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太阳照常升起。-《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宋钰沿着官道走了一路,快到村子时,她转身进了林子。

  她们几家突然离开,若是再光明正大的回去,怕是要被人骂死。

  这才想着从林中迂回过去,先探探村子的情况再说。

  可随着距离村子越来越近,宋钰明显感觉到了一些不同。

  整个林子……都在躁动。

  动物……还有人。

  宋钰甚至隐约听到了几声属于人的惨叫和呼唤。

  她心中莫名慌乱,还未见到村子,她先看到了一片冲天的火光。

  而后,便是越发清晰的,划破天际的惨叫声。

  宋钰将肩头的筐子摘下,放在竹林之中,而后沿着环村的溪流向桥头摸去。

  ……

  绕村的溪流不急,但在常年累月的冲刷下依旧形成了一条深深的沟壑。

  沟壑两边是村中百姓们为了防止大雨涨水而一点点堆积起来的矮堤。

  石桥垮溪而过,直通向外间一块块被开垦出来的田地。

  夏收已过,地里只留下一畦畦扎人的麦茬。

  在与矮堤相邻的地方,形成一处天然的低洼地带。

  火光之中,十几个身穿盔甲的壮汉,正兴奋的将手中火把扔进那洼地之中。

  浓烈的黑烟和焦臭味在空中飘荡。

  而在村中,还有兵士正不断的拖着已经没了气息的村民走来,割掉他们的左耳,再将尸体抛入火海。

  宋钰藏在桥头下,任由半截身子泡在溪水之中。

  她看到,那些人将耳朵扔进了一个正不断滴血的布袋子。

  一边抖动血迹,一边哈哈大笑。

  “有了这些功勋,到时候大当家的也能弄个校尉当当,咱们哥几个也能升个队正,届时手下也能管上几十号人,多威风。”

  “就是可惜了那些逃进林子里的,要不然这东西还能多一倍。”

  “哈哈哈,这有什么,这个村子不大人也不多。

  其他兄弟得的肯定会多些,反正到时候都要交给大当家的一道处理,多些少些的,总少不了你我的功绩!”

  宋钰拧眉看着面对尸堆和血腥笑做一团的众人。

  功勋?

  他们这是割耳代首,是在拿无辜百姓的性命来充战功!

  宋钰咬牙。

  这个咏安王当真是打的一手好牌。

  借着募兵收粮税来充盈自己的军队和粮草,顺便还踩了个点儿,向如抱山村这样偏远的村子下手,杀良冒功。

  想必,这些披着战甲的山匪,下一步就会被冠上将军之名,以清暴乱为由,一路北上。

  宋钰反手摸向背囊。

  弓在其中。

  眼下她除了当初肖骑给她的箭矢,还有上次从咏安王那私兵手中拿来的一袋子箭矢。

  少说也有十多根。

  或许可以一试。

  可这想法还未实施,宋钰就看到村中漫天的火光中又走出十多个兵士来。

  她握着长弓的手松开,最终还是没能将其掏出来。

  他们每个人或扛或拖着几个百姓。

  他们熟练割耳,抛尸。

  而后快速撤离。

  宋钰在桥下站了很久,最后也没爬上桥去,去看一看那火海之中的惨状。

  她转身回了竹林,拎起筐子往山林更深处走去。

  在路过一片岩石地时,宋钰看了眼那被树枝遮挡的地方。

  隐约能感觉到里面好像有人,想来应该是从村子里逃出来的百姓。

  那些土匪兵已经离开,想必不会再有什么危险,宋钰没做停留换了条路直入密林。

  在那团杂树枝之后,屏息的冯安这才堪堪松了口气。

  他看不清外面,却清楚的听到有脚步声突然在洞口处停下。

  生怕被人发现他们爷俩的存在,两人几乎全程不敢呼吸。

  亏了那人并未停留,走了。

  “呼……”

  “爹,咱们也得赶紧走,这里不能待了!”冯安在山洞中踢踢踏踏的不停踱步,

  “这样,我先去一趟县城,村子被屠这是大事儿,肯定有逃出去的去报官,我先看看县里是个什么意思。

  他们要是肯接收村子里幸存的村民,我就带您趁机进城去。”

  两人说定,就开始将山洞之中的东西打包,重新放回独轮车上,这样等事情定好,随时都能跑路。

  同一时间,凤歧山下面的不少偏僻村落,都在经历着同样的单方面屠杀。

  黑夜遮蔽了暴行,让一切血腥不见天日。

  ……

  第二日。

  天边的太阳照常升起。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村子时,外间的山路上四个身穿兽皮的男人正打马向村子奔来。

  为首的是个满脸胡茬的清瘦男子,他眼中满是红血丝,嘴角却上扬,带着期待和欣喜。

  “前面,前面就是我家了!”

  男人兴奋的叫了一声,抖动缰绳,马蹄狂奔。

  可刚靠近村子,他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静,太静了。

  而且,鼻尖萦绕着一股浓烈的焦糊的臭味,久久不散。

  “成易,你,你们村子是着火了吗?”

  几人绕过一个转弯,眼前视野霎时开阔。

  被烈日晒了几日的麦茬早已成了最佳火引,只需零星火星,就足以引燃大片。

  入目,是一片黢黑。

  宋成易的脑子有些懵,寻常百姓收了麦秸,这麦茬也会从地里一点点刨出来搬回家中做火引子来用。

  如此付之一炬的情况的确不曾有过,可到底也有谁家失火不小心烧了的情况。

  马儿穿过焦黑的田地,宋成易突然紧勒缰绳,马儿前蹄悬空一声嘶鸣。

  入村的石桥外,是一堆交错在一处的,交叠堆积的尸骨。

  “怎么会这样?”

  宋成易身后的三人也看到了这般场景,一时既惊又惧。

  那堆成山的尸骨中,还有未烧尽的余烬,正随着微风冒出一阵阵白烟。

  “驾!”

  成易猛甩缰绳,马儿踏上石桥,直奔村中而去。

  身后三人不敢耽搁,紧跟其后。

  当马儿停在山脚下,看到那被烧得只剩下土屋骨架的房屋时。

  宋成易再控制不住情绪,整个人滑下马,背跪了在了地上。

  西岭关遇袭,他们这些守城的将士被带出关追击逃走的西澜骑兵。

  不但没有追上,甚至被反包围。

  为了自己活命,带他们出关的将军不惜拿他们这些小兵去挡敌。

  成易他们一行是幸运的,提前洞察了那降临的打算后,偷偷躲进了满是水草的水塘之中。

  他们在水塘之中泡了整整一天一夜,这才拖到西澜人离开。

  西岭关外是一片平坦的草原,白日里他们躲在草窠子里或者水潭中,夜里一路回逃。

  饿了就吃草籽,渴了就饮露水。

  不知道走了几日,这才看到凤歧山脉,一头扎了进去。

  宋成易自小和山林打交道,也正因此,他才能带着众人活了下来。

  可凤歧山绵延数万里,他们不识得路,一路走来可想艰难。

  原本一道逃出的六个兄弟,也只剩下了他们四个。

  最后还是摸进了一个小型的山匪寨子,掳走了一个山匪问清了路线。

  这才偷了山匪的马,一路狂奔下山。

  往家赶。

  却不想,他念了几年的家……

  没了。