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他自戕殉国。”
江绾合上面前的书卷,口中喃喃。
那内监翻译的话她没有全信,天一亮就命人找来了词典亲自核对,可这绵纸上的内容确实与她昨晚看见的一样:北羌要对朔风城发兵,新可汗请他做人质的弟弟在大军出发前自戕殉国,以绝后患。
而发兵的日子,信上也写的很清楚,就在半月后,入冬之前。
“可有必要通知燕州那边?”玉枝询问道。
“这消息半真半假......”江绾心下踌躇,就怕这是欲盖弥彰的假消息。
如果消息为真,那北羌新可汗就是背信弃义,她也就不必再帮他关好思勒这一威胁。
可如果是欲盖弥彰的假消息,那这思勒特勤的心机也就太可怕了些。
不过应该没有人会这么赌命,毕竟他哪里拿的准识得北羌文字的宫人会何时来,还有她会不会一出门就看绵纸上的情报,这两样时机只要差那么一会儿,他就被勒死过去了。
“昨夜去冷宫的那个宫女怎么样了?”江绾话锋一转,询问起了合合的情况。
“那宫女把头撞晕了,现在还没醒...”玉枝欲言又止,搓着手腕想要求情。
“她也算杨姓家奴,从小跟着贵嫔长大的,不若就......”
“没死就好。”江绾笑笑,还好昨天的闹剧让她忽视了这号人物。
“娘娘突然问起她作甚?”玉枝小声试探,只怕江绾真的动了把杨淑莹送去冷宫的念头。
江绾斜了她一眼,正襟危坐道:“这蜡烛也不知道是谁送的,叛国这么大的事儿,可不能冤枉了好人啊。”
玉枝会意,江绾这是要让合合戴罪立功,将此事宣扬出去,她再从那内监口中‘顺理成章’地‘审’出幕后指使。
不过至于这位罪人是谁,那必定就是江绾的头号政敌洛池州了。
“奴婢这就去内务司,必让那内监亲口说出幕后主使。”
玉枝再三保证,因为她明白江绾想要借此事做文章就是给她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虽然她曾经被洛池州所救,但帮他进后宫与陛下探讨新政这一恩情早已相抵。
可洛池州在百姓口中名声极好,想要把这罪名强加给他,还需要好好谋划。
更何况此事要是与前朝那几位王爵牵扯,那他们必定早已选好了替死鬼。
玉枝刚走,冷宫里的内监就进了溪云台,他跪俯在地上,满脸喜色:“娘娘,特勤醒了。”
江绾闻言长舒一口气。昨夜那人晕得太突然,她掐住他的人中掐了好一会儿也没醒,只能叫太医施针补救,还好活了,不然她可就失去了一颗制衡北羌的好棋。
“不过太医令说他还需静养,西宫地势偏高,冬日想必会阴冷潮湿,不利于修养,您看......”内监欲言又止,那质子看着健壮,实际上老毛病不少,任太医也怕关久了出问题,才特意交代他来时给太后提一嘴。
江绾思索片刻,她倒是想把思勒送去杨淑莹那,再假模假式地请杨淑莹来她宫中常住,撮合二人,留下北羌皇室的血脉。可如果这样做前朝必定会有风言风语,而现在绵纸中的情报还不能辨别真伪,她又不能将思勒关去宫外......
“先让他移居蓉月阁吧,”做出这个决定时,若有似无地凉意拂过了江绾的脖颈,她微微瑟缩,鬼使神差地又说了一句:“天冷了,火道烧旺些。”
“是。”内监应下。
殿外风起,素笺纷飞,江绾拿过手边镇尺压上,还‘不死心’的纸边随风翻卷,发出令人烦躁的沙沙声,如濒死的白蛾飞过短暂的一生后还想停留在世间,亦如地牢中被镇尺抵住喉间的犯人,扑腾着脆弱的双肘,在铁链碰撞的叮当声中合眼长眠。
殿内纸定,牢中骨寒。
“没气了。”判官声音发颤,转头对上刚刚赶来的玉枝,“不过好在人已招供。”
玉枝凝视着铁架上血流如注的躯体,怔愣了半晌才向一旁的爰书看去,一页还未写满,凶手便已经浮出水面。
“你可知他这么死了的话,咱们整个内务司都得给他陪葬?”
判官不解,磕磕巴巴地问道:“不......不是......已经招了吗......是程...”
一记眼刀遏止住了他未说完的话,他心虚地向犯人的脚面瞥去,宫中的酷刑自是最为残忍的,这都肿成紫薯了还去哪里活呢。
“可这爰书......”判官搓着手,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都是下官的错,都是下官下手没轻重,还请掌事饶命啊!”
“声张什么,不过是晕了,大惊小怪的,”玉枝张望四周,见没有人影,才挥了挥手掩饰,“把人放下,提几桶水来。”
“是。”判官听出了她话中的生路,面露喜色,连忙上前将人放下,就像侍奉主子一样小心翼翼。
一切安排妥当,他用帕子抹了抹自己满是血污的手,弓着身子将爰书旁的毛笔奉到了玉枝面前,满脸谄媚道:“还请掌事批判。”
玉枝接过笔,若她直接写上洛池州的大名未免太过明显,若要布此局,她还得好好想想洛池州身边有什么劣迹斑斑却又动不得的人。
几日后,一条无莫须有的罪状在程家与郑家两家之间游走,朝堂上猜忌纷纷,可内务司却迟迟不下定论。
“我们郑家清清白白,为大昭江山鞠躬尽瘁,怎么就被扣上了这等污名,来为那程泰开脱?!”郑普气不打一处来,嘭的一声将手中来自滁州郑州牧的书信拍在桌案上。
“此事定是齐王做的局,上月二弟才刚在滁州收押了他岳丈府上的门客,近日他便在京中找我们的麻烦。”郑普的大哥郑宜倒是气定神闲。
齐王岳丈在滁州横行霸道也不是一两年了,曾经张家敬着他,换了洛池州又须着他,如今他们郑家拒了他倒成了罪了。
“呸,什么门客,分明是他养的小倌,一路货色,恶心至极!”郑普唾了一口,怒骂道。
“这棋走得可真高。”郑家门客冷不丁地开口,“叛国之罪,给太后都耍了一道,差点要了思勒特勤的小命,要不是在下与任太医的儿子有些交情,还不知道那质子现在都在靠汤药吊命呢。”
“真那么严重?”郑普有些怀疑,他虽然看不上齐王,但他也一向不喜江绾。
“呵,何止,勒得双眼血红,宫里一点风声都不让往外讲,要不是太医令着手成春,那朔风城估计早就打起来了。”门客煞有其事道。
郑宜倒吸一口气,思索了一阵一拍手掌:“哎呦,你不说我还忘记了,那夜我吃酒回府晚了些,路过东街时确实见到了任家的马车亮着灯,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真的差点给人勒死了。”
“程泰此人身无所长,只有那个长得还说得过去的养子,媚了个飞龙使近侍太后也没得到甜头,怕是急于向齐王证明自己的用处,才冲在前面顶了这等蠢事,还连累了他掌管宫廷采买大权的女婿。”郑家三弟郑狄开口分析道。
“那可是个肥差!”门客帮腔,“不然他哪有钱养出程诩那种货色。”
“可偏偏那爰书上也写了我们慈元啊,怎就这么倒霉,非要与那冷宫掌事来往,出了事儿还第一个把脏水泼到他身上。”郑宜抱怨道。
“哼,只看太后是要治我们的罪还是治程泰的罪了。”郑普冷哼一声,随即又问道:“不过大哥,慈元......真的没掺和这事儿吗?他成日向姓洛的府上跑,齐王又很是赏识他...”
“胡闹!”郑宜噌的一声站直了身子,“慈元是什么性格你是他二伯你还不知道吗?!我知道你对洛池州心怀怨恨,但娆娆自缢又不是慈元逼她的,她自己不愿嫁给那瘸子,还不许慈元与那瘸子交好啦?!”
“不不不,大哥误会了,我是说......我知道慈元与那姓洛的一向交好,会不会是姓洛的领了齐王的命,从中蛊惑他行事,见事情败露再揪出程泰替罪?”郑普连忙解释。
郑宜听后缓缓落座,这倒是很有可能,太后手段了得,幕后真凶是谁她未必查不出,如果他儿子真是因为受了洛池州蛊惑做的这事,那他可得赶紧安排把罪责推到程泰身上啊。
江绾合上面前的书卷,口中喃喃。
那内监翻译的话她没有全信,天一亮就命人找来了词典亲自核对,可这绵纸上的内容确实与她昨晚看见的一样:北羌要对朔风城发兵,新可汗请他做人质的弟弟在大军出发前自戕殉国,以绝后患。
而发兵的日子,信上也写的很清楚,就在半月后,入冬之前。
“可有必要通知燕州那边?”玉枝询问道。
“这消息半真半假......”江绾心下踌躇,就怕这是欲盖弥彰的假消息。
如果消息为真,那北羌新可汗就是背信弃义,她也就不必再帮他关好思勒这一威胁。
可如果是欲盖弥彰的假消息,那这思勒特勤的心机也就太可怕了些。
不过应该没有人会这么赌命,毕竟他哪里拿的准识得北羌文字的宫人会何时来,还有她会不会一出门就看绵纸上的情报,这两样时机只要差那么一会儿,他就被勒死过去了。
“昨夜去冷宫的那个宫女怎么样了?”江绾话锋一转,询问起了合合的情况。
“那宫女把头撞晕了,现在还没醒...”玉枝欲言又止,搓着手腕想要求情。
“她也算杨姓家奴,从小跟着贵嫔长大的,不若就......”
“没死就好。”江绾笑笑,还好昨天的闹剧让她忽视了这号人物。
“娘娘突然问起她作甚?”玉枝小声试探,只怕江绾真的动了把杨淑莹送去冷宫的念头。
江绾斜了她一眼,正襟危坐道:“这蜡烛也不知道是谁送的,叛国这么大的事儿,可不能冤枉了好人啊。”
玉枝会意,江绾这是要让合合戴罪立功,将此事宣扬出去,她再从那内监口中‘顺理成章’地‘审’出幕后指使。
不过至于这位罪人是谁,那必定就是江绾的头号政敌洛池州了。
“奴婢这就去内务司,必让那内监亲口说出幕后主使。”
玉枝再三保证,因为她明白江绾想要借此事做文章就是给她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虽然她曾经被洛池州所救,但帮他进后宫与陛下探讨新政这一恩情早已相抵。
可洛池州在百姓口中名声极好,想要把这罪名强加给他,还需要好好谋划。
更何况此事要是与前朝那几位王爵牵扯,那他们必定早已选好了替死鬼。
玉枝刚走,冷宫里的内监就进了溪云台,他跪俯在地上,满脸喜色:“娘娘,特勤醒了。”
江绾闻言长舒一口气。昨夜那人晕得太突然,她掐住他的人中掐了好一会儿也没醒,只能叫太医施针补救,还好活了,不然她可就失去了一颗制衡北羌的好棋。
“不过太医令说他还需静养,西宫地势偏高,冬日想必会阴冷潮湿,不利于修养,您看......”内监欲言又止,那质子看着健壮,实际上老毛病不少,任太医也怕关久了出问题,才特意交代他来时给太后提一嘴。
江绾思索片刻,她倒是想把思勒送去杨淑莹那,再假模假式地请杨淑莹来她宫中常住,撮合二人,留下北羌皇室的血脉。可如果这样做前朝必定会有风言风语,而现在绵纸中的情报还不能辨别真伪,她又不能将思勒关去宫外......
“先让他移居蓉月阁吧,”做出这个决定时,若有似无地凉意拂过了江绾的脖颈,她微微瑟缩,鬼使神差地又说了一句:“天冷了,火道烧旺些。”
“是。”内监应下。
殿外风起,素笺纷飞,江绾拿过手边镇尺压上,还‘不死心’的纸边随风翻卷,发出令人烦躁的沙沙声,如濒死的白蛾飞过短暂的一生后还想停留在世间,亦如地牢中被镇尺抵住喉间的犯人,扑腾着脆弱的双肘,在铁链碰撞的叮当声中合眼长眠。
殿内纸定,牢中骨寒。
“没气了。”判官声音发颤,转头对上刚刚赶来的玉枝,“不过好在人已招供。”
玉枝凝视着铁架上血流如注的躯体,怔愣了半晌才向一旁的爰书看去,一页还未写满,凶手便已经浮出水面。
“你可知他这么死了的话,咱们整个内务司都得给他陪葬?”
判官不解,磕磕巴巴地问道:“不......不是......已经招了吗......是程...”
一记眼刀遏止住了他未说完的话,他心虚地向犯人的脚面瞥去,宫中的酷刑自是最为残忍的,这都肿成紫薯了还去哪里活呢。
“可这爰书......”判官搓着手,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都是下官的错,都是下官下手没轻重,还请掌事饶命啊!”
“声张什么,不过是晕了,大惊小怪的,”玉枝张望四周,见没有人影,才挥了挥手掩饰,“把人放下,提几桶水来。”
“是。”判官听出了她话中的生路,面露喜色,连忙上前将人放下,就像侍奉主子一样小心翼翼。
一切安排妥当,他用帕子抹了抹自己满是血污的手,弓着身子将爰书旁的毛笔奉到了玉枝面前,满脸谄媚道:“还请掌事批判。”
玉枝接过笔,若她直接写上洛池州的大名未免太过明显,若要布此局,她还得好好想想洛池州身边有什么劣迹斑斑却又动不得的人。
几日后,一条无莫须有的罪状在程家与郑家两家之间游走,朝堂上猜忌纷纷,可内务司却迟迟不下定论。
“我们郑家清清白白,为大昭江山鞠躬尽瘁,怎么就被扣上了这等污名,来为那程泰开脱?!”郑普气不打一处来,嘭的一声将手中来自滁州郑州牧的书信拍在桌案上。
“此事定是齐王做的局,上月二弟才刚在滁州收押了他岳丈府上的门客,近日他便在京中找我们的麻烦。”郑普的大哥郑宜倒是气定神闲。
齐王岳丈在滁州横行霸道也不是一两年了,曾经张家敬着他,换了洛池州又须着他,如今他们郑家拒了他倒成了罪了。
“呸,什么门客,分明是他养的小倌,一路货色,恶心至极!”郑普唾了一口,怒骂道。
“这棋走得可真高。”郑家门客冷不丁地开口,“叛国之罪,给太后都耍了一道,差点要了思勒特勤的小命,要不是在下与任太医的儿子有些交情,还不知道那质子现在都在靠汤药吊命呢。”
“真那么严重?”郑普有些怀疑,他虽然看不上齐王,但他也一向不喜江绾。
“呵,何止,勒得双眼血红,宫里一点风声都不让往外讲,要不是太医令着手成春,那朔风城估计早就打起来了。”门客煞有其事道。
郑宜倒吸一口气,思索了一阵一拍手掌:“哎呦,你不说我还忘记了,那夜我吃酒回府晚了些,路过东街时确实见到了任家的马车亮着灯,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真的差点给人勒死了。”
“程泰此人身无所长,只有那个长得还说得过去的养子,媚了个飞龙使近侍太后也没得到甜头,怕是急于向齐王证明自己的用处,才冲在前面顶了这等蠢事,还连累了他掌管宫廷采买大权的女婿。”郑家三弟郑狄开口分析道。
“那可是个肥差!”门客帮腔,“不然他哪有钱养出程诩那种货色。”
“可偏偏那爰书上也写了我们慈元啊,怎就这么倒霉,非要与那冷宫掌事来往,出了事儿还第一个把脏水泼到他身上。”郑宜抱怨道。
“哼,只看太后是要治我们的罪还是治程泰的罪了。”郑普冷哼一声,随即又问道:“不过大哥,慈元......真的没掺和这事儿吗?他成日向姓洛的府上跑,齐王又很是赏识他...”
“胡闹!”郑宜噌的一声站直了身子,“慈元是什么性格你是他二伯你还不知道吗?!我知道你对洛池州心怀怨恨,但娆娆自缢又不是慈元逼她的,她自己不愿嫁给那瘸子,还不许慈元与那瘸子交好啦?!”
“不不不,大哥误会了,我是说......我知道慈元与那姓洛的一向交好,会不会是姓洛的领了齐王的命,从中蛊惑他行事,见事情败露再揪出程泰替罪?”郑普连忙解释。
郑宜听后缓缓落座,这倒是很有可能,太后手段了得,幕后真凶是谁她未必查不出,如果他儿子真是因为受了洛池州蛊惑做的这事,那他可得赶紧安排把罪责推到程泰身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