封面上的三毛睁着大大的眼睛。“当然有,”她把书递给小女孩,指尖碰到孩子微凉的小手,“今天阿姨带来了第一批绘本,有《安徒生童话》《小猪唏哩呼噜》,还有你想要的《三毛流浪记》,以后绘本室里会有更多你们
四月二十九下午3点,暖融融的春日阳光透过江城儿童福利院院里的三棵老槐树,在青灰色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地碎金。老槐树的枝桠上系着五颜六色的纸风车,是孩子们昨天亲手折的,风一吹,“哗啦啦”的转动声混着清脆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像一首轻快的童谣。只是院子角落的旧滑梯实在有些破败——蓝色漆皮大面积剥落,露出锈迹斑斑的铁架,梯级边缘磨得发亮;东侧活动室的窗户玻璃蒙着一层薄灰,隐约能看到里面的木质桌椅腿有些歪斜,桌面刻着歪歪扭扭的涂鸦——这些用了十年的老设施,见证了福利院的变迁,也藏着孩子们眼底藏不住的期待。
今天的福利院却透着不一样的热闹。院门口的铁栅栏上挂着红底黄字的横幅,“晚晴基金儿童福利项目捐赠仪式”的字迹由孩子们用毛笔书写,虽不规整却透着童真,被阳光晒得格外鲜亮;院子中央搭起了蓝色的遮阳棚,棚顶铺着防晒网,下面摆着十排天蓝色塑料凳,三十多个穿着统一蓝色校服的孩子端坐在上面,小脸上满是好奇,手里攥着福利院李阿姨给的橘子味硬糖,糖纸被捏得发皱,却没一个人舍得剥开。
下午3点整,一辆白色商务车缓缓停在院门口,车身印着“晚晴基金”的银色logo。车门打开,陆哲先下车,理了理浅灰色衬衫的袖口,绕到另一侧小心翼翼地扶着林晚——她穿着一身米白色棉麻连衣裙,裙摆上用浅黄丝线绣着细小的雏菊图案,面料柔软得贴合身形;怀里抱着裹在浅蓝襁褓里的宝宝,襁褓边缘缝着一圈米白色绒线,是她产后休养时亲手缝制的,摸上去暖乎乎的。陆哲一手稳稳托着宝宝的腰腹,帮林晚分担重量,另一手拎着两个装满儿童绘本的牛皮纸箱,目光警惕地扫过围过来的孩子,生怕人多拥挤碰到她们娘俩。
“林小姐!陆先生!可把你们盼来了!”福利院院长张奶奶快步迎上来,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藏蓝色工装,领口别着一枚褪色的梅花胸针,花白的头发用黑色发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紧紧攥着一块叠得整齐的白手帕,激动得指尖微微发颤,“快往里面走,棚子底下凉快,孩子们念叨好几天了!”
林晚笑着点头,脚步放得极缓,轻轻拍了拍怀里的宝宝——小家伙似乎对周围的热闹格外好奇,睁着圆溜溜的黑眼睛,睫毛像小扇子般忽闪,打量着围过来的小朋友,小嘴巴时不时无意识地咂一下,引得几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发出“哇”的轻呼,纷纷凑过来小声说“宝宝好小呀”“他的眼睛像黑葡萄”。“张奶奶,最近天气暖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多吗?”林晚的声音温柔得像春风,目光掠过院子里的旧滑梯和斑驳的墙面,眼底掠过一丝心疼。
去年深秋来考察时,她就发现福利院的校舍墙角有渗水痕迹,活动室的绘本架上只有几十本翻烂的旧书,那时她刚显怀,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些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也能拥有像样的成长环境。如今宝宝出生,抱着怀里温热的小生命,她更真切地懂了——每个孩子都该被捧在手心,都该有撒娇的权利、快乐的童年。
捐赠仪式在遮阳棚下举行。张奶奶站在临时搭起的木质小舞台上,手里捧着一份厚厚的项目计划书,封皮上印着福利院孩子们的集体画。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哽咽:“今天是咱们福利院的大日子!晚晴基金决定投入5亿,帮咱们做全面升级!这5亿不只是修房子——要翻新12间漏雨的校舍,重建3个活动室,还会建一个带恒温泳池的室内游乐场,一个藏书超1.2万册的绘本室;更重要的是,会请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艺术老师长期驻场,以后孩子们能学画画、弹钢琴、练舞蹈,再也不用羡慕别的小朋友了!”
“哇——”孩子们瞬间爆发出欢呼,几个调皮的小男孩激动地拍起手,前排的小女孩抱着同桌的胳膊,小声讨论着“恒温泳池是什么呀”“我想学画画,画小花和蝴蝶”“以后下雨天也能玩滑梯了”,小脸上的期待像星星一样亮。
林晚被陆哲轻轻扶着走上舞台,怀里的宝宝似乎感受到了热烈的氛围,小手挥舞了一下,碰到了她的下巴。“各位小朋友,张奶奶,还有福利院的老师们,”她的声音透过简易麦克风传遍院子,温和却带着坚定的力量,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仰起的稚嫩笑脸,“今天我抱着我的宝宝站在这里,心里特别踏实。成为妈妈后我才更明白,不管有没有血缘,每个孩子都该被宠爱,都该拥有安全的住所、好玩的玩具、平等的教育机会,都该知道‘被爱’是什么感觉。”
她顿了顿,抬手示意陆哲把纸箱递上来,继续说道:“晚晴基金的帮助不止于此。我们会同步设立‘晚晴儿童成长基金’——从今天起,福利院的每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杂费全免;考上重点大学的,每年还能领2万元生活费补贴,不用担心没钱吃饭、买课本;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基金还会对接最好的康复机构,承担全部治疗费用。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给孩子们一个‘住的地方’,更是给他们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台下的掌声瞬间响成一片,连福利院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眶。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举着小手,声音清脆又带着紧张:“林阿姨……真的会有漫画书吗?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三毛流浪记》,好想看看呀。”
林晚笑着点头,弯腰从纸箱里拿出一本崭新的《三毛流浪记》,封面上的三毛睁着大大的眼睛。“当然有,”她把书递给小女孩,指尖碰到孩子微凉的小手,“今天阿姨带来了第一批绘本,有《安徒生童话》《小猪唏哩呼噜》,还有你想要的《三毛流浪记》,以后绘本室里会有更多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